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0年XX区民政局民生保障工作全景总结(数据截至2020年10月)

2025-10-03人已围观

2020年XX区民政局民生保障工作全景总结(数据截至2020年10月)

2020年以来,XX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及市民政局的专业指导下,始终锚定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坚守“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核心宗旨,通过求实创新的工作举措,系统推进“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目标落地。截至2020年10月,各项民政重点工作均实现有序推进、成效显著,民生保障网持续织密织牢。

一、2020年工作成效总结

(一)基本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救助效能显著提升

基本民生保障领域通过“放管服”改革深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完善,实现救助精准度与时效性双重突破。

1. 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为简化救助流程,区民政局已将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及临时救助的审批权限全面委托下放至各镇(街道);同时,取消低保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阶段的公示环节及民主评议环节,将审核审批总时限由原2个月压缩至20个工作日,救助服务响应速度实现质的提升。

2. 城乡低保标准与保障力度同步提升:2020年,我区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992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5900元,城乡低保差距进一步缩小。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全区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330人、农村低保对象2307人,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893.36万元,实现“应保尽保、精准施保”。

3.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精准覆盖:截至2020年10月,全区特困人员总量为398人,其中集中供养157人,1-10月累计支出集中供养经费超200万元;分散供养241人,1-10月累计发放分散供养基本生活补贴及护理补贴共计175.9万元,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与照料需求得到全面保障。

4. 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优化落实:2020年,我区残疾人生活补贴实行分级提标,一级残疾人200元/人/月、二级残疾人150元/人/月、三四级残疾人100元/人/月;护理补贴标准统一提高至100元/人/月。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10月,全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与护理补贴的对象共计4414人,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资金496.95万元,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显著增强。

5. 临时救助与物价联动机制协同发力: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进一步健全,2020年以来,全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40.08万元,直接救助困难群众117人次;同时,连续9个月启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累计向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46.22万元,有效对冲物价波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

6.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实现“应救尽救”:2020年以来,全区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人次,其中护送返乡4人次;为5名长期滞留人员完成落户手续并办理身份证件,确保其依法享受相关福利待遇。此外,通过与利津精神卫生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已将6名流浪乞讨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送医救治,切实保障特殊群体生存权益。

(二)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多维优化,服务质量稳步提高

围绕养老服务“安全、便捷、专业”目标,通过疫情防控强化、设施建设推进、服务规范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实现系统性增强。

1. 养老机构疫情防控与安全监管双重强化:在疫情防控方面,严格落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要求,实现每月1次常态化检测;同时,为养老机构统筹提供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疫情防控物资及牛奶、方便面等生活物资,并对封闭管理期间工作人员家属开展走访慰问,切实解决机构运营后顾之忧。数据显示,已为养老机构落实省、市、区三级一次性运营补助资金共计29.45万元,并协助机构落实税费减免、社会保险缓缴等优惠政策,有效减轻疫情对养老机构造成的经济负担。在安全管理方面,每季度对养老机构房屋质量、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开展全面排查,确保养老机构运营零安全隐患。

2.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有序推进:结合全区国土空间规划,区民政局坚持“老年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原则,按每处社区至少配建1处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在新建小区,则结合规划户数及周边养老设施配套情况,合理规划配建指标,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具体来看,2020年在新户镇明湖社区服务中心北侧建设的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门窗安装、外墙装饰及室内装修等全部建设内容;孤岛镇颐舒居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目前处于试运营筹备阶段,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3.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实施:对新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对象,区民政局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能力等级评定,按“能力完好或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三个等级,分别以每户每月200元、260元、320元的标准提供服务。为保障服务质量,采用“线上监督+线下检查”的双重监管模式,每月根据线上服务数据随机抽取部分服务对象开展入户回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服务机构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限期整改,服务规范性与有效性得到显著提升。

4. 老年福利政策与服务能力同步提升:对60-99周岁低保老年人,按年龄段实行分级补贴:60-79周岁每人每月80元、80-89周岁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每人每月200元。2020年以来,全区累计发放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11050人次,发放资金共计102.974万元。同时,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消防大队开展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委托区中医院、胜利医院对养老护理员开展专业培训,养老服务整体水平实现系统性提高。

(三)基层政权与社区治理协同推进,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以“优化架构、完善机制、深化融合”为核心,推动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治理体系创新,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全方位提升。

1. 村庄建制优化破解治理难题:为解决部分村庄规模小、空心化等问题,区民政局指导新户镇、义和镇开展村庄规模优化工作,共计撤销原有村庄121个,合并新设新村18个;同时,为新村健全配齐工作班子,系统推进自治组织建设,新村治理架构与治理能力实现同步提升,有效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率。

2. 村级议事协商机制示范引领:全区明确6个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严格按照《民政部关于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打造,确保在2020年11月底前实现明显示范效果,为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在全区推广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3. 村务公开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区民政局组织开展村务公开目录监督落实专项行动,对照村务公开标准目录,全面排查公开内容不完整、公开时限不及时、公开形式不规范等问题,累计整改村务公开相关问题30个,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4. 油地社区融合发展取得突破:针对部分居民委员会设置不合理、油地社区管辖范围重合、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区民政局对全区城市社区进行优化调整,将原有32个社区居委会整合为30个,彻底打破原油地社区管辖界线,实现油地社区资源共享、服务协同,油地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5.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制度层面,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的指导意见(试行)》《XX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既保障了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又规范了管理制度;队伍扩充层面,通过公开招录补充社区工作者15人,社区工作力量得到有效增强;同时,已草拟《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意见》,待补助承担比例明确后正式制发,切实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归属感。

6. 社区服务模式创新提质增效:制定《XX区城市社区实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的实施方案》,在全区25个城市社区全面推行该服务模式,将原本分散在多个窗口的服务事项整合至单一窗口办理,社区服务效率与群众办事体验实现双重提升。

(四)慈善事业与儿童福利协同发展,特殊群体保障有力

通过慈善活动开展、福利制度完善、关爱服务推进,慈善事业影响力与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实现同步提升。

1. 慈善专项救助活动覆盖广泛:2020年,区民政局组织开展多项慈善救助活动:“情暖万家”活动救助困难群众320人,发放救助金9.6万元;“孝善养老”活动为60周岁以上1250名建档立卡贫困老人(脱贫享受政策)发放慈善资金25万元;“清凉夏日·爱心包裹”活动为1096户已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及即时帮扶户发放物资,折合资金21.92万元;“朝阳助学”活动救助困难大学新生26人,发放救助金6.9万元,各类活动累计覆盖困难群体超3000人次。

2. 疫情防控慈善捐赠高效落地:面向全区发出疫情防控募捐倡议后,累计募集捐款276.28万元,该笔资金已全部用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同时,从慈善资金中列支155万元,专项用于全区疫情防控及发热哨点诊室建设,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实资金支撑。

3. 孤困儿童动态管理精准规范:2020年,全区孤困儿童保障实现动态调整:新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待遇9人,取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待遇4人,取消困境儿童待遇1人,困境儿童转低保待遇4人。截至目前,全区共保障孤儿4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人、重点困境儿童6人,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4. 儿童福利资金与关爱服务同步落实:2020年1-10月,累计为孤困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20.53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0.60416万元;春节、六一儿童节期间,累计发放走访慰问资金5.34万元。同时,投入10万元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委托专业社工机构为424名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关爱服务;为困难学生发放“爱的背包”91件,促成爱心结对8对,按每人800元标准组织孤儿开展健康体检,孤困儿童生活、健康与精神需求得到全面保障。

(五)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服务规范便捷高效

聚焦殡葬、社会组织、婚姻登记、区划地名等重点领域,通过改革深化、监管强化、服务优化,社会事务管理的规范性与便捷性实现双重提升。

1. 殡葬服务改革深化推进:规划层面,已编制完成公益性公墓建设专项规划;建设层面,新建镇级公益性公墓1处、村级公益性公墓1处,新增公益性墓穴1200余个,有效缓解群众“安葬难”问题。服务层面,2020年1-10月,全区累计火化遗体1000余具,为城乡居民减免基本丧葬服务费共计6.5万元,殡葬服务公益属性进一步凸显。

2. 社会组织监管与发展协同发力:党建引领方面,分类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或明确党建工作指导员,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与党的工作覆盖率“两个覆盖率”明显提升;脱钩改革方面,严格按照“五分离、五规范”要求,全面完成全区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平台建设方面,推进社会组织“双孵化”基地建设,打造党建引领与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人才建设方面,新增市级“和谐使者”1人,社工专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3. 婚姻登记服务规范便捷:作为全市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单位,区民政局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打破地域限制方便群众办事。2020年1-10月,累计办理结婚登记834对、离婚登记426对,补发结婚证421对、补发离婚证99本,婚姻登记合格率与档案建档率均达到100%,服务质量与群众满意度同步提升。

4. 区划地名管理精准规范:边界管理方面,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圆满完成沾化-XX区边界线联合检查工作;地名信息方面,更新完善国家地名信息库信息507条,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4条;界桩维护方面,按时完成15块界桩的巡检任务,区划地名管理的精准性与规范性显著提升。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