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07-2016年多乡镇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25-09-27人已围观
2007-2016年多乡镇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在各级镇人民政府的领导及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2007-2016年期间,陈场镇、临泽县、大法寺镇等多地紧扣城镇化发展主线,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优化环境”为核心目标,系统推进城镇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及村镇协同发展等工作。通过量化投入、机制创新与精准施策,各区域镇容镇貌、人居环境及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均实现显著提升,现将各阶段工作成果总结如下:
一、城镇管理体系优化与基础设施完善
(一)“脏、乱、差”专项治理
针对镇域普遍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多地通过“队伍建设+机制创新+设施配套”三维举措实现系统性改善。
- 环卫保洁提质:陈场镇通过调研周边乡镇管理经验,制定环卫人员量化奖惩机制,实行“月度考核结帐、年度总结核算”责任制,从人员管理层面根除“脏”的症结;大法寺镇响应“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建立“目标分解-过程监管-考核奖惩”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将镇域划分为若干卫生片区,明确“片区保洁员+村建管理员”双重责任,结合“万人洁城”专项活动定期开展卫生抽查,数据显示,该镇卫生达标率较治理前提升60%以上。
- 城管秩序规范:针对陈场镇“街小、路窄、车辆多”的特点,通过公开招聘组建3人专职城管队伍,制定车辆停放、占道经营等专项管理措施,有效解决乱停乱靠、乱贴乱画、乱摊乱放等问题,镇区交通通行效率提升40%;临泽县全面落实《甘肃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实施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集中整治马路市场、卫生死角等问题,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查验收。
- 基础设施补短板:陈场镇投资近5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其中1万余元用于配置全镇垃圾桶,解决乱泼乱倒问题,近4万元用于改造集镇6处下水道,彻底消除街道积水隐患;临泽县强化建筑工程全流程监管,严格执行报建、招投标、质量监督及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全县建筑工程招投标率、质监率、竣工验收备案率均达100%,工程质量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二)住房保障与民生工程推进
临泽县聚焦住房保障需求,制定《临泽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启动廉租住房制度实施,首批向213户家庭发放租赁补贴11.5万元,同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年完成住房建设12万平方米,其中电力局配套住房0.66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低收入群体住房压力;此外,该县整合各类资金3132万元,重点扶持向前、芦湾等15个试点村建设,配套完善道路、自来水、沼气等基础设施,新建小康住宅428户6.4万平方米,带动全县新建小康住宅2217户,累计达1.6万户,占总农户比例的50%,农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二、城镇更新改造与规划体系构建
(一)旧区改造与功能升级
各区域以“激活存量、提升品质”为目标,推进旧市场、旧建筑及道路改造,释放城镇发展空间。
- 陈场镇改造工程:针对1999年建成的新市场投用后老市场闲置问题,通过招商引资投入近200万元分两期开发,第二期工程于当年完工,改造后新增街道1条,为镇域商业繁荣注入新活力;同时投资近10万元对破损路面进行重新刷黑,保障道路完整性;以试点方式推进旧建筑群改造,累计改造旧房屋80余间,实现老旧建筑功能与风貌的同步更新。
- 大法寺镇道路与片区改造:2015年上半年,该镇对栖贤路、利济北路及连接线共11238平方米路段进行刷黑,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在茶山新区建设中,采用“政府主导、村级牵头、农民自建、统一规划”模式,将片区划分为A区拆迁安置区、B区新建区、C区整治区,其中A区于当年启动建设;同步对原商贸城路口及人行道铺设彩砖,维修镇区下水道、路灯等设施,保障居民生产生活便利。
- 临泽县城镇框架拓展:围绕随岳高速公路转盘落地蔡桥村的机遇,临泽县耗资数万元邀请规划专家实地调研,完成城镇总规编制及部分详规出台;以“分步建设”推进总规落地,投资近50万元硬化世纪大道433米及中心大道东端478米,投资近40万元完成公园路南端577米及中心大道两端554米土方工程,最终形成“回”字形公路框架,城镇面积从1.46平方公里扩展至2平方公里;工业园新增8家企业,商品房开发有序推进,城镇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二)规划引领与重点区域开发
临泽县以“打造西南重镇、建设经济强镇、构筑新型口子镇”为目标,强化规划对城镇发展的引领作用。在XX湖新城开发中,累计投入1.3亿元推进中堤景观带、湿地公园等11个公共项目,完成土方204万方,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广场铺装1万多平方米,新增亮化灯3000多盏;商务新区9个地块招商全部完成,总投资约50亿元,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XX博物馆、城市规划展示馆、国际大酒店等项目有序推进,高端商务功能逐步成型。
此外,该县加快XX新区“四桥六路”建设,BT招标全部完成,南滨河路于11月底建成通车,幸福北路完成底基层;科教创业园区完成投入2.5亿元,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研发中心、教学楼等陆续投用,2家研究院建成运行,为城镇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三、城镇生态绿化与环境品质提升
(一)绿化工程量化推进
各区域严格遵循“生态优先、适地适树”原则(依据《城市绿化条例》核心要求),通过精准投入与科学养护,提升城镇绿化覆盖率与景观品质。
- 陈场镇春季绿化:累计投资33万元,其中乔木种植投入8万元、灌木种植15万元、草坪铺设10万元;四条主要干道及五个生态林网绿化投资近100万元;针对樟树枯萎问题,邀请市园林局专家诊断后投资近5万元,开展整枝、打孔、治病、施肥等养护工作,枯萎枝叶复苏率达90%以上;新修路段植树造林计划同步落地,苗木采购合同进入商谈阶段。
- 临泽县园林县城巩固: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净土”行动,在提升颐和绿苑、城关广场等重点区域绿化品位的基础上,开展“花园式单位”创建;全年栽植各类树木8万株、花卉12万株,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人均新增1.5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4.9%,城镇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农村路网与环境整治
临泽县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一体化,全年小城镇开工新建公共建筑15项,总建筑面积9690.31平方米,总造价668.4万元;开挖埋设供排水管道134公里,新建(改建)集镇、村庄道路86公里,板合、蓼巷、临板公路改造工程完工,新建板桥客运站及23个村级停靠点,农村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大法寺镇创新建设管理机制,在工程开工前要求建设方签订《公物保护协议》,缴纳一定保证金,完工后根据履约情况返还,数据显示,该机制实施后,建设过程中街道设施损毁率下降70%,管理成本降低30%;同时对城建管理人员实行绩效考核,有奖有罚,在2015年“城管会战”中获得第二名,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四、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复盘
在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部分区域仍存在阶段性问题:一是临泽县旧城改造中拆迁阻力较大,导致重点工程进度滞后;二是该县垃圾处理场等重点工程因前期评审环节耗时较长,工程推进速度未达预期;三是部分村庄环境整治存在不平衡现象,个别村违章建筑管控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上述问题为后续工作优化提供了方向,需通过机制创新、流程优化等方式逐步解决。
相关文章
- 2007-2016年多乡镇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 2011-2014年多单位基础党建工作总结汇编(累计开展专题活动120次,党员覆盖超50
- 2013-2017年度公路工程测量员专项工作总结汇编
- 2016年“双创双服务”工作亮点总结:5家企业6项质量奖申报全通过市级考核
- 20XX年度文员岗位工作复盘与效能分析报告
- 2025年上半年卧龙社区党建工作暨“基层党建制度落实年”工作总结
- 2005年新都区政府法制工作总结——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引领,全年处
- 公司基层党建工作总结(2011-2018年)
- 202X年度办公室系统工作综合总结(含12类单位实践数据与优化路径)
- 2020年度导游服务质量量化分析与服务效能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