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6年“双创双服务”工作亮点总结:5家企业6项质量奖申报全通过市级考核
2025-09-27人已围观
2016年“双创双服务”工作亮点总结:5家企业6项质量奖申报全通过市级考核
2016年以来,我局严格遵循“双创双服务”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始终坚持“大力推行名牌战略,全力扶持优秀企业”的核心工作思路,聚焦县域企业质量品牌建设需求,系统开展质量奖申报指导与推荐工作,通过多维度举措推动企业申报各类质量奖项,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政策宣贯,系统营造申报氛围
为破除企业对质量奖申报的认知壁垒,提升企业申报主动性,我局构建“多渠道、精准化”的政策宣贯体系,全面解读质量奖申报条件、程序及相关要求。
具体实践中,我局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线上依托政务网站、行业微信群开设“质量奖政策解读专栏”,定期推送申报指南、常见问题解答等内容,累计发布图文信息28条,覆盖县域企业120余家;线下组织“质量奖申报专题宣讲会”3场,邀请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现场授课,同时组建3支宣导小分队,对营收超5000万元的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宣导,累计覆盖企业45家。
数据显示,该系列宣贯措施成效显著:企业对质量奖申报的知晓率从年初的35%提升至年末的82%,主动咨询申报事宜的企业数量较宣贯前增长120%。此举措严格遵循《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 中“政策透明化、引导精准化”的核心要求,同时参考“政策宣贯有效性模型”,通过“信息触达-认知深化-意愿激发”的三阶路径,有效激活了企业参与质量奖申报的内生动力[1]。
二、开展系统调研,精准实施集中优选
为确保申报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避免资源分散,我局以“科学规划、集中优选”为原则,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结合2016年质量奖培育计划,对县域企业进行分层筛选。
调研阶段,我局制定《企业质量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从“经营规模、质量管理体系、市场口碑、创新能力”四大维度设置12项具体指标(如近3年营收年均增长率≥10%、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省级及以上荣誉≥1项等),组织专业团队对县域内89家规上企业、32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累计收集企业数据台账121套,形成《县域企业质量竞争力调研报告》。
优选阶段,我局采用“定量评分+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依据调研数据对企业进行综合打分,最终从42家符合基础条件的企业中筛选出5家“高潜力、强带动”的优势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涵盖装备制造、农业合作、乳业、钢管制造等4个县域支柱产业。结果表明,入选企业平均综合得分达86.5分(满分100分),其中质量管理体系完备率、市场占有率两项核心指标均高于县域平均水平30%以上。该筛选过程参考“企业潜力评估矩阵” 理论,通过“数据量化-多维比对-精准匹配”的逻辑,确保入选企业与质量奖申报要求高度契合,为后续申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2]。
三、组建专项帮扶小组,实施“一企一策”精准赋能
为解决企业在申报材料准备中面临的“流程不熟悉、材料不规范”等问题,我局创新“结对帮扶”机制,组建专项帮扶小组为申报企业提供全流程指导,助力企业完善申报材料。
帮扶小组由3名持有“国家注册质量管理工程师”证书的专业人员、2名行业技术专家构成,实行“1家企业对应1个帮扶小组”的责任制。帮扶过程中,小组首先与企业召开对接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申报工作方案》,明确材料准备清单、时间节点及责任人;随后协助企业梳理近3年的生产经营数据、质量管理文件、荣誉证明等核心材料,重点指导企业撰写《质量改进报告》《顾客满意度分析报告》等关键文书;最后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开展“多轮审查-反馈整改-复核确认”的闭环审核,累计提出修改建议136条,涉及材料逻辑性、数据准确性、佐证材料完整性等方面,企业整改完成率达100%。
相较于传统“粗放式”帮扶,该模式通过“精准诊断-靶向指导-闭环管理”的流程,显著提升了申报材料质量。据统计,帮扶后企业申报材料的一次性审核通过率从往年的40%提升至2016年的92%,材料修改周期平均缩短5个工作日。此帮扶机制严格遵循“闭环管理理论” ,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的循环,确保帮扶措施落地见效,有效降低企业申报成本[3]。
四、2016年质量奖申报工作成果
截止2016年市级考核截止节点,我局组织推荐的5家企业已成功申报6个质量奖项,且全部通过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现场考核,申报材料已按程序上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圆满完成本年度质量奖培育申报任务。具体申报情况如下:
1. “河北省名牌产品”申报:组织推荐渤海能克钻杆有限公司(主营钻杆制造)、河北耿官屯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营农产品种植与销售)2家企业申报,两家企业均具备“年营收超1亿元、市场占有率稳居省内同行业前3名”的核心优势,现场考核得分分别为91分、88分;
2. “河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申报:组织推荐中国石油集团渤海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第一机械厂(主营石油装备制造)、小洋人生物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乳制品生产)、渤海能克钻杆有限公司3家企业申报,3家企业近3年平均营收增长率达1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评分均高于省级标准10个百分点;
3. “河北省优质产品”申报:组织推荐华油钢管有限公司(主营钢管制造)申报,该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100%,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
从数据维度看,2016年县域企业质量奖申报呈现“数量、质量双提升”特征:相较于2015年(3家企业申报3个奖项,市级考核通过率80%),2016年申报企业数量增长67%、申报奖项数量增长100%,市级考核通过率提升至100%,超额完成本年度“培育4家申报企业、通过率不低于90%”的既定目标。从行业分布看,6个申报奖项覆盖4个县域支柱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申报奖项占比50%,与县域“做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为区域产业质量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 19580-2012):该标准旨在引导企业提高整体绩效和竞争能力,其中明确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透明化政策宣导,帮助企业理解质量奖项的评价逻辑与申报路径。
[2] 企业潜力评估矩阵:一种常用于企业筛选的管理工具,通过设置多维度量化指标,对企业的发展潜力进行分层评估,确保资源向高潜力对象集中。
[3] 闭环管理理论:源于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强调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持续循环,实现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与优化,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