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3-2010年多场景入学相关工作总结(含教育、社区服务、校园管理类)
2025-10-08人已围观
2013-2010年多场景入学相关工作总结(含教育、社区服务、校园管理类)
2013年九年级2班入学教育工作总结(覆盖5大教育模块,学生转变率达84.4%)
2013年开学初期,九年级2班严格依据学校入学教育指导思想及部署,针对班级45名学生系统开展卫生习惯、安全规范、纪律意识、学习方法及文明礼貌五大模块教育,其中理想前途价值观教育为核心重点。数据显示,通过专项教育,班级整体风貌实现显著优化,具体总结如下:
一、班级基础情况
班级初始状态呈现明显分层特征:45名学生中,12名学生(占比26.7%)存在学习自觉性薄弱问题,具体表现为时间观念缺失、课堂专注度不足;6名学生(占比13.3%)持有“混光阴”的消极心态,入校后易出现课堂打闹、纪律散漫等行为。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本次入学教育通过“问题定位-精准施策”路径,38名学生(占比84.4%)明确学习目标,纪律与卫生观念实现系统性转变,学习主动性较教育前提升62%。
二、核心工作成果
为期两天的集中教育后,数据验证成效显著:
1. 常规执行层面:100%学生实现衣着整洁,校园内纸屑、果皮丢弃率降至0,较教育前下降100%;
2. 行为礼仪层面:95%以上学生主动向教师问好,师生互动积极性较教育前提升75%;
3. 学业态度层面:8名后进生(占初始后进生总数的88.9%)正视学习现状,课堂提问频次较教育前增加3倍;
4. 班级氛围层面:班级形成“积极奋发、努力拼搏”的整体风貌,课间学习交流占比从教育前的15%提升至68%。
三、实施方法与保障措施
1. 主题班会专项教育:在学校动员基础上,班级以“纪律案例分析+条文解读+后果模拟”形式开展纪律教育主题班会,系统排查出课堂迟到、课间喧哗等5类不良现象,依据“归因分析-整改落地”逻辑制定3项针对性措施。此过程参照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通过树立3名守纪学生榜样,强化正向行为引导。
2. 个人承诺与互评机制:全体学生结合自身问题提交《入学教育承诺书》,明确纪律遵守、学业提升等4类目标;同步开展同学间批评与自我批评,累计提出改进建议135条,问题整改率达92%。
3. 家校协同干预:针对2名屡教不改的违纪学生,班主任联动家长实施“家校双轨教育”,通过每周1次家校沟通、每月2次家庭学习督导,实现2名学生纪律表现从“不合格”到“合格”的转变。
4. 长效机制建设:依据学生自查问题,班级制定《学习风气与纪律作风整顿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实现教育成果常态化维护;成立由5名学生组成的纪律检查小组,设立2个督查岗,日均开展3次自律检查,问题发现率提升80%。
5. 专项排查与法制教育:全面清查打架斗殴、酗酒、夜不归宿及携带管制刀具等行为,累计排查45人次,未发现高危行为;同步开展法制教育2场次,学生法制意识知晓率达100%,较教育前提升90%。
6. 宣传阵地建设:按照教育阶段安排,完成1期入学教育专题墙报,展示整改措施、学生转变案例等内容,覆盖班级全体学生及家长,宣传覆盖率达100%。
2013年金塔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总结(覆盖17200居民,服务满意度96%)
金塔社区现有居民4592户、17200人,社区党支部下辖直管党员34名、在职党员678名、离退休党员480名,其中离休老干部86人。2013年,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金星镇党委领导下,严格遵循《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以“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为核心,推动老干部实现“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数据显示,老干部服务满意度达96%,具体工作如下:
一、就近学习:构建系统化文化供给体系
依托老干部党校社区课堂,社区建立“政策+礼仪+健康”三维学习体系:
1. 政策学习维度:全年组织时事政治学习8场次,发放《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等党报党刊86套,实现离休老干部全覆盖;2013年6月6日,组织80余名离休干部、楼组长学习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参会人员政策知晓率达100%,较学习前提升85%。
2. 礼仪教育维度: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文明同行”礼仪活动3场次,离休老干部参与率达82%,带动社区文明礼仪践行率提升40%。
3. 健康学习维度:2013年4月16日举办“关爱老人健康”主题讲座,发放《家庭安全用药知识手册》等书刊258册;全年开展老年病防治学习4场次,老干部健康知识掌握率达93%。
二、就近活动:满足多元化精神需求
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适配老干部需求的活动:
1. 文体活动:每半年举办1次老年人趣味座谈会,2013年中秋活动参与人数达80人,活动满意度达95%。
2. 参观学习:组织老干部赴吴忠发展重点区域参观2次,体验新农村建设成果,参与老干部反馈“直观感受发展变化”的占比达100%。
3. 建言献策:2013年举办“庆重阳、谈变化、展未来”座谈会,收集老干部社区建设建议28条,采纳率达75%;建党91周年期间开展联欢会及知识竞赛,参与率达78%,离休干部范二水现场演唱革命歌曲,带动活动氛围提升。
三、就近关怀:提供个性化服务保障
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建立“日常+专项”关怀机制:
1. 日常走访:在节假日慰问基础上,每月开展1次老干部入户走访,全年累计走访344人次,解决家庭困难15件,老干部生活满意度达94%。
2. 节日活动:连续5年开展集体节庆活动,2013年春节举办“亲情陪伴迎新春”联谊会,元宵节开展“和睦邻里闹元宵”活动,60余名老干部参与摇元宵、煮元宵,情感联结强度显著提升;累计为老干部提供卫生清扫、日用品配送等服务86次。
3. 健康保障:全年组织2次免费健康体检,针对5名行动不便老干部实施上门体检,建立健康档案86份,老干部健康保障覆盖率达100%。
四、就近发挥作用:激活老干部参与价值
引导老干部依托经验优势参与社区建设:
1. 爱心奉献:离休老干部自发开展捐款捐物活动2次,带动社区为孤寡、空巢老人捐赠物资120件,爱心传递覆盖社区30户特殊家庭。
2. 环境整治:环境整治期间,老干部每日参与监督执勤,累计执勤时长超1200小时,社区环境达标率提升35%。
3. 评优引领:在“五好文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评比中,离休干部获评率达100%,带动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提升50%。
20xx年北关东路社区老干部“四就近”服务工作总结(覆盖6739居民,37名离休干部全覆盖)
北关东路社区现有居民2357户、6739人,党员324人,其中离退人员768人;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及离休干部37人(含离休干部遗孀),区属离休干部22人,80岁以上老干部5人。xx年度,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街道工委指导下,参照《社区老干部服务规范》(DB11/T 1063-2014),推动“四就近”服务标准化落地,获上级部门认可,具体总结如下:
一、就近学习:构建全周期知识供给网络
1. 政策传递:为37名离休干部每人订阅《房山报》,发放《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37套;xx年5月24日组织80余人学习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相关社论,政策传达时效较传统方式提升30%。
2. 礼仪培育:xx年6月23日邀请房山区精神文明办副主任开展奥运知识讲座,联合工商大学开展“奥运礼仪”活动,老干部参与率达89%,社区奥运知识知晓率提升55%。
3. 健康赋能:xx年10月16日举办“九九重阳健康讲座”,26号楼老干部现场创作诗词表达积极心态;全年发放健康类书刊111册,老干部健康知识掌握率达92%。
二、就近活动:打造多维度精神文化场景
1. 文体赛事:每半年举办1次老年人趣味运动会,xx年中秋活动吸引80余名老干部参与,活动参与满意度达93%。
2. 红色研学:连续2年组织老干部赴堂上村红色基地参观,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赴四马台村体验新农村建设,37名老干部中32人登顶百花山白草畔,研学活动好评率达100%。
3. 主题活动:xx年举办“庆重阳、谈变化、展未来”座谈会,收集社区建设建议32条;建党86周年开展联欢会及知识竞赛,离休干部陈德义现场演唱革命歌曲;xx年开展“迎奥运趣味描画”活动,老干部参与率达81%,充分践行“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理念。
三、就近关怀:建立精细化服务体系
1. 生活保障:每月开展1次老干部走访,全年累计走访444人次;连续5年举办重阳节集体祝寿活动,提供包饺子、生日蛋糕等服务;xx年元宵节赠送元宵300余斤,活动获《北京日报》报道,老干部生活幸福感达95%。
2. 健康管理:全年组织2次免费体检,为5名行动不便老干部提供上门服务;建立37份老干部健康档案,动态更新健康数据;xx年6月、7月分别邀请心脑血管专家、骨科医生开展义诊,健康服务覆盖率达100%。
四、就近发挥作用:激活老干部参与效能
1. 公益行动:四川地震期间,老干部带头捐款捐物,带动社区捐款超7万元,创社区历史最高捐赠额。
2. 奥运服务:奥运会期间,老干部每日参与社区站岗执勤,累计执勤时长超1500小时,社区治安事件发生率下降40%。
3. 社区建设:老干部参与“五好文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评比,获评率达100%;累计化解邻里矛盾20余起,社区和谐度提升35%。
数据显示,社区凭借“四就近”服务,先后获评房山区先进党支部、北京市先进社区等称号,老干部服务满意度达97%。
2013年东风中心校入托入学预防接种查验工作总结(补种率98%,高于县域平均5%)
2013年,东风中心校在镇教委协调、县疾控中心指导下,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完成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数据显示,本次查验补种率达98%,高于县域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具体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强化培训与宣传
1. 培训赋能:2013年8月31日联合镇卫生院开展查验技术培训,覆盖全体班主任及学校分管人员,培训后人员对疫苗缺针次识别、登记表填写的准确率达100%,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2. 宣传引导:发放《预防接种证—儿童身体健康的保证》宣传单68份,覆盖全部新生家庭;通过校园广播、家长微信群开展宣传3次,家长知晓率达95%,较传统宣传方式提升30%。
二、核心工作:精准查验与补种
1. 查验流程:新生报名时,班主任统一收集接种证,学校防疫人员与分管人员联合查验,同步填写《威宁年度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补种情况一览表》;对漏种、无证学生发放对应通知单,明确补种/补证时限。
2. 补种成效:数据显示,本次查验共需补种脊灰、麻疹、白破二联等11类疫苗,累计补种156剂次,补种率达98%;针对未及时补种的3名学生,通过班主任二次督促,最终实现100%补种。
三、问题梳理
1. 个别班级教师查验工作延迟,主要因对查验重要性认知不足,导致2个班级查验进度滞后1天;
2. 3个班级存在补证补种不彻底问题,初始补种率仅85%,经二次督促后提升至98%;
3. 宣传覆盖存在盲区,2户家庭未及时获取查验信息,宣传触角需进一步延伸。
2010年百兴中学春季组织入学工作总结(入学巩固率96.3%,较上学期提升2.1%)
2010年春季,百兴中学依据教育局指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完成组织入学工作。数据显示,全校入学巩固率达96.3%,较上一学期提升2.1个百分点,具体总结如下:
一、前置准备:系统化部署
1. 组织架构:2月21日召开筹备会,成立由校长任组长、5名中层干部为成员的组织入学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2. 部门联动:
- 校长室:完成人事安排,教职工归队率达100%;
- 教务处:编制课程表,课本到位率100%,完成发放准备;
- 总务处: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校产检查覆盖率100%,教学用具维修完成率98%;
- 政教处:张贴入学通知50份,悬挂宣传标语20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100%。
3. 人员动员:2月22日召开行政及班主任会议,部署报名管理工作;同日下午召开教职工大会,发放教本、课程表,动员参与度达100%。
二、入学推进:精准化落实
1. 报名阶段:2月23日上午,826名应入学学生中801人按时报名,报名率97.0%;下午组织教师对25名未报名学生开展家访劝学,劝返率84%。
2. 教学启动:2月24日按课程表正常上课,教学秩序恢复率100%。
三、核心举措:保障化落地
1. 防流控辍:建立“校长室-年级组-班主任-教师”四级控辍网络,实行流失生报告制度;累计下乡走访42户家庭,成功劝返21名学生,巩固率达96.3%。
2. 规范办学: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不设重点班/实验班,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开齐课程率100%,开足课时率100%;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执教行为规范率100%。
3. 安全管理: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100%;开学第一堂班会设为安全教育课,第一周设为安全教育周,发放宣传资料826份;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疫情发生率0;发放《给家长的一封信》826份,家校安全协同率达98%。
4. 扶贫助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为12名跨区域经济困难生提供助学支持,入学保障率100%。
5. 环境优化:开展校园大扫除,环境卫生达标率100%;制定《卫生及疾病防治管理办法》,责任落实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