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度民政系统基层服务工作总结报告

2025-10-02人已围观

2024年度民政系统基层服务工作总结报告

一、政治素养与职业操守建设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年参与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完成《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研读笔记3万字,系统掌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政治定位与核心要求。通过"专题读书班+实地调研"的双轨学习机制,构建"理论认知-实践验证-体系优化"的闭环学习路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升。

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建立"理论学习-风险排查-舆情管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全年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排查4次,完成民政服务机构阵地管理专项检查2轮,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

二、业务能力体系构建

(一)政策研究与执行能力

全年参与制定《XX市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3项,完成《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建设研究》等课题2项。运用SWOT分析法优化救灾资源配置,构建"灾前预防-灾中响应-灾后重建"的全周期管理体系,推动应急救助资金使用效率提升18%。在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施"政策找人"机制,通过大数据比对新增认定低保对象407户584人,实现精准识别率100%。

(二)基层治理能力

主导完成11个乡镇(街道)的社会救助"一口上下"机制建设,构建"区级统筹-乡镇执行-社区落地"的三级联动体系。引入"社区云"平台实现救助服务全程数字化记录,救助顾问培训覆盖率达100%,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效率提升35%。在养老服务领域,推动建立"1+4+N"康养服务模式,完成适老化改造220户,智能手环配备率达98%,紧急事件处置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

(三)专业协作能力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全年培育社会组织15家,发展专业志愿服务队伍492支,完成慈善募捐11.4万元。创新"资源池"管理模式,整合政府救助资金、企业公益资源、社会组织服务,实现供需匹配精准度提升40%。在儿童福利领域,建立困境儿童"一人一档"信息台账,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签订率达100%,开展心理辅导、课业辅导等专业服务74场次。

三、工作效能与成果转化

(一)社会救助精准化

全年发放城乡低保金6800万元、特困供养金1000万元,临时救助惠及544万人次,资金发放及时率100%。创新实施"分层分类"救助机制,对因病致贫家庭、新业态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专项帮扶,累计发放综合救助资金204万元,实现救助覆盖率提升22%。在救灾救济领域,完成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407万元发放,惠及6209人次受灾群众,倒房重建补助标准较上年提高15%。

(二)公共服务标准化

在养老服务领域,推动建立"服务质量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等级评估"的标准化体系,养老机构人员持证率达100%,3A级以上机构占比提升至50%。在婚姻登记领域,完成5.6万条历史档案电子化处理,实现联网审查合格率100%,婚姻家庭调解服务覆盖率提升至85%。在地名管理领域,完成乡村地名标志设置20.2万块,采集上图地名信息45.6万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三)基层治理现代化

建立"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救助网络,配备双百社工11名,实现困难群众走访全覆盖。通过"博爱睦邻"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关爱活动6000余场次,服务时长116.59万小时,困难群众社会融入度提升30%。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推动3A以上等级评估率提升至35%,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就业帮扶,提供岗位18.4万个。

四、团队建设与协作机制

(一)组织效能提升

建立"目标管理-过程管控-结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制定《民政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设置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7大类28项量化指标,实现工作质效可测可控。通过"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推动重点工作完成率提升至98%,群众满意度达92%。

(二)专业能力建设

实施"人才强基"工程,全年开展民政业务培训12期,参训人员达800人次。建立"导师制"培养机制,选拔业务骨干20名担任导师,完成青年干部培养计划2项。在专业资质提升方面,推动2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持证率较上年提高15%。

(三)协同治理创新

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专项联席会议制度,全年召开协调会12次,解决重难点问题35个。在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创新"互联网+慈善"模式,完成线上募捐平台建设,慈善资金使用透明度提升至95%。

五、廉政建设与风险防控

(一)制度建设

完善《民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内控机制5项,建立"资金申请-审核-发放"全流程监督体系。实施"廉政风险点排查-防控措施制定-执行效果评估"的PDCA循环管理,全年开展廉政教育活动6次,完成重点岗位轮岗3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规。

(二)监督机制

构建"内部审计-专项检查-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督网络,全年开展民政资金专项审计2次,完成救助领域问题整改54个、养老领域整改5个。在政务公开方面,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信息200余条,政策知晓率提升至85%。

(三)作风建设

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完成社会救助、殡葬服务等领域问题整改63个。建立"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全年处理12345热线工单200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5%。通过"廉政承诺书签订-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的组合措施,筑牢干部职工思想防线。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权威统计渠道,其中社会救助数据与《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口径一致,养老服务数据符合《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社会组织数据参照《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标准。所有工作举措均严格遵循"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民政服务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持续性。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