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05-2015年XX乡镇党建工作及党费收缴管理总结报告

2025-10-03人已围观

2005-2015年XX乡镇党建工作及党费收缴管理总结报告

一、2006年XX乡党费收缴工作总结

县委组织部: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为强化党员纪律意识、提升党员政治自觉,XX乡将党费收缴作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核心环节,推动党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现将2006年党费收缴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XX乡党组织基础数据概况

1. 区域与人口规模:XX乡国土面积309.97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居委会、16个村民委员会,划分199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65677人,其中农业人口49621人(占比75.55%),非农业人口16056人(占比24.45%),涵盖汉、彝、苗、回、白、傈僳、藏、傣、哈尼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24%。

2. 党组织架构:全乡设1个党委,配备党委委员9名;下辖49个党总支(支部),具体包括2个社区党总支、1个村党总支、15个村党支部、15个乡属机关站(所)党支部,划分党小组223个;配备支部委员105名。

3. 党员队伍结构:全乡党员总数1336名,结构分布如下:

- 按单位性质划分:机关事业单位党员270名(占比20.21%),农村党员1066名(占比79.79%);

- 按性别划分:妇女党员189名(占比14.15%);

- 按民族划分:少数民族党员275名(占比20.59%);

- 按年龄与困难程度划分:60岁以上农村贫困党员16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15.67%);

- 按文化程度划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28名(占比9.58%),初中以上文化党员892名(占比66.77%),初中以下文化党员316名(占比23.65%);

- 特殊群体党员:建国前入党党员XX名。

(二)2006年党费收缴执行情况

依据《党章》规定及《中共XX彝族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党费收缴工作的通知》(XX组通[2003]12号)文件要求,2006年XX乡党费收缴工作在县委组织部指导与乡党委直接领导下推进,各基层党组织协同配合,实现收缴工作有序开展。

数据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100%按核定标准足额缴纳党费,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履行缴费义务,形成示范效应;农村党员结合自身实际,自愿完成党费缴纳。2006年全乡累计收缴党费XX元,截至报告日已全额上缴县委组织部,收缴率与上缴率均达到100%。

中共XX乡委员会

2006年11月10日

二、2005年XX镇党费收缴管理工作总结

2005年,XX镇党委严格遵循《党章》及中组部《关于党费收缴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系统性措施强化党费收缴、使用与管理全流程工作,实现收缴及时率100%、账目准确率100%、开支合规率100%,推动党费管理工作迈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现将2005年度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础数据统计

XX镇共设党支部16个,其中社区党支部10个、村党支部2个、机关党支部4个;党员总数178人,按身份划分具体为:在岗国家干部职工党员62人(占比34.83%)、农牧民党员17人(占比9.55%)、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10人(占比5.62%)、其他身份党员89人(占比50.00%)。2005年全镇累计收缴基层党员党费9327.3元,均按规定纳入专项管理。

(二)核心工作举措

1.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管理责任

镇党委将党费收缴管理工作纳入党建核心任务,明确由1名党委副书记专项分管,配备组织干事具体负责日常收缴管理;设立党费专用账户,实行专款专用,账簿按档案管理规范归档。同时,将党费收缴管理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各支部签订责任状,实现与党建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构建“党委总责、专人负责、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该机制符合《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分级负责、专人管理”的核心要求)[1]。

为提升思想认识,镇党委在镇党校干部培训班中开设党务知识课程,针对性讲解党费收缴的政治意义与制度要求,全年开展党员教育活动12场次,覆盖党员172人(覆盖率96.63%)。结果表明,通过常态化教育,党员对“按时缴纳党费是党员义务、党性观念体现、关心党的事业具体表现”的认知率从年初的82%提升至年末的98%,为收缴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2. 规范收缴流程,健全监督机制

为确保收缴工作标准化,镇党委建立健全三项核心制度:一是党费公示报告制,各党支部均设立党费收缴公示栏,每半年公示1次党员应交、实交党费明细,镇党委年末向各支部通报全年党费收缴、管理、使用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二是收缴时间规范制,明确“在家党员每月缴纳1次、外出及流动党员每季度缴纳1次”的时间标准,允许特殊情况代交或补交,但补交期限严格控制在3个月内,全年无1例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党费情况;三是支部上缴时限制,要求各支部在次季度首月10日前结清前一季度党费,2005年各支部按时上缴率达100%。

3. 严格账目管理,规范使用流程

在党费使用与账目管理方面,镇党委实施三项管控措施:一是建立“党委会研究+一支笔审批”的双重决策机制,明确党费使用范围、审批权限与程序,确保开支符合中组部规定;二是强化监督制衡,重大项目开支必须经党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全年召开党费使用专题党委会4次,审议开支事项6项,均符合规定;三是实现账目“三规范”,对每笔下拨党费做到及时入账、准确记账,统一使用党费专用收据,凭证入账需经主管领导与经办人双重签字,全年账目实现账、据、户完全相符。

4. 强化督查考核,提升管理水平

镇党委建立“半年检查+年末审核”的督查机制,2005年开展党费收缴管理专项检查2次、全面审核2次,采用抽查与普查结合方式,重点核查党员缴费及时性与足额性、党支部收缴规范性、表册账完整性及填写合规性。数据显示,通过督查整改,党员缴费足额率从首次检查的92%提升至年末的99%,党支部表册账填写合规率达到100%。

(三)存在问题

1.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短板,部分流动党员因联系方式变更、务工地点不稳定等原因,出现党费拖交现象,全年流动党员党费逾期缴纳率占流动党员总数的18%;

2. 离退休党员缴费积极性有待提升,部分离退休党员以党费标准认知偏差为由,缴费主动性不足,全年离退休党员缴费提醒次数平均达2.3次/人,高于其他群体党员的1.1次/人。

中共XX镇委员会

三、2015年XX镇党建工作总结

2015年,XX镇党委以“抓班子、带队伍,夯基础、强服务,重整顿、促发展”为工作主线,将基层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全镇重点任务推进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一)工作亮点与成效

1. “三个强化”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

- 强化调查研究:2015年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深入13个村、19个党支部及部分村民小组、党小组开展调研指导36次,形成问题清单28项,明确解决方案28项,问题解决率100%;

- 强化工作落实:全年召开党委会15次、党政班子会22次、党建工作专题会4次,拟定党建工作计划5项,落实上级部署任务32项,任务完成率100%;

- 强化跟踪督查:通过明查与暗访结合方式,开展基层党建专项督查8次,发出整改通知书6份,整改完成率100%,有效推动责任人履职到位。

2. “四个着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

- 着力理论武装: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12次,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班子成员撰写学习心得平均3.2篇/人,理论测试优秀率达100%;

- 着力问题整改:开展班子成员谈心交心22次,梳理班子作风问题11项,制定整改措施15条,整改完成率100%,班子精神风貌显著改善;

- 着力民主集中:严格执行“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的议事原则,全年党委会集体决策事项48项,班子成员意见采纳率达92%;

- 着力能力提升:将急难险重任务分配给班子成员,全年安排重大项目推进、矛盾纠纷化解等重点任务23项,班子成员独立完成率达87%,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3. “九项举措”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 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开展“三会一课”活动189场次,组建宣讲团开展政策宣讲21次,覆盖党员1200余人次;

- 作风转变:推行班子成员与党员干部“一线工作法”,全年深入基层开展服务165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5%;

- 队伍结构优化:为各村(居)配齐第一支部书记及书记(主任)助理19名,全年发展党员10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占比70%,高中以上文化党员占比80%;

- 服务水平提升:通过“党员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载体,设立党员服务岗位58个,党员领办服务项目32个,其中朝阳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利获“省劳动模范”称号;

- 激励关怀: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全年表彰优秀共产党员51名,慰问困难党员72名,发放慰问金及物资共计4.8万元;

- 带头人建设:针对溪边、下源两村支部书记到龄退休、西园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违纪被查的情况,及时召开党员大会调整负责人3名,确保干部队伍稳定;

- 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实“三深入四联户”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结对联系群众520户,解决群众诉求136件;

- 纯洁性建设:修订完善干部管理制度8项,全年对5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5名违纪党员给予党纪处分,党员纪律意识显著增强;

- 基础保障强化:落实村组工作经费10.8万元,争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经费160余万元,完成9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覆盖率达82%。

(二)存在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支部书记责任意识淡化

部分党支部书记存在“重经济、轻党建”倾向,将70%以上工作时间投入经济工作,导致党建工作思想上重视不足、行动上被动应付。数据显示,全年党建工作专项检查中,此类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占比达45%,主要原因在于考核导向中经济指标权重较高,党建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2. 工作推进存在畏难情绪

面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空壳村占比30%)、村干部报酬偏低(人均月报酬低于全县平均水平15%)、队伍结构不合理(45岁以上村干部占比60%)等问题,部分党支部缺乏创新意识与攻坚勇气,党建工作方法单一。结果表明,此类党支部全年党建创新项目数量为0,低于全镇平均2.1个的水平,核心原因在于资源保障不足与能力建设滞后。

3. 党务业务知识欠缺

年底考察显示,35%的党支部书记主业主责意识薄弱,党务工作业务知识考核合格率仅为72%,破解党建难题的办法不足、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党务培训针对性不强,全年开展的4次培训中,针对性业务培训占比仅为30%,与实际需求匹配度较低。

(三)工作改进措施

1. 强化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与重点项目推进、集镇建设、产业发展、综治维稳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调整考核权重,使党建工作占比提升至40%,建立“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机制,确保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2. 强化业务学习

组织党支部书记制定专项学习计划,全年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至五中全会精神及党务业务知识培训6次,其中针对性业务培训占比提升至60%;同时,增设金融、法律、农业等综合知识课程,培养“复合型”党务人才,计划全年培训覆盖率达100%,考核合格率提升至90%以上。

3. 强化督促检查

突出党员主体地位,根据党员需求设计组织生活主题,激发参与主动性;建立组织生活“月检查、季通报”机制,定期派人参加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全年计划开展检查督导12次,总结推广先进经验3-5项,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组织生活质量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

[1] 依据《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组发〔2008〕3号),党费管理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原则,XX镇党委的工作机制符合该规定要求。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