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09-2024年妇联党建工作全景总结报告(数据驱动型)
2025-10-07人已围观
2009-2024年妇联党建工作全景总结报告(数据驱动型)
一、2009年妇联党建工作专项总结
2009年,妇联机关党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开展“党的十七大主题教育”为核心抓手,全面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年工作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点,通过系统化举措切实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与战斗力,为新时期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思想、政治及组织保障,相关成效已通过年度党建考核验证。
(一)思想建设:构建“学习型机关”量化成果
妇联党组将思想建设作为党建核心任务,制定《2009年度机关党员学习实施方案》,明确“理论+实践”双轨学习路径,实现学习频次、质量双提升。
1. 学习机制规范化:建立“三级联动”学习制度(党组中心组-中层干部-普通党员),全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12次,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中层以上干部提交学习发言及体会文章12篇,党组书记开展专题党课2次,学习参与率达100%。
2. 学习载体多样化:创新实施“四个一”学习工程(每季度读1本好书、听1场党课,每半年撰写1篇理论文章、参加1次专题培训),推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研究》《现代公务员心理分析》等专业书籍,覆盖党员干部100%。同步开展“书香四月”活动,成立学习型家庭建设领导小组,通过送文化下乡、定点咨询、专场培训等形式,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覆盖乡镇12个,学习型家庭创建知晓率提升至85%。
(二)组织建设:“两明显”党支部创建实效
以制度建设为根基,探索支部建设长效机制,全年组织生活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党员管理精准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1. 制度体系完善: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与“三会一课”制度,建立组织生活检查、考评细则,形成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全年召开支部委员会12次,党员大会6次,组织生活会2次,会议达标率100%。
2. 党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2009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名,完成培养考察次数4次,符合发展标准率100%。
3. 结对帮扶落地:机关支部深入结对村开展精准帮扶,5月22日,妇联主席带队赴柳峰乡梧村开展十七大精神宣讲,召开座谈会3场,收集基层问题建议15条;七一前夕慰问老党员8名,解决实际困难6项,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8%。
4. 应急响应行动:汶川地震后,机关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首次捐款3000元,6月再次以“特殊党费”形式捐款1200元(4名党员平均捐款300元),捐款率100%。
(三)作风建设:“四好科室”创建量化指标
以“学习好、服务好、管理好、廉政好”为标准,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制定《泰顺县妇联“四好科室”创建实施方案》,全年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1. 廉政建设深化:4月29日开展“关系与规则”专题廉政讨论,参与人数25人,形成整改意见8条;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组织廉政教育学习4次,覆盖党员干部100%。
2. 效能监察强化:开展违反“四条禁令”专项检查6次,发现问题0起;完成领导干部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及职务廉洁自查工作,涉及人员12名,问题整改率100%。
(四)组织活力:党建与业务融合实践
通过落实责任制、主题教育、业务联动三维举措,党组织战斗力与凝聚力显著增强,相关做法获县委组织部肯定。
1. 责任体系构建:建立“书记负总责、支部抓落实”党建责任制,党组召开专题党建会议4次,解决实际问题9个,严格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决策机制,决策执行率100%。
2. 主题教育落地:对照县委《关于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县委发〔2009〕6号),分3个阶段推进主题教育,完成集中学习5次、专题研讨3次,参与率100%,实现“教育与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3. 业务融合创新:4月22日开展“妇女为‘三个泰顺’建设做什么”专题讨论,形成工作举措12条;走访柳峰、仕阳等乡镇10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18项。在全省第八届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动“专职专选”政策宣传覆盖295个行政村,最终选出女支部书记7名(占比2.4%)、女村委会主任2名(占比0.7%)、女委员358名(占比28.6%),妇女参政比例较上届提升5.2个百分点。
4. 制度优化升级:修订会议、学习、公务接待、公车管理、信访接待等10余项制度,制度执行检查覆盖率100%,信访案件办结率100%。
二、2011年市妇联党建工作专项总结
2011年,市妇联党支部在市直机关党工委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市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体会议精神,以“创业、创新、创优”为主题,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实现党建工作与妇联业务深度融合。全年通过思想、组织、作风三维建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推动妇联各项工作完成率达100%。
(一)思想建设:党员素质提升工程
1. 学习机制系统化:制定《2011年度市妇联党员学习计划》,采用“集中学习+在线学习+专题研讨”模式,全年组织集中学习16次,在线学习平均时长超40小时,学习达标率100%。
2. 主题活动实效化:开展创先争优与“三创”活动专题学习4次,组织《妇女权益法律知识》测试1次,平均分达92分;表彰和谐家庭、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典型100余名,通过电视台宣传“双学双比”女状元、“巾帼建功”标兵23人,群众知晓率提升至78%。
3. 文明创建常态化:参与“文明和谐机关和科室”创建,获评“文明科室”1个;开展“道德楷模”评选,推荐候选人3名,其中1人获市级“道德楷模”提名。
4. 建言献策精准化:收集党员干部建议12条,其中《关于加强机关干部开展健康体育活动的建议》获市直机关党工委采纳,相关举措于2012年落地实施。
(二)组织建设:支部规范化达标
1. 组织架构完善:支部委员配备齐全,设书记1名、委员3名,制定《支部工作细则》,全年召开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6次,组织生活会2次,会议记录完整率100%。
2. 民主生活高质量: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能力”为主题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收集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见45条,整改完成率100%。
3. 党员发展严格化: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其中1名按期转正,1名列为发展对象,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35岁以下党员占比提升至35%。
4. 信息管理精准化:完成党员信息库建设,录入党员信息12条,准确率100%;按工资标准核算党费,全年收缴党费8640元,上缴及时率100%。
(三)反腐倡廉建设:廉政防线构建
1. 专项整治落地:开展“三查三纠”行动(查作风、查效率、查管理),发现问题3项,整改完成率100%;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文件4次,覆盖党员干部100%。
2. 制度约束强化:修订《市妇联机关规章制度》,新增廉政风险防控条款8项,开展廉政风险排查2次,识别风险点6个,制定防控措施12条。
3. 警示教育常态化:组织观看警示纪录片3部,“七一”期间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次,参与率100%;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2次,廉政建设纳入民主生活会重点议题,整改落实率100%。
4. 廉政成效显著:全年未发生党员干部违法违纪、不团结及责任事故,实现“三无”目标,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6%。
(四)作风建设:服务民生实效
1. 巾帼创业工程:建立下岗失业妇女台账,覆盖妇女232人;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接待咨询1000余件,为133名妇女出具初审表,申请金额934万元,实际落实121人、847万元,放款率91%。联合市人保局开展SIYB创业培训,培训妇女60人,创业成功率达35%;筹建妇女创业就业指导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名,建立创业项目库,收录项目50个;新建市级“新农村巾帼信息服务站”7个、省级3个,配备设备20台(套),服务农村妇女超500人次,培养种植、养殖等各类大户117户。
2. 就业领域拓展:实施“吉林大姐”劳务输出工程,转移农村妇女劳动力262人,就业率达92%;开展“百名妇联干部牵手百名妇女创业就业”工程,三级妇联干部帮扶232名妇女,成功就业185人,就业率80%;建立妇女就业基地5个,提供岗位120个,安置失业妇女86人;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设立咨询台3个,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登记求职意向150人,达成就业意向68人;举办妇女手工编织作品展,展出作品30余件,带动12名妇女实现手工创业。
3. “三零社区(村屯)”建设:制定《市“三零社区”“三零村屯”创建方案》,明确2011-2012年目标(每街道2个社区、每乡镇2个村屯达标);调研7个乡镇、2个街道,指导创建点18个,其中3个社区获评省级“三零示范社区”,达标率17%。
4. 和谐家庭创建:举办“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系列活动,召开表彰大会1次,申报省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2个、示范户3户;举办文艺汇演1场、女干部联谊会1次,发放经济社会发展知识问答材料500份;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发送廉政倡议书1200份、贺卡800张,编发行为公约宣传单2000份,获评吉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推荐单位;节日期间走访困难党员妇女、春蕾女童95人次,投入慰问资金34800元;为特殊学校、乡镇送医送药送物资,折合人民币15000元;洪灾期间组织募捐,筹集资金28344元,争取救灾衣物90件,受益群众超300人。
5. 权益保障强化:建立“一站一席四中心”维权网络(维权站、陪审员席、法律帮助中心等),实现“五有”“五纳入”目标;受理信访案件4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开展“三八维权周”“6.26禁毒日”宣传活动,悬挂标语50条,出动宣传车10台次,播放法律讲座8期,覆盖群众超2万人,妇女法律意识知晓率提升至82%。
三、党建工作共性经验与核心成效
(一)核心经验
1. 机制化建设是基础:建立“党建+业务”双考核机制,将党建目标纳入妇联工作总体规划,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2009-2011年党建考核优秀率保持100%。
2. 精准化服务是关键:聚焦妇女创业、就业、维权、家庭建设等核心需求,采用“项目化运作+数据化管理”模式,相关项目受益人数年均增长25%。
3. 常态化学习是保障:构建“分层分类+按需施教”学习体系,结合中央政策与妇联业务,学习内容针对性达90%以上,党员干部业务能力测评优秀率超85%。
(二)存在不足
1. 创新意识待提升:部分工作仍沿用传统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应用不足,2011年线上服务占比仅20%。
2. 培训力度需加强:党员系统培训覆盖率虽达100%,但专项技能培训(如新媒体运营、项目管理)占比不足30%,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通过2009-2011年系统化党建实践,妇联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后续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关数据与成效已纳入年度党建工作报告,作为优化工作的核心依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2009-2024年妇联党建工作全景总结报告(数据驱动型)
- 202X年度金融业多岗位工作复盘与成果总结
- 202X年度办公室收发文工作复盘报告:以流程优化实现效能提升,全年处理文件1280
- 2012-2013年汽车4S店多岗位工作总结(含质检逻辑、销售管理及财务流程)
- 20XX年XX镇农业工作年度总结——以科技赋能为核心,实现农产品增产20%、农户
- 2024年X月禁毒宣传月度工作总结(覆盖3个行政单位,触达群众5200余人次)
- 202X年度加油站核算会计工作总结(含核心业务数据与流程优化)
- 2018年度XXX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总结(项目周期:2017.11-2018.12)
- 2021年局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点
- 2001-2024年银行会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累计服务3家企业,获7项行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