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上学期XX镇农村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2025-10-18人已围观
2023-2024学年上学期XX镇农村小学学校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上学期,XX镇农村小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动力,以新课标落地实施为关键目标,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优化师资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与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全校教职工出勤率达98.5%,学生巩固率100%,较上一学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各项工作任务均按计划完成,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部管理,构建规范化运行体系
(一)干部队伍建设:夯实管理核心
学校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的管理机制,围绕廉政建设与履职能力提升,组织校领导班子开展反腐倡廉专题学习6次,参与率100%,形成学习纪要3份。通过民主测评,领导班子群众信任度达92%,较上学期提升3个百分点,构建起同心同德、求真务实的管理团队,为学校各项工作推进提供核心保障。
(二)师资队伍建设:激活育人动能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Fullan, 2020) ,学校将教师培养作为办学关键,分层推进师德教育与业务提升:开展职业道德专题培训4场,覆盖教职工86人,师德考核优良率达95%;以校本培训为核心,组织听课、评课活动36次,教师互动互学参与率100%;联合县域优质校开展教学交流8次,教师教学能力测评优良率由上学期的77%提升至本学期的82%,师资队伍专业素养显著增强。
(三)安全管理:筑牢防护底线
安全工作实行“全员责任制”,分层分级与86名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覆盖率100%。本学期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12次,发现隐患15项,整改率100%;通过校会、班会开展安全教育24场,覆盖学生420人次,学生安全知识测试平均分达88分,较期初提升10分。数据显示,本学期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师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深化素质教育,提升育人质量
(一)德育工作:强化思想引领
1. 习惯养成教育:依据习惯养成教育理论(Dweck, 2016) ,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核心,开展“文明习惯养成”主题教育8次。通过“日巡查、周评比”,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达标率由期初的78%提升至期末的91%,行为规范水平显著提升。
2. 法制与安全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开展“安全护航”系列活动:出安全主题黑板报6期、张贴宣传标语20条、举办征文比赛收到学生作品210篇、发放告家长书320份、召开主题班会18场。结果表明,学生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法律知识测试平均分达85分,较期初提升12分。
(二)教学教研:夯实质量根基
1. 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围绕“备、教、批、考、辅、研”六大环节,开展教学常规检查6次,备课达标率98%,作业批改规范率95%,较上学期分别提升3个、2个百分点;严格执行“三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活动表)督查,执行率100%,音、体、美等课程开课率100%,非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测评优良率达70%,保障素质教育全面落地。
2. 课堂效益提升:以“有效课堂”为目标,实行行政领导推门听课、教师跨科听课制度,本学期累计听课216节,评课研讨36次;针对课堂效益薄弱教师,组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会诊”12次,提出改进建议48条。课堂教学效益测评优秀率由上学期的67%提升至本学期的75%,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 教科研推进:树立“科研兴校”理念,现有市级教科研课题4项(语文、数学、英语、德育各1项),参与教师32人,覆盖率37%;鼓励教师撰写教科研论文,本学期教师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7篇,获省、市级论文评比奖项23项,较上一学年增长40%;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竞赛,20人次获市、区级奖项,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三)特色活动:丰富育人载体
1. 少先队活动:坚持“民主选举、自主设计、自我管理”原则,组织队干选举3次,参与学生420人次;利用国庆节、元旦等节庆日开展主题活动12场,学生参与率100%。活动满意度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提升了自主管理能力。
2. 体育艺术活动:落实“阳光体育”要求,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参与率100%;开展广播操、眼保健操比赛,参与学生420人次,优秀率70%;成功举办“六一艺术节”,展演节目30个,家长、群众满意度达95%;工会组织“庆三八”歌咏比赛、登山比赛等活动4场,教职工参与率88%,其中登山比赛获新区团体第五名,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
三、推进精细管理,规范办学行为
(一)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框架
围绕“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修订完善《教职工考核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等制度15项,覆盖教育、教学、教师、学生管理各领域;实行“教师岗位督查制”,每位教师承担1-2项兼职管理工作,督查覆盖率100%;学生管理实行“日检查,周小结”,纪律、卫生达标率较上学期提升6个百分点。
(二)特色建设:打造办学品牌
以“象棋特色”为核心,构建“副校长分管-体艺教研组负责-教师实施-学生参与”四级管理体系,编写《象棋初级教程》《象棋入门》等校本教材3套;利用体育课时、大课间、兴趣小组开展象棋教学,本学期累计开课48课时,学生参与率100%;兴趣小组活动严格执行“四定三检查”(定时间、定地点、定指导老师、定学员;检查到岗、出席、内容),执行率100%,学生象棋技能测试达标率78%,“书香校园、象棋特色”办学氛围逐步形成。
(三)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新教学大楼(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食堂建设完成80%,操场硬化进度达70%;校园绿化面积12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开展楼宇命名、校徽设计征集活动,收到学生方案180份,选定方案5个,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安装校园监控系统15处,安全防控能力显著提升。
四、问题复盘与改进方向
(一)现存主要问题
1. 师资结构失衡:教师平均年龄45岁,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仅18%,低于县域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培训后,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占比42%,低于县域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教学方法创新不足,部分学科教学成绩停滞不前。
2. 办学条件受限:学校年度经费缺口约15万元,教学设施更新率仅30%,专用教室数量不足,影响教学活动开展;校门口道路破损长度约200米,雨雪天气通行困难,涉及320名师生日常出行安全;校园周边小摊点清理后反弹率40%,食品安全隐患未彻底消除。
3. 育人质量待升:课堂教学有效率仅68%,低于县域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部分学生存在“知行不统一”现象,德育成果转化率约82%,需进一步强化行为落地;基建期间学生活动场所缩减40%,12场课外活动未能按计划开展,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二)改进行动路径
1. 申请县域师资调配政策,优先引进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计划年内外派5名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专项培训,确保多媒体教学使用率提升至70%以上;
2. 向上级申请专项经费,用于教学设施更新(计划更新率达50%)与校门口道路修缮,联合城管部门建立周边小摊点长效管控机制;
3. 深化“有效课堂”研究,开展专题教研12次,建立德育“知行跟踪”机制,确保德育成果转化率提升至90%以上;待基建完成后,恢复全部课外活动,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学校在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需正视现存问题。未来将以“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为方向,持续优化办学条件,强化师资建设,提升育人质量,推动农村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