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X年度医院病历审核处工作总结——以全流程质控为核心,实现病历质量与医保合规双提升
2025-10-09人已围观
202X年度医院病历审核处工作总结——以全流程质控为核心,实现病历质量与医保合规双提升
202X年度,医院病历审核处严格遵循《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版)》及JCI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标准,围绕“质量管控、医保合规、服务优化”三大核心目标,系统性开展住院病历审核、费用合规校验、医保病种管理等工作。数据显示,全年累计完成住院病历审核24800份、住院患者费用清单审核32600份、医保特殊病种筛选12批次,各项核心指标均实现显著提升,其中终末病历甲级率达98.2%(较上年度提升2.1个百分点),医保费用合规率维持在99.3%,有效保障了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与医保管理合规性。
一、核心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量化成果
(一)住院费用清单与病历关联性审核
本年度,审核处针对住院患者费用清单(含治疗费、检查费、护理费、床位费、化验费、材料费6大类)实施“医嘱-病程记录-费用清单”三方校验机制,严格核查费用项目与临床诊疗行为的匹配性。数据显示,全年累计审核费用清单32600份,发现费用匹配异常案例127例(含多计费、漏计费、项目错套等类型),整改完成率达100%,整改周期平均控制在2个工作日内。
通过该机制的落地,医院年度医保拒付金额较上年度减少3.2万元,拒付率从1.8%降至1.1%,显著低于区域内同级医院平均水平(1.5%)。审核完成后,所有费用清单均按“科室-费用类型-患者ID”分类登记,全年累计向财务科移交核算资料144批次,移交及时性达100%,未出现因资料延迟导致的核算延误问题。
(二)医保特殊病种筛选与病历专项审核
依据省、市、区三级医保政策要求,审核处每月开展医保特殊病种(含慢性病、特殊病)病历筛选与专项审核工作。202X年度累计完成12批次筛选,覆盖病历1860份,其中符合医保特殊病种认定标准的病历1723份,认定准确率达92.6%,较上年度提升3.4个百分点。
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如诊断依据不充分、检查报告缺失、用药与病种不符等),审核处建立“问题台账-科室对接-整改复核-闭环销号”流程,全年累计向临床科室发送整改通知48份,涉及问题103项,整改复核通过率达98.1%。例如,在第二季度审核中发现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记录缺失”问题,经与内分泌科协同整改后,后续同类问题发生率从15%降至2%。
(三)医保政策咨询与临床协同支持
为保障医保政策落地与临床服务顺畅,审核处全年接待医保患者及临床科室咨询480人次,咨询内容涵盖医保报销范围、特殊病种申报流程、费用结算标准等。通过建立“首问负责+即时响应”机制,咨询响应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患者及科室满意度达96.5%,较上年度提升2.3个百分点。
此外,审核处联合医保办开展临床科室医保政策培训4场,覆盖医务人员320人次,培训后组织考核,合格率达100%。针对临床科室提出的“医保新政策与诊疗方案衔接”问题,累计出具政策解读意见27份,有效协助临床科室优化诊疗路径,减少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的医保合规风险。
二、质量管控体系建设与优化措施
(一)三级质控网络构建与运行
为系统性提升病历审核质量,审核处严格参照WHO“医疗质量安全闭环管理模型”,构建“科室自查-审核处抽查-院级点评”三级质控网络:
1. 科室自查:要求各临床科室指定质控医师,对出院病历进行初筛,全年科室自查覆盖率达100%,自查问题整改率平均为91.3%;
2. 审核处抽查:采用“随机抽样+重点科室定向检查”模式,每月抽查运行病历300份、终末病历200份,抽查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3. 院级点评:每季度联合医务科、质控科开展院级病历质量点评,全年点评病历480份,形成《病历质量点评报告》4份,提出改进建议56条。
结果表明,该三级质控网络运行后,病历质量关键指标显著改善:三级查房记录完整率从82%提升至95%,手术安全核查记录规范率从85%提升至97%,危急值处置记录完整率从78%提升至93%。
(二)电子病历审核流程优化
针对电子病历使用中的审核效率问题,审核处联合信息科对电子病历系统进行功能优化,新增“审核标记-问题预警-整改追踪”模块:
- 审核人员可在系统中直接标注问题类型(如“诊断不规范”“记录不及时”),系统自动向责任医师发送整改提醒;
- 建立问题整改时限管控,普通问题整改时限为24小时,重要问题(如医保合规性问题)整改时限为12小时,超时未整改将触发系统预警。
数据显示,电子病历审核流程优化后,单份病历平均审核时长从45分钟缩短至30分钟,审核效率提升33.3%;问题整改及时率从88%提升至96%,有效减少因整改延迟导致的病历归档延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成效
(一)核心问题识别与量化分析
通过年度审核数据复盘,发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于3个方面(如表1所示):
| 问题类型 | 年度发生频次(次) | 占比 | 主要涉及科室 |
|-------------------------|--------------------|------|--------------------|
| 三级查房记录不完整 | 24 | 23% | 内科、外科 |
| 输血后疗效评估缺失 | 19 | 18% | 骨科、麻醉科 |
| 医保特殊病种诊断依据不足| 16 | 15% | 内分泌科、神经内科 |
(二)针对性整改措施及成效
1. 三级查房记录完善:联合医务科制定《三级查房记录规范指引》,明确查房内容、记录要点及审核标准,组织科室质控医师专项培训2场,整改后该类问题发生率从23%降至5%;
2. 输血疗效评估管控: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设置“输血后24小时疗效评估”必填项,未完成评估将无法提交病历,整改后该类问题发生率从18%降至1%;
3. 医保诊断依据补充:梳理医保特殊病种认定所需的诊断依据(如检查报告、病程记录要求),制作《医保特殊病种申报资料清单》下发临床科室,整改后该类问题发生率从15%降至3%。
四、关键经验总结
1. 合规性与质量并重:病历审核需同时兼顾医疗质量规范(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医保政策要求,通过“双维度审核标准”的建立,可有效减少质量与合规风险的叠加;
2. 数据驱动整改:通过量化审核数据(如问题发生率、整改率、满意度),可精准定位薄弱环节,避免整改工作的盲目性,提升整改成效;
3. 跨部门协同机制:病历审核涉及临床、财务、医保、信息等多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如月度沟通会、专项工作组),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202X年度,医院病历审核处在质量管控、医保合规、服务优化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在审核精细化(如单病种病历专项审核)、政策动态更新响应等方面持续改进,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与医保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