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XX县畜牧局上半年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总结

2025-10-07人已围观

2024年XX县畜牧局上半年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总结

2024年上半年,XX县畜牧局党建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遵循“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党建工作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在思想建设、组织优化、作风改进及业务赋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保障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行业安全及民生服务落地。

一、强化思想铸魂,完善制度体系,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制度建设是党建工作规范化的核心保障。上半年,县畜牧局以制度修订为抓手、以理论学习为载体,系统性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水平。

1. 制度体系优化与执行

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对原有党建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删除6项过时条款,修订《党建目标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细则》《民主生活会制度》等8项核心制度。其中,《党建目标责任制》明确党组、支部、党员三级责任清单,将“党建+业务”融合任务细化为12项量化指标(如党员技术服务覆盖率、党建项目推动业务增长率等),季度考核达标率由去年同期的85%提升至98%。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上半年开展廉政风险排查3次,排查岗位风险点15个,制定防控措施22条,全局未发生违反党纪国法及腐败行为。

2. 理论学习常态化开展

坚持“星期六学习日”制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及新《党章》核心内容,上半年组织集中学习16场次,参学党员干部达320人次,参学率稳定在95%以上。创新学习形式,采用“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模式,围绕“党建如何赋能畜牧业提质增效”开展专题讨论4次,形成可落地的工作建议18条。同步开展“三评一促创五好”活动(评思想、评作风、评业绩,促业务提升,创五好支部),上半年评选“党员先锋岗”6个、“五好支部”2个,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升。

二、筑牢组织根基,推动改革创新,激活党建发展动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畜牧局坚持以组织建设为核心,通过体制改革、阵地建设等举措,将党建活力转化为畜牧业发展动力,实现“党建强、业务兴”的良性循环。

1. 畜牧体制改革深化

针对市场经济下畜牧企业经营压力大、职工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局党总支牵头推进畜牧综合服务中心、工贸中心、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革,将单一经营模式调整为“技术服务+产品流通+品牌运营”的多样化格局。改革后,上半年畜牧综合服务中心营收较改革前同期增长30%,债务化解率达40%,职工再就业率提升至85%;交易中心实现畜禽交易量120万头(只),较去年同期增长25%,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保障行业稳定。

2. 党建阵地与产业阵地融合

以“服务三农、实践‘三个代表’”为导向,将党建阵地延伸至养殖一线,上半年联合乡镇党委建成“党建+养殖示范基地”8个,覆盖南部库区水禽带、北部山区牛羊带、中部地区猪禽带等重点产业带。其中,南部库区水禽带通过“党员技术骨干+养殖大户”结对模式,带动50户农户发展水禽养殖,上半年出栏水禽50万羽,户均增收1.2万元;北部山区牛羊带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存栏量突破10万头(只),规模化养殖占比达60%,较传统散养模式养殖效率提升40%,疫病发生率下降15个百分点。

三、建强党员队伍,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党组织战斗力

党员队伍是党建工作的核心载体。县畜牧局通过班子优化、党员培养、技术服务等举措,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党员队伍,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 支部班子与党员队伍优化

创新用人机制,上半年调整充实6个支部班子,选拔35岁以下青年党员干部12名,占新任职班子成员的60%,班子平均年龄下降5岁,活力显著提升。严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制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计划,实行“1名党员带1名积极分子”结对机制,上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名,发展新党员8名,其中生产一线党员占比75%,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2. 党员技术服务下沉

聚焦养殖户技术需求,组织“党员技术服务队”开展“送技术、送服务、送政策”下乡活动。上半年累计开展养殖技术培训15场次,培训养殖户1200人次,发放技术手册3000余份;针对春季疫病防控关键期,党员技术骨干带队完成48.7万头生猪、4.95万头牛、6.65万只羊、271.4万羽家禽的免疫工作,五号病、猪瘟等六种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免疫耳标挂标率、检疫证出具率同步实现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四、党建引领业务,量化发展成果,保障畜牧业提质增效

上半年,县畜牧局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畜牧业生产指标、质量安全、项目建设等工作均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

1. 畜牧业生产指标超额完成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县猪、牛、羊、禽出栏(笼)量分别达39.4万头、0.7万头、2.1万只、124万只,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8.2%、75%、50%、113%,完成上半年计划的118%、116%、140%、137%;规模养猪出栏16.1万头,占总出栏量的40.8%,规模养殖占比相较于去年同期提升8个百分点。母畜存栏量稳步增长,现存栏母猪4.8万头,较去年同期增加1.5万头,增长45.4%;引进优良母山羊2600只、育肥犊牛3800头,为下半年生产奠定基础。

2. 项目建设与质量监管同步推进

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推进雨润集团祖代种猪场项目,完成163.5亩项目用地规划,投资方“XX鸿志养殖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在质量监管方面,上半年共产地检疫生猪12.8万头、牛羊3.5万头(只)、家禽116万羽,屠宰检疫生猪3.5万头、牛羊0.8万头(只)、家禽62万羽,检出病害动物0.87万头(只、羽),全部按规定完成无害化处理;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抽检规模养殖场165个、饲料兽药门市49个,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指标抽检合格率100%,未发现违禁添加行为。

五、复盘现存问题,明确改进方向

尽管上半年党建与业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需改进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散养户发展动力不足: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率达60%、仔猪成本同比上涨20%、外地客商跨区域收购量增加30%等因素影响,农村散养猪户补栏积极性不足,上半年散养户补栏率仅为45%,低于规模养殖户补栏率60个百分点,制约整体生产规模提升。

2. 养殖合作社运营低效:全县已组建养殖合作社42家,但因前期资金投入缺口平均达15万元/家,60%的合作社存在运营资金不足问题,服务农户覆盖率仅为30%,未充分发挥“联农带农”的组织带动作用。

上半年,XX县畜牧局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与畜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各项工作均达到预期目标。下一步,将针对现存问题,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党员服务能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