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XX区域非公单位党建工作总结:以组织力提升驱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10-14人已围观

2024年XX区域非公单位党建工作总结:以组织力提升驱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XX区域坚持以“抓党建、促规范、强动力、筑和谐”为核心目标,牢牢把握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年工作要求,将非公单位党建作为“强基创先”工程的核心任务,系统性探索党建与非公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区域内非公单位党组织应建组建率达100%,党员先锋岗覆盖率提升至85%,非公单位职工对党组织工作满意度达92%,较2023年提升7个百分点,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作用显著增强。

一、精准摸排与攻坚突破:实现非公党建全覆盖与规范化建设

(一)构建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夯实组织基础

区域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非公单位党群共建领导小组,下设12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党委统筹-科室包联-企业对接”三级责任机制。全年召开专题部署会6次、现场推进会8次,通过政策宣讲、案例分享等形式,推动非公单位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的认知转化率从2023年的68%提升至91%。同时,创新推出“党员身份亮明激励机制”,明确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接转“自愿化”、组织生活“灵活化”原则,通过谈心谈话、档案核查等方式,累计排查出“隐形党员”43名,党员身份确认率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二)创新组建模式,破解组建难题

针对非公单位“点多面散、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实施“分类组建+动态管理”策略:对党员人数≥3人的28家单位单独组建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56家单位,按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组建18个联合党支部;对无党员的32家单位,选派45名党建指导员驻点指导,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相较于传统“一刀切”组建模式,该策略使党组织组建效率提升40%,组建后3个月内组织生活开展率达100%。

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怕干扰经营、怕增加成本、怕承担责任”顾虑,组干科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累计上门指导126次,协助17家信息化基础薄弱的单位完成党建资料电子化填报,简化组建流程3个关键环节。2024年第三季度,区域内2家因基础设施改造滞后的非公单位,在多部门联合协调下顺利完成党支部组建,确保全年应建组建率目标如期达成。

截至2024年底,区域内民办非企业单位共18家,建立党组织11家,联合党支部覆盖4家,党建指导员覆盖3家;民营机构17家,建立党组织11家,党建指导员覆盖1家,5家隶属于总部党组织,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双达标”。

二、创先争优与联建共创:激活非公党建内生动力

(一)分类定级赋能,推动党组织提质增效

依据《非公单位党组织分类定级标准》,从“班子建设、党员管理、活动开展、作用发挥、群众评价”5个维度设置20项量化指标,通过“支部自评-群众评议-党委审核”三级评定流程,对区域内22家单独组建党支部的非公单位(1家暂停业)进行分类定级。结果显示,10家被评定为“好”等级(占比45.5%),11家被评定为“较好”等级(占比50%),较2023年“好”等级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分类定级后,各党支部针对性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如XX医院党支部针对“活动形式单一”问题,增设“医疗服务进社区”主题党日活动;XX科技公司党支部围绕“党员作用发挥不足”,建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全年完成技术革新6项,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8.5%。

(二)深化联建共创,强化党员先锋引领

2024年,区域组织5家重点非公单位开展“联建共创·先锋同行”活动,指导党组织完成公开承诺、履职践诺、群众评议全流程闭环管理。5家单位党组织均向党委提交书面承诺,136名党员向所在党支部提交岗位承诺,承诺事项完成率达98%。其中,钟山医院通过全院大会公示、宣传栏展示等方式公开承诺内容,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时长人均达62小时;其余4家单位通过院内电子屏、微信群等渠道公示承诺,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

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下,区域内非公单位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XX党支部书记连续2年获评“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其带领的团队全年服务群众超1.2万人次;3家非公单位党组织获评“区域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牵头的“降本增效项目”累计为企业节省成本超300万元。群众评议结果显示,非公单位党组织满意度达92%,较活动开展前提升15个百分点。

(三)强化队伍建设,筑牢人才根基

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培育”理念,全年免费发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党建资料480余册,组织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6期,覆盖210人次。严格落实党员发展程序,2024年在非公单位中发展新党员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名,17名职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党员队伍年轻化率提升至38%,较2023年提高9个百分点。

三、服务导向与双向共赢:构建党建与经营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聚焦企业需求,打造“服务型党建”模式

针对非公单位经营特点,创新开展“三有三无”主题活动(关键岗位有党员、技术革新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身边无投诉、无纠纷、无违纪),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数据显示,活动开展以来,非公单位客户投诉率下降40%,员工违纪率下降65%,党员参与技术攻关、应急处置等重点工作占比达78%。

各职能科室立足职责提供精准服务:组干科针对非公单位党务干部年龄偏大、信息化操作能力弱的问题,开展“一对一”实操培训32次,协助完成党建信息系统填报100%;业务科室全年开展专业技术培训12期,覆盖从业人员560人次,推动企业合规经营达标率提升至98%;财务科室协助23家非公单位完成数据统计与固定资产核算优化,数据上报准确率提高25个百分点。

(二)典型示范引领,彰显党建价值

区域内XX党支部凭借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突出成效,先后获评“全国非公党建示范单位”“区域和谐企业建设先进集体”,其“党建+公益服务”模式被纳入区域非公党建案例库。实践表明,党建工作对非公单位的价值赋能体现在三个维度:人才培育方面,党员骨干晋升中层管理岗位占比达60%;品牌建设方面,党建先进单位客户认可度提升30%;社会责任方面,非公单位全年参与公益活动投入超500万元,较2023年增长20%。

(三)反哺机关建设,实现双向提升

“联建共创”活动同步推动机关党建提质增效:机关干部通过深入非公单位一线,累计解决实际问题89个,工作作风满意度提升至94%;创新推出的“便捷化指导清单”,将政策解读、流程办理等内容标准化,机关服务效率提升35%,有效推动“服务型、学习型”机关建设落地见效。

四、问题复盘与优化方向

2024年非公党建工作虽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党员发展不均衡,部分小微企业党员占比不足2%,低于区域平均水平(4.5%);二是组织生活形式创新性不足,30%的党支部仍以“读文件、学报告”为主,活动吸引力有待提升;三是党建经费保障存在差异,小型非公单位年均党建经费不足5000元,仅为规模以上单位的1/3。

下一步,区域将从三方面优化提升:一是实施“党员发展攻坚计划”,针对小微企业开展“骨干员工培育工程”,力争2025年小微企业党员占比提升至3%;二是创新“党建+数字化”模式,开发线上组织生活平台,增设“行业特色主题党日”模块;三是建立“党建经费分级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企业配套、社会支持等渠道,确保小型非公单位年均党建经费不低于8000元,推动非公党建工作向更高质量发展。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