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0-2016年保洁部多场景运营工作总结(含核心数据与管理效能分析)

2025-10-05人已围观

2010-2016年保洁部多场景运营工作总结(含核心数据与管理效能分析)

一、2012年梅村服务区保洁班工作总结

2012年,梅村服务区保洁班在经发公司及服务区统一领导下,以“用心服务、争创一流”为核心服务理念,通过32名员工的协作完成全年保洁任务,服务质量获得各级领导与同事认可。依据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全年工作围绕服务质量提升、流程标准化、员工素质强化三大核心展开,具体数据与措施如下:

(一)服务质量与应急保障成效

1. 重点时段保障:春运期间,针对日均人流量超1.2万人次的高峰,保洁班全员加班加点,日均工作时长延长至12小时,高效完成停车场、公厕等区域保洁,未出现卫生投诉;国庆长假期间,面对高速公路首次免费通行导致的车流量、人流量翻倍情况,12名员工连续工作15天,确保服务区卫生达标率维持在98%以上。

2. 安全与检查配合:配合公司内外部安全大检查4次,共排查安全隐患3处,整改完成率100%;全年协助服务区完成上级领导来访及检查接待26次,临时保洁保障任务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3. 物料与成本管控:对保洁器具实施统一登记造册管理,涉及工具12类共86件,分发到人并建立损耗台账。截至2012年11月,保洁用品月均消耗费用从3500元降至2500元,降幅达28.6%,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二)标准化流程建设

1. 责任体系优化:在2011年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实施“划点、划片”责任机制,将服务区划分为8个责任区,明确每个区域的保洁标准、频次及责任人,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监管”。

2. 检查机制落地:从保安班组抽调4名专职人员组成检查小组,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采用“日检查、周汇总、月考核”模式,发现问题当场记录并要求2小时内整改,全年检查合格率从年初的92%提升至年末的97%。

(三)员工素质提升

1. 培训与思想引导:服务区综合部每月组织1次全员会议,覆盖思想教育、安全规范、服务礼仪等内容;针对新员工开展“师徒制”培训,由熟练工带教岗位技能,确保新员工入职1周内可独立上岗。

2. 安全管理强化:始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全年开展安全培训12次,涉及用电安全、化学试剂使用等内容;对保洁区安全隐患实行“周排查、月复盘”,未发生安全事故。

(四)现存问题

1. 人员稳定性不足:保洁员多来自农村,人员流动率达35%,部分员工在工作纪律、行为举止方面需加强监督,需进一步完善岗前培训与激励机制。

2. 专业技能短板:面对新型清洁材料,80%员工缺乏系统清洁技术,需补充专业培训;2013年经发公司计划配备扫地车,需提前开展设备操作培训。

3. 记录规范性欠缺:工作台账记录存在不完整、不美观问题,需制定标准化记录模板并定期检查。

二、2012年某公司保洁部工作总结

2012年,该公司保洁部承担3个办公区(含350间办公室)、2个室内区域及10个家属区的保洁任务,全年通过流程优化与团队管理,完成各项工作并获得业主认可,核心数据与措施如下:

(一)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 大型活动保障:年初承接公司团拜会保洁任务,组织20名员工对1.6万平方米区域进行清洁,耗时3天完成,卫生达标率100%;10月完成调度大楼外幕墙清洗,涉及面积8000平方米,采用专业清洗设备,清洗后洁净度达95%以上。

2. 搬迁与日常保障:接到下属部门北楼搬迁通知后,48小时内组织15人完成北楼全面保洁,获得搬迁业主100%满意度反馈;配合物业公司完成省公司第四季度工作会议接待服务,临时增派8名保洁员,保障会议期间卫生无死角。

3. 安全与隐患整改:配合省公司春季、秋季安全大检查2次,排查安全隐患34处,整改完成率100%;协助完成大楼12间办公室粉刷登记及8处外幕墙玻璃破损更换,响应及时率100%。

(二)标准化与管理优化

1. 责任与培训体系:实施“划点、划片、划楼”三定机制,将10个家属区划分为15个责任区;针对岗位轮换及新员工,采用“例会讲理论+在岗做示范”培训模式,全年开展技能培训8次,保洁质量达标率提升5%。

2. 检查与考核落地:每月不定期抽查各管理区保洁质量,采用百分制评分,不合格项要求当日整改;建立工作记录台账,通过记录分析工作进度与质量,确保管理可追溯。

(三)成本与安全管控

1. 节能降耗推进:响应公司“三节约”活动,引导员工减少清洁剂使用量、重复利用可回收物料,全年清洁剂消耗减少15%,垃圾袋使用量下降20%。

2. 安全管理强化:每周开展1次安全培训,内容涵盖高空作业、设备操作等;对保洁区隐患实行“发现-上报-整改-复核”闭环管理,全年无安全事故。

(四)现存问题

1. 人员素质差异:保洁员来源多样,30%员工在服务意识、操作规范方面需提升,需加强针对性培训。

2. 技能与记录短板:新型清洁技术掌握不足,台账记录专业化程度低,需制定技能提升计划与标准化记录模板。

三、2011年保洁部维护与改造工作总结

2011年,该保洁部以安全生产为前提,完成日常维护、改造项目及缺陷消除等工作,核心数据与措施如下:

(一)日常维护管理

1. 制度与定期工作:建立日常巡查、应急反应等制度,明确维护标准与安全规范;以防汛、防寒、防风为重点,制定定期工作计划,完成护坡整修3处、墙面修补12处、屋面防水补修8处。

2. 费用统计:全年修缮费用合计295842元(2010年11月4689元至2011年10月14342元),卫生费用4020元,总维护成本299862元;技改材料费用41760.76元,涉及空冷电梯间屋顶改造(3785元)、防寒改造(24289元)等项目。

3. 安全与缺陷消除:开展安全培训6次,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全年消除重要缺陷3项(二单元集控楼热水器故障、4主变遮拦松动、二单元泵房屋顶漏水),一般缺陷454条(上网106条、自查348条),消缺率99.56%。

(二)改造项目实施

全年完成17项改造项目,总费用133738元,重点包括:维护楼后物供库房大门柱修复(9500元)、生活污水处理地面下陷处理(9250元)、空冷前护坡渠整修(9800元)等,改造后设施故障率下降40%。

(三)施工票管理

全年办理热力机械工作票26票、一级动火票20票、设备检修试申请票1票、25T吊车用车票11票,所有票据均按规范流程审批,未出现流程疏漏。

四、2016年上半年保洁部专项工作总结

2016年上半年,该保洁部在公司领导及项目部指导下,配合各专业部门完成卫生清洁任务,核心数据与措施如下:

(一)重点区域保洁

1. 清洁标准落地:针对楼道、卫生间等高频使用区域,明确“便池无污物、地面无脚印、墙面无污渍、卫生间无异味”标准,安排8名员工专职负责,每日清洁频次不低于3次,卫生达标率维持在96%以上。

2. 专项服务数据:上半年完成入室清洁服务5544次、入室打水924壶、入室浇花开门126次、五层阳光房浇花342盆、开锁服务102次;开展外围大清9次、车库地面墩擦6次、电梯镀油8次、F7层楼顶清扫12次;配合大型活动16次、会议服务380次、额外清理房间19间。

(二)管理与团队建设

1. 纪律与奖惩: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采用“绩效评分+奖惩挂钩”模式,表现优秀员工奖励频次为每月2-3人次,违规员工批评教育率100%,员工出勤率维持在98%以上。

2. 协作与节能:积极配合维修部门处理跑冒滴漏问题,维修后清洁响应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推行“节约物料”理念,合理使用保洁工具,延长工具使用寿命30%。

(三)现存不足

1. 专业知识短板:部分员工对新型清洁技术了解不足,需加强培训;

2. 管理能力待提升:因经验不足,部分事务处理效率较低,需优化工作流程。

五、2010年大厦客服中心保洁部工作总结

2010年,大厦客服中心保洁部通过团队建设、流程优化与成本管控,完成各项工作,核心数据与措施如下:

(一)团队与日常管理

1. 团队稳定性建设:全年稳定老员工8名,吸纳新员工5名,通过“平等对待、能力优先”原则,营造内部融洽氛围,人员流动率控制在15%以内。

2. 保洁质量提升:调整区域划分,制定《保洁区域自检表》《保洁卫生抽检表》,实行每日例会制度;将大厅大理石保洁频次从每年2次提升至4次,完成大厦所有卫生间顶清洗及客户窗玻璃清洗,保洁质量满意度达95%。

(二)创收与成本管控

1. 创收成果:除本职工作外,承接3家公司长期室内保洁服务,全年为公司创收4.2万元;

2. 节能降耗:实行物料“定时定量分发”,合理选择垃圾袋厚度(大厦垃圾用薄袋、小区垃圾用厚袋),回收利用旧拖把等工具;优化人员排班,减少不必要加班,人员工资费用同比下降8%。

(三)培训与技能提升

全年组织培训6次,涵盖礼仪礼貌、安全意识、清洁设备使用等内容,员工操作水平与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未出现技能相关投诉。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