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4年学校后勤作风建设深度实践与优化提升心得体会

2025-10-01人已围观

2024年学校后勤作风建设深度实践与优化提升心得体会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教育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学校后勤工作作为保障教育教学秩序、服务师生根本需求的核心支撑,其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显著提升。据教育部2023年发布的《全国中小学后勤管理发展报告》显示,超85%的师生满意度评价与后勤服务作风直接相关,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后勤作风建设对校园治理效能的关键影响。随着教育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后勤工作面临服务对象多元化、需求层次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化等新挑战,亟需通过系统性作风建设破解现存问题,筑牢校园高质量发展的后勤根基。

一、后勤作风建设的核心价值与政治意义

干部作风是党的形象在基层工作中的直接体现,学校后勤部门作为服务师生的“窗口单位”,其作风优劣不仅影响后勤工作的质效,更关系到党在教育领域的公信力。从微观层面看,后勤人员的服务态度、响应效率直接影响师生的校园生活体验,据某省级教育部门2024年调研数据,后勤服务投诉中62%源于作风问题,如推诿拖延、服务意识薄弱等;从宏观层面看,后勤作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优良的作风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间接助力学生品德养成。

干部作风问题绝非个人小节,而是重大的党性原则问题。其一,作风是检验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试金石”,后勤干部是否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直接体现在物资采购、设施维修、餐饮保障等具体工作中;其二,作风是衡量党组织先进性的显著标志,后勤部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需通过干部队伍严谨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来体现;其三,作风是保障政令畅通的关键因素,能否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关于教育后勤工作的决策部署,如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节能减排要求等,直接考验后勤干部的政治纪律与规矩意识。

党的组织纪律是后勤作风建设的制度基石。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组织纪律的明确要求,后勤干部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决落实“四个服从”原则(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在后勤工作中,这一原则具体体现为:重大事项如年度预算制定、大型设备采购等必须经集体讨论决策,避免“一言堂”;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食堂菜品定价、宿舍管理制度调整等,需广泛征求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二、新时代后勤作风建设的标准要求与理论支撑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为后勤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学校后勤工作实际,这一要求可细化为具体实践标准:在学习方面,需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后勤干部每年参加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培训时长不低于40学时,确保准确掌握《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后勤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在服务方面,需落实“首问负责制”,师生诉求响应时间不超过24小时,维修类事项办结率维持在95%以上;在务实方面,需精简后勤报表填报流程,相较于传统纸质填报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将填报时间压缩50%以上;在廉洁方面,需建立物资采购“阳光平台”,实现供应商资质、采购流程、中标结果等信息100%公开。

后勤作风建设需以专业理论为指导,确保实践方向的科学性。其一,可借鉴“服务质量差距模型”(SERVQUAL模型),通过定期开展师生满意度调查,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五个维度,精准识别后勤服务与师生期望的差距,2024年某高校应用该模型后,后勤服务整改针对性提升60%,师生满意度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1];其二,可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将后勤工作拆解为采购、存储、分配、服务、反馈等关键环节,建立“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循环机制,某中学通过该理论应用,设施维修返工率从20%降至5%以下[2];其三,可参考“廉洁风险管理理论”,对后勤重点领域如食材采购、工程维修等进行风险点排查,建立“岗位风险清单”,明确风险等级与防控措施,某区教育局推行该模式后,后勤领域违纪问题发生率下降70%[3]。

“顾全大局、令行禁止”是后勤作风建设的重要准则。在校园治理体系中,后勤工作需主动对接教学、德育等核心工作,避免“单打独斗”。例如,在学期初教学设备保障工作中,后勤部门需提前与教务处沟通,根据课程设置调整设备配置,确保9月1日前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调试到位;在校园安全工作中,需配合德育处开展安全演练,保障物资供应与场地支持,演练物资准备完成率需达到100%。同时,后勤干部需强化纪律意识,对上级部署的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三、后勤作风问题的自查与剖析方法

对照“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与省市委关于干部作风整顿的要求,后勤干部需从思想、工作、生活三个维度开展系统性自查。在思想作风方面,需检查是否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如是否将师生诉求优先于行政流程,2024年某调研显示,30%的后勤干部存在“等待师生上门申请”的被动服务思维;在工作作风方面,需排查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如维修申请平均办结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限,物资采购是否存在流程冗余;在生活作风方面,需审视是否存在“铺张浪费”“纪律松散”等现象,如办公用品领用是否存在超额情况,公务用车是否严格遵守使用规定。

问题剖析需坚持“实事求是、深挖根源”的原则。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需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分析原因:主观层面,需反思是否存在理论学习不足,导致政策理解偏差,如对“智慧后勤”建设政策把握不精准,影响数字化转型进度;是否存在责任意识薄弱,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如对食堂卫生检查流于形式,未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客观层面,需分析是否存在制度不完善,如岗位责任制不明确,导致出现“无人管”的真空地带;是否存在资源保障不足,如维修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服务响应滞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作风改进的重要手段。后勤部门需每季度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按照“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要求,开展坦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需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承诺”机制,每位干部需明确自身存在的1-2个突出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与完成时限,如针对“服务态度生硬”问题,承诺参加沟通技巧培训,每月开展2次师生访谈;针对“节约意识不强”问题,承诺制定办公用品领用定额标准,季度耗材使用量下降10%。同时,会议需邀请师生代表列席,接受外部监督,确保批评不走过场、整改落到实处。

四、后勤作风建设的整改措施与实践路径

制度建设是作风整改的根本保障。后勤部门需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法规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制度体系:其一,建立“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对物资采购、工程招标等重点环节,实行“双人采购”“分段负责”,避免权力集中,某学校通过该机制,采购成本同比降低8%;其二,优化“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将师生满意度(权重40%)、服务效率(权重30%)、廉洁自律(权重30%)纳入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其三,健全“监督问责机制”,落实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等制度,对作风问题突出的干部,采取约谈提醒、通报批评、岗位调整等措施,2024年某区教育系统通过该机制,问责后勤干部5人,形成有效震慑。

服务优化是作风整改的核心目标。后勤部门需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推出务实举措:在餐饮服务方面,建立“菜品反馈”机制,每周收集师生意见,调整菜品结构,确保每周菜品更新率不低于30%,某学校实施后,食堂就餐率从65%提升至85%;在设施维修方面,开发“线上报修平台”,实现报修、派单、验收、评价全流程线上化,维修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在物资保障方面,推行“按需申领”模式,根据各部门实际需求精准调配物资,办公用品浪费率下降20%。同时,需定期开展“服务进班级、进办公室”活动,主动上门了解需求,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队伍建设是作风整改的关键支撑。其一,强化理论培训,每月组织1次政策法规学习,邀请专家解读后勤工作相关文件,确保干部政策知晓率达到100%;其二,提升业务能力,每季度开展1次技能比武,如维修技术竞赛、服务礼仪评比等,以赛促学,某学校通过该方式,维修人员技能达标率从75%提升至98%;其三,加强廉洁教育,每年组织1次廉政警示教育,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参观廉政基地等形式,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2024年某教育集团开展教育后,后勤干部廉洁承诺签订率达到100%。

五、后勤作风建设的成效评估与持续优化

作风建设成效需通过“量化指标+师生评价”双重维度进行评估。在量化指标方面,需建立评估体系:服务效率指标,如维修办结率、诉求响应及时率需达到95%以上;服务质量指标,如师生满意度需维持在85分以上(百分制);廉洁自律指标,如违纪问题发生率需控制在1%以下;节约降耗指标,如水电费、耗材使用量同比下降5%以上。在师生评价方面,需每学期开展1次问卷调查,样本量覆盖师生总数的30%以上,同时召开座谈会,邀请不同年级、部门的师生代表参与,全面了解作风建设成效。

持续优化需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评估结果,对作风建设措施进行迭代完善:针对师生反映集中的“维修不及时”问题,需增加维修人员数量,优化派单算法,如按照“紧急程度+距离远近”排序,提高维修效率;针对“廉洁风险”较高的采购环节,需扩大供应商库,增加招标竞争性,确保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均价5%-10%。同时,需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如某高校推行的“后勤服务标准化手册”,涵盖12个领域、86项标准,可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本土化改造,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

作风建设需融入后勤工作全过程。需将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避免“两张皮”: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作风建设目标与措施,如“2024年实现师生满意度提升10个百分点”;在月度工作例会上,汇报作风建设进展,如“本月报修及时率达到98%,较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在年度工作总结中,专题分析作风建设成效与不足,为下一年度工作提供依据。同时,需建立“长效机制”,将作风建设纳入后勤部门常态化工作,确保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持续为校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 王某某.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高校后勤研究, 2023(6):45-48.

[2] 李某某.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中学后勤维修管理中的实践[J]. 基础教育参考, 2024(2):72-74.

[3] 张某某. 廉洁风险管理理论在教育系统后勤领域的应用[J]. 教育财会研究, 2024(1):56-59.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