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中车系统及基层单位党建工作年度总结汇编

2025-10-02人已围观

2024年中车系统及基层单位党建工作年度总结汇编

尧生乡车村党支部2024年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自车村被市委组织部列为党建示范点以来,2024年上半年,村党支部在县委组织部的系统性指导下,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行动纲领,深入推进“发展型支部、践诺型党员、富民型干部”建功在一线基石工程。数据显示,通过党建工作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车村集体经济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为全村小康建设筑牢根基。现将上半年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村域基本情况

车村地处宜君县东部塬区,距尧生乡政府2.5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截至2024年6月,全村户籍户数158户,常住人口616人,耕地总面积1854亩,其中苹果种植核心区面积141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6.1%。村级组织架构健全,现有党员26名,其中女性党员5名,占比19.2%;党员平均年龄48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6名,占比23.1%。村内党建、村务、财务等各类制度及发展规划均已实现规范化公示与执行。

二、2024年上半年重点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

| 工作类别 | 计划指标 | 实际完成情况 | 完成率 |

|---------|---------|-------------|--------|

| 产业发展 | 苹果建园580亩、烤烟栽植110亩、核桃改良65亩、苹果防雹网165亩、苹果防护网5公里、苹果渗灌50亩、果园种草50亩 | 苹果建园580亩(100%)、烤烟栽植112亩(101.8%)、核桃改良65亩(100%)、苹果防雹网168亩(101.8%)、苹果防护网5公里(100%)、苹果渗灌50亩(100%)、果园种草52亩(104%) | 平均101.5% |

| 基础设施 | 投资13万元建设2580㎡文化娱乐休闲广场、3-4组86户自来水入户、200m3水塔1座、自来水管道10公里、生产砂石路5公里、巷道水泥路1000米、排水渠1000米、农户砖围墙66户(2100㎡)、村庄巷道绿化4000米、风景树2000株、综治宣传长廊80㎡、标语80条幅 | 文化广场投资13.2万元(超支1.5%)、自来水入户86户(100%)、水塔1座(100%)、管道10公里(100%)、砂石路5公里(100%)、水泥路1000米(100%)、排水渠1000米(100%)、砖围墙66户(100%)、绿化4000米(100%)、风景树2050株(102.5%)、宣传长廊80㎡(100%)、标语82条幅(102.5%) | 平均101.2% |

| 土地整治 | 平整土地230亩、老庄基复垦110亩 | 平整土地235亩(102.2%)、老庄基复垦110亩(100%) | 101.1% |

| 组织建设 | 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积极分子3名、后备干部2名、党员示范户8户、农民科技培训8期 | 发展新党员2名(100%)、积极分子5名(166.7%)、后备干部3名(150%)、党员示范户8户(100%)、科技培训6期(75%) | 平均116.9% |

三、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推进举措

1.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体系:车村党建示范点实行市、县领导及乡党委书记、副书记四级包抓机制。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4次支委会、2次党员大会,明确未来3-5年创建目标,将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产业化发展三项重点任务深度绑定,形成“1+3”工作推进模式。

2. 优化规划设计,整合资源要素:结合村域实际,编制《车村党建示范点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社会帮扶资金及村集体自筹资金共28万元,重点投向产业升级与基础设施领域,资金使用效率较去年提升22%。

四、党建工作实效及具体成果

(一)思想建设:构建党员教育长效机制

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核心,建立“月集中学习+日常自学”双轨机制。上半年累计开展集体学习6次,覆盖党员26名,学习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经济知识及法律法规等;组织党员群众参加科技培训9次(村内3次、乡级4次、县级2次),累计培训400人次,党员参训率100%,群众参训率达65%,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

(二)产业赋能: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格局

围绕苹果、烤烟两大主导产业,实施“党员示范引领”工程。8户党员示范户辐射带动56户农户参与产业升级,苹果防雹网、渗灌等设施的应用使果园防灾能力提升40%,预计亩产增收120公斤;烤烟种植通过标准化技术推广,亩均产值达3800元,较传统种植模式增长25%。

(三)基建升级:改善村容村貌与民生条件

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惠及158户村民,村庄巷道硬化率从60%提升至85%,自来水入户率实现100%,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后月均开展活动3次,村民文化活动参与率从30%提升至55%;村庄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四)组织活力:深化“双承诺”与设岗定责

全村26名党员中,19名参与“设岗定责”(占比73.1%),5名参与“双承诺”,累计承诺办实事42件,已兑现35件(兑现率83.3%)。通过党员责任区划分,设立产业帮扶岗、民生服务岗等6类岗位,党员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8件,群众满意度达92%。

五、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1. 科技培训精准度不足:现有培训多为通用性内容,针对苹果病虫害防治、烤烟烘烤技术等专项培训占比仅30%,需结合产业需求优化课程设计,计划下半年新增专项培训4期。

2. 文化活动频次偏低:上半年累计开展文化活动12次,平均每月2次,低于村民期望的3次/月标准,需联合乡文化站引入专业资源,丰富活动形式。

3. 党员组织生活质量待提升:组织生活仍以学习为主,实践类活动占比仅25%,需增加“党员志愿服务日”“田间党课”等特色活动。

4. 党员活动经费保障缺失:上半年党建活动经费仅依靠上级拨款0.8万元,自主筹措能力不足,需探索“村集体补贴+社会捐赠”的经费补充机制。

5.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仍有7名党员未参与“设岗定责”,需通过谈心谈话、典型激励等方式,提升党员主动参与意识。

六、困难户帮扶基础信息

1. 张振海家庭:男,64岁,初中文化,车村四组村民,家庭人口2人。因本人丧失劳动力、妻子长期患病(年医疗支出约1.2万元),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1.5亩苹果园(年纯收入约0.8万元),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低于全村平均水平62%,需重点落实医疗救助与产业帮扶政策。

2. 郭云霞家庭:女,49岁,初中文化,车村二组村民,家庭人口3人。丈夫去世后,本人因长期劳累患有慢性疾病(年医疗支出约0.6万元),家庭收入依赖2亩烤烟(年纯收入约1.1万元),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67元,低于全村平均水平68%,需优先纳入低保扩围与就业帮扶范围。

莎车一中2024年党建工作年度总结

2024年,莎车一中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党建引领、群团联动、教学提质”工作格局。数据显示,全年党建工作带动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高考本科上线率较去年增长8个百分点,获评县级“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现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机制建设: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

围绕“制度先行、流程优化”原则,修订完善5项核心制度:《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入党积极分子分层培养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标准》《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操作细则》《党员量化考核管理办法》。通过制度落地,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出勤率从85%提升至98%,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周期缩短15%,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教育团队

1. 领导班子优化:在教育工委指导下,完成校级领导班子换届,新班子平均年龄42岁,研究生学历占比50%,较上一届提升20个百分点;引入“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机制,12名中层干部中,8名通过竞聘产生,占比66.7%。

2. 教师队伍管理:建立“月考核+年末末位分流”双考核机制,将师德师风、教学业绩、学生满意度等6项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全年累计开展师德培训6次,教师违规违纪发生率为0,学生对教师满意度达95%,较去年提升5个百分点。

三、党性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以“创先争优”为抓手,开展“三重温”活动(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党章、重温先进事迹),组织党员承担公开课、示范课28节,占全校优质课总量的65%;设立“党员先锋岗”10个,覆盖教学、德育、后勤等关键岗位,党员教师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20人次,解决师生实际问题86件,充分发挥“带头学习、带头教学、带头服务”的示范作用。

四、校园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1. 主题活动开展:全年组织“争做文明幸福莎车人”系列活动18次,包括教师国歌演唱比赛、学生发明创造展览、演讲比赛、板报评比等;开展“团结之花处处开”“爱我中华”等主题活动6次,参与师生达2300人次,占全校总人数的92%。

2. 校际交流合作:与网通中学等3所兄弟学校建立共建关系,开展教学研讨、文化交流活动8次,互派教师学习24人次,促进民族文化融合与教育资源共享。

3. 学生思想教育:针对高一新生开展为期10天的养成教育,开设“道德讲堂”12期,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普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各4次,学生违法违纪率为0,文明行为达标率达98%。

4. 退休教师关怀:建立“月座谈+季走访”机制,全年召开退休教师座谈会12次,解决退休教师医疗报销、生活困难等问题15件,退休教师满意度达98%。

五、现存不足与改进措施

1. 党员奉献意识需强化:仍有15%的党员参与志愿服务频次低于年均10次标准,计划2025年推行“党员志愿服务积分制”,将积分与评优评先挂钩。

2. 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现有组织生活中,理论学习占比70%,实践活动占比30%,需增加“红色研学”“社区服务”等实践类活动,计划2025年开展实践活动不少于8次。

3. 党建资料归档不规范:部分活动资料存在归档延迟、内容不全等问题,需建立“专人负责+月度核查”的资料管理机制,确保资料完整率达100%。

XX中学2024年党建工作年度总结

2024年,XX中学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年累计开展党建活动48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覆盖率达90%,学校获评“福州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建设: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

1. 理论学习系统化: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党员教师集中学习12次,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专题研讨4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发布学习内容36篇,实现党员学习覆盖率100%;推动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开设专题思政课18节,覆盖学生2100人次。

2. 党章学习常态化:向全体党员发放《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版52册,开展“党章知识竞赛”“党章诵读”活动各2次,党员党章知识测试平均分达92分,合格率100%。

3. 主题教育多样化:开展“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包括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班班有歌声”比赛等,参与学生1800人次;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邀请专家开展辅导报告会2次,教师撰写学习心得52篇。

4. 法治与师德教育并行:实施“六五”普法计划,组织学习《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6次,邀请检察官开展法制教育报告2次,教师参与教育法律考试通过率100%;开展“满意在教育”师德主题教育,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签订师德承诺书52份,杜绝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

二、组织建设:打造“三型”党支部

1. 支部功能优化:围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支部建设目标,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岗”“三亮三诺”活动,党员教师承担公开课32节,参与教研活动48次,解决教学难题26个,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

2. 党员管理精细化:建立党员量化考核体系,从学习、教学、服务3个维度设置15项指标,全年评选优秀党员5名,党员示范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教学业绩提升12%;规范发展党员工作,全年发展预备党员3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名,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3. 制度执行严格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召开党员大会8次、支委会12次、党小组会24次,上好党课6节;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产生第四届支部委员会,班子平均年龄40岁,学历达标率100%。

三、作风建设:推进廉政与民主管理

1. 廉政教育常态化: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52份,开展“廉洁从教”专题教育4次,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3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显著增强;深化“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观看廉政图片展2次,覆盖学生1800人次。

2. 民主管理规范化:完善党务、校务公开制度,公开事项涵盖招生、评优、财务等28项,公开率100%;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2次,审议通过《教师绩效考评方案》等重要文件6项,收集并落实教职工提案32件。

3. 政风行风建设深入化:成立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小组,选聘民评代表5名,发布《政风行风公开承诺书》,通过校长接待日、家长会等渠道收集意见45条,整改完成率100%,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达96%。

四、群团工作:凝聚发展合力

1. 工会工作提质:组织教师开展歌咏比赛、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6次,“三八”节、暑期组织教师外出考察2次,参与教师100人次;关心教职工生活,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18件,教职工幸福感显著提升。

2. 团队工作增效:指导团委完成换届选举,发展新团员466名,开展“学雷锋”“文明劝导”等活动12次;“启明之声”广播站发布节目96期,覆盖学生2100人次,团队组织活力持续增强。

3. 统战与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与民主党派教师联系,组织参与评议党员活动2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兴趣小组活动36次,美化校园环境12处,学校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五、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1. 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党建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计划2025年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不少于2项。

2. 思政工作针对性待提升:针对青少年思想特点的思政活动占比仅40%,需增加“情景式”“体验式”思政活动,计划2025年开展特色思政活动不少于10次。

3. 党建品牌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党建品牌,需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