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X年度XX县财政局财政工作综合报告(财政总收入突破XX亿元)

2025-10-08人已围观

202X年度XX县财政局财政工作综合报告(财政总收入突破XX亿元)

202X年,XX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与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重点保障”的财政管理原则,通过开源节流强化收入征管、优化结构保障重点支出、多措并举深化财税改革、创新思路防范财政风险,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X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X年全县财政收支核心指标完成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稳中有增

202X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5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2%,较上年增长2%,收入规模与增速均保持县域经济适配水平。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完成4.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73.5%,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显著优化;非税收入完成1.52亿元,占比26.5%,严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符合财政部关于“提高税收占比、优化收入结构”的管理要求。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障精准有力

202X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3亿元,占年初预算的97.3%,支出执行率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预算执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其中,支撑GDP增长的八大类支出(包括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保、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完成33.49亿元,同比增长12%,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有效发挥了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202X年财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构建“三维度”收入征管体系,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1. 财源培植维度:夯实收入增长基础

围绕脱贫攻坚与民生事业发展需求,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培育+实体扶持”三重路径壮大财源。在项目建设方面,加快推进XX等在建项目实施,全年重点项目投资对财税贡献率达35%;在产业培育方面,聚焦花椒、肉牛、茶叶等主导产业,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1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税收增长18%;在实体扶持方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县域内230家中小企业减免税费1.2亿元,同时通过“银企对接”帮助企业获得贷款3.5亿元,做实县域实体经济税源。

2. 征管优化维度:提升收入征管效能

建立“财税联动+动态监控+考核问责”的征管机制。每月召开财税收入分析会,细化分解收入任务至各征收单位,落实“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要求;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重点税源企业(年纳税额500万元以上)实施动态监控,全年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率达62%;将收入完成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对未完成任务的3个单位进行约谈,确保应收尽收。

3. 非税管理维度:规范非税收入征管

严格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12类非税项目实行目录清单管理,全年非税收入征管合规率达100%。同时,盘活国有资产资源,通过国有资产出租、处置等方式实现非税收入增收2300万元,为财政收入提供补充支撑。

(二)建立“四聚焦”支出保障机制,全力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1. 聚焦资金筹措:拓宽扶贫资金渠道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多渠道筹集脱贫攻坚资金。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0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8.5亿元;推动桶井乡极贫乡镇子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落地,桶井乡极贫乡镇子基金到位8.2亿元(已使用5.93亿元),扶贫产业子基金到位5.6亿元(已使用3.15亿元),两类基金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200人,实现人均年增收4500元。

2. 聚焦资金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应整尽整、精准投放”原则,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4亿元,重点投向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建立“资金-项目-贫困人口”精准对接机制,整合资金中85%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其中道路硬化、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投入3.2亿元,惠及贫困村58个;产业扶贫项目投入2.2亿元,带动420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符合财政部《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管理办法》中“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

3. 聚焦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规范

制定《XX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XX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实施意见》等6项制度,构建“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全流程监管体系。全年开展扶贫资金专项检查4次,检查项目120个,涉及资金3.8亿元,发现并整改问题15个;建立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体系,对20个重点扶贫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平均得分85分,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升。

4. 聚焦民生保障:落实惠民政策

压缩党政机关6%行政经费(共计197万元)用于教育精准扶贫,投入2.2亿元落实农村贫困家庭高中、大学学生学费免补政策,惠及学生1.2万人次;投入1.89亿元保障城乡低保(覆盖71.4万人次),投入1.84亿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2579万元用于城乡医疗救助,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完成耕地地力补贴资金发放3720万元,惠及农户8.5万户,政策兑现率达100%。

(三)深化“五领域”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精细化水平

1. 预算管理改革:构建全口径预算体系

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编制202X年县级财政总预算及部门预算,经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后,及时下达各单位预算指标,预算编制合规率达100%。同时,清理长期固化支出项目12个,收回结余结转资金2.3亿元,统筹用于脱贫攻坚、政府债务付息等重点领域,预算统筹能力显著增强。

2. 财政投资评审改革:严控政府投资成本

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应审尽审”,全年完成项目评审302个,评审金额51.51亿元,审定金额48.25亿元,审减资金3.26亿元,审减率6.3%,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通过评审,有效避免了“超概算、超标准、超规模”问题,为政府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符合“过紧日子”的财政管理要求。

3. 政府债务管理改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组建债务风险防范管控专班,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风险预警”制度。202X年,全县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省定限额内,无新增隐性债务;通过债务置换、展期等方式化解存量债务4.5亿元,债务风险等级维持在“绿色”区间,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中“严控债务风险”的要求。

4.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制定《XX县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流程,全年开展国有资产清查2次,盘活闲置资产15处,实现国有资产增值收益800万元。因国有资产管理成效显著,XX县获得202X年省财政厅财政综合考核奖励资金2500万元,为全省10个获奖县(市、区)之一。

5.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实现县级预算单位支付电子化全覆盖,全年办理电子支付业务1.2万笔,支付金额28亿元,支付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50%。同时,建立国库动态监控体系,对资金支付实行“实时监控、违规预警”,全年拦截违规支付业务32笔,涉及资金1500万元,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四)强化“双驱动”党建业务融合,筑牢财政工作政治根基

1. 党建引领驱动:压实党建工作责任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开展党支部学习48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20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县财政局综合一、二支部在铜仁市智慧党建平台综合排名稳居前3位,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2. 帮扶实践驱动:助力脱贫攻坚

选派6名干部入驻泉口镇三合村、大土村等4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工作组组长,投入帮扶资金800万元实施“五小”工程(小水利、小道路、小产业、小文化、小卫生),解决帮扶村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开展“扶贫日”募捐活动,干部职工捐款8900元;为33户计生帮扶对象送去慰问金3.3万元,为泉口镇中心完小捐赠电脑10台,帮扶工作获得群众好评。

三、202X年财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收入结构仍需优化:税收收入占比73.5%,虽较上年提升,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占比相对较高,收入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2. 支出压力持续加大: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刚性支出需求年均增长10%以上,而财政收入增速仅2%,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3. 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部分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不够紧密,绩效管理“指挥棒”作用未充分发挥。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