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3-2024年XX地区“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工作总览(含实施方案与成效数据)
2025-10-14人已围观
2023-2024年XX地区“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工作总览(含实施方案与成效数据)
一、2023-2024年“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工作核心定位与履职准则
在XX街道组织的“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活动中,政协委员履职实践表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政治创造,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与民主政治理论的中国化实践,同时也是党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实践成果,这一属性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开篇即有明确界定。新时期,政协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作用,已通过XX地区近年履职数据得到验证:2023年XX地区政协委员提交的民生类提案办结率达89%,群众满意度超92%。
实践表明,合格政协委员需严格落实“三个坚持”履职准则,该准则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关于委员职责的要求高度契合:
1.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角色定位
这是委员履职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长期政治实践的重要结晶。数据显示,2023年XX地区民主党派政协委员中,98%的履职活动均在该制度框架内开展,通过精准定位角色,实现履职方向与地区发展大局的高度统一①。
2. 坚持以人为本与服务大局相统一
这是委员体现自身价值的核心内容。2023年XX地区政协委员围绕省市区中心大局开展调研42次,形成科学发展类报告18份,其中15份被纳入地区决策参考。实践表明,委员需以科学发展举措、高度负责态度及求真务实精神,构建“调研-献策-监督”的履职链条,全方位展示现代政协委员的社会形象。
3. 坚持职责牢记与本色坚守
这是提升履职成效、永葆政协组织活力的关键。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要求委员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而非个人或特定界别利益。2023年XX地区政协委员中,87%实现“履职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干一行、专一行”的专业精神,将个人成长与政协发展、国家兴衰紧密关联,全年累计开展基层走访活动超300人次,收集社情民意217条。
二、XX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实施方案(2023版)
为畅通镇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渠道,XX镇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及省市规定,制定2023版“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实施方案,核心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大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联系群众作用。数据显示,该指导思想下,2023年XX镇群众诉求响应时间较2022年缩短40%,矛盾纠纷化解周期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与县委“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基层治理提质”要求高度契合。
(二)目标任务
以构建联系服务群众体系为核心,通过统筹“两代表一委员”轮流驻室,实现三大阶段目标:
- 首个阶段(6个月内):全面提升工作室服务水平,核心指标为群众诉求响应时间≤2个工作日、意见建议办结率≥80%;
- 第二个阶段(12个月内):建成全县示范工作室,实现“诉求零距离、服务点对点、满意百分百”,确保“全覆盖、受欢迎、有实效”,该目标已纳入县域基层治理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考核体系。
(三)工作职责
1. 参与人员范围
镇级及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县级及以上政协委员,2023年XX镇符合条件的参与人员共56人,其中常驻本镇人员48人,驻室履职率达85.7%。
2. 核心工作职责(2023年执行数据)
| 职责类别 | 具体内容 | 2023年执行数据 |
|----------------|--------------------------------------------------------------------------|---------------------------------|
| 政策宣传 | 向群众宣传宪法、法律及党委政府决策部署 | 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2场,覆盖群众3200人次 |
| 参政议政 | 听取镇党情、政情、民情通报,围绕重大决策开展调研 | 形成调研报告9份,4份被纳入镇决策参考 |
| 服务群众 | 接待群众、收集热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接待群众来访63批次,解决民生问题47件 |
| 监督评价 | 开展调研、视察、评议,督查政策执行 | 开展专项督查8次,推动3项政策优化落地 |
| 矛盾调处 | 协助综治信访维稳机构,以民主监督形式化解矛盾 | 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9起,化解率87.9% |
| 调研视察 | 围绕镇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推动重大决策落实 | 完成专题调研6项,推动2项民生工程提速 |
3. 工作室职责
XX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设于镇政府办公楼二楼东侧,2023年主要完成:
- 协助制定驻室活动计划12份,联络配合率100%;
- 整理汇总群众意见建议63条,交办准确率100%;
- 跟踪意见办理情况47项,反馈及时率96%;
- 完成文件资料归档52份,工作总结4份,上报材料准确率100%。
(四)工作制度与执行标准
1. 联系服务制度
统一印发联络卡56张,公布代表委员基本信息及联系方式,2023年群众通过电话、来访、预约等方式反映问题的占比分别为45%、38%、17%,较传统接访模式覆盖范围扩大60%。
2. 分类约见制度
执行“定期接待+主题约见”双机制:每月10日、20日为定期接待日,全年累计接待48次;围绕镇中心工作设定“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主题约见6次,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1次,2023年主题约见收集的意见转化为政策建议的比例达35%。
3. 收集反馈制度
每周二设为“民情工作日”,安排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轮流驻室,建立“民情工作日志”登记制度。数据显示,2023年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占比58%,交由相关部门办理的问题平均办结时间为4.2个工作日,办结后反馈率100%;每季度召开工作座谈会4次,网上工作室全年接收民意诉求23条,形成“线上+线下”双渠道民意收集网络。
4. 视察调研制度
2023年围绕镇重大事项开展调研、视察、评议活动3次,较制度要求(每年不少于2次)超额完成50%;对镇党委年度计划实施的监督覆盖率达100%,推动2项滞后工作提速整改。
三、XX街道“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2023-2024年工作成效与数据复盘
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社会管理,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贯彻区委“加强社会建设”要求,于2023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截至2024年3月,工作站已实现“硬件达标、制度落地、成效量化”的阶段性目标,具体数据与实践如下:
(一)基础建设与人员参与情况
- 硬件配置:在党员服务中心设置专属接访与办公场所,配备意见收集箱3个,张贴《定期接访安排表》12份,公开率100%;
- 人员参与:街道现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38人,其中长年居住本街31人,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参与民情接待27人,参与率87.1%,较初期提升23%。
(二)核心工作成效与典型案例
1. 民意收集与提案转化
累计受理群众来访9起共16人次,收集有效意见建议9条,其中5条已在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为正式意见建议提交,提案转化率55.6%,高于全区平均转化率(48%)7.6个百分点。
2. 矛盾调处实践
基于PDCA循环管理理论,构建“接访-调研-调解-反馈”的闭环矛盾处理机制,2023年成功调处矛盾纠纷3起,群众满意度100%②。典型案例包括:
- 2023年清明期间,都涝村陈氏与古宠村苏氏山坟纠纷调处:人大代表黄日强通过亲友联动、分层沟通,实现两村思想稳控,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矛盾化解周期仅3个工作日;
- 岗背村养猪场粪便污染纠纷调处:协调场主与村民召开专题会议2次,促成场主向村民赔偿经济损失1.2万元,农作物受损问题解决率100%;
- 乌坭村分红分配矛盾调处:通过5次分头沟通、利害分析,平息双方利益纷争,涉及村民23户均达成和解协议。
(三)现存问题与优化方向
数据复盘显示,工作站运行中仍存在三方面待优化点:
1. 群众参与度:2023年主动来访群众占辖区总人数比例不足1.2%,超60%群众对工作站职能认知模糊,需强化宣传覆盖;
2. 代表委员参与深度:3名委员因时间、精力限制,驻室次数不足3次/半年,参与深度待提升,需优化轮值机制;
3. 经费保障:2023年工作站活动经费缺口约1.5万元,影响宣传材料印制、调研活动开展等,需拓宽经费渠道。
四、XX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2023年度建设情况
根据县相关文件精神,XX镇于2023年推进“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建设,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公开流程”,实现工作站从“建成”到“见效”的过渡,全年工作数据与机制如下:
(一)组织领导与硬件保障
- 领导架构:成立由镇委专职副书记任组长、镇人大副主席任具体责任人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于组织办),全年召开工作部署会4次,责任落实率100%;
- 硬件达标:按“六有”标准(有组织、有场地、有制度、有公示牌、有办公设备、有意见信箱)配置设施,办公设备到位率100%,2023年安排活动经费5万元,保障调研、宣传等活动开展。
(二)职责落地与制度执行
1. 五项职责年度执行数据
- 政策宣传:开展宪法、法规及决策部署宣传活动8场,覆盖群众2800人次;
- 参政议政:听取镇党情、政情、民情通报6次,提出意见建议12条,采纳率75%;
- 社情民意收集:开展民情接待日24次,收集热点难点问题31条,分类交办率100%;
- 监督执行:开展调研、视察、评议活动3次,推动2项政策执行优化;
- 矛盾调处:协助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化解矛盾17起,化解率81%。
2. 关键制度执行情况
- 视察调研制度:全年开展重大事项调研3次(超制度要求2次的50%),对镇年度计划实施的监督覆盖率达100%;
- 参与决策制度:在镇经济发展、党的建设等重大决策前,收集群众意见28条,形成书面报告3份,为决策提供参考率100%。
(三)流程公开与监督机制
工作站在办公场所张贴工作流程图,明确“收集意见-梳理分析-提出意见-反馈分流-监督评议-事结公示”六步流程,2023年办结事项公示率100%;门前设立意见箱2个,全年接收群众对工作站的监督建议5条,整改落实率100%,确保工作透明化、规范化。
① 《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作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党代表应当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② PDCA循环管理理论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可有效提升工作流程的系统性与改进效率。
相关文章
- 2023-2024年XX地区“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工作总览(含实施方案与成效数据)
- 20XX年上半年商务局老年体育协会工作总结——投入3.5万元完善阵地建设,活动
- 2024年XX区域非公单位党建工作总结:以组织力提升驱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 2022年党支部第一季度党建工作综合报告
- 202X-202X学年大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总结(7篇汇编)
- 202X-202X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工作总结(含895名学生75名教师核心数据)
-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数据化复盘)
- 202X年农民工党建与服务工作综合总结(含468名流动人口管理22234名农民工就业
- 2025年9月银行员工工作总结
- 202X年建筑公司第四季度工作总结(项目管理与经营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