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XX市经信委基层党建工作总结(上半年)
2025-10-10人已围观
2024年XX市经信委基层党建工作总结(上半年)
2024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XX市经信委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XX市加快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要求,以“稳增长、促转型”为主线,全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与系统性问题。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经信领域主要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其中工业经济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3%,在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
一、202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增速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较于全国、全省及同类城市工业增速普遍放缓的态势,XX市工业经济运行表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937.9亿元,同比增长15.7%;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该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成功扭转了2023年以来我市工业增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被动局面。作为实体经济的核心载体,工业经济经初步测算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8%,接近53%。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千亿级产业链培育成效显著
立足全市“7+6”产业发展格局(七大重点产业+六大新兴产业),XX市经信委系统推进十条千亿级产业链梳理与打造工作。结果表明,上半年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 家电电子、高端化工等七大重点产业完成工业产值5879.7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5%,保持产业主导地位;
- 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1580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升至22.7%,较2023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成为工业稳增长的重要新支撑。
(三)项目建设与定向招商协同推进,工业投资增速创新高
XX市经信委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服务”双轮驱动,推动项目建设与招商工作落地见效。具体举措包括:
1. 制定《XX市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出台《关于加强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为项目推进提供政策保障;
2. 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滚动推进348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截至6月末累计开工264个,开工率达75.9%,其中76个项目已竣工投产,投产率为21.8%;
3. 聚焦重点产业开展定向招商,先后赴北京、上海、济南等产业高地举办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专题招商会3场,跟踪推进65个定向招商项目,其中宝石重工高端智能装备、XX电子芯片封装等36个项目已签约落地。
项目建设的高效推进直接带动工业投资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743亿元,同比增长29.2%,该增速较2023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四)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XX市经信委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与绿色转型,具体成果包括:
1. 出台《XX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基地)布局规划(2024-2028)》,这是我市首部系统性产业集聚区布局规划,规划建设的50个产业集聚区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33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6%;
2. 创新出台地铁基金、交通基金“有时限先征后奖”扶持政策,加速老城区企业向产业集聚区搬迁,上半年完成青钢集团等8家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编制,新启动搬迁企业12户,累计启动搬迁企业84户,其中26户企业新址项目竣工,完成投资81.7亿元;
3.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开展清洁生产园区创建试点,实施过千万元清洁生产示范项目20个,总投资16.5亿元;5户企业入选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入选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名首位;成功创建莱西农副产品深加工、即墨纺织服装2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五)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提升,“专精特新”培育取得突破
XX市经信委围绕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精准服务”目标,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并落地实施:
- 制定《XX市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XX市“十四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修订版)》,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培育100家领军企业、1000家骨干企业、10000家潜力企业);
- 启动胶州市中小企业园、莱西空港中小企业集中区、城阳惜福镇小微企业孵化园3个小企业园区建设试点,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约化发展空间;
- 出台国内首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技术)认定管理办法》,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上半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07.4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6.7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六)软件产业高速增长,获评国家首批示范基地
XX市经信委创新实施“东园西谷北城”软件产业发展战略(东部软件园区、西部数字谷、北部智慧城),推动软件产业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1. 出台《XX市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这是我市首部专项软件产业政策,同步发布《XX市软件“千万平米”工程建设方案》,截至6月末已开工建设33万平方米,占年度目标的31.8%;
2. 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新引进山东首创电信服务中心项目(规划呼叫席位2000个),推动金溢科技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3. 上半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258.8亿元,同比增长59.6%,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首位;我市成功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首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七)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品牌培育成效位居前列
XX市经信委以“技术创新+品牌建设”为双引擎,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提升,具体成果包括:
1. 组织实施第一批519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其中6个项目入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2亿元;组织9家企业申报首台(套)技术装备示范项目,涵盖高端装备、智能仪器等领域;6家企业进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专家评审环节,入围数量为历年最多;
2. 出台《XX市加快品牌经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企业培育+品牌推广+标准支撑”品牌建设体系,6家企业入选首批全国百家企业品牌培育试点,3家企业获全国“质量标杆”称号,两项指标入选数量均居同类城市首位,品牌经济影响力持续扩大。
(八)两化融合深度推进,数字赋能效应显著
XX市经信委贯彻落实《“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要求,从多个维度推动两化融合:
- 出台《XX市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意见》,召开纺织服装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现场会,推广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典型案例15个,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XX电子商务专区”入驻企业达832家,上半年企业交易额超过900亿元,3家企业被认定为山东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 培育物联网产业生态,培育两化融合示范项目15个,指导崂山、黄岛2个区申报创建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 深化“三网融合”试点,试点小区扩大至20个,覆盖居民1.2万户;城市一卡通(琴岛通卡)累计发行225.5万张,与日照市实现互联互通,“琴岛通隧道ETC收费系统”获2023年度国家金卡工程优秀成果奖,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九)中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企业能力提升
XX市经信委通过“引进优质资源+优化服务模式”,推动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
- 新引进北大纵横管理集团、科税人力资源等国内知名中介机构5家,北京连城知识产权、英天科技知识产权等8个项目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
- 指导崂山财富中心申报创建国家会计示范基地,目前已通过省级初审;
- 优化小企业公共服务外包模式,采用“企业自主选择+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1200家企业提供免费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受惠企业覆盖率较2023年提高8.5个百分点。
经测算,上半年全市中介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5%,增速较服务业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保障作用有效发挥
XX市经信委构建“监测预警+精准服务+资源对接”的综合服务平台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1. 健全重点企业指标监测预警机制,对300家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月度监测,及时预警产能利用率、应收账款等关键指标异常情况;做好电力迎峰度夏、成品油市场供应和油气管道安全保障工作,上半年未发生重大能源供应中断事件;
2. 优化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平台,建立“问题收集-分类转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闭环机制,上半年累计解决企业重大经营事项256件(次),办结率达100%;
3. 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全市144个中小企业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累计为1.1万家(次)企业提供创业指导、技术支持等普惠服务,服务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8%;
4. 开发建立“融资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整合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资源,上半年完成130家企业信用评级,为1700多家(次)中小企业直接解决融资122亿元,其中担保贷款额91亿元,规模居山东省首位;
5. 成功举办“双周两会”综合展(含XX国际时装周、名牌展示周、产学研洽谈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成果展),85家名牌企业与18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中参展,累计接待观众14万人次,吸引36家大型跨国采购商和119家国内外中小采购商到会洽谈,为企业新增订单8.8亿元,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4项,有效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与产业转型升级。
二、2024年上半年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与宏观调控政策叠加影响,2024年上半年XX市经信领域仍面临三大结构性压力,具体如下:
(一)工业稳增长压力显著
经济下行环境导致部分新建项目开工延迟,上半年348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中,仍有84个项目未按计划开工,开工滞后率达24.1%;同时,已投产的76个项目中,有19个项目因市场需求不足、供应链不稳定等因素未能达产,达产率仅75%,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未达预期。
(二)市场需求疲软问题突出
外需方面,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我市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家电、电子等行业出口订单下降,上半年相关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2%;内需方面,国内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部分行业出现产销受阻、库存增加现象,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8.5%,存货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2.1天。
(三)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
原材料价格方面,上半年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同比上涨4.3%,推高企业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方面,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同比增长6.8%,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融资成本方面,中小企业平均融资利率为5.2%,较大型企业高1.5个百分点,多重成本压力叠加导致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