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7-2024年多主体宣讲工作全景总结报告(覆盖11类主体,累计宣讲超320场次)

2025-10-04人已围观

2017-2024年多主体宣讲工作全景总结报告(覆盖11类主体,累计宣讲超320场次)

一、中山路小学2017年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工作专项总结

2017年8月至9月(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中山路小学依据省州市委及市委宣传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工作方案》(格宣发〔2017〕63号)、中共格尔木市教育局委员会《格尔木市教育系统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工作方案》(格教党字〔2017〕174号)要求,开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核心的集中宣讲工作,累计组织宣讲活动12场次,覆盖教职工186人次、学生923人次,宣讲材料发放率达100%。

(一)宣讲工作指导思想

本次宣讲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线,以“7·26”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严格遵循“理论武装+实践结合”双轨原则,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讲与省党代会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改革发展稳定实践、中央环保督查及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数据显示,通过系统宣讲,教职工对“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的认知达标率从宣讲前的78%提升至96%,学生群体对党的政策知晓度提升42个百分点。

(二)宣讲实施成效

1. 政治理论认知深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开展专题解读8场次,教职工政治信仰坚定度、政治思维强化率、政治担当意识提升率均突破90%,实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目标。

2. 治国理政理念传播:突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主题,通过案例教学(选取格尔木本地实践案例15个)、互动问答等形式,宣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新创造,教职工对治国理政理念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掌握率达94%。

3. 省党代会精神落地: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治国理政理念“青海化、具体化”的重要载体,组织专题研讨4场,形成“四个转变”“四个扎扎实实”实践方案3项,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关坝镇2005年度思想政治宣讲工作综合总结

2005年,关坝镇在区委宣传部统筹指导下,以“服务经济转型、助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构建“计划-执行-督查-优化”闭环宣讲体系,全年开展宣讲活动48场次,覆盖群众2.3万人次,问题解决率达82%,为地区经济社会转型提供思想保障。

(一)宣讲工作基础保障

1. 计划体系构建:结合镇情制定季度宣讲计划4份,明确“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矛盾调解”三大宣讲方向,细化宣讲重点28项,实现“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活动”的常态化宣讲格局。

2. 队伍建设强化:组建由机关干部、村社干部及区派人员构成的宣讲队伍32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8%,开展宣讲骨干培训6场次,人员专业能力达标率从初始的65%提升至91%。

(二)重点宣讲任务实施

1. 区“两会”精神宣讲:通过中心组学习、机关政治学习、村社党员会等渠道,分层宣讲区“两会”精神12场次,覆盖机关干部120人次、村社干部280人次,党员干部对“负重自强、敢为人先”精神的认同率达93%。

2. 重点工程政策解读:针对2×30万千瓦火电厂建设项目,开展专题宣讲23场次,采用广播宣传(每日播报2次)、院坝集中讲解、入户谈心(覆盖农户860户)等形式,群众对项目建设重大意义的知晓率达97%,征地拆迁矛盾化解率达90%。

3. 中央1号文件落地:6月组建10个宣传调查组,深入各村讲解中央1号文件精神,发放解读材料1200份,引导群众拓展增收渠道,年内群众人均增收相关建议采纳率达75%。

4. 村级治理模式推广:以麻柳乡“八步工作法”为核心,开展民主管理宣讲18场次,村民参政议政积极性提升60个百分点,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率从68%提升至92%。

5. 建制调整宣传引导:走访农户2100户,收集意见136条,化解矛盾纠纷17件,完成10个行政村至8个行政村、130个合作社至105个合作社的建制调整,调整方案群众支持率达89%。

(三)问题与优化方向

数据显示,本次宣讲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宣讲形式单一(传统讲座占比85%),二是针对性不足(个性化需求满足率仅62%),三是资料归档规范度低(完整归档率78%)。后续将通过“流动党校+线上平台”拓展形式,建立“需求调研-内容定制”机制,实现资料归档100%规范化。

三、市住建局宣讲团202X年度宣讲工作专项总结

在市委组织部领导下,市住建局宣讲团围绕“三级党代会精神+城建实践”主题,全年组织宣讲活动11次,参与宣讲人员10人次,覆盖听众520人次,问题解决响应时间缩短至48小时内,政策知晓度提升58个百分点。

(一)宣讲工作筹备

11月28日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政策精准传播+民生需求响应”双目标,印发《住建局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主旋律弘扬+需求导向”宣讲原则,细化宣讲内容3类18项,确保与三级党代会精神高度一致。

(二)宣讲实施路径

1. 一线宣讲覆盖:11月29日起,局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分组深入施工工地(12个)、水系拆迁现场(5处)、安置房建设工地(8个),通过座谈交流(组织座谈会23场)、现场查看等形式,开展“零距离”宣讲,收集群众意见47条,现场解决问题28项。

2. 重点领域专项宣讲:针对村镇建设、村庄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领域,开展专项宣讲6场次,覆盖乡镇干部86人次,形成实施建议12条;针对水系拆迁户需求,入户宣讲32户,拆迁安置问题答复率达100%。

3. 成效复盘提升:12月10日召开总结会,分析宣讲成效,干部职工对三级党代会精神的理解深度评分从宣讲前的68分(百分制)提升至92分,明确将宣讲成果转化为“城乡建设管理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具体措施8项。

四、2008年沙河村“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工作总结

2008年10月24日至31日,宣讲小组(5人)进驻沙河村开展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通过“调研-宣讲-解困”一体化模式,组织集中宣讲3场次,入户宣讲89户,发放《全会决定精神明白卡》230份,问题解决率达85%。

(一)精准化筹备

1. 村情调研:提前掌握村情民情,明确留守老人占比62%、居住分散(涉及5个自然村)等特点,制定“通俗化+错峰宣讲”方案。

2. 氛围营造:制作板报2期、张贴标语15条、悬挂横幅3条,覆盖全村主要公共区域,政策知晓氛围营造达标率100%。

(二)宣讲实施成效

1. 集中宣讲覆盖:10月27日召开党员干部及村民大会,采用“案例解读+现场答疑”形式,讲解全会精神核心内容,群众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政策的理解率达91%。

2. 民生问题响应:针对医疗、教育、社保等热点问题,现场解答群众咨询63人次,形成问题清单18项,其中15项明确解决路径。

3. 发展规划助力:通过座谈会(4场)、入户调研(89户),梳理制约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4项(道路建设、电网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危房改造),形成发展建议6条,并向镇政府提交专项报告1份。

五、广安区代市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集中宣讲工作总结

2010年4月13日至6月10日,代市镇依据广区委〔2010〕21号、代委发〔2010〕24号文件要求,开展新农村建设集中宣讲,组建宣讲分队15个,覆盖10个新农村、5个社区,累计开展集中宣讲102场次,入户宣讲4980次,纠纷调解106次,政策知晓率提升至94%。

(一)组织保障体系

1. 领导机制建立: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及副科级领导任副组长的宣讲领导小组,明确15个宣讲分队责任分工,召开动员大会1次,参会人员120人次。

2. 宣传氛围营造:张贴标语62条、出黑板报50期、广播宣传412次,在学校开展宣讲培训8场次,组建学生宣讲志愿者队伍1支(30人),实现宣传覆盖无死角。

(二)宣讲实施重点

1. 民生需求响应:梳理民意调查表320份、群众纠纷调解表106份,分类解决农业技术指导(覆盖农户380户)、医疗保险(办理率提升至98%)、养老保险(参保率提升35个百分点)等问题,群众满意度达92%。

2. 产业发展助力:针对农安柚、韭菜、海椒、药材种植,开展技术宣讲28场次,引进业主6家,技术指导覆盖率达100%,产业发展建议采纳率80%。

3. 安全知识普及:结合留守老人(占比28%)、留守儿童(占比31%)特点,开展防火防盗防骗宣讲36场次,安全知识知晓率提升65个百分点。

(三)宣讲创新举措

1. 分层宣讲模式:采用“院落小宣讲(120场)+骨干培训(覆盖村组干部180人)+群众大会(32场)”分层模式,实现政策传播效率提升40%。

2. 资源整合利用:选拔致富能手23人开展技术宣讲,结合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廉政文化、平安创建开展综合宣讲,内容覆盖率达98%。

六、数学科学学院2012年宣讲员培训工作总结

2012年9月至12月,数学科学学院团总支组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宣讲团,完成83名宣讲员选拔与培训,选送4名宣讲员参与校级培训,1名入选校级宣讲员,累计开展校内宣讲28场次,覆盖学生1200人次,宣讲质量评分达89分(百分制)。

(一)培训体系构建

1. 队伍组建:通过报名筛选(报名126人,选拔83人),组建宣讲团,其中学生干部占比42%,制定培训计划4期,涵盖大学生活、校园安全、形势政策、十八大精神等内容。

2. 校级对接:选送何祥、王彬瑶、杨贯楠、王新超4名宣讲员参与校级4次培训,组织15人观摩校级宣讲初赛、30人观摩决赛,学习借鉴率达100%。

(二)存在问题与优化

数据显示,宣讲团存在分工不明确(职责清晰率68%)、纪律松散(考勤达标率82%)、成员锻炼机会不均(人均宣讲次数2.3次)等问题。后续将建立“职责分工-纪律考核-轮训机制”,实现人均宣讲次数提升至3.5次,职责清晰率、考勤达标率均达100%。

七、巷口镇城管办2011年行风评议宣讲与整治工作总结

2011年,巷口镇城管办以“创文+整脏治乱”为核心,开展政策宣讲与专项整治,组织宣讲活动36场次,覆盖群众1.8万人次,发放资料800余份,环境整治达标率从65%提升至91%,违建拆除面积1520平方米。

(一)组织实施

1. 领导机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签订责任书32份,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考核权重占比25%。

2. 宣讲覆盖:召开动员大会2次(参会120人次)、推进会1次,制作宣传专刊18期、横幅20幅,政策知晓率达93%。

(二)整治成效

1. 环境治理:清除乱贴乱挂410条、暴露垃圾326处,教育乱倒垃圾820人次,开展卫生大扫除40次,新建改建垃圾池20座、增设垃圾箱25个,环卫设施覆盖率提升50个百分点。

2. 违建管控:强制拆除违建28处(镇自主拆除23处1270平方米,联合拆除5处250平方米),违建新增率从18%降至3%。

3. 人员与经费保障:新增保洁员4人、漂浮物打捞员1人、城管队员4人,拨付专项经费15万元,经费保障率达100%。

(三)问题与改进

存在集镇无规划菜市场(安全隐患率35%)、公路干线污物堵塞(清理频次每周3次仍不满足需求)、库区垃圾污染(日均清理量1.2吨)等问题。后续将协调建设规划菜市场,联合交通部门提升干线清理频次,加大库区巡查力度,实现隐患率降至10%以下。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