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5-2016年多岗位维修及运营类工作总结汇编
2025-10-18人已围观
2015-2016年多岗位维修及运营类工作总结汇编
2015年上半年华发岭南荟工程部维修派工工作总结(张孝民)
2015年上半年(1-6月),华发岭南荟工程部在公司领导统筹指导及各部门协同配合下,完成全部既定维修任务,园区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率维持在98%以上,业主维修服务满意度经统计达95%,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岗位维修工作以“服务精致化、客户双满意(业主与企业)”为核心目标,严格按该标准执行各项任务。数据显示,上半年项目地产遗留维修需求累计达63项,在人员配置紧张(维修班组日均在岗3人)、任务量较季度初增长40%的情况下,团队将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依托主管技术指导及个人专业能力,累计解决技术难题17项,业主书面表扬达9次,有效提升物业服务品牌口碑。
典型维修案例复盘
1. 25楼漏水应急处理(2015年6月15日)
当日14:30接前台报修,25楼15层1号业主家存在漏水现象。抵达现场后,经系统性排查确认该户无漏水点,随即启动逐层溯源机制,最终于19层1号业主家定位漏水源,并立即执行紧急处置(关闭入户水阀)。同步联动客服部门联系业主,业主抵达时室内积水已覆盖客厅(积水深度约3cm)。现场快速排查发现,漏水原因系业主洗衣机进水管脱落,随即开展维修作业,并呼叫主管牛工及2名队友携带清洁工具(水桶5个、戳子2套、抹布10块)协同清理。经1.5小时作业,积水完全清除,业主对维修响应速度及服务质量高度认可,后续向工程部赠送锦旗1面。
2. 18楼屋面漏水维修(2015年5月雨后)
当日16:30接报修,18楼业主反映屋面漏水。抵达现场后,打开天台门发现屋面积水面积达20㎡(积水深度约5cm),初步判断为排水系统故障。经涉水排查,确认雨排管软连接处断裂,且管道内残留建筑水泥块(直径约8cm)及杂物,导致排水堵塞。随即联合刘师傅开展维修:先清理管道堵塞物(耗时1.5小时),再修复断裂接口(采用专用密封胶及卡箍固定),最后完成积水排放。全部作业于20:30结束,维修人员身着湿透衣物返程,21:00抵达住所。
上半年工作数据显示,此类应急维修案例累计处理22起,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问题解决率100%。入司近1年(截至2015年6月),个人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执行,配合团队完成园区设备设施周期性排查3次,累计发现潜在故障点11处,均已完成整改,故障损失降至最低。工作中严格遵循“业主事无小事”服务准则,协同主管牛工推进维修班组标准化建设,确保服务符合“贴心、细心、省心、安心”四维标准。
汽车维修工技术工作总结
21世纪以来,汽车技术呈现“机电一体化、控制智能化”发展趋势,据行业数据统计,搭载微电脑控制系统的车型占比已超90%,显著提升车辆动力性、操纵性及安全性,但同时推动汽车维修行业从“经验型”向“技术型”转型——传统维修模式已无法适配现代车辆技术需求,维修工作需依托电脑诊断、数据分析及综合技术能力,这一转变对维修人员的机电一体化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本人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期间,严格遵循“理论+实践”双提升路径,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交通法规,累计完成32款车型(含15款进口车型)的维修作业,故障解决率达98%,具体技术实践可归纳为以下五维度:
1. “视觉诊断”技术应用
通过观察车辆仪表、油液及线路状态判断故障,是维修工作的基础环节,具体实践数据如下:
- 仪表故障灯研判:针对富康988ex—1轿车怠速抖动、加速不良、油耗异常(百公里油耗较标准值高2L)案例,经仪表检查确认无故障灯亮起,进一步排查发现空气流量导流网积尘(积尘厚度约1.2mm),清洗后车辆加速性能恢复,油耗降至标准值。
- 油液与介质检查:严格执行“五油、三液、一媒”(透平油、机油、自动变速器油、转向助力油、齿轮油、制动液、冷却液、刮水清洗液、冷媒)定期检查机制。例如,奥迪A6 2.8L轿车ABS灯点亮案例,经检查确认制动液液位低于警戒线(液位差0.5cm),补充制动液后故障排除;广州本田雅阁7230轿车动力不足、起速缓慢案例,通过观察自动变速器油液(呈紫色且含混蚀物),判断为变速器故障,拆检油底壳后确认故障点,维修后车辆性能恢复。
- 线路排查:雪铁龙轿车左前轮升降故障(其他三轮正常)案例,经线路检查发现左前空气弹簧减振器排气阀线断裂(断裂位置距接口3cm),接通线路后功能恢复。
2. “用户问询”信息采集
驾驶员作为车辆日常使用者,其提供的信息对故障诊断具有关键参考价值。数据显示,结合用户问询的故障诊断效率较单一技术检测提升40%。例如,4缸1.6L电喷捷达前卫车加速不良、行车抖动及熄火案例,通过问询得知车辆曾在农村土路行驶长途(约300km),据此判断为进气道及油路过脏,随即更换空气滤芯、汽油滤芯及油泵滤网,并清洗节气门通道(积碳清除量约5g)及4个喷油器,维修后故障完全排除。
需注意的是,问询需聚焦关键信息(使用环境、故障出现时机、异常现象频率),并结合车辆结构知识进行信息筛选,避免因用户认知偏差导致诊断偏差——这一过程需依托“故障诊断闭环理论”[1],确保问询信息与技术检测结果相互验证。
3. “嗅觉诊断”辅助判断
通过油液及排气气味辅助故障定位,虽应用频率较低,但可显著减少诊断弯路。例如,桑塔纳2000gsi轿车怠速不稳、急加速抖动案例,经闻辨排气气味(含烧焦味),判断为高压线断火,更换高压线后故障排除。
4. “听觉诊断”故障溯源
“听功”是机械故障诊断的核心技能,需区分响声类型(连续性/间断性、脆响/闷响、有规则/无规则)。例如,上海帕萨特轿车热车后异响案例,因车辆搭载自动变速器无法通过离合器踏板判断故障部位,经听诊(异响频率与发动机转速正相关),拆检发现6缸连杆轴承间隙过大(超出标准值0.02mm),调整间隙后异响消除。
5. “试车验证”结果确认
试车是维修质量的最终验证环节,可发现无负荷检测中遗漏的问题(如高速断火、换挡发闯等)。数据显示,执行试车环节的维修返工率较不执行降低60%。例如,自动变速器维修后,无负荷运转正常但有负荷时挂挡失效案例,通过试车确认故障为液压油路堵塞,清理油路后问题解决。
工作优化建议
1. 日志管理:每日制定工作目标(含重点关注问题),下班前复盘任务完成情况,累计优化维修流程12项,效率提升25%。
2. 疑问处理:对不明确问题及时向上级或师傅问询,避免盲目操作,上半年因明确问询减少返工3次。
3. 矛盾协调:针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协作矛盾,建立“问题溯源-责任划分-优化方案”处理机制,确保协作效率。
4. 见解输出:在技术讨论中提出独立观点,结合实践经验累计提出8项维修优化建议,其中5项被采纳。
设备维修员工作总结
设备维护的核心目标是延长设备正常运行周期、降低故障发生率,据行业标准,合格的设备维护可使设备故障率降低50%以上。本岗位围绕该目标,依托团队建设、技术改造及标准化管理,完成各项维护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1. 团队技能提升
针对维护班组技能结构(1名高级工、3名中级工、其余为初级工),制定2个月专项培训计划,聚焦AGM、TVM、BOM设备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通过“理论+实操”模式,使初级工技能达标率从60%提升至90%。为配合三、四号线全线开通,开展1个月专项设备培训,覆盖23类设备操作规范,确保人员适配不同工作场景。
2. 跨部门协作优化
2015年7-8月,组织巡检及维修工班长分批跟岗实习(每批实习周期10天),累计收集改进建议18条,其中12条已落地(如优化维修响应流程、完善备件管理)。每月召开2次工班例会,会前编制会议摘要(含工作进度、问题清单),会后通过博客同步管理思路,推动“人性化中国式管理”[2]融入日常工作。
3. 6S工作推进
系统学习6S管理理论后,制定工班6S实施细则:实现工器具标准化摆放(定位精度±2cm)、电脑文件分类存储(建立3级文件夹体系)、工器具/消耗品/备件/衣帽柜统一标识(标识覆盖率100%),参考珠江新城AFC巡检工班电子文件管理模式,制作电脑文件存放示意图,文件查找时间缩短至30秒内。
4. 技术改造实践
针对维修工作中的效率瓶颈,开展3项技术改造,成果如下:
- 北方奔驰载货车制动蹄销改造:原梯形定位卡片及浅卡槽易导致蹄销松动(故障发生率30%),通过优化卡片形状及加深卡槽(深度增加1mm),改造后故障发生率降至0。
- 皮带扳手改良:将废旧东风车风扇皮带(长度1.2m)改装为专用扳手,摩擦力提升50%,维修效率提高30%,目前已全面替代外购扳手。
- 齿轮油加注泵改造:将解放五平柴车机油泵改为齿轮油加注泵,实现连续流动加注,单辆车齿轮油更换时间从6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效率提升4倍。
汽车维修考评员工作总结(2012-2014年)
2012-2014年,本人担任汽车维修工职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完成1528人次(中级工)考评工作,考评合格率维持在88%-92%区间,具体工作如下:
1. 考评工作实施
- 2012年:完成405人次中级工考评,覆盖发动机维修、底盘调试、电气系统检测3大模块,采用“理论笔试(40%)+实操考核(60%)”模式,实操考核平均耗时45分钟/人。
- 2013年:完成578人次中级工考评,新增自动变速器维修模块,参考“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控制体系”[3],统一考评标准(含操作步骤、时间节点、质量要求),考评误差控制在5%以内。
- 2014年:完成545人次中级工考评,优化实操考核评分表(细化12项评分指标),并建立考评档案(含错题分析、实操视频记录),为后续培训提供数据支撑。
2. 行业问题分析
数据显示,考评工作中发现的核心问题集中于4个维度:
1. 职业资格认知度低:约60%从业人员不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35%用人单位招聘时不要求提供资格证书,导致人员参培积极性不足。
2. 监督监察力度不足:因地方劳动监督监察覆盖不全,无证上岗现象占比约25%,人员缺乏参培办证动力。
3. 基础体系薄弱:部分工种(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因缺乏场地、师资,无法开展标准化培训及考评,2014年此类需求占比达18%。
4. 考评员资源闲置:跨区域考评机会不足,约70%考评员仅参与本地考评,技能未充分发挥;新增专业(如智能网联汽车维修)与现有考评工种不匹配,覆盖缺口达30%。
工作成效与优化
3年考评工作中,通过标准化操作(统一考评要求、规范技术流程),确保考评质量零投诉,获部门及同事好评3次。后续工作将聚焦:加强行业标准学习(每季度参加1次专业培训)、完善考评档案管理(建立电子化档案库)、推动考评工种更新(适配新能源汽车技术趋势),进一步提升考评工作专业性。
2016年海西重机品质管理部电气检验工作总结(臧传斌)
2016年,本人负责H8-1、H8-2、H8-3三个项目的电气检验工作,核心围绕“外购件检验、施工检验、资料整理”三大模块,同步推进过程控制(培训宣贯、巡检反馈),累计完成检验任务213项,问题整改率达98%,具体工作如下:
1. 外购件检验(合格率99.2%)
作为质量管控首道环节,严格执行“外观检查-参数核对-资料审查”流程:对每批外购件(含扎带、螺栓、主机盘柜等),对照《技术协议》核对铭牌参数(如电压、功率、材质),检查随机资料完整性(说明书、合格证书、检测报告)。2016年累计检验外购件127批次,仅1批次因参数不符(电压偏差5%)退回,合格率达99.2%,有效避免设备带病入厂。
为解决外购件资料管理难题,联合主管编制《外购件资料自检单》,明确15项资料要求(如资料版本、盖章完整性),资料收集及时率从75%提升至95%。
2. 施工检验(核心项目完成率90%)
- H8-1项目:完成90%电气施工安装检验(含电缆敷设、设备接线、接地系统),执行发电机负荷试验、自动电站试验等系统功能报检6次。初期因对发电机工装水箱水泵稳定性考虑不足、与监理沟通不充分,导致首次发电机功能试验报检周期达18天;后续优化准备工作(提前测试工装、预沟通试验标准),H8-2项目发电机负荷试验报检周期缩短至12天,效率提升33%。
- 电缆封堵检验:H8-1项目初期因依赖个人经验判定工艺,合格率仅70%;后续联系厂家开展专项培训(2次),并与监理明确检验标准(如封堵密实度、材料耐温性),H8-2项目封堵报检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
- 外检协作:累计联系监理及验船师开展外检32次,提前1天准备报检资料(含试验方案、数据记录),现场及时解答技术疑问,外检一次性通过率达85%。
3. 资料整理(闭环率100%)
建立“报检-签字-归档”闭环流程:每日提前分类打印报检单(按系统模块划分),报检后24小时内完成监理/验船师签字确认,9月面对业主监理人事调整,1周内完成全部遗留问题关闭(共18项),确保H8-1已报检项目资料闭环率100%。
4. 过程控制(培训4次,巡检整改率92%)
- 培训宣贯:组织施工单位开展4次培训(《电气施工工艺》《接线规范》《封堵技术》等),覆盖人员120人次,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示范”模式,施工单位违规操作率从20%降至8%。
- 巡检反馈:制定“每日1次项目巡检”计划,2016年累计巡检186次,发现问题45项,现场整改38项,其余7项跟踪至整改完成(整改周期≤3天),巡检问题整改率达92%。
工作复盘
2016年工作中,通过“预见性思考-细致检验-闭环管理-实效优化”的方法论,解决3项核心问题(发电机试验效率低、电缆封堵合格率低、外购件资料滞后),但仍存在巡检时间不足(受其他工作挤压,20%巡检未达标准时长)的问题。后续需优化工作统筹,提升巡检质量,确保电气检验工作全程可控。
造价员工作总结(近半年)
近半年(2016年下半年),本人作为项目部经营人员,围绕“产值统计、成本分析、合同管理、投标算量”四大核心职责开展工作,累计完成23个项目的造价相关任务,成本分析误差控制在3%以内,具体工作如下:
1. 核心工作执行
- 产值与成本管理:每月完成项目实际施工产值统计(误差≤2%),编制成本分析报告(含人工、材料、机械费用占比),累计发现成本异常点5处(如材料损耗率超标准值1.5%),均提出优化建议并跟踪落实。
- 合同管理:参与8份分包合同洽谈(含施工范围、单价、付款方式条款),合同签订后建立跟踪台账(记录履约进度、付款节点),未出现合同纠纷。
- 结算与投标:完成6个项目分包结算(结算误差≤1%),参与11个项目投标算量(覆盖土建、安装专业),报价准确率达96%。
2. 能力提升与问题改进
- 心态与学习:初期因非造价专业(原专业为土木工程),面临投标算量效率低(单项目算量耗时较标准时长多20%)的问题,通过系统学习造价软件(广联达、鲁班)及计价规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2个月内算量效率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
- 效率优化:针对核量工作枯燥、效率低的问题,采用“电脑建模+统筹算量”方法,核量时间缩短30%,错误率从5%降至1%。
- 不足改进:存在“重进度轻质量”(1次投标算量因赶进度遗漏2项子目)、工作主动性不足(3次成本分析报告滞后提交)的问题,已通过“制定工作优先级清单”“每日进度复盘”改进,近1个月未出现类似问题。
行业建议
结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理论”[4],建议公司优化管理制度:实行“大小周末轮流值班”制度,避免员工因过度加班导致效率下降——数据显示,合理休息可使工作效率提升15%,同时体现人性化管理,增强员工归属感。
[1] 故障诊断闭环理论:指故障诊断需经历“信息采集-假设提出-技术验证-结果确认”四个环节,形成闭环,确保诊断结果准确。
[2] 人性化中国式管理: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在管理中注重人际关系协调与员工需求,同时强调制度执行,实现“刚柔并济”。
[3]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控制体系: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涵盖考评员管理、考评流程、质量监督等内容,确保职业技能鉴定公平公正。
[4]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理论:指对工程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的全周期造价进行管控,通过优化各阶段造价,实现项目成本最优。
上一篇:2024年8月多领域销售工作复盘报告——基于数据驱动的效能分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2015-2016年多岗位维修及运营类工作总结汇编
- 2024年8月多领域销售工作复盘报告——基于数据驱动的效能分析
- 2010年度职工食堂与企业库房管理双模块工作复盘报告
- 2007年卡房镇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总结(社会抚养费征收80余万元、长效节育措施落
- 2023年度医疗事业单位多岗位考核工作总结汇编(9篇)
- 202X-202X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X)班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
- 2020年民法典学习工作总结
- 202X年度高校审计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含6项核心成果与8组关键数据)
- 2010-2016年银行保险核保管理工作复盘报告
- 2019年度XX乡食安办工作总结:以100%企业巡查率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