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X年度XX煤矿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2025-10-18人已围观
202X年度XX煤矿企业工会工作总结
工会作为连接企业与职工的核心纽带,其工作对象与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核心主体均为职工群众。202X年度,XX煤矿企业工会严格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聚焦职工权益保障、组织建设与民主管理,系统性推进各项工作落地,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体系建设,夯实工会工作基础
(一)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
以团组织效能提升为目标,分领域巩固农村、学校、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基础,构建“团组织+青年平台+青年社团”的三级基层组织体系。数据显示,本年度完成23个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较上年度提升18%;在团青比例低于30%的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全面推行党委领导下的青年工作部与团委合署办公模式,覆盖青年职工420余人,有效拓宽青年工作领域。
同时,加大“两新”组织团建力度,采用独立建团、联合建团等灵活方式,在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中新建团组织8个,覆盖务工青年150人;推行专兼职团干部社区、“两新”组织团建指导员派驻制度,全年派驻指导员24人次,基层团组织活动参与率达92%,较上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团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
(二)抓实基层工会组织与权益维护
积极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和县场工会等建会形式,建立工会组建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本年度新增非公企业工会12家、乡镇社区工会8家,其中小煤矿工会组建率达100%,工会组织覆盖率从上年的85%提升至98%,实现职工群体组织覆盖的全面拓展。
严格贯彻《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推进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全年开展“职工之家”创建活动18次,评选优秀“职工之家”10个;开展“双爱双评”活动,评选“爱职工先进企业”5家、“爱企业优秀职工”50名,基层工会活力显著提升。此外,深化县区工会标准化建设,县区工会工作达标率从上年的80%提升至90%,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于职工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由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认为职工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工会工作需针对性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全年开展“送温暖”活动46次,覆盖困难职工210人,发放慰问物资价值35万元;实施“金秋助学”项目,资助职工子女53名,发放助学资金18.6万元,切实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以非公企业为重点,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制率达95%,其中工资集体协商机制覆盖企业100%,推动职工平均工资较上年增长8%,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提升[1]。
(三)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
深入开展“五好基层妇女组织”创建活动,全年培育“五好基层妇女组织”15个,较上年度增加6个;研究制定妇联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女性人才的具体办法,推动妇联组织成为培养选拔女干部的重要基地,全年向党组织推荐女党员32名、女干部18名,较上年度分别增长25%和30%,有效拓宽女性人才发展渠道。
在省级“党建带妇建”联系点虎林县的示范带动下,县级联系点XX镇妇女组织活动开展频次提升至每月2次,妇女职工参与率达80%;推进“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新增“两新”组织妇女组织6个,覆盖女职工280人,“党建带妇建”工作机制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四)完善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以社区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全年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30万元,新增社区服务项目12个,涵盖养老、托育、就业指导等领域,社区服务覆盖面扩大30%;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对新当选的180名社区干部开展业务培训6期,培训覆盖率达100%,社区干部业务能力测评合格率达96%。
推进社区自治功能完善,全年组织社区居民议事会120次,解决居民诉求180件,社区自治水平显著提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试点社区村务公开规范化率达92%;加强全县村务公开量化考核,数据显示,全县村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面稳定维持在100%,规范化率达88%(超目标3个百分点),群众满意率达8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顺利完成全县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成功率100%,选民投票率达92%,民主选举程序规范有序。
(五)提升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
继续深入实施《公务员法》,建立公务员日常登记管理制度,全年完成公务员日常登记320人次,登记准确率达100%;完成参照管理单位审批6家,人员登记120人次,审批通过率100%。以面试考官队伍建设为重点,组织公务员面试考官培训4期,培训考官80人次,考官队伍专业化率提升至90%,公务员考录工作规范性显著增强。
探索县、乡(镇)公务员交流挂职锻炼机制,全年安排45名公务员进行跨层级交流,其中新录用公务员基层锻炼率达100%;建立带薪分流教师及借调人员动态管理制度,制定人员管理细则12项,人员管理规范化率从上年的75%提升至92%。同时,加强公务员队伍考核监督,全年开展公务员作风建设专项检查6次,发现问题30项,整改完成率100%,公务员队伍作风持续改善。
二、聚焦职工能力提升与民主管理,推动工会工作提质增效
(一)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核心载体,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XX’和谐奔小康”和“三个一”活动,全年组织主题活动28场,参与职工达1200余人次;持续推进“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开展读书分享会16次,发放专业书籍800余册,职工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该理论由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认为保健因素(如薪酬、福利)能消除职工不满,激励因素(如成就、认可)能提升职工满意度,工会需通过竞赛活动强化激励因素),全年组织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36次,覆盖采掘、机电、运输等8个主要工种,参与职工950人次;实施“四个一”活动(掌握一门新技术、实施一项合理化建议、创建一项新成果、改革一项技术措施),收集职工合理化建议230条,其中“金点子”建议45条,采纳实施38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6万元;命名先进操作法12项,评选“金牌员工”30名、“首席员工”18名,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率达75%[2]。
同时,加大劳模精神宣传力度,全年宣传劳模先进事迹15次,组织劳模宣讲8场,覆盖职工900余人;通过树立典型、学习典型,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全年职工技能等级提升人数较上年增长20%,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系统性增强。
(二)完善职代会制度,保障民主决策
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围绕企业经济建设中心,持续完善职代会制度。完善职工代表培训制度,全年组织民主管理、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专题培训4期,培训职工代表210人次,职工代表政策知晓率达98%、矿情掌握率达100%,有效提升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
建立民主管理工作制约激励机制,将日常民主管理成效纳入基层领导干部考核,权重占比15%;完善责任考核制度,全年对12个基层单位进行民主管理专项考核,考核优秀率达83%,推动基层单位重视民主管理工作。严格落实职代会“审议建议权”“审查同意或否决权”“审议决定权”“评议监督权”“选举推荐权”五项职权,全年召开职代会4次,审议重大事项18项(含企业发展规划、薪酬调整方案等),职工代表提案立案56件,答复率100%,落实率85%,为矿党政民主决策提供了坚实依据。
(三)强化职代会专委会监督,落实决议执行
职代会各专门工作委员会作为职代会日常工作机构,严格贯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全年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8项,明确重点工作计划12项,切实履行维护企业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
各专委会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全年与职能部门联合调研24次,针对生产安全、经营管理及职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井下作业安全保障、职工食堂改善等)形成调研报告18份,为矿党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12条。为保障集体合同全面履行,定期开展集体合同执行情况检查,全年检查4次,发现问题15项,整改完成率100%;对职代会决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决议事项完成率达92%,较上年度提高8个百分点。此外,加强专委会成员专业能力建设,组织专题学习6次,成员业务能力测评优秀率达90%,工作效率较上年提升25%。
(四)推进矿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
依据乌海能源公司矿务公开实施办法,修订完善《XX煤矿矿务公开实施办法》,明确公开内容32项(含企业重大决策、改革方案、人员分流安置、职工待遇等)、公开形式8种(含职代会、广播、企业内网等)、公开时限及责任人,职工关心的薪酬分配、职称评定等热点问题公开率达100%。
将矿务公开与职代会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有机结合,全年通过职代会公开重大事项18项,通过企业内网发布公开信息150条,职工信息知晓率达95%;开展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全年评议干部86人次,评议结果优秀率达80%,评议结果作为干部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同时,推进科(队)务公开规范化,明确科(队)务公开主要内容18项(含班组考核、奖金分配等),公开时效性达标率98%,职工对公开内容满意度达90%,较上年度提高10个百分点,在企业与职工间搭建起高效沟通的桥梁。
(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筑牢安全防线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以深化“两个理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主线,全年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活动40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安全知识竞赛6场,职工安全生产知识普及率达98%;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全年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1200份,签订率100%,实现安全责任全员覆盖。
加强群众性安全队伍建设,组建群安组织32个、家属协管会15个,全年开展安全监督检查60次,发现安全隐患180项,整改完成率100%;开展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培训12期,培训职工1500人次,职工自主保安意识测评合格率达96%,充分发挥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以风险预控为重点,推行班前评估、风险预控制度,全年开展班前风险评估3600余次,识别风险点280个,制定防控措施320条;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全年质量标准化检查合格率达95%,较上年度提高5个百分点;加强安检人员责任心建设,制定安检工作考核细则10项,安检工作质量达标率达98%,确保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
[1] 职工需求层次理论:参考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动机理论》,强调通过分层施策满足职工多元化需求,提升工会服务精准度。
[2] 双因素激励理论:参考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工作与激励》,通过竞赛活动强化成就、认可等激励因素,激发职工工作热情。
上一篇:2023-2024学年上学期XX镇农村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