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3年10月收费班长月度工作总结(班组综合达标率98.7%)
2025-09-27人已围观
2023年10月收费班长月度工作总结(班组综合达标率98.7%)
本月,收费四班以许平南运营管理处“服务提升年”目标为核心指导,围绕“树形象、展风采、文明服务靠我来”班组口号,系统性推进班组管理与服务优化工作。数据显示,本月班组累计完成通行费征收额128.6万元,超额完成月度目标6.3%;文明服务达标率98.7%,较上月提升1.2个百分点;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非正常情况处理及时率100%,各项指标均维持在运营管理处优秀标准线以上。
一、班组建设与能力提升:以学习为核心,强化队伍综合素质
(一)学习制度落地与计划执行
数据显示,本班组本月严格执行周度学习制度,累计开展政治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6次,参与率100%,平均每次学习时长1.5小时。除按要求落实运营管理处统一学习安排外,班组自主制定《10月业务提升专项计划》,明确“政治思想深化+业务技能强化”双主线,其中政治思想类学习占比40%(含政策解读、行业精神传达),业务技能类学习占比60%(含收费流程规范、设备操作维护)。结果表明,经月度考核验证,班组人员政治思想认知合格率达100%,收费业务理论测试平均分从月初82分提升至月末91分,业务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
(二)业务学习方法优化与效果转化
为提升学习效率,班组采用“实践复盘+互助学习”双轨模式:工作中出现的业务疑问、操作不足,均通过“即时交流+当日复盘”机制解决,本月累计记录业务问题23项,解决率100%;针对新员工业务薄弱问题,7月启动的“班组一帮一”活动本月持续深化,累计开展帮扶4次,结对3组,帮扶后新员工收费差错率从月初8%降至月末2.3%,收费速率从平均35秒/辆提升至28秒/辆,显著优于运营管理处30秒/辆的标准要求。
相较于传统“单向培训”模式,本班组采用的“学习-实践-复盘-优化”闭环方法,更符合成人学习理论中“体验式学习”的核心逻辑——该理论由David Kolb提出,强调学习需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验”四个阶段,通过实践反馈反哺学习内容,实现能力快速提升[1]。同时,工作之余组织人员通读《收费业务操作规范》《非正常情况处理手册》等文件,累计完成文件精读3份,撰写学习笔记人均2篇,进一步夯实业务基础。
(三)岗位规范执行与服务形象管理
本月,班组严格落实“着装统一、精神饱满、服务规范”要求,数据显示,上岗人员着装整齐率100%,精神状态达标率100%;车辆驶入收费车道时,微笑、点头示好执行率100%,唱收唱付洪亮率99.2%,迎送手势到位率98.9%,实现“礼仪、手势、普通话”三到位目标。通过执行“文明、礼貌、快捷”服务准则,本月累计妥善处理征缴矛盾5起,矛盾化解率100%,未发生一起司乘投诉事件,司乘人员现场满意度调查评分达4.8分(满分5分)。
二、服务质量优化:以窗口形象为核心,提升品牌价值传递
收费站作为交通行业窗口单位,服务质量与人员行为规范性对企业品牌形象具有直接影响。结果表明,本月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引导与行为管控,班组服务质量较上月实现显著提升,其中“主动服务”行为(含指路、提供饮用水、协助检查车辆故障)累计发生32次,较上月增长25%,相关行为获司乘口头表扬8次,书面表扬2次。
为系统性提升服务质量,班组引入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从“有形性(服务环境、设备)、可靠性(服务承诺兑现)、响应性(问题处理速度)、保证性(人员专业度)、移情性(个性化服务)”五个维度优化服务流程[2]:在有形性方面,每日检查收费窗口设备状态,设备完好率维持在100%,车道卫生清洁率100%;在可靠性方面,确保收费金额核对准确,本月收费金额差错率0.03%,远低于运营管理处0.1%的上限标准;在响应性方面,非正常情况平均处理时长4分钟,较上月缩短1分钟;在保证性方面,通过业务培训确保人员对收费政策解读准确率100%;在移情性方面,针对特殊天气(如雨天)主动为司乘提供雨具借用服务,累计服务6次。
严格落实“令必行,禁必止”管理要求,是服务质量稳定的核心保障。本月,班组通过班前会强调服务标准、班中巡查纠正偏差、班后复盘总结不足的方式,确保服务意识贯穿通行费征收全过程。数据显示,班组人员服务规范执行偏差次数仅2次,较上月减少60%,偏差整改率100%,有效推动许平南高速公路服务品牌形象的正向传递。
三、安全管理:以风险防控为核心,筑牢运营保障防线
安全保卫工作是收费运营的重中之重,本月班组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全面落实“防火、防盗、防抢、防爆”四防工作要求,实现安全事故发生率0的目标。
为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班组引入PDCA循环管理理论,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闭环流程管控安全风险[3]:在计划阶段,制定《10月班组安全管理专项计划》,明确每日安全检查要点(含消防器材、监控设备、现金存放);在执行阶段,当班期间每2小时开展一次安全巡查,累计巡查48次,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2项(如消防器材摆放偏移、收费亭门窗未锁);在检查阶段,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知识测试,人员合格率100%,平均得分89分;在处理阶段,对巡查发现的隐患建立台账,跟踪整改直至闭环,整改完成率100%。
除强化硬件与流程管控外,班组同步提升人员安全意识:本月组织安全专题学习2次(含防抢应急演练、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参与率100%;班前会强调安全注意事项30次,累计提醒人员规范操作(如现金及时入柜、夜间注意可疑人员)45次。数据显示,本月班组现金存放合规率100%,应急设备使用熟练度测试合格率100%,有效确保通行费征收工作万无一失。
四、团队凝聚力建设:以集体活动为载体,强化组织协作能力
集体活动是提升团队凝聚力、促进人员思想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月,公司组织跳绳、拔河、乒乓球3项文体活动,班组参与率100%,其中拔河项目获团体第二名,乒乓球项目获个人第三名。数据显示,参与集体活动后,班组凝聚力测评得分(采用团队凝聚力量表)从活动前78分提升至活动后92分,提升幅度17.9%;人员间协作效率显著提高,如交接班时长从平均15分钟缩短至12分钟,车道开通延迟率0。
在非活动期间,班组通过“工作互助+生活关心”强化团队协作:工作中,老员工主动协助新员工处理复杂业务(如绿通车辆查验),累计协助18次;生活中,关注人员健康状况,本月为生病员工调整排班2次,组织人员探望1次。结果表明,本月班组人员离职率0,工作积极性评分(由站领导评估)达9.2分(满分10分),较上月提升0.5分,团队稳定性与协作性维持在较高水平。
五、工作不足与复盘: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优化路径
(一)班组管理力度待强化
数据显示,本月班组因管理力度不足导致的轻微违规行为(如上岗迟到1-2分钟、卫生清洁不及时)发生3次,虽较上月减少40%,但仍未实现“零违规”目标。分析原因,主要为管理过程中“人性化调整”过度,对轻微违规行为的警示与纠正力度不足,导致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后续需在“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刚性执行”间找到平衡,通过“违规预警+后果告知”强化管理约束力。
(二)非正常情况处理灵活性待提升
本月累计处理非正常情况(如设备故障、车型误判、司乘异议)18起,虽处理及时率100%,但其中3起处理时长超过5分钟(平均处理时长4分钟),主要因对“罕见情况”(如新型绿通车辆识别)的处理经验不足,导致流程衔接不畅。数据表明,班组人员对“常见非正常情况”处理熟练度达95%,但对“罕见情况”处理熟练度仅70%,后续需通过“案例学习+模拟演练”补充罕见情况处理经验,缩短处理时长。
(三)业务能力与行业要求存在差距
对照运营管理处“精英班组”标准,本月班组在“收费速率”“差错率”“服务创新”三个维度仍有提升空间:收费速率平均28秒/辆,虽优于标准,但与“精英班组”25秒/辆的水平仍有差距;收费差错率0.03%,虽低于上限,但未达到“精英班组”0.02%的标准;服务创新方面,本月未推出新的服务举措,较部分先进班组(如“便民服务箱升级”“线上指路服务”)存在滞后。
六、月度工作总结
2023年10月,收费四班在运营管理处“服务提升年”目标指引下,通过强化班组建设、优化服务质量、筑牢安全防线、提升团队凝聚力,实现了“综合达标率98.7%”的月度目标,各项核心指标(通行费征收、文明服务、安全管理)均达到或超过运营管理处要求。数据表明,本月工作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站领导的指导支持(占比30%)、班组人员的协同努力(占比60%)、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地(占比10%),是“上下协同、全员参与”的结果。
对本月工作中的不足,需以“问题复盘-措施制定-落地验证”的流程推进优化,确保后续工作中管理力度显著增强、非正常情况处理灵活性提升、业务能力向“精英班组”标准靠拢,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提升班组综合效能。
[1] David Kolb.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M]. Prentice-Hall, 1984. 该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循环过程,需通过实践反馈持续优化认知与行为。
[2]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Berry L L. SERVQUAL: A Multiple-Item Scale for Measur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 Journal of Retailing, 1988, 64(1): 12-40. 该模型是服务管理领域经典工具,用于系统性评估与优化服务质量。
[3] Edwards W. Deming, Out of the Crisis[M]. MIT Press, 1986. PDCA循环理论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工具,通过闭环流程实现风险防控与持续改进。
相关文章
- 2023年10月收费班长月度工作总结(班组综合达标率98.7%)
- 2011-2019年社区大党委党建共建工作全景总结(含7类主体、12项核心指标、53次
- 2023-2024学年幼儿园班主任卫生保健工作总结(幼儿总数321人,体检率100%)
- 2015-2018年村干部扶贫帮扶工作总结:覆盖820个贫困村,实现113户贫困户精准脱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张彬)——四年级两班平均分提升8
- 2011-2013学年班级生活与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报告
- 2016-2017年营改增财务工作全景总结(含多主体实践数据)
- 20XX年10月XX支行出纳工作总结(月度存款环比增长5.2%)
- 2024年度XX医药商业公司经营管理与商务协作工作总结
- 2024年四年级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专题(含8份实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