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1-2019年社区大党委党建共建工作全景总结(含7类主体、12项核心指标、53次共建活动)
2025-09-27人已围观
2011-2019年社区大党委党建共建工作全景总结(含7类主体、12项核心指标、53次共建活动)
一、2011年环南社区党建共建工作专项总结
2011年,环南社区在街道党委、办事处领导及社管办指导下,联合各共建单位推进党建共建工作,全年获“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7项荣誉,完成“浙江省示范档案室”等4项创建待考评。核心数据显示,社区全年筹措共建经费14.51万元,其中42%用于服务设施升级、28%用于困难群众帮扶;组织共建单位开展志愿者活动53次,慰问贫困家庭16户,参与广场文艺等活动12次,党建共建成效显著。
(一)党建共建基础作用深化
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共”理论(共建、共治、共享)[1],社区党总支围绕建党90周年开展“七个一”党员活动。具体数据如下:举办“党旗飘飘永不落 缤纷纳凉颂红歌”广场文艺晚会1场,覆盖居民超500人;邀请市委党校教师开展党史教育课1期,党员出勤率92%;组织爱心募捐1次,募集资金3500余元;结合《建功簿》统计表彰优秀共产党员5名,该《建功簿》全年登记党员好人好事532件,较2010年增长18%,获市委组织部长汤云良批示推广;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28户;组织红色参观活动1次,党员参与率85%;开展卫生整治1次,清理垃圾超2吨。
党员管理方面,社区每月25日召开党员会议,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学习,党员参与率维持在88%以上。6支义工服务队全年开展服务400余次,其中上街便民服务6次(服务830余人)、义务劳动15次(参与693人)、治安巡逻365次(日均1次),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实现志愿者义务管理全覆盖。
(二)居民自治与服务体系建设
居民自治层面,社区通过居民代表大会决策重大事项,政务、事务、财务公开率100%;在原有8个自主物业基础上,新增振西名苑等3个自助物业并选举业主委员会,自主物业覆盖率提升至38%。新居民工会实行“以外管外”模式,新居民组长工作响应率达95%。
服务领域量化成果显著:便民服务实行双休日错时值班,全年办理事务186件,“走千家,访千人”活动访问378人,收集社情民意74件(办结率100%);民政服务覆盖低保家庭1户、低收入家庭1户、残疾人家庭34户、优抚对象6名,发放各类补助44414元,办理经济适用房申请6户、残疾人康复档案建立34份、老年优待证83张;计生服务覆盖育龄妇女1608人,发放“优生两免”告知书27份,随访产妇、孕期妇女等群体率100%,组织412名育龄妇女免费体检,发放独生子女费14160元(覆盖466人);社保服务组织350名退休工人体检(参与率97%),帮助400余名新居民及失业人员通过服装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3人,消除“零就业”家庭。
(三)综合治理与卫生健康工作
综合治理方面,20名老年巡逻队员全年巡逻480余次,联合保安检查场所94处,签订安全协议27份;帮教10名“两劳”释放及矫正人员,谈话40次,调委会处理纠纷6起(调处成功率100%)。卫生健康工作聚焦国卫复检,清理建筑垃圾1000余电瓶车车、70余拖拉机车,硬化修补路面1700平方米,补种绿化2000平方米,改造露天厕所23只;开展健康讲座12次(受益1850人),每2月组织1次医疗服务(受益830人),健康知识宣传覆盖率达90%。
二、2011年非公企业党委党建工作核心数据报告
2011年,非公企业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员先进性建设推进工作,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如下:基层党组织覆盖率较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党员培训人次增长15%,入党积极分子储备量增加20%。
(一)基层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中,党委以“科学发展创先进,促进和谐争先锋”为主题制定方案,通过“加快组建、选优班子、巩固阵地、建立机制、创新载体”五举措扩大覆盖。党员队伍建设采用党员教育管理“双育”机制(党性教育、能力培育)[2],全年组织集中培训12场次(参与216人)、支部学习48次、党员电化教育全覆盖,新党章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测试合格率100%。
党支部书记培养成效显著,数据显示,90%的企业党支部书记担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较传统配置模式,该比例使党员在企业决策中的参与度提升30%。党委全年发展党员18名,确立入党积极分子52名,积极分子中工作成绩突出者占比75%,为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二)党建指导员与创先争优工作
党建指导员工作覆盖所有未建党组织企业,通过座谈、走访完成100%摸底,企业主支持率达80%;帮助拟建党组织企业完成党员组织关系接转100%,程序指导准确率100%。创先争优活动围绕企业发展展开:“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活动使员工生产积极性提升25%;“我为企业建言献策”活动收集有效建议43条,采纳率65%;“七一”党课覆盖党员120人,党史认知测试平均分提高20分。
(三)现存核心问题
1. 党支部活动开展受阻:30%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年度活动经费低于5000元,65%的党员反映活动形式单一;40%的党员因“雇员心态”不愿暴露身份,活动参与率不足50%。
2. 党员管理难度大:25%的党员存在“长期不转组织关系、不交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现象,党员流动性导致30%的党支部年度人员变动率超40%。
3. 党建与业务融合不足:20%的企业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脱节,活动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低于15%。
三、2006年政府办系统党委党建工作复盘
2006年,政府办系统党委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以“三带动四推进”战略为指引,聚焦党员先进性教育与作风建设,全年完成28个支部(机构改革后增至34个)的规范化建设,核心指标如下:党员先进性教育群众满意率96%,基层支部制度落实率100%,党建经费保障率100%。
(一)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效
活动实行“层层负责制”,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督导组开展每周1次督查,下发《实施意见》细化部署。丰富载体方面,组织知识抢答赛1次(系统内参与率90%,获全县三等奖),各支部开展参观滕代远纪念馆、农民工欠薪清查等活动23次;突出特色工作,政府办党支部“离退休党员设岗定责”经验在全县交流,人事局党支部组织技术培训惠及农民200余人,全系统解决群众热点问题16个。
(二)常规党建工作落实
基层组织建设中,党委编印《党支部工作规程与操作手册》,落实支部十项制度;指导组建民政局、商务局2个党总支,督促10个支部完成换届(换届合规率100%);规范党徽党旗使用,整改不规范行为12起。党建经费保障到位,县财政局按党员人均50元核拨经费,县民宗局预算1.2万元(35%用于培训、45%用于活动)。
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开展文体活动18次(参与率85%)、警示教育6次(覆盖党员300人),党员违纪率为0;发展党员23名(中层干部占65%、优秀青年占30%),确立积极分子45名,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发展质量较上年提升10%;党费收缴率100%,实现“零拖欠”。
(三)服务中心工作成效
“双百双十”创建活动中,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4个、优秀个人20名,打造模范服务窗口6个;扶贫帮困覆盖贫困村3个,45岁以下党员“一对一”联系贫困农户120户,支援物资资金85.2万元;落实全县中心工作,完成项目28个(总投资1.028亿元),8件实事、14件重点工程完成率100%,参与市容整顿等专项工作12次,任务完成质量评分达92分。
四、2019年镇党委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
截至2019年10月,镇辖32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4314人),下设基层党组织43个(党员771名),全年围绕“基层组织全面加强”目标推进工作,核心数据如下:党支部书记培训覆盖率100%,“片长制”工作完成率98%,“1221工程”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15%。
(一)基层组织强化措施
支部班子建设方面,落实“书记抓、抓书记”责任制,约谈党建推进不力书记5人;开展“领头雁”培训、“六上六进”宣讲等活动12次,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测评平均分较上年提升18分。“片长制”管理覆盖32个村(分8片),包片领导与包村干部重点工作完成率98%,较传统模式提升12个百分点。
(二)基础工作与品牌创建
发展党员7名(35岁以下占71%、大专及以上占57%),党员队伍结构优化显著。“1221工程”(1个联合党委、2个党总支、21个基层党组织)创建中,南川六村联合党委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平均增长15%,2个党总支活动参与率92%,21个党组织活动频次提升20%。
主题教育开展方面,举办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4次(合格率100%),推行“两集中三规范一促进一提升”机制,落实“四个一”工作法(打造示范村8个、确定调研主题43个、讲专题党课43次、办实事68件),党员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5%。
五、2005年中心党支部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
2005年,中心党支部在×××机关党委领导下,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同步完成业务经营目标,核心指标如下:党员学习时长46小时(覆盖率100%),整改措施落实率90%,“双结对”帮扶成效达标率100%。
(一)活动开展三阶段成效
学习动员阶段:落实“全覆盖、四落实”要求,党员学习自觉性显著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形成率85%。分析评议阶段:严格执行“七个环节”,党员党性分析材料撰写合格率100%,民主生活会批评意见采纳率85%。整改提高阶段:制定整改方案12项、措施36条,向群众通报整改情况覆盖率100%,群众测评满意率92%。
(二)长效机制与业务融合
活动后建立党建工作制度8项,推进“服务型人才交流中心”创建;深化“双结对”,与现代职校同学合作(提供实习120小时、资助学费3200元,该生学业排名提升20位),后续与学院合作安排2名学生实习。党建带动业务方面,完善服务功能15项,行业品牌形象满意度提升至90%,超额完成年度业务目标8%。
(三)现存不足
1. 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足:组织生活中业务工作占比超70%,思想政治教育占比不足30%。
2. 创新与开拓能力欠缺:中层管理人员创新项目数量较行业平均水平低20%,开拓能力测评得分低于行业均值15分。
六、党建共建工作共性问题与改进路径
(一)共性问题量化分析
1. 观念偏差:数据显示,40%的政工干部对市场经济理论掌握不深,60%的职工存在“重业务轻政治”倾向,政治学习参与率较业务学习低35%。
2. 制度落实低效:仅45%的单位能完全落实政工考核制度,“上热下冷”现象导致基层制度执行率不足50%;60%的基层管理者认为“党建是政工干部职责”,渠道畅通率低于50%。
3. 方法与队伍滞后:70%的学习活动采用“念文件、抄笔记”模式,针对性不足;30%的政工人员年度培训时长不足20小时(低于行业均值35小时),创新意识测评得分低于合格线10分。
4. “一手硬、一手软”:25%的基层部门考核中经济效益指标占比超80%,思想政治工作指标占比不足10%,导致30%的支部出现“队伍松散、阵地萎缩”。
(二)改进路径(基于“问题-措施-目标”模型)
1. 观念纠偏:推行“政治+业务”双考核,将政治学习参与率纳入职工绩效(权重不低于20%),每年开展政工干部政策培训不少于40小时,目标使政治学习参与率提升至80%。
2. 制度优化:建立“三级督查机制”(党委-总支-支部),每月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将党建工作纳入基层管理者KPI(权重不低于15%),目标使制度执行率提升至90%。
3. 方法创新:采用“案例教学、现场实践”等多样化学习形式,每季度开展1次党建创新项目评比,目标使活动满意度提升至85%;加大政工队伍交流与培训,年度培训时长不低于35小时,目标使创新意识测评达标率提升至90%。
4. 融合发展:建立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机制,将党建活动与生产经营、服务群众结合,目标使党建对业务的贡献率提升至30%。
[1]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共”理论:强调通过党组织统筹辖区资源,推动政府、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共享治理成果,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的核心方法论。
[2] 党员教育管理“双育”机制:出自《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聚焦党员党性修养与专业能力双重提升,通过分类施教、精准培训,解决党员教育“泛化”问题。
相关文章
- 2011-2019年社区大党委党建共建工作全景总结(含7类主体、12项核心指标、53次
- 2023-2024学年幼儿园班主任卫生保健工作总结(幼儿总数321人,体检率100%)
- 2015-2018年村干部扶贫帮扶工作总结:覆盖820个贫困村,实现113户贫困户精准脱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张彬)——四年级两班平均分提升8
- 2011-2013学年班级生活与心理健康管理工作报告
- 2016-2017年营改增财务工作全景总结(含多主体实践数据)
- 20XX年10月XX支行出纳工作总结(月度存款环比增长5.2%)
- 2024年度XX医药商业公司经营管理与商务协作工作总结
- 2024年四年级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专题(含8份实操报告)
- 20XX年度主管药师技术考核工作总结(全年处方调配4980张零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