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4-2015年度多领域工作总结及问题分析报告
2025-10-09人已围观
2014-2015年度多领域工作总结及问题分析报告
一、2014年三连工会半年工作总结(修订版)
2014年上半年,三连工会在场工会的直接领导与专项支持下,以连队“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协同发展”中心工作为核心,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格落实党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三连工会会员覆盖率达98%,较2013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开创了连队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宣传动员与组织建设
1. 氛围营造与思想引领
三连工会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工会工作纳入连队党建整体规划。通过季度专题学习会、宣传栏更新、政策手册发放等形式,累计开展工会政策宣传活动12场次,覆盖职工230人次,职工对工会职能的认知率从年初的72%提升至91%。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工会工作在连队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2. 组织规范与机制完善
首先,连队党支部将工会工作与计生、妇联工作统筹推进,建立“年初部署、年中督查、年末考核”的闭环管理机制。2014年上半年,连队累计投入工会活动专项经费1.2万元,保障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其次,通过民主程序完成工会干部换届,选配专职干部3名、兼职干部5名,干部队伍平均年龄较上一届降低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60%。
机制建设方面,全面落实六项核心制度:组织制度实现干部选配规范化;目标责任制度明确年度工作指标28项,完成率达92%;会议制度保障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例会,累计形成会议纪要4份;培训制度通过“以会代训”“外出学习”等形式,完成工会干部轮训2轮次;上墙制度将工会职能、会员权利等6类信息公开公示;档案台账制度建立会员档案186份,实现工作数据可追溯、可核查。
(二)维权服务与职工保障
1. 权益维护核心举措
维权工作作为工会核心职能,通过三项关键行动落地:一是推行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2014年上半年签订集体合同12份,覆盖职工186人,合同履约率100%;二是完善职工民主管理机制,设立“公开栏”2处、“意见箱”3个,累计收集职工建议43条,采纳落实28条,采纳率65%;三是开展“送温暖”专项行动,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特困职工5户、离退休职工7名,发放慰问物资价值合计8600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15%。
2. 活动载体与活力提升
以劳动竞赛与文化活动为双驱动,增强工会凝聚力:一是开展“安全生产月”“技能比武”等劳动竞赛3场次,参与职工120人次,评选优秀标兵15名;二是举办“迎春杯”文体活动、“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创业先进事迹”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4场,参与率达85%,其中3个节目获场级文艺评比奖项。数据表明,职工对工会活动的满意度达88%,较上一届提升13个百分点。
(三)工作成效与存在不足
1. 成效核心因素
三连工会工作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场党委与上级工会的支持,协调解决活动场地、经费等难点问题3项;二是连队支部工作作风改善,通过《工会法》专题学习,干部维权意识显著增强;三是规范化管理,在会费收缴(收缴率100%)、帮扶工作等领域建立标准流程,工作效率提升40%。
2. 现存问题
对照目标要求,仍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档案资料规范化程度不足,20%的活动档案缺少影像记录或签到表;二是活动内容单一,技能提升类活动占比仅30%,低于场工会要求的50%标准;三是服务连队经济建设力度有限,围绕“多元增收”开展的专项活动仅1场,与连队核心工作结合度有待加强。
二、xx社区2014年上半年工会工作总结(修订版)
2014年上半年,xx社区工会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及街道工会工委的指导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聚焦职工服务与社区和谐建设。截至2014年6月,社区工会覆盖辖区企业28家,发展会员326人,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8场次,职工满意度测评得分为90.5分,较2013年同期提升6.2分。
(一)组织建设与会员发展
社区党委将工会工作纳入社区治理重点任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社区书记牵头负责。通过“逐户摸排+政策宣讲”模式,对辖区内28家企业开展用工情况调研,建立企业用工台账28份。针对私营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开展工会政策宣讲会5场,发放入会指南300余份,2014年上半年新增会员89人,入会率较上一年度提升22%。
(二)服务活动与社会责任
1. 帮扶与就业服务
扶贫帮困方面,累计走访空巢老人12户、残疾人家庭8户、低保家庭15户,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合计价值1.5万元;就业服务方面,参与“春风行动”2场,提供岗位信息120条,帮助13名农民工、2名残疾人、3名转业军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81%。
2. 文化与志愿活动
文化活动方面,举办母亲节饺子宴、“工运杯”快闪舞比赛、威风锣鼓队展演等活动6场,参与职工及家属200余人次;志愿活动方面,组织工会青年志愿者开展环境整治、公交站台擦洗、空巢老人照料等公益服务9次,累计服务时长360小时,志愿者参与率达75%。
(三)制度建设与权益维护
1. 规范管理与机制落地
社区工会明确人员分工,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人员3名,购置档案柜3组、文件夹50个,建立健全工会主席职责、财务管理等8项制度并上墙公示。通过每月1次的工会委员会会议,累计解决职工诉求17项,问题解决时效平均缩短至3个工作日。
2. 权益维护与法律保障
针对职工维权需求,开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讲座3场,覆盖职工150人次;建立劳动纠纷调解机制,2014年上半年调解薪资纠纷、社保缴纳等问题5起,调解成功率100%,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合计2.3万元。
(四)现存问题
1. 基层联合工会发展不均衡,辖区内小型企业工会组建率仅60%,低于街道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2. 部分企业职工对工会认知不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升,小型企业职工活动参与率仅45%;
3. 工会工作经费来源单一,社区自筹经费占比不足30%,制约活动开展规模与频次。
三、小学五年级一班2014-2015学年班主任工作总结(修订版)
2014-2015学年,五年级一班班主任以“全员发展、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学习、纪律、安全、卫生等核心领域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数据显示,班级学期末平均分较开学初提升8.5分,优秀率(85分以上)从35%提升至52%,违纪率降至3%以下,无安全事故发生,班级管理成效显著。
(一)基础管理与组织建设
1. 开学筹备与班级架构
开学初完成3项核心工作:一是及时发放教材与作业本,确保100%学生按时领取;二是通过民主投票选举班委7名、中队干部5名,组建班级管理团队;三是结合学生身高、性格、成绩等因素,科学安排座位,满意度达90%;四是任命“教室总管”1名,负责教室物资管理,学期内教室设施完好率保持100%。
2. 学习管理与习惯培养
学习方面,确立“自主学习+互助提升”模式:一是选拔学习委员1名,牵头成立5个学习小组,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累计帮扶后进学生12人次,帮扶对象平均分提升12分;二是强化书写与坐姿管理,通过“每周书写评比”“坐姿监督员”等措施,学生书写达标率从65%提升至88%;三是开展学习态度专题教育4次,学生学习主动性测评得分提升20个百分点。
(二)纪律与安全管理
1. 纪律规范与执行
制定《五年级一班班规》,明确课堂、课间、考勤等10项纪律要求。由纪律委员负责违纪记录,学期内累计记录违纪行为13人次,均通过谈心教育、行为矫正等方式整改,整改率100%;考勤方面,每日点名准确率100%,迟到率从开学初的8%降至1%以下。
2. 安全保障与教育
安全工作实现“教育+监督”双覆盖:一是组织学生自愿投保,投保率100%;二是开展安全主题班会6次,内容涵盖课间安全、交通安全、防火防电等;三是任命安全监督员1名,实时监督危险行为,学期内无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8%。
(三)卫生与家校协同
1. 卫生管理与习惯养成
卫生工作实行“分区负责+定期检查”制度:由劳动委员安排每日清洁任务,班主任每日检查2次,班级卫生达标率保持95%以上;通过“垃圾入箱”专项教育,学生随手扔垃圾行为发生率从25%降至5%以下,文明习惯显著提升。
2. 家访与家校协同
采用“电话沟通+入户走访+到校交流”等方式,累计与27名学生家长开展沟通46人次,覆盖班级68%的学生。通过家校协同,解决学生学习习惯、行为问题等19项,家校配合满意度达85%。
(四)现存问题
1. 迟到现象未完全杜绝,学期末仍有3人次迟到,需优化考勤提醒机制;
2. 部分学生学习紧迫感不足,5名学生成绩提升幅度低于班级平均水平,需加强个性化辅导;
3. 家校协同覆盖不全面,仍有32%的学生家长未深度参与班级管理,需拓展沟通渠道。
四、劳动保障监察2011年度工作总结(修订版)
2011年度,我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聚焦职工权益维护,通过投诉处理、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方式,提升监察工作效能。数据显示,全年受理各类举报投诉案件1185件,立案306件,立案率25.8%;发出限期改正指令书255份,整改完成率98%;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2件,其中违反工作时间规定3件、非法使用童工2件、拒不接受监察4件、违反社保规定3件;为28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453万元,案件办结后无1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维权成效显著。
(一)专项检查与日常监察
1. 专项行动开展
全年组织开展6项专项检查:一是“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检查企业182户,涉及职工8500人次;二是“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查处非法职介机构3家;三是“2010年度用工企业书面审查”,完成451户企业审查,审查覆盖率达90%;四是“社会保险稽查”,督促15家企业补缴社保费230万元;五是“最低工资规定执行情况检查”,确保最低工资标准落实率100%;六是“诚信企业培育”,评选市级诚信企业8家、区级诚信企业15家。
2. 日常监察成效
主动监察检查用人单位451户,涉及职工1.8827万人,监察覆盖率较2010年提升12个百分点;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451份,动态更新率85%;针对青少年权益保护,开展非法使用童工专项检查3次,查处童工案件2起,清退童工4人,案件查处时效平均缩短至5个工作日。
(二)青少年维权专项工作
1. 机制建设与宣传教育
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青少年维权网络,配备专职维权专员5名、兼职网格员32名;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全年接听青少年维权咨询电话120人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宣传活动8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企业负责人知晓率达92%。
2. 基层联动与诚信约束
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完成辖区内326家企业青少年用工情况排查,建立专项台账;将青少年保护纳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对存在使用童工记录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2011年度无诚信企业涉及青少年权益违规行为。
(三)现存问题
1. 企业规章制度监督不到位,15%的企业规章制度未按《江苏省民主管理条例》制定,存在违规条款;
2. 政策宣传存在盲区,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政策知晓率仅75%,低于大型企业20个百分点;
3. 基层平台信息采集准确性不足,20%的企业存在用工信息虚报、瞒报情况,影响监察工作精准度。
上一篇:202X-202X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含安全专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