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度XX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党建工作总结
2025-09-29人已围观
2024年度XX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党建工作总结
一、年度工作概述
2024年,XX市公安局警务保障处(以下简称“保障处”)在市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围绕“服务警务、保障实战”核心职能,将党建工作与警务保障业务深度融合。全年保障处党支部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8次,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2场,解决基层警务保障诉求43项,党建引领下的经费保障效率同比提升18%,物资采购周期缩短22%,有效支撑了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核心工作成效
(一)强化党建责任体系,筑牢组织根基
1. 压实主体责任
保障处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支部书记牵头制定《2024年度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支委成员“一岗双责”,将党建任务分解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6大类23项具体指标。全年召开党建专题会议8次,研究解决党建与业务融合难点问题7个,形成“支部书记带头抓、支委成员分工抓、党员民警全员抓”的工作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保障处党建工作考核得分达96.5分,较2023年提升4.2分,位列市局机关党支部前列。
2. 规范组织生活制度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年召开支部党员大会6次、支委会12次、党小组会24次,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讲授党课9堂。创新采用“党建+业务”双主题模式开展组织生活,例如在“警用装备保障优化”专题党小组会上,党员民警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改进建议15条,其中8条被纳入《2024年警用装备管理办法》修订内容。相较于传统组织生活形式,该模式下党员参与度提升至98%,问题解决率提高35%。
3.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实施“党员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党员民警参加政治轮训、业务培训共计46人次,其中3名党员获评“市局优秀共产党员”,2名党员在全市公安系统警务保障技能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建立党员先锋岗3个、党员责任区2个,全年先锋岗党员累计加班加点完成紧急保障任务27次,责任区范围内经费使用合规率、物资发放准确率均维持在100%。
(二)深化思想引领,凝聚奋进力量
1. 抓实理论武装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制定《保障处党支部理论学习计划》,通过“集中学+自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及公安部、省厅关于警务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全年开展专题研讨4次,形成学习心得32篇,其中5篇在市局党建简报上刊发。采用“线上+线下”学习模式,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组织党员每日学习,支部平均学分达4860分,位列市局机关党支部第3名。
2.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组织党员前往XX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忠诚警魂”主题党日活动,邀请老党员讲述公安发展史2场,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6部。开展“我的岗位我负责”主题演讲比赛,引导党员民警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结果表明,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党员民警对“警务保障为实战”的认知度提升至95%,工作主动性显著增强。
3.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分析研判支部意识形态动态,全年开展意识形态风险排查3次,未发现重大风险隐患。加强对保障处微信工作群、宣传栏等阵地的管理,规范信息发布流程,累计审核发布党建及业务信息58条,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三)坚持党建业务融合,提升保障效能
1. 优化经费保障机制
围绕全市公安重点工作,党员骨干牵头制定《2024年度警务保障经费分配方案》,将经费向基层一线、实战部门倾斜,基层所队经费保障同比增长12%。创新采用“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建立经费使用跟踪评估机制,全年开展经费使用检查4次,发现并整改问题6个,经费使用效益提升15%。该模式符合《公安机关警务保障绩效管理办法》要求,有效实现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2. 提升装备管理水平
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组建“警用装备优化小组”,完成全市警用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实现装备采购、入库、发放、报废全流程线上管控。建立装备定期巡检制度,全年巡检基层所队装备120余次,维修保养装备300余件(套),装备完好率维持在98%以上。针对基层反映的“装备调配不及时”问题,党员先锋队制定“应急装备储备清单”,在重大安保任务期间,装备调配响应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较以往提升60%。
3. 强化后勤服务保障
开展“我为基层办实事”实践活动,党员民警深入基层所队调研,收集后勤服务需求28项,逐项制定解决方案并落实。优化机关食堂管理,推出“定制化餐食”服务,满意度调查显示民警对食堂服务好评率达92%。完成3个基层所队办公环境改造,新增停车位80个、健身设施15套,有效改善了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
(四)从严管党治党,营造清风正气
1. 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组织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法规制度,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组织廉政谈话36人次,签订《廉政承诺书》24份。针对警务保障领域经费、采购等廉政风险点,制定《保障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明确12个风险点及28条防控措施,全年未发生党员违纪违法案件。
2. 规范权力运行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涉及大额经费使用、重大装备采购等事项均由集体研究决定,全年召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会议10次,决策事项18项,均符合程序要求。完善物资采购流程,推行“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模式,全年采购项目公开招标率达100%,节约采购资金86万元,较预算降低9%。
3. 深化作风整治
持续整治“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精简会议文件,全年会议数量同比减少15%、文件数量同比减少20%。开展“基层减负”专项行动,取消不必要的报表填报3项,优化工作流程4个,切实为基层减负。通过作风整治,党员民警工作效率提升25%,基层对保障处工作满意度达94%。
三、存在的问题
1. 党建工作创新性不足
党建活动形式仍以传统的“学习+会议”为主,结合警务保障业务特点的特色活动较少,对党员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在装备管理、经费保障等业务场景中,党建引领作用的融入深度不够,未能充分激发党员的创新活力。
2. 党员教育管理精准度不高
对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例如年轻党员与老党员在学习需求上存在差异,但未制定差异化的教育计划,导致部分党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 党建业务融合深度不够
虽然提出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思路,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两张皮”现象。例如,在制定保障方案时,未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建引领保障效能提升的具体路径不够清晰。
四、改进措施
1. 创新党建工作形式
结合警务保障业务特点,打造“党建+保障”特色品牌活动,例如开展“警用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经费保障效能评比”等活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利用VR、短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丰富党员教育形式,提升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 精准开展党员教育管理
建立党员“一人一档”,深入分析党员的年龄、学历、岗位特点等,制定差异化的教育计划。针对年轻党员,加强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针对老党员,注重经验传承和思想引导。定期开展党员思想动态调研,及时解决党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3. 深化党建业务融合
建立“党建+业务”融合工作机制,将党建要求融入警务保障业务全过程。例如,在重大保障任务中成立临时党小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业务考核中加入党建指标,将党员表现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钩,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上一篇:2023年团干部工作成效报告:思想引领与组织建设协同推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