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XX年XX街道办事处年度工作总结(地方财政收入962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

2025-10-13人已围观

20XX年XX街道办事处年度工作总结(地方财政收入962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

一、强化班子队伍建设与党风廉政管理,筑牢行政根基

街道党工委严格遵照中央及省、市、区委部署,以“强班子、提能力、正作风”为核心目标推进自身建设。在理论学习层面,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要求,20XX年累计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16次,同步开展干部履职能力专题培训,覆盖全体中层及以上干部,参学率达100%,干部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显著提升。

在专题教育方面,依据《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制定《XX街道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分层分类组织专题研讨会。会议紧扣“严以用权、务实创业”主题,结合个人自学成果与集中学习内容,关联走访调研收集的43条群众诉求,聚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核心要求,深刻剖析反面典型案例,集中查摆并整改“不严不实”问题18项,整改完成率100%。

党风廉政建设领域,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全面推行“两个责任”清单化管理。党工委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逐一梳理20XX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清单审核覆盖率、公示率均达100%,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监督。同时,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开展正风肃纪、“12+1”突出问题、“慵懒散浮拖”、“会所”歪风、巡视反馈整改等5项专项整治;加强“三公”经费管控,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20XX年工委会审议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事项118项,均通过合规流程审批,无违规操作记录。

监督执纪层面,累计组织街道级作风督查暗访8轮、社区交叉暗访3轮,形成督查通报8期;立案查处不作为及侵害群众利益案件2件,协查案件1件,问责5人,发出纪检建议书2份,有效强化了纪律约束。

二、聚焦经济指标攻坚与项目推进,夯实发展支撑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数据显示,20XX年1-12月,街道经济指标完成呈现“多达标、单滞后”特征: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完成9625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7044万元的56.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亿元,到位内资17亿元,到位外资3783万美元,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3个,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技改投资3亿元。除地方财政收入外,其余6项指标均100%完成年度目标。

(二)重点项目推进进展

20XX年,街道列入区储备重点项目仅1个——精神病医院地块改造项目。该项目严格依据XX市人民政府2015年4月29日《研究XX区城市规划建设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2015〕XX号)推进,其中市土储中心为市精神病院提供的2000㎡拆迁安置公租房已完成选址确认,可满足地块内全部公房租住户安置需求,截至20XX年12月,公租房建设前期手续办理完成率达80%。

三、深化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提升群众获得感

(一)民生服务指标超额完成

街道坚持“为民服务”核心导向,推进民生工程落地,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1. 就业保障:城镇失业人员新增就业1629人,完成年度目标(885人)的184.18%;开发就业岗位1051个,完成年度目标(1000个)的105.1%;大学生创业补贴申报10人,完成年度目标(8人)的125%,就业服务覆盖率达辖区失业人员总数的98%。

2. 老年服务:办理《XX市老年优待证》《四川省老年优待证》各572份,办理流程平均耗时3个工作日,较上年缩短1个工作日,服务效率提升25%,证件发放准确率100%。

3. 计生服务:办理一孩生育通知单393份、一孩生育服务证373份、独生子女证216份;审批单独二孩292例;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8人、独生子女扶助金104人,政策兑现及时率100%。

4. 网格与住房服务:网格信息化工作完成网上录入办理事项7963件,办结率98%;基层公开监督平台街道访问量1323人次、社区访问量911人次,群众知晓率较上年提升15%。房屋专项维修资金审核64次(普通流程61次、紧急流程2次、应急流程1次),全部完成登记备案;处理纠纷信访68件/次,化解率92%;受理公租房申请77件、廉租房53件、限价房4件、经济适用房4件,审核通过率100%。

(二)社会稳定工作成效显著

1. 违法犯罪打击:重点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及严重暴力犯罪,累计开展文化娱乐市场专项检查6次,检查覆盖率100%,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依据辖区年度社会治安满意度调查数据,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以上。

2. 重点地区整治:对优品道广场等6个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开展排查整治72次,建立治安形势分析、决策部署及协调配合机制,重点敏感时段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持续整治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健全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全年未发生校园安全事故。

3. 安全监管: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2次,排查并整改问题20个,整改完成率100%;加强消防安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综合监管,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 治安防控建设:新增安装“天网”监控设备200台、监控摄像头200个,技防设施覆盖范围较上年扩大30%,实现辖区重点路段、公共区域全覆盖;对890名治安辅助力量实行“红袖套”实名制管理,加大治安复杂地区巡逻力度,重点时段巡逻频次提升至每2小时1次。

5. 宣传与创建:制作预防通信诈骗宣传短片1部,在优品道等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通信诈骗案发率较上年下降20%;深化平安创建,街道获市综治办“三星级平安街道”称号,贝森路社区成功创建市级平安社区。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

1. 市容秩序管控:截至20XX年12月,累计处理街面市容秩序问题17550余次,其中查处越门经营4690起、各类占道行为2160起、劝导流动商贩8370起,街面违规行为发生率较上年下降15%。

2. 执法办案:办理各类违法违规案件53起,处罚金额共计10290元,案件办结率100%,无行政复议或诉讼败诉情况,执法规范率达100%。

3. 标识标牌整治:制定辖区商招店招工作方案,严格执行广告、招牌管理规范;推进优品道卖场周边店招提档升级,方案已报区景观科,预计20XX年12月底完成;排查并拆除违法道闸广告41处、岗亭广告14块,拆除完成率100%。

4. 联合执法: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及交警四分局,对琼楼路、北二路16家占道修车、洗车商铺开展联合执法,违规经营行为整改完成率100%。

5. 违建整治:协助市规监局、区相关职能部门推进瑞联路、三环路违法建设整治,苏坡供销社、249号院、康定红、瑞景光华等违建已整改完毕;三环路两侧50米违法建设涉及辖区3处点位,全部整治完毕;出城通道两侧违法建设涉及6处点位,4处已整改、1处(华明居违建)由区城管推进整改、1处(荣华大厦违建)因业主不配合仍在协调中,整体整改完成率66.7%。

6. 背街小巷治理:强化贝森片区(重点为贝双街、贝新巷)常态化管控,联合区城管执法局、区治理办、交警四分局等单位开展联合整治12次,背街小巷环境达标率较上年提升25%。

四、打造特色亮点工作,创新治理模式

(一)基层党建创新实践

1. 网格化治理升级:采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模式,依据《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GB/T 34300-2017),在贝森路社区构建“三线双向服务网络”——社区党委-院落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院落)-业委会/院委会(物管)-居民、社区纪委-社区监事会-社区居民,搭建民生诉求快速响应平台。该模式实施后,网格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居民诉求化解率提升至95%。

2. “党员楼栋”试点:在双新路社区贝森园院落试点“党员楼栋”机制,按“便于联系、组织、开展工作”原则,每楼栋配备1名党建联络员,负责楼栋民情建档与党员教育管理。联络员建立“民情日记”,对居民构成、就业、特长、重点人员等信息建档率达100%,累计化解居民诉求32件,有效缓解社区干部力量不足与群众需求多样的矛盾。

(二)社会建设机制优化

1. 制度与队伍建设:组织社区修订《社区公服资金管理制度》《社区管理制度》《社区财务制度》,完善财务与公服资金管理流程,完成社区财务审计,审计问题整改率100%;成立社工师志愿者队伍,开展社区居民小组上岗培训6期,培训覆盖120人次,居民小组履职能力显著提升。

2. 智能社区探索:以“专业服务社区、智能优化民生”为导向,整合辖区科研院校、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专家技术人员等资源,开展社区智能化服务。联合社会组织举办“XX杯”演讲比赛等活动5场,参与群众超300人次,社区智能化服务知晓率达80%。

3. 减灾与社区教育:贝森路社区启动减灾标准化社区建设,实现综合减灾标准化标识系统全覆盖,市民避灾知晓率提升至90%;清水河社区深化精品社区教育工作站建设,结合“运动清水河,健康新生活”特色,开展党组织生活、健康讲堂、法律培训、就业培训等活动24场,覆盖群众800余人次。

(三)社会管理创新推进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推进人口服务管理创新,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常态化管理;拓展基础信息运用,重点加强“无业可就、居无定所、无正当生活来源”流动人员管理,累计登记此类人员45人,全部建立动态台账。

(四)“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强化

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综治组织,明确其参与平安建设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开展新经济组织法律法规贯彻督导检查8次,维护企业稳定与职工合法权益,未发生重大劳动纠纷;对物业公司、保安公司等安全防范类新经济组织,通过综治体制督促其履职,检查覆盖率100%;完善新社会组织登记审批与监督管理办法,新增登记新社会组织3家,监管到位率100%。

五、问题剖析与改进方向

(一)经济工作短板

1. 税源结构失衡:数据显示,2006-2010年辖区房地产税收平均占比72.8%,2011-2014年升至85%,而同期服务业税收占比仅5%、工业税收占比10%,过度依赖房地产一次性税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稳定税源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

2. 投资支撑不足:20XX年街道仅1个储备重点项目(精神病医院地块改造项目),缺乏新投资平台;受统计新政影响,设备类投资空间受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3. 发展载体短缺:近10年辖区开发建设总面积518.01万㎡(住宅327.25万㎡、公建配套190.76万㎡、商业63.53万㎡),其中相对集中的商务楼宇面积仅28.67万㎡,载体不足制约重大产业化项目引进与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民生工作瓶颈

物业管理存在管控盲区,缺乏有效措施约束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物管小区矛盾年均发生80余起,涉及停车、收费、服务质量等领域,调解成功率仅85%,低于民生诉求平均化解率,矛盾化解难度较大。

(三)城市管理挑战

1. 设施移交滞后:辖区部分道路、绿化未完成移交,管理质量未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求,涉及道路长度约2公里、绿化面积约5000㎡,影响整体环境品质。

2. 占道经营管控难:辖区低收入人口占比约8%,部分人员以摆摊为生,叠加外来流动摊贩,日均占道经营行为约20起,管控难度大,反复性强。

3. 背街小巷治理难:辖区拆迁安置院落占比30%,临街铺面多为破墙开店(面积普遍<20㎡),公共配套设施不齐,且拆迁安置人员就业渠道窄,导致游商占道、座商越门经营频发,背街小巷环境达标率仅75%,低于主干道达标率(95%)。

20XX年XX街道办事处档案目标管理工作总结(室藏档案10150卷/件·专职档案员8人)

一、档案管理基础建设情况

(一)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街道成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主任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档案室归口党政办管理,严格依据《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配置人员:街道层面配备专职档案员3人、兼职档案管理员9人,各社区配备专职档案员5人,所有档案员均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档案管理网络实现街居全覆盖,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满足档案管理专业化需求。

(二)设施设备与环境保障

综合档案室总使用面积210㎡,功能分区明确:库房、调阅室、办公室各70㎡,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对功能分区的要求。库房安全防护方面,安装防盗门、防盗窗,配备灭火器2个,消防安全达标率100%;档案存储设备含密集架8列、资料柜2列、荣誉展示柜1组,可满足10年档案存储需求;环境调控设备含空调器3台、去湿机1台、温湿仪1个,库房温度稳定在14-24℃、湿度稳定在45-60%,符合档案保管环境标准。此外,配备计算机3台、照相机3台、打印机1台、扫描仪2台、复印机1台,数字化处理能力满足日常档案查阅与利用需求。

(三)室藏档案规模与整理规范

综合档案室现存1992-2011年全宗档案,涵盖11个类别,共计10150卷/件(其中案卷7557卷,含退管档案5951卷;文件2593件),各类档案整理规范如下:

1. 文书档案:共计2457件,按保管期限划分:永久617件、30年617件、10年1223件。严格遵循《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以“件”为单位,按年度、保管期限,结合党群、行政、业务工作职责内容排序编目,整理规范率、目录准确率均达100%。

2. 计生档案:含45卷、402件,涵盖生育服务证办理、独生子女奖励、单独二孩审批等材料,按“年度-事项”分类整理,检索效率较上年提升20%,查阅平均耗时缩短至15分钟内。

3. 民生档案:共107卷、671件,涉及就业、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实行“一人一档”“一事一档”管理,建立电子检索目录,查阅响应时间控制在1个工作日内,群众满意度达98%。

4. 实物档案(荣誉类):共118件,含奖牌、奖状、锦旗等,采用防尘、防潮包装,按获得时间排序存放,建立电子台账并附高清照片,便于查阅与保管,完好率达100%。

5. 声像档案(照片类):共8册,含照片522张,采用“载体—问题(专题)—年度”分类法,按载体类型分别编制流水号;每张照片均附完整说明(含拍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符合声像档案管理规范,归档完整率100%。

6. 财经档案:共29卷、270件,涵盖财务收支、项目经费等材料,严格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整理归档,保管期限划分准确,无错归、漏归情况,查阅合规率100%。

7. 会计档案:共785卷,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经三级审核无误后归档,建立完整的年度-类别检索目录,查阅准确率达100%。

8. 综合管理档案:共501卷、2004件,涉及街道日常管理、行政事务等内容,采用“卷件结合”方式整理,既保证档案完整性,又提升检索效率,年度归档率达100%。

9. 专题档案:共115卷,其中专题汇编97卷、844件,主要包含街道申报全国和谐社区建设材料、党务公开资料、党建工作汇编等,汇编内容系统完整,为后续工作复盘与经验借鉴提供有效支撑。

10. 司法档案:按案件类型与年度分类整理,建立案件编号-档案编号对应关系,查阅需经合规审批流程,档案保密性与安全性达标率100%。

11. 退管人员档案:共5951卷,实行“一人一档”管理,涵盖个人基本信息、退休待遇、社保缴纳等材料,电子台账与纸质档案同步更新,信息准确率达100%,为退管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注:本文涉及的《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GB/T 34300-2017)《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15)《档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均为国家或行业现行有效规范,引用旨在明确工作依据与标准。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