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xx年仪陇县水务局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总结——以精准行动实现2550元爱心捐赠与13项民生需求解决

2025-10-02人已围观

20xx年仪陇县水务局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总结——以精准行动实现2550元爱心捐赠与13项民生需求解决

20xx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七个扶贫日。组织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关键抓手,对打好年度脱贫攻坚战具有显著支撑作用。仪陇县水务局结合水务扶贫工作实际,以“扶贫济困,奉献爱心”为主题,系统性组织开展系列扶贫活动。结果表明,本次活动累计实现现金捐赠2550元、解决贫困户困难需求13条、推动“中国社会扶贫网”需求对接23人次,有效强化了水务系统帮扶效能,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周密部署压实责任

确保扶贫日系列活动在水务系统落地见效,核心在于构建“领导统筹+责任分解+机制保障”的工作体系。局主要领导对本次活动亲自作出批示、牵头部署,活动全过程在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推进,形成“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抓细、科室负责人抓落实”的三级责任链条。

为明确工作方向,局方于10月8日召开扶贫日系列活动专题部署会议,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及帮扶责任人共42人参加会议。会议集中学习四川省、南充市关于扶贫日活动的文件精神,重点解读水务领域扶贫工作的年度目标与任务要求,并对后续宣传发动、捐赠慰问、帮扶走访、扶贫网推广等4项重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相较于传统会议仅明确“做什么”的模式,本次会议进一步细化“谁来做”“何时做”,将4项任务分解至水资源管理股、供排水股等8个责任科室,设定完成时限为10月15日前,确保工作推进有节点、有考核。

结合工作部署,局方同步制定《仪陇县水务局20xx年扶贫日系列活动方案》。方案以精准扶贫理论为指导[1],紧扣“六个精准”中“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的要求,将国家扶贫政策中医疗救助、教育帮扶、金融扶持、就业发展、生产扶持等5类政策的宣传与落实,纳入帮扶走访核心内容。同时,方案明确要求帮扶责任人下沉至5个结对帮扶村,通过“一对一”对接方式,确保政策解读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避免政策宣传“走过场”。数据显示,本次活动前,帮扶责任人下沉率达100%,政策宣传材料提前印制完成300余份,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1] 精准扶贫理论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核心包含“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内容,强调扶贫工作需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核心指导理论,参考《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相关内容。

二、多元渠道宣传,凝聚社会参与共识

以扶贫日为重要契机,加大水利扶贫工作宣传力度,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的关键路径。仪陇县水务局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政策宣传+成果展示”并重的方式,构建多维度宣传体系,显著提升了“扶贫日”的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

在宣传渠道搭建上,局方整合传统与新媒体资源,形成立体宣传矩阵。线下层面,在局机关大门、各帮扶村村委会等12个重点区域,悬挂“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精准水务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横幅12条,张贴包含水利扶贫政策要点、贫困户识别标准等内容的宣传标语30余张;线上层面,通过局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扶贫政策解读文章8篇、活动动态报道7篇,累计阅读量达2100余人次,转发量超300次。与20xx年相比,本次宣传的线上覆盖人群增长35%,政策解读内容更聚焦水务领域特色,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与贫困户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

为强化村社层面的共识凝聚,局方以帮扶村为单位,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会议覆盖全局5个帮扶村,参会人员包括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及村民代表共123人。会议采取“成果总结+经验推广+问题梳理”的模式,系统总结各帮扶村20xx年以来在饮水安全、产业用水等水务扶贫领域的成果——如XX村完成集中供水工程1处,解决85户贫困户饮水问题;XX村修复灌溉渠道1.2公里,保障200亩农田灌溉需求。同时,会议推广了XX村“水利设施+特色产业”的帮扶经验,明确后续需重点解决的3类问题,有效提升了村社干部及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走访慰问与需求收集相结合,是宣传工作落地见效的重要补充。活动期间,局方组织45名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平均每人走访4-5户,累计覆盖1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过程中,干部职工不仅宣传扶贫政策,更重点收集贫困户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一户一表”方式记录需求类型、解决建议等信息。结果表明,本次走访共收集困难需求13条,涵盖饮水设施维护、农作物灌溉、就业推荐等类别;同步为贫困户核算年度收入,明确收入构成中务工收入、产业补贴、低保补助等具体占比,帮助贫困户清晰掌握脱贫进展。其中,10条需求已通过协调水务工程队、对接当地企业等方式现场解决,剩余3条复杂需求纳入月度帮扶计划,问题解决率达76.9%,进一步坚定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

本次宣传活动的开展,充分契合社会动员理论中“多元渠道整合资源、凝聚共识”的核心观点[2]。通过线下场景营造与线上内容传播的结合,不仅提升了“扶贫日”的知晓率,更将水务扶贫的具体实践转化为可感知的成果,为后续社会力量参与奠定了认知基础。

[2] 社会动员理论强调通过构建多元传播渠道、搭建参与平台,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资源,形成公共事务参与合力,参考《公共管理中的社会动员策略与实践》(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相关研究。

三、聚焦精准帮扶,爱心行动助力脱贫

围绕“扶贫济困”核心目标,仪陇县水务局通过集中捐赠、平台对接两类方式,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爱心帮扶,实现帮扶资源与贫困户需求的精准匹配,为脱贫攻坚注入水务力量。

10月17日扶贫日当天,局方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自愿捐赠活动,重点发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活动前,通过内部通知明确捐赠原则、资金用途,强调捐赠资金将全额用于贫困户帮扶;活动现场设置捐赠登记点,由财审股工作人员负责资金清点与记录。数据显示,本次捐赠活动共有102名干部职工参与,参与率达92.7%,累计收集现金捐赠2550元,平均每人捐赠25元。与20xx年扶贫日捐赠相比,参与人数增加18人,捐赠总额增长12%。捐赠结束后,财审股于10月18日将全部资金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汇入仪陇县扶贫开发协会指定账号(账号:XXXXXX),并取得协会出具的资金接收凭证,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中国社会扶贫网”推广与使用,是拓展帮扶渠道、实现精准对接的重要举措。局方将平台推广纳入扶贫日活动重点任务,通过“培训+督促”方式,引导干部职工熟悉平台操作、参与需求对接。活动期间,共组织平台使用培训2场,覆盖干部职工80余人,重点讲解账号注册、需求查询、物资捐赠等操作流程;同时,通过工作群实时分享平台内贫困户需求信息,鼓励干部职工自主对接。结果表明,全局累计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账号35个,完成贫困需求对接23人次,其中物资对接18次(涵盖衣物、书籍、生活用品等),资金对接5次(合计金额800元)。相较于传统捐赠方式,平台对接实现了“需求可视化、帮扶精准化”,干部职工可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帮扶对象与方式,有效提升了帮扶的针对性与主动性。

为确保帮扶成效,局方还建立了帮扶台账,对捐赠资金流向、平台对接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其中,捐赠资金将由仪陇县扶贫开发协会统筹,定向用于帮扶村贫困户的生产资料采购(如种子、化肥)及生活物资补助(如冬季保暖用品);平台对接的物资与资金,由驻村工作队协助贫困户接收,并反馈使用情况。通过台账管理,实现“捐赠-使用-反馈”闭环,避免帮扶“一捐了之”,切实将爱心行动转化为贫困户的实际收益。

本次爱心帮扶活动的开展,遵循了“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通过“集中+分散”结合的方式,既扩大了帮扶参与面,又提升了资源匹配精度。正如责任传导机制所强调的,通过明确资金用途、跟踪帮扶成效,确保了每一项帮扶行动都有落实、有反馈[3],进一步巩固了水务扶贫的工作成果,为打好年度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3] 责任传导机制是政府部门落实工作的关键方法,通过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参考《政府工作执行力建设指南》(2019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相关内容。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