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3年XX乡九九重阳节系列敬老活动工作总结(服务覆盖8个村社,惠及老年群体120余人)
2025-10-02人已围观
2023年XX乡九九重阳节系列敬老活动工作总结(服务覆盖8个村社,惠及老年群体120余人)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强化基层老龄服务供给,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的指导要求[1],XX乡党委以“营造敬老氛围、落实惠民服务”为核心,系统性组织开展九九重阳节系列庆祝活动。活动覆盖全乡8个村社,直接惠及60周岁以上老年群体120余人,既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又深化了全社会尊老敬老意识,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多元宣传造势,筑牢敬老氛围基础
围绕“关爱老人,服务老人”主题,XX乡党委严格按照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部署,牵头组织各机关、村社及非公企业支部协同推进敬老宣传工作。为构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乡党委采用多载体、广覆盖的宣传模式,具体措施包括:
1. 悬挂“弘扬敬老美德,建设和谐乡村”等主题标语28条,覆盖全乡主要交通路口及村社活动中心;
2. 更新社区橱窗6处、张贴敬老主题板报12块,内容涵盖尊老敬老先进典型事迹、老年人权益保障政策等;
3. 组织村社干部开展入户宣传32人次,重点向中青年群体讲解敬老政策及家庭养老责任。
数据显示,本次宣传活动累计覆盖群众300余人次,较传统单一宣传方式,信息触达率提升40%;经随机调研,辖区居民对“重阳节敬老活动”的知晓率达88%,有效推动尊老、敬老、助老、爱老风尚在社会层面蔚然成风。
二、聚焦惠民慰问,落实敬老服务实效
为将党和政府对老龄群体的关怀转化为实际行动,XX乡党委在财政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敬老慰问资金,重点开展两类帮扶服务:
1. 领导班子带头慰问:组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11人,分3组入户慰问王位贞、杨汉民等9户高龄、特困老人,同步完成乡敬老院1处集中慰问。本次慰问累计发放重阳节慰问金9000元(按每户/单位1000元标准执行),工作人员与老人亲切交谈时长均超30分钟,详细了解其健康状况、生活需求及实际困难,现场记录诉求7条。
2. 大学生志愿者专项服务:联动本地高校组织20名大学生志愿者,针对辖区内15户孤寡、空巢老人开展“一对一”帮扶。志愿者累计完成室内卫生清扫15次、陪同聊天超80小时,对存在心理焦虑的3名老人开展专项心理辅导;对老人提出的“申请居家养老服务”“维修家用电器”等4项合理诉求,乡党委在活动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协调解决。
结果表明,本次慰问活动满意度达95%以上,85%的受访老人表示“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有效缓解了部分老年群体的孤独感与生活不便问题。
2023年XX学区九九重阳节“敬老育德”主题活动工作总结(覆盖师生800余人,联动家庭320户)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XX学区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为核心,参考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的育人理念[2],设计并实施“我向老人表心意”系列敬老活动。活动覆盖学区内5所学校,涉及师生800余人,联动学生家庭320户,既加深了师生对重阳节文化内涵的认知,又为老教师及老年群体送去节日关怀,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宣传引导,夯实美德教育根基
为确保敬老理念深入人心,XX学区于重阳节前1周启动专题宣传工作,构建“校园-课堂-家庭”三级宣传体系:
1. 校园层面:通过每日晨会宣讲(累计8场次)、广播操时段专题播报(每日2次)、校园宣传栏张贴“敬老典型事迹”海报15张等形式,实现800余名师生宣传覆盖率100%;
2. 课堂层面:组织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开展“重阳节文化”专题课12节,引导学生撰写“身边敬老故事”作文320篇,其中优秀作品在校园广播站展播10篇;
3. 家庭层面:通过家校群推送《重阳节敬老倡议》5条,明确“学生为家中老人做1件实事”的实践要求,同步收集家庭敬老活动照片180余张。
与传统节日宣传相比,本次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尊老敬老”的认知正确率从活动前的65%提升至92%,有效强化了德育教育实效。
二、推进多元实践,落实敬老服务行动
为将敬老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XX学区分“教师、学生、校园”三个维度设计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 教师层面:家庭敬老任务:要求全校56名教师在国庆、重阳双节期间,至少与父母开展1次深度沟通,累计时长不低于1小时。数据显示,85%的教师通过视频记录沟通过程,70%的教师反馈“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了解了父母的生活需求”;
2. 学生层面:家务与助农实践:组织320名学生参与“家务助老”行动,累计帮助家庭打扫卫生260余户、清洗衣物150余件;针对农村家庭秋收秋种需求,学生协助完成玉米收割、蔬菜采摘等农活180余亩,有效减轻老年家长劳动负担;
3. 校园层面:社区帮扶活动:联合辖区村委会,组织40名师生志愿者前往10户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卫生清扫、节日祝福等服务,累计完成窗户擦拭30余扇、地面清扫200余平方米,为老人送去手写贺卡10张。
三、召开老教师座谈会,传承教育精神
10月12日,XX学区组织23名退休老教师召开“庆重阳·话教育”专题座谈会。会上,石校长代表校园作工作汇报,内容涵盖三大核心:一是年度教学成果,教学质量评估优良率较上年提升12%;二是师资建设进展,新增县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三是校园硬件改善,完成多媒体教室升级3间、运动场地翻新1处。
退休教师围绕“健康养生”“教育经验传承”等话题展开交流,提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保留传统教学优势”等建议6条,均被纳入校园后续工作规划。座谈会后,老教师参观了校园新设施,90%的老教师对校园发展表示“充满信心”,并约定次年重阳节再次相聚。
2023年XX社区九九重阳节“敬老月”活动工作总结(结对服务空巢老人35户,组织主题活动4场)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社会保险管理处《关于在全省养老保险经办系统组织开展敬老月活动的通知》精神,XX社区以“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依据民政部《关于开展“敬老月”活动的通知》中“结对帮扶”“文化惠老”的核心要求[3],于9月20日至10月20日期间组织开展重阳节“敬老月”系列活动。活动累计结对服务空巢老人35户,组织主题活动4场,覆盖老年群体200余人,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明确活动推进路径
为确保“敬老月”活动有序开展,XX社区“两委”班子于9月20日前完成三项核心准备工作:
1. 组建专项工作组:成立由社区党委书记任组长、社区居干及党员骨干共12人组成的重阳节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宣传动员、服务执行、后勤保障”三大分工模块;
2. 制定实施方案:结合社区老年群体特点(60周岁以上老人占比28%,其中空巢、孤寡老人15%),制定《XX社区2023年重阳节“敬老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服务目标、时间节点及责任人员;
3. 动员社会力量:联动辖区企业、幼儿园、医疗机构等3家单位,组建“社区敬老志愿服务队”,吸纳志愿者42人,其中专业医护人员5人、文艺爱好者10人。
相较于往年,本次活动通过“提前规划+多方联动”的模式,活动筹备周期缩短20%,服务资源整合效率提升35%,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开展结对志愿服务,解决老人实际需求
“敬老月”期间,社区以“精准帮扶、按需服务”为原则,针对空巢、孤寡、高龄老人开展专项志愿服务:
1. 建立结对机制:实施“1名志愿者+1户老人”结对服务,为35户目标老人建立《服务台账》,记录老人健康状况、生活需求及服务记录;
2. 提供多元服务:志愿者累计开展上门服务68人次,具体包括:家务清扫35次、代缴水电气费28笔、健康咨询15人次(由专业医护人员提供血压测量、用药指导等服务)、陪同购物8次;
3. 社企共建活动:联合辖区一冶保障中心退管办,于9月28日开展“迎中秋·庆国庆”志愿者联欢会1场。活动现场表演歌舞、戏曲等节目12个,参与老年人80余人,现场满意度测评达98%,较社区往年单独组织的活动,参与人数增加40%。
三、组织主题慰问活动,传递节日温暖
为进一步强化敬老氛围,社区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浓浓敬老情·最美夕阳红”主题活动:
10月1日,组织社区幼儿园7名教师带领30名幼儿前往武钢南山敬老院,活动时长1.5小时。幼儿通过表演合唱《宁夏》、舞蹈《彩虹的约定》、手语《感恩的心》等6个节目,为敬老院22名老人送上节日祝福;同时,幼儿代表为每位老人献花1支,与老人互动聊天超40分钟。
经敬老院反馈,本次活动使老人们的情感满足度较日常提升60%,有效缓解了孤寡老人的孤独感;参与幼儿中,95%表示“以后还要来看望爷爷奶奶”,实现了“敬老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目标。
2023年XX社区九九重阳节企业退休人员服务活动工作总结(组织文艺表演1场、走访慰问高龄老人12户、志愿服务覆盖20人次)
为落实《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中“丰富退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困难退休人员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4],XX社区结合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占比达35%的实际情况,于2023年重阳节期间针对性开展系列服务活动。活动累计组织文艺表演1场、走访慰问高龄退休老人12户、开展志愿服务20人次,有效提升了企业退休人员的节日体验,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营造浓厚氛围,强化敬老意识传播
为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区氛围,XX社区于重阳节前1周启动宣传工作,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覆盖模式:
1. 线下宣传:在社区主要出入口、企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等关键位置,悬挂“致敬退休前辈,共享幸福晚年”等主题横幅6条;更新社区公告栏3处,张贴《企业退休人员重阳节活动预告》及敬老政策解读材料;
2. 线上宣传:通过社区居民群、企业退休人员专属群推送活动信息8条,内容涵盖活动时间、地点及参与方式;社区电子显示屏24小时滚动播放敬老标语,每日更新3条,累计播放150余次。
数据显示,经随机调研,辖区企业退休人员对本次活动的知晓率达92%,较社区往年同类活动提升25%,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开展多元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生活
围绕“满足退休人员精神文化需求”核心目标,社区设计并实施三类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 文艺表演活动:9月29日,在社区广场举办“爱我社区·乐在金秋”迎国庆庆重阳大型文艺表演活动。活动时长2小时,节目涵盖扇子舞、故事情景剧、经典歌曲演唱、健身操等10个类型,35名演出人员中企业退休人员占比70%(24人),现场观众达200余人。经现场问卷调研,节目好评率达95%,80%的退休人员表示“看到同龄人表演很亲切,感受到社区对我们的重视”;
2. 高龄退休老人走访慰问:9月28日上午,社区党工委组织5名工作人员,分2组对辖区内12户90周岁以上高龄、独居及特困企业退休老人开展上门慰问。本次慰问累计发放慰问金1.2万元(按每户1000元标准),同步赠送米、面、油等慰问品12套。工作人员现场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及生活需求,收集诉求8条,其中“申请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维修家中水管”等6条诉求当日协调解决,剩余2条纳入社区“民生问题台账”,明确10月15日前完成闭环处理;
3. 志愿服务活动:9月28日下午,组织18名社区志愿者(含5名企业退休党员志愿者),前往15户高龄企业退休老人家中开展专项服务。志愿者累计完成室内卫生清扫15次、整理衣物及药品分类20余件,陪同老人聊天超30小时,帮助老人操作智能手机(如视频通话、查看健康码)8人次。活动后反馈显示,受访老人满意度均为“非常满意”,其中6户老人提出“希望每月开展1次类似服务”。
本次重阳节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增进了企业退休人员间的交流互动,更通过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让退休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数据表明,活动后辖区企业退休人员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从80%提升至93%,为后续社区老龄工作的推进积累了实践经验。
[1] 引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0号),该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基层老龄服务供给,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服务”。
[2] 引自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其中强调“要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积极争取家长支持,引导家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德育实践”。
[3] 引自民政部《关于开展“敬老月”活动的通知》(民函〔2020〕87号),通知要求“各地要以‘弘扬养老孝老敬老传统,共建共享老年友好社会’为主题,重点开展结对帮扶、文化惠老、健康服务等活动”。
[4] 引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办法》(劳社部发〔2003〕2号),该办法明确“要丰富企业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困难退休人员帮扶机制,切实保障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2023年XX乡九九重阳节系列敬老活动工作总结(服务覆盖8个村社,惠及老年群体120
- 2011-2015年多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汇编(含15份单位报告核心数据)
- 20XX年度纪检监察干部履职成效报告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执教班级:三年级2班、3班)
- 20xx年仪陇县水务局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总结——以精准行动实现2550元爱心捐
- 2024年七年级(2)班前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2024.9-2024.11)
- 20xx年蒙阴县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工作总结(总参与人次超400,宣传资料发放
- 20XX年度卫生院副院长工作总结:防保管理与后勤服务效能提升报告
- 2014-2017学年中班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总结(含2015年4月专项活动报告)
- 2022年度巡河(线)员工作总结合集(含核心数据与职责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