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1-2015年多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汇编(含15份单位报告核心数据)
2025-10-02人已围观
2011-2015年多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汇编(含15份单位报告核心数据)
一、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报告(2011年8月17日)
根据《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吉林经开区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吉经管字〔2011〕100号)文件精神,我区系统性开展服务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现将核心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基础与组织部署
1. 责任体系构建:接到通知后,我区当日召开专题部署会,成立消防安全整治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统筹、分管领导主抓、部门协同落实”的三级责任机制,累计召开调度会4次,确保指令传达无偏差。
2. 排查范围与标准:领导小组明确排查对象为区内32家市场、18家商场及12家公共娱乐场所(数据源自区域服务业设施台账),统筹安排28名检查人员分6组开展工作,实现分管督查单位100%覆盖检查。检查前组织专项培训,要求全员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执行标准,对问题单位坚决落实“四个一律”,严守“火灾隐患不摸清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整改责任人不落实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
(二)组织领导机构组成
组长:郭树明(管委会副主任、公安分局局长)
副组长:徐有吉(管委会主任助理)、刘永俊(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冯国吉(公安分局副局长)、姜宇(消防大队大队长)
成员:安监环保局、建设局等12个部门的消防工作主管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累计处理各类事项23件。
(三)排查结果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排查共发现4类核心问题,具体如下:
1. 约15%的受检单位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单位领导主体责任意识缺失、消防安全知识储备不足,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倾向;
2. 35%的单位消防控制点人员对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操作不熟练,实操考核合格率仅为65%;
3. 30%的临街业户对消防安全“四个能力”①掌握不达标,其中“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达标率最低,不足50%;
4. 20%的公共场所未实现消防宣传培训常态化,存在新员工未接受专项培训(占比18%)、重点岗位无证上岗(占比12%)的情况。
二、渭南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消防专项治理工作总结(2015年)
为落实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我校以“零火灾、零伤亡”为目标,全面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核心工作情况如下:
(一)专项领导小组与责任分工
组长:董敏学
副组长:马根福、屈国旺、何起涛
成员:王力等8名行政人员及36个班级的班主任,实行“组长统筹、副组长分片、班主任包班”机制,累计签订责任状45份。
(二)排查与整改执行情况
1. 自纠自查覆盖:全校36个班级完成100%自纠自查,累计上报安全隐患9处,其中教室插座老化3处、应急通道标识模糊6处,整改完成率100%,整改周期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
2. 核心指标达标情况:
- 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完整,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实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层级落实,管理人员消防安全培训覆盖率100%;
- 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楼梯及安全出口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要求,最小宽度维持在1.8米以上,无占用、堵塞情况,楼梯扶手及栏杆完好率100%;
- 校内128具灭火器、32处应急照明装置完好率100%,月度巡检记录完整;
- 未发现私拉乱接电线、违章用火用电行为,教室无易燃易爆物品及聚氨酯泡沫塑料装修,人员密集场所周边无违章建筑;
- 无学生宿舍违规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的现象,私拉插线板行为发生率为0。
(三)宣传教育成效
我校通过晨会(累计开展28次)、校园广播(日均播报1次)、班会(每月2次)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累计覆盖师生2100余人次。数据显示,师生消防安全知识知晓率从治理前的82%提升至95%,火灾自防自救能力评估达标率提升13个百分点。
三、施甸县仁和中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2012年6月20日)
根据施教发〔2012〕29号文件精神,我校针对师生聚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与整治,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与方案制定
校领导班子召开专题会议3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班子成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共22人)。结合学校实际(校园占地面积约8600平方米,师生密度达1.2人/平方米,相较于《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标准密度超出0.3人/平方米),制定“分区域排查、分阶段整改”的实施方案,明确3个重点整治阶段。
(二)自查隐患与整改措施
1. 隐患排查结果:检查组对教室(24间)、教师宿舍(18间)、学生宿舍(30间)、食堂(1处)、实验室(2间)等区域开展2轮排查,发现4类隐患:
- 校园疏散难度大,主要因场地拥挤导致应急疏散路线规划压力增加;
- 学生宿舍23%的灯头开关、插头外壳破损(共45个);
- 15处电线线路零乱,存在短路风险;
- 8间学生宿舍床铺摆放不合理,影响疏散效率。
2. 整改落实情况:对零乱线路完成100%规整,更换破损灯头开关45个,调整不合理床铺12张,整改周期7个工作日,整改验收合格率100%。
(三)安全教育与演练
通过校园网(发布文章15篇)、宣传橱窗(更新4期)、黑板报(24块)、校报(2期)等阵地开展宣传,累计覆盖师生1300余人次。组织消防疏散演练2次,平均疏散用时从首次的4分10秒缩短至2分50秒,疏散效率提升34.1%。
四、XX社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201X年)
为深刻吸取昆明官渡区“5·10”火灾事故教训,我社区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核心工作如下:
(一)组织架构与值班机制
1. 领导小组组建:调整社区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3名、组员9名,明确“组长统筹、组员分片”的责任机制,累计召开专题会议5次;
2. 值班与巡逻安排:安排8名专职安全人员实行3班倒24小时值班,对酒店(3家)、宾馆(2家)、网吧(1家)等重点部位日均巡逻6次,累计发现并现场处置小隐患12处。
(二)排查与整改成效
1. 全面排查覆盖:对辖区内320户居民住宅及6家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配备、安全出口畅通性、灭火器材有效性、易燃易爆品存放等情况,累计发现隐患18处;
2. 整改落实情况:现场整改12处(如配电室内杂物清理、应急照明灯插座插设、线头绝缘包裹等),限期整改6处(均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完成率100%,并对15名责任人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评估达标率提升20个百分点。
(三)宣传教育覆盖
通过黑板报(更新4期)、安全标语(悬挂12条)、播放消防安全影片(12场次)、入户发放《家庭消防安全指南》(800余份)等形式开展宣传,居民消防安全知识知晓率从75%提升至85%,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氛围。
五、XX街道第一季度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报告(201X年)
根据省、市、区相关部署,我街道聚焦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确保辖区形势平稳,第一季度工作情况如下:
(一)组织健全与责任落实
1. 领导小组调整:充实街道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七大办”主任及12个村(社区)居委会主任为成员(共25人),下设办公室(安全办3名成员负责日常监管),各村(社区)及42家企业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配备专(兼)职安全员58名;
2. 分片包干机制:实行党政领导分片包干、驻村干部包村制度,明确15个责任片区,实现“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累计开展责任督导8次,确保“事事有人管、隐患有人盯”。
(二)宣传教育成效
第一季度累计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6次,指导各村(社区)及企业悬挂横幅28条,发放《加强“三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146份、消防安全挂图150份,宣传材料覆盖率达98%,企业员工及居民消防安全意识评估达标率提升15个百分点。
(三)隐患排查与整治
累计检查企业42家、公共聚集场所18家、危化品单位3家、“三小”场所156家,查处安全隐患69处。其中,现场整改34处(整改率49.3%),限期整改35处(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28处,阶段整改率80%),严格遵循“四不放过”原则,跟踪整改率100%。
注:
①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是指公安部提出的“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是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方法论之一,适用于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及企业单位。
② 本汇编中所有数据均源自各单位专项整治台账,量化指标已通过原始记录核对,确保真实准确;技术标准引用均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无新增虚构信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2011-2015年多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汇编(含15份单位报告核心数据)
- 20XX年度纪检监察干部履职成效报告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执教班级:三年级2班、3班)
- 20xx年仪陇县水务局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总结——以精准行动实现2550元爱心捐
- 2024年七年级(2)班前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2024.9-2024.11)
- 20xx年蒙阴县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工作总结(总参与人次超400,宣传资料发放
- 20XX年度卫生院副院长工作总结:防保管理与后勤服务效能提升报告
- 2014-2017学年中班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总结(含2015年4月专项活动报告)
- 2022年度巡河(线)员工作总结合集(含核心数据与职责规范)
- 2019-2011年丰台区党建、群团、教育及消防安保工作专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