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X年度政法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数据截至202X年6月)
2025-10-03人已围观
202X年度政法委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数据截至202X年6月)
202X年上半年,政法委系统党建工作在市委、县委(根据属地实际调整)正确领导及上级机关工委统筹指导下,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最新部署,聚焦“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政法铁军”核心目标,将党建工作与政法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思想铸魂、组织强基、作风塑形、廉政护航等系统性举措,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维护区域社会稳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1]。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思想建设为根基,筑牢政法队伍政治忠诚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上半年政法委系统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政法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构建“系统化学习+实践化转化”的思想淬炼体系,推动理论武装向履职能力深度转化。
(一)构建常态化学习机制,提升理论素养
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建立“固定学习+自主学习+专题研讨”三维学习模式。截至202X年6月,严格落实“周四集中学习日”“周五业务课堂”“每日1小时自学”制度,组织集中学习16次、专题研讨4场,邀请党校教授、政法系统业务骨干授课5人次,覆盖党员干部320人次,覆盖率达99%;全体干部职工人均完成学习笔记3.2万字,撰写心得体会1.8篇,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15%、20%。同时,结合政法工作实际,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专题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运用”转变,党员干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上半年通过理论指导化解复杂矛盾纠纷12起,化解成功率较去年同期提高25%。
(二)创新主题实践载体,深化思想认同
以“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为抓手,设计“沉浸式”实践活动,推动思想教育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上半年组织开展“五个一”实践活动,具体成效如下:一是“基层体验”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开展“跟班作业”,累计参与基层执法执勤46人次,其中“当一天民警”“参与一次庭审”“调解一件民事纠纷”活动完成率100%,收集基层政法工作建议28条;二是“帮扶慰问”活动,赴结对帮扶村(如阿城区红星乡北赵村)走访贫困户15户,全体党员捐款3.2万元、捐赠衣物86件,为5户重点贫困户提供生活物资及救济金,解决饮水、就业等实际问题7个,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强化;三是“企业走访”活动,组织参观科技企业(如哈飞集团)2家,召开政企座谈会3场,梳理企业法治需求14项,制定“一企一策”法律服务方案,推动政法机关为企业提供合规审查、风险防控等服务,企业法治环境满意度测评得分为91分,较上年提升4分;四是“民意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发放政法工作调查问卷10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60份,有效回收率98.6%,梳理办案质量、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23项,建立问题台账并制定整改措施;五是“座谈征询”活动,邀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45人参加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31条,其中28条已纳入整改计划,整改进度达70%。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对“政法为民”宗旨的认同度显著提升,思想根基进一步夯实。
(三)强化典型示范引领,营造正向氛围
落实“典型引路”工作方法,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警示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价值导向。上半年梳理政法系统先进典型案例5个,其中2名党员获评“市级优秀政法干警”,1个党支部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内部简报、线上平台宣传先进事迹12次,组织先进事迹宣讲会2场,覆盖党员干部280人次;同时,通报政法系统违法违纪案例3起,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4部,开展“以案为鉴”专题讨论3场,推动党员干部从“先进典型”中汲取力量,从“反面案例”中吸取教训,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明显增强,上半年党员干部主动报备个人事项率达100%,无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情况发生。
二、以组织建设为核心,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要求,聚焦党组织功能强化、党员管理优化,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政法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组织支撑。
(一)健全组织体系,夯实战斗堡垒
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优化党组织设置,结合政法委、610办、法学会等机构职能,调整党支部3个,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3名、支委成员9名,全部实现“书记抓党建、支委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完善“党员活动室”“党员学习室”等硬件设施,配备党建书籍1200册、投影仪等设备5套,制定活动室管理制度3项,确保党员活动有场所、学习有保障。同时,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上半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6次、支委会18次、党小组会24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民主评议党员参与率100%,评定优秀党员28名、合格党员292名,党组织生活质量较上年显著提升。
(二)优化党员管理,激发队伍活力
建立“全周期”党员管理机制,从发展、教育、监督等环节入手,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上半年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2名、发展对象5名,吸收预备党员3名,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35岁以下党员占比提升至38%,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推行“党员先进性明白卡”制度,创新采用“线上承诺公示+线下践诺跟踪”模式,通过政法党建云平台实时更新党员承诺事项进度,截至6月,党员承诺事项完成率达89%,其中“服务群众、推动业务”类承诺完成率9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执法办案、矛盾化解等岗位充分体现,上半年党员干部牵头办理重大案件18起、化解疑难纠纷25起,分别占总量的45%、52%。此外,建立党员积分管理制度,从学习、工作、服务等6个维度设置20项积分指标,每月公示积分排名,上半年积分前10名党员全部获评“月度标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提升服务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检验党建”理念,将党建工作与政法中心任务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围绕“平安建设”“扫黑除恶”“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成立党员攻坚小组5个,其中“扫黑除恶党员攻坚组”上半年打掉涉恶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基层治理党员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传28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指导社区建立“网格化+党建”治理模式,社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提升至85%,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结合“争创一流”活动,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政法系统考核体系,设置党建考核指标12项,权重占比25%,上半年党建考核优秀单位业务工作达标率100%,较考核合格单位高18个百分点,充分证明党建对业务的引领作用[2]。
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打造纪律严明政法队伍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上半年政法委系统以“严纪律、提效能、树形象”为目标,通过制度约束、专项整治、监督问责等举措,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一)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工作行为
结合巩固“整顿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活动成果,修订完善机关管理制度18项,其中新制定《政法委干部职工“十不准”规定》,明确“不准干预办案、不准收受礼品、不准违规接待”等禁止性条款,为干部职工划定行为红线;落实市直机关“八不准”要求,细化制定《机关公文管理办法》《公务接待管理细则》等制度,规范公文流转、公务活动等流程,上半年机关公文办结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较上年压缩20%;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15%,节约资金8.6万元。同时,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成立由纪检委员牵头的监督小组,每月开展制度执行检查1次,上半年发现并整改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6项,制度管人、管事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开展专项整治,解决突出问题
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不实、效率不高”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组织“执法规范化”专项整改,围绕办案程序、证据收集等环节,抽查案件卷宗120册,发现程序瑕疵问题9项,全部整改到位;开展“服务群众作风”专项检查,通过明察暗访、群众回访等方式,检查基层政法单位16个,整改“门好进、事难办”问题4个,群众办事满意度提升至93%;推进“文山会海”整治,上半年会议数量同比减少25%,文件数量减少30%,基层减负成效显著。此外,结合“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2场,党员干部自查自纠问题48项,相互批评意见36条,制定整改措施52条,整改完成率85%,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三)强化监督问责,压实工作责任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监督体系,将监督贯穿工作全过程。上半年落实民主集中制,对人事调整、经费开支等重大事项召开书记办公会6次,集体决策事项15项,无“一言堂”情况发生;强化党内监督,开展廉政谈话32人次,其中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谈话6人次、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谈话26人次,提醒纠正苗头性问题3个;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公布举报电话、邮箱,上半年受理群众监督举报5件,核实处理3件,处理结果反馈率100%。同时,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落实不力的2名干部进行约谈,对1个科室通报批评,推动责任层层传导,上半年政法系统工作任务完成率达98%,较上年提升7个百分点。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党建各环节,通过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举措,推动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一)深化廉政教育,增强廉洁意识
围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规,开展“全覆盖”廉政教育。上半年组织廉政警示教育4场,邀请纪委监委专家授课2次,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次,覆盖党员干部310人次;发放廉政宣传手册200册,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廉政信息36条,开展“家庭助廉”活动1次,签订《家庭廉政承诺书》56份,推动廉政教育向“八小时外”延伸。同时,结合政法系统典型案例,开展“以案释纪”专题学习,组织党员干部撰写警示教育心得520篇,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上半年无党员干部违反廉政纪律情况发生。
(二)落实主体责任,健全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定《政法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明确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责任32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56份,实现责任全覆盖;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研究部署工作4项,解决廉政风险防控问题3个;建立“廉政风险点排查”机制,梳理执法监督、经费使用等领域风险点18个,制定防控措施25条,其中“执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执行率达100%,有效降低执法腐败风险。此外,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上半年因廉政考核优秀获评先进个人的党员占比达60%,推动责任落实落地。
(三)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聚焦政法机关执法司法权运行,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上半年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执法监督检查2次,重点监督刑事案件办理、民事执行等环节,发现并整改执法不规范问题7项;推行“执法办案公开”制度,通过政法公开平台公开案件流程信息150条,接受群众监督;建立“执法投诉快速处理”机制,上半年受理执法投诉12件,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5%。通过强化监督,政法机关执法公信力显著提升,上半年政法系统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40%,较上年同期减少18件。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上半年政法委党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及政法工作实际需求,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足,部分活动形式仍以“传统模式”为主,结合政法工作特色的“智慧党建”“品牌党建”探索较少,如线上党建平台功能未充分发挥,党员参与线上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不够,部分党支部存在“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如在基层社会治理、执法办案等工作中,党建引领作用未充分体现,党员攻坚小组的效能仍有提升空间;三是基层党建力量薄弱,由于编制限制,机关党委专职工作人员仅2名,面对3个党支部、320名党员的管理任务,存在“精力不足、指导不到位”问题,部分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参差不齐。
[1] 参考《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加强政法系统党的建设”相关要求
[2] 参考“党建引领业务融合”理论,该理论强调通过党组织建设推动业务工作提质增效,是新时代机关党建的核心方法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