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9年度XX乡食安办工作总结:以100%企业巡查率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2025-10-17人已围观
2019年度XX乡食安办工作总结:以100%企业巡查率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及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XX乡食安办严格围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治理餐桌污染、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核心目标,系统性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通过网格化监管、专项整治、宣传培训等多维举措,全年监管效能显著提升。现将2019年度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食品小摊点备案审批:实现8份备案卡发放与100%合规管理
针对乡中心市场食品小摊点监管需求,XX乡食安办建立“巡查-反馈-整改-归档”闭环管理机制,累计开展小摊点专项巡查12次,对巡查发现的卫生不达标、备案手续不全等问题,及时形成书面函件移送乡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推动执法监管精准落地。
数据显示,2019年度全乡共为符合条件的食品小摊点发放备案卡8份,所有获证食品经营者均实现健康证、备案卡随身携带率100%,小摊点内部监管档案(含经营者信息、健康证明、备案材料等)建档率达100%,较2018年度小摊点合规管理率提升20个百分点,有效规范了流动摊贩经营行为。
二、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以网格化APP实现100%企业巡查与全领域覆盖
为构建常态化监管格局,XX乡食安办从台账建设、重点排查、数字化监管三方面发力,确保监管无死角:
1. 台账与排查体系建设:系统性建立日常巡查台账,明确巡查频次(每季度不少于1次全乡覆盖)、检查项目(含食材溯源、卫生条件、台账记录等12项核心指标)及整改标准,实现监管过程可追溯、可核查。结果表明,全年累计对全乡13个行政村开展食品安全全覆盖检查6次,针对重点药品经营单位(含乡级卫生院1家、村级卫生所7家)实施专项排查12次,发现的3处药品储存不规范问题均已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
2. 全主体摸底与规范:对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共登记食品生产企业1家、食品销售单位28家、餐饮服务单位15家,针对摸底发现的4家未规范记录食材来源的经营单位,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跟踪整改,整改完成时限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
3. 数字化网格化监管:严格遵循《河北省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规范》要求,组织监管人员通过手机端“河北省食品网格化监管APP”开展数字化巡查,重点覆盖辖区内1家食品生产企业。截至2019年12月上旬,该企业月度巡查覆盖率达100%,较传统人工巡查模式效率提升40%,与2018年度65%的巡查率相比,实现监管覆盖面与时效性的双重突破[1]。
三、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以多场景活动实现300人次服务与28%知晓率提升
2019年度,XX乡食安办结合关键时间节点与群众需求,开展多形式、分层级的宣传培训活动,推动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与主体责任落实:
1. 节点性普法宣传:在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及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期间,主动参与全乡法律宣传赶大集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材料等形式,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累计发放普法材料120余份,覆盖群众200余人次,现场解答食品投诉咨询36件。
2. 分层级专项培训:2019年6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培训,培训对象涵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8人、学校食堂负责人3人、小餐桌经营者5人、带煤气罐食品小摊主12人及13个行政村的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各13人。本次培训严格遵循“PDCA循环”理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通过前期需求调研制定针对性课程(含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等),培训后组织考核,考核通过率达100%,有效提升了各主体的安全管理能力[2]。
3. 主题宣传周活动:7月25日至8月8日,在乡中心大集持续开展“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宣传活动,期间设置宣传咨询台6个,接受群众咨询180余人次。2019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全乡共举办大型现场咨询宣传活动1次,通过乡级广播系统开展专题宣传2次,组织“主题日”宣传活动3次;悬挂宣传横幅2条,制作主题宣传展板1块,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余份,累计服务群众近300人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宣传周后群众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82%,较宣传前提升28个百分点,宣传实效显著。
四、重点专项工作:以多部门联动实现风险防控与制度落地
为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XX乡食安办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并完善关键制度,具体如下:
1. 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健全: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要求,明确县、乡、村三级网格监管职责——县级负责统筹指导,乡级负责日常监管,村级负责信息上报与初步核查,全乡13个行政村均配备专职协管员与信息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格局。与传统监管模式相比,该体系将问题发现至处置的平均时间由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3]。
2. 学校周边专项整治:2019年1月,由乡政府牵头,分管副乡长带队,联合乡市场监督管理分局、中心校、中学、城建所、派出所及食安办,开展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本次行动覆盖全乡2所学校周边500米范围,共检查小餐饮店3家、超市3家,发现食品储存温度不达标、索证索票不全等隐患2处,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2份,要求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复查结果显示隐患整改率达100%。
3. 打击传销专项排查:2月结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部署,开展打击传销专项排查,13个行政村村委会均安排专人参与,乡食安办联合派出所、市场监管分局对辖区内28处出租屋、闲置厂房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查,未发现传销活动迹象,维护了辖区市场秩序稳定。
4. 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建立农村集体聚餐申报备案制度,明确分级备案标准——30人(含)以上聚餐实行村级备案,由村级协管员核查场地卫生、食材来源;100人(含)以上聚餐在村级备案基础上报县级食安办,由县级监管人员现场指导。2019年全乡累计备案农村集体聚餐46次(30-99人32次、100人以上14次),未发生一起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集体聚餐风险防控成效显著。
五、工作复盘与改进方向
经系统性复盘2019年度工作,XX乡食安办虽实现食品安全监管覆盖面与合规率的双提升,但仍存在两项短板:一是小摊点备案政策宣传在偏远村覆盖不足,部分经营者对备案流程知晓度仅为70%,低于全乡平均水平;二是基层监管人员对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与新形势下“精准监管”要求存在差距。
基于上述问题,后续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1. 优化小摊点备案服务:采用“线上+线下”宣传模式,线上通过乡微信公众号推送备案政策解读5期,线下组织网格员进村入户宣传16次,确保备案政策知晓率达95%以上;将备案卡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提升服务效率。
2. 提升监管队伍专业能力:每季度组织1次监管人员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更新、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等,全年计划培训4次,培训覆盖率达100%;引入“风险分级管控”理念,依据《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将食品经营单位划分为A、B、C、D四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监管精准度[4]。
3. 强化巡查与培训联动:制定《XX乡食品安全日常巡查工作规范》,明确巡查频次(食品生产企业每月1次、小餐饮店每季度2次、超市每季度1次),对巡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食材索证索票不全),及时组织专项培训,计划2020年开展此类培训2次,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并防止反复。
XX乡食安办将始终坚守“保障食品安全、维护群众健康”的核心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以更严格的标准、更精准的举措、更高效的执行,全力推进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1] 数据来源于《河北省2019年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报告》,数字化巡查模式较传统模式的效率提升测算,基于巡查时长、问题处置周期等指标对比。
[2] “PDCA循环”理论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是现代管理领域常用的持续改进模型,在食品安全培训中应用可有效提升培训针对性与实效性。
[3] 《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办法》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XX乡的实践与该办法中“基层监管能力提升”要求高度契合。
[4] “风险分级管控”依据《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令第23号)实施,风险等级划分参考经营规模、历史违法记录、风险程度等8项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发展报告(2019)》。
相关文章
- 2019年度XX乡食安办工作总结:以100%企业巡查率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 2024年度门诊医生工作总结(全年接诊12800人次,患者满意度96.5%)
- 202X年度保洁工作综合总结报告(含10项目实操数据与管理复盘)
- 2024年中石油加油站多岗位年度工作总结(核心数据与效能分析版)
- 20XX年XX县妇联年终工作总结(累计学习42小时,培训妇联干部63人)
- 2024年XX市第三中学党总支党建工作总结(年度数据报告)
- XX年度XX镇及白石桥社区计生统计工作总结(出生人口250人·异地申报73人)
- 2022年度幼儿园大二班礼仪学科教学工作总结——基于38名幼儿行为养成的实践
- 2024年度汽车配件销售公司运营管理与市场拓展白皮书
- 202X年沙湾小学二年级家长会工作总结(参与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