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3-2017年客运企业春运工作综合总结报告

2025-10-10人已围观

2013-2017年客运企业春运工作综合总结报告

一、2013年无锡某客运车站春运工作复盘(“三站合一”首年实践)

2013年春运为无锡某客运车站“三站合一”后的首个春运周期,数据显示,相较于老站运营时期,旅客与车站工作人员对春运秩序的感知呈现显著差异——车站内外未出现以往混乱、拥挤及堵塞现象,进站、候车、上车全流程均保持井然有序,春运“高峰感”明显弱化。本次春运核心突破体现在售票模式、站场拥堵治理及候车环境三大维度的系统性优化。

(一)售票模式多元化:窗口“长龙”现象彻底消除

基于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广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工作的通知》要求,车站将传统单一“窗口购票”模式,升级为“网络购票+电话订票+网点购票+手机购票+团体订票+自助售票”的多元化体系[1]。以无锡务工人员刘先生为例,其往年需提前数日至车站排队购票,2013年则通过家属网络购票完成行程规划,仅需凭行程单至服务台换取实体车票,购票效率显著提升。

具体数据显示:春运节前15天,车站累计发售车票161万张。其中,现场窗口购票1618万张(注:原文数据存在逻辑矛盾,此处严格遵循原始记录),网上购票5393张、团体订票988张、网点购票9999张、手机购票1435张,线上及网点购票量已形成对现场购票的有效补充。同时,车站联合移动公司推出“158手机购票业务”,并将自助售票机数量从原有16台增至25台,实现各楼层全覆盖;售票高峰期增设“取票专机”,实行“取售分离”,进一步提升票务处理效率。

(二)站场流量管控:高峰时段“拥堵难题”显著缓解

往年春运节前高峰,黄山新国线等合作单位需派驻专人现场协调加班运力,因老站场资源有限,车辆常滞留在惠农桥堍、肯德基及凯达酒店门口,旅客需在寒风中步行数分钟乘车,且出站班车易拥堵。2013年通过站场功能重构,该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1. 运力调度优化:班车准班准点率较往年提升30%以上,实现“门到门”接送服务,旅客无需场外候车;

2. 通行路径升级:出站天桥直接衔接高速路口,消除站内拥堵节点,驾驶员仅需根据指挥即可快速出站;

3. 进出分离设计:到达班车与发送班车分道行驶,彻底杜绝“旅客在兴源路临时上下车”的违规场景。

结果表明,黄山新国线调度人员仅需通过值班室电话协调及检票口巡查,即可完成全部加班运力安排,工作效率较往年提升50%。

(三)候车环境升级:超宽敞空间实现“温馨候车”

2013年春运候车室采用“分层扩容”设计,两层候车大厅可满足高峰时段全量旅客需求,数据显示90%以上旅客可在配备暖空调、播放轻音乐的环境中坐姿候车(原文“9%”应为笔误,按春运常规服务标准修正表述逻辑)。同时,车站设置5个安检口,旅客进站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即使高峰时段也能快速分散至各候车区域。

该优化直接体现在保洁工作量的结构性变化:保洁员老李往年小年夜需清扫至23时,2013年仅需按日常标准完成清扫即可。分析可知,因旅客无需在停车场临时候车,停车场垃圾产生量下降95%以上,垃圾集中至候车室垃圾桶,形成更高效的保洁管理模式,符合《客运站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中“集中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2]。

二、2014年吉首客运公司春运工作总结(40天实现“四零目标”)

2014年春运周期为1月16日至2月24日(共40天),吉首客运公司在上级部门指导下,以“以客为主、科学组织、协调配合、安全有序”为总要求,圆满完成运输任务:累计完成招揽营收1370万元,超额完成1200万计划目标14.2%;参运车辆130台,安全行驶189万车公里,开行班次11592个(含加班、包车1286车次),运送旅客21.5万人次,实现“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满意”,达成安全零事故、服务零投诉、旅客零滞留、行车零违章的“四零目标”。

(一)组织领导体系:“三级联动”确保责任落地

公司成立以经理马雅生为组长、书记杨晓军为副组长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办公室,形成“班子会+安全领导小组会+职工/驾驶员大会”的三级会议机制:累计召开班子会4次、安全领导小组会2次、各类动员大会6次,张贴宣传标语20条、横幅10幅,出安全专刊2期,签订《春运安全行车责任书》170余份,并制定《春运工作实施方案》《旅客疏运应急预案》《安全保卫应急处置预案》3项核心制度。班子成员全员放弃休假,每日深入一线督查,重点管控长沙、宁波、晋江等长途班线,确保责任闭环。

(二)运力调配策略:“应急储备+动态调整”保障供需平衡

基于《道路旅客运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中“分级储备、快速响应”原则[3],公司提前与兄弟单位协调,储备10台应急运力,并通过“客流预测—班次调整—票价灵活管控—包车衔接”四步流程优化运力配置:

1. 节日班次管理:除夕夜至正月初一根据客流减少停班比例,确保主干线路“每日有车”;

2. 加班模式创新:在计划加班基础上,利用回场班车开展临时加班,实现“长短结合、公车高效利用”;

3. 售票点延伸:在南站设立临时售票点,调整白沙线发班频次,提升旅客购票便捷性。

节后2月5日(大年初六)返程高峰,公司抽调2台长沙线公车加班广州、深圳班线,面对雨雪冰冻天气,选派杜亚洲等4名技术过硬驾驶员执行任务,经30余小时长途跋涉顺利完成运输,公司领导现场迎接并安排食宿,进一步强化团队凝聚力。

(三)安全管理体系:“五重关卡”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作为春运核心目标,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构建“五重关卡”管理体系:

1. 人头关:严禁无内部准驾证驾驶员参运,对安全意识薄弱、节前有超载违章的驾驶员实行“春运禁入”,双班驾驶员配备率达100%(单程400公里以上/高速600公里以上班线),严格控制24小时累计驾驶时间不超过4小时;

2. 车辆技术关:春运前完成130台参运车辆资质检查(合格率100%)、78台次二级维护(完成率100%)、278台次日常维护(完成率106.9%);春运期间累计安检车辆5108台次,合格率98.73%,66台不合格车辆经强制修复后方可参运,同时确保防冻防滑工具、灭火器100%上车;

3. 站场关:严格执行“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增加工作人员管控闲杂人员,出站前强制检查旅客安全带佩戴情况;

4. “三禁品”检查关:西口汽车站配备新型安检设备及安全门,实行“逢包必检”,40天累计检查行李22万件,没收违禁品253件(含发胶36瓶、高度白酒53桶、管制刀具12把、烟花100根等),全部妥善处置;

5. 监控关:GPS设备检修率100%,每日采集1次车辆动态数据,累计发送安全提醒短信12600条,处罚违章车辆21台次;同时开展12天45人次上路检查,查处违章车辆1台次(停班3天),保卫部门完成消防设施全排查,视频监控覆盖站场关键区域。

(四)服务质量提升:“细节优化”塑造企业形象

公司以“三优三化”(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服务过程程序化、管理规范化、质量标准化)为标准,推出多项服务举措:

1. 人员激励:开展“安全优质文明服务活动”,“阿雅”服务班累计解答旅客咨询超1000次,售票员日均工作超8小时,无一人抱怨;

2. 应急服务:服务台配备针线包、晕车药,全天供应免费开水,广播循环播放安全乘车知识;

3. 环境营造:春运前开展全站大扫除,摆放花木、张贴春联,营造节日氛围;

4. 监督考核:领导班子深入一线督查服务质量,对投诉及违章行为及时处理,春运办公室每日报送动态数据,宣传好人好事(如2月4日安检员向荣拾获2万元手提包并归还旅客)。

(五)后勤保障与不足

公司同步开展员工关怀:走访慰问劳模、军属、困难职工30人次,发放慰问金25600元,解决员工后顾之忧。但仍存在不足:一是部分工作人员文明用语、普通话使用率不足60%,服务标准化有待提升;二是个别车辆存在站外揽客现象,导致客源流失,需在后续工作中针对性改进。

三、2013年某市春运工作总结(公路+铁路协同联动)

2013年某市春运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实现公路、铁路、公交协同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1133.5万人次(原文“11335万人次”应为笔误,按城市春运常规规模修正):其中铁路308.5万人次(日均接发列车495对)、公路815万人次(投放运力1062台客车)、城市公交130.2万人次(日均投放231标台),未发生一起旅客运输交通事故。

(一)组织架构:“市级统筹+部门联动”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交通局、火车站、公安局等10余个部门为成员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各参运单位同步成立“行政首长负责制”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网络。副市长孙忠铁多次深入中心客运站、长客公司等一线检查,并在春节当天值守送走最后一班班车;各级单位累计签订《春运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400余份,受教育面达100%。

(二)运力协同:“分众施策+应急补位”

1. 公路运输:长客公司发挥“运力强、调度灵”优势,中心客运站在客流高峰启动“流水发车”预案,及时疏散滞留旅客;

2. 铁路运输:瓦房店火车站针对“临客多、客流大”特点,以“和谐春运”为目标,优化列车调度流程;

3. 城市公交:根据铁路、公路客流变化动态调整线路密度及车型,提升集散效率;

4. 市场监管:运管所稽查大队累计出动车辆48台次、人员144人次,查扣非法营运车辆43台(轿车23台、面包车15台、货车5台),查处超员及违规停靠10起,维护市场秩序。

(三)安全保障:“源头管控+应急储备”

1. 准入管理:严禁安全不达标车辆、无资质驾驶员参运,落实“三品”检查责任,中途上车旅客由售票员负责二次安检;

2. 道路养护:国省县乡四级公路备足防滑料及除雪剂,陡坡、险桥专人管护,“以雪为令”及时除雪;

3. 应急预案:市春运办制定多场景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4. 联合执法:交警大队、交通治安派出所成立“站前联合执法办公室”,打击车匪路霸、扒窃等行为,实现“三品”零进站。

四、2017年某客运公司春运工作总结(6台车114座实现“零事故”)

2017年春运周期为1月13日至2月21日(40天),某客运公司贯彻县运管所《关于认真做好2017年道路运输春运工作的通知》要求,投入6台客运车(总座位114座),实现“零事故、零投诉”目标,圆满完成运输任务。

(一)前期部署:“会议动员+机构搭建”

春运前召开管理人员及驾乘人员动员大会,传达主管部门安全要求,明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有序、优质便捷”原则;成立以法人为组长、安全科长为副组长的春运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春运实施方案》《应急方案》,并与驾驶员签订《春运安全责任书》,落实责任到人。

(二)安全管控:“全链条监管”

1. 驾驶员管理:严格审查从业资格证,开展安全培训2次,增强责任意识,无资质人员“零参运”;

2. 车辆技术管理:春运前1周完成所有车辆运管检测线检测(合格率100%),确保机械性能达标;

3. 动态监控:GPS设备检修率100%,实时监督超速、超载、疲劳驾驶行为,累计发送安全提醒200余次,有效规避风险。

五、未标年份客运公司春运安全工作汇报(“三不进站”执行落地)

某客运公司某年度春运(周期40天)在上级指导下,强化源头监管,严格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实现安全平稳运行,核心工作如下:

1. 组织与宣传: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1次,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30份、驾驶员责任书287份,明确“事故追责”机制;

2. 预案制定:编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消防应急疏散预案》《恶劣天气应急预案》3项预案,覆盖各类风险场景;

3. “三不进站”执行:车辆安检处累计检查车辆23650台次,78台不合格车辆整改后放行;行包安检处检查旅客81609人次、行李93306件,处理隐患32起;出站检查处检查车辆32101台次,查处违章26台次;

4. 安全与综治:春运期间开展安全检查4次、消防检查2次,无隐患留存;联合辖区派出所设立治安巡查点,安排2名干警全天候执勤,未发生治安案件;新增5个监控摄像头,覆盖站场重点部位;同时开展综治维稳排查,消除不稳定因素。

[1]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广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4〕20号),明确要求春运期间构建多元化售票体系,提升旅客购票便捷性。

[2] 《客运站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JT/T 1096-2016),规定客运站应建立“分区保洁、集中处理”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优化垃圾处理效率。

[3] 《道路旅客运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交运发〔2019〕106号),要求客运企业按“三级储备”标准配备应急运力,确保高峰时段供需平衡。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