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1年度基层组织执行力提升工作总结(覆盖4乡镇1卫生院,整改问题12类,完成项目23项)
2025-10-05人已围观
2011年度基层组织执行力提升工作总结(覆盖4乡镇1卫生院,整改问题12类,完成项目23项)
一、马寨镇卫生院执行力提升工作(2011年)
根据《关于二七区2011年推进执行力提升计划有关要求的通知》,马寨镇卫生院推进执行力提升专项工作。数据显示,该工作通过“组织-宣传-学习-整改”四维举措,共修订制度5项,开展集中学习6场,员工执行效率提升28%,服务投诉率下降40%。
(一)组织保障体系建设
数据显示,卫生院于2011年3月成立“执行力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班子成员及科室负责人共15人组成,明确“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考核评估”三级职责。依据“权责利对等原则”(注:权责利对等原则是管理学核心原则之一,指组织内每个岗位的权力、责任与利益需保持一致,以保障执行效率),制定《马寨镇卫生院执行力提升实施方案》,细化12项具体任务,明确完成时限与责任科室,任务分解准确率达100%。
(二)宣传与学习推进
结果表明,卫生院通过“会议动员+专题讨论+心得撰写”模式推进宣传学习:组织专项动员会议3场,覆盖干部职工120余人次,参会率98%;印发自学资料80余份,包含政策文件及行业案例,员工自学时长平均达15小时/人;围绕“执行态度、执行能力”等12个维度开展专题讨论4次,收集心得体会76篇,其中具有实践指导性的建议23条,采纳率65%。此外,开展“执行力公开承诺”活动,承诺事项兑现率截至2011年12月达88%;召开职工大会4场,集体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员工对发展形势的认知准确率从初始的65%提升至92%。
(三)问题查摆与整改
依据“PDCA循环管理理论”(注:PDCA循环由戴明提出,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是持续改进工作的核心方法),卫生院从“决策部署落实、执行态度、执行能力”等11个维度征求上级部门及服务对象意见,回收有效反馈52份,问题聚焦于“执行响应慢”“服务流程繁”2类。组织干部职工围绕“愿不愿执行、会不会执行、执行快不快、效果好不好”四方面自查,发现问题38个,建立“问题-措施-责任人”整改台账。按照“立说立行”原则,召开专题整改会3场,通报意见征求情况,剖析问题成因,制定整改措施42项,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时限,整改完成率92%,其中“缩短服务流程”“优化接诊环节”等15项措施实现常态化运行。
二、尚集镇执行力提升工作(2011年)
2011年,尚集镇围绕县委、县政府“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个重点、强化四个保障”工作思路,以“抓执行、促落实”为核心推进执行力提升。数据显示,全年完成重点项目征地1500余亩,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制止私搭乱建成效显著,干部出勤率从89%提升至97%,重点工作延误率从18%降至3%以下。
(一)组织与责任落实
尚集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执行力提升年活动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5名;制定《尚集镇“执行力提升年”责任分工表》,将年度23项重点工作(含城中村改造、项目征地、私搭乱建整治等)分解至12名班子成员,明确时间节点与考核标准。结果表明,通过“每周班子会通报-月度量化考核”机制,干部干事积极性显著提升,重点工作推进效率较2010年提升40%。此外,召开执行力专题民主生活会2场,剖析“作风不实”“责任推诿”等问题7个,制定整改措施9项,整改完成率100%。
(二)重点工作执行成效
1. 私搭乱建整治:采取“宣传-巡查-处置”三维措施,张贴海报300余张、悬挂横幅50条,播放宣传录音日均4小时,依法建设观念知晓率达85%;建立“村级巡逻-镇级督察-夜间巡查”三级防控体系,村级巡逻由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负责,日均2次,镇级督察全天24小时不定时开展,夜间巡逻配备专用车辆3台。数据显示,2011年共组织集中拆除行动6次,投入人员3200余人次、车辆480余辆、大型机械19台,拆除违章建筑203处,总面积4.4万平方米;相较于2010年,拆除面积同比增长180%,违规建设发生率从每月15起降至2起以下,新区建设秩序得到有效保障。
2. 城中村改造:聚焦群众拆迁安置需求,发扬“一天当做两天干、黑天当做白天干”实干精神,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动员,深入了解群众诉求,制定针对性安置方案。数据显示,全年推进4个改造项目:武店新家园项目投资1.2亿元,4栋住宅楼交工(入住率60%)、12栋主体完工;邓庄村改造项目投资4100万元,社区综合楼交工、5栋住宅楼主体完工;大徐村改造项目投资1100万元,2栋住宅楼建设中;魏庄村改造项目启动前期筹备。改造项目惠及群众800余户,群众满意度调查好评率达82%。
3. 重点项目征地:针对中原电气谷许继风力发电、帝豪专线等项目1500亩征地任务,采取“夜间入户宣讲-政策解读-利益测算”工作法,干部日均加班时长3小时,入户走访率100%,帮助群众算清“长远利益账”。数据显示,征地任务于2011年10月底全部完成,较计划提前15天,项目开工率达100%,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三、则黑乡执行力提升工作(2011年)
2011年5月起,则黑乡依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县开展“执行力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推进专项工作。结果表明,全乡完成制度修订8项,整改作风问题5类,服务群众事项办结率从75%提升至94%,工作覆盖13个行政村,干部纪律合规率从70%提升至88%。
(一)组织与宣传推进
则黑乡成立以党委书记李汝顺为组长的“执行力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含分管领导及党政办、信访办等部门负责人共11人;结合乡域实际制定《则黑乡执行力提升实施方案》,明确“强化制度建设、打造规范乡镇,严格督查考核、打造效率政府,创建服务品牌、打造活力农村”三大目标,并将执行力提升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形成协同推进机制。开展“三个一”学习宣传活动:组织领导班子执行力分析检查1次,梳理管理漏洞3个;召开专项动员会议2场,覆盖干部职工90余人,参会率95%;发放学习资料150余份,包含制度汇编及典型案例,组织专题讨论3次,形成实践建议18条,采纳率72%。
(二)问题查摆与整改
采用“函询+座谈”方式征求意见:向13个行政村及8个站所发放意见函100份,有效回收率60%;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3场,参与代表50余人,梳理出“任务拖拉应付”“上下班迟到早退”“班中不务正业”“廉洁意识不足”“自律意识不强”等5类问题。依据“亨利·法约尔管理五大职能理论”(注:该理论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强调通过系统管理提升组织效率),制定四项整改措施:
- 强化纪律宣教:以“两个文件、一个通报、一本制度汇编”为核心开展培训4期,通过“以考促学”提升员工制度知晓率,从60%提升至90%;
- 成立作风督查组:配备专职人员3名,开展明察暗访12次,查处纪律问题3起,整改率100%,实现动态监管;
- 规范行为准则:结合“十条禁令”制定14条机关人员基本规范,明确服务标准与纪律要求;
- 纳入绩效考核:将“亮牌上岗”“服务质量”“执行效率”等6项指标纳入考核,与绩效挂钩,服务投诉率下降35%。
(三)制度与服务优化
则黑乡完善三项核心制度: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遵循“先审查后公开”原则,明确分工与程序,信息审查通过率100%,无泄密事件;梳理行政权力项目23项,窗口办件承诺时限内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98%,实现“零投诉、零督办”;完善依法行政配套制度5项,规范执法流程,亮证执法率100%,杜绝“以罚代管”“以罚代教”现象。此外,开展挂扶工作,拨付帮扶资金15万元,解决农村饮水、道路修缮等突出问题8个;2011年11月,乡长带队到拖木嘎村、炭山村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慰问特困老党员10户、贫困户10户、孤儿2名,群众反馈满意度达90%。
四、基层执行力提升共性成果与经验
2011年度,4个基层单位(4乡镇1卫生院)通过执行力提升工作,形成三项共性成果:
1. 组织体系完善:均建立“领导小组-责任分工-考核督导”三级体系,责任分解准确率达100%,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工作推进效率提升30%;
2. 问题整改有效:共查摆问题12类45个,整改完成率91%,其中28项整改措施实现常态化,有效解决“责任推诿”“执行缓慢”“纪律松散”等核心问题;
3. 服务效能提升:基层单位服务响应时间平均缩短25%,群众满意度平均从70%提升至85%,重点项目完成率达98%,超额完成年度目标8个百分点。
经验表明,基层执行力提升需依托“制度建设-责任明确-督查考核”三维路径,结合“问题导向-群众参与-理论支撑”方法,通过量化目标、细化分工、动态监管,方能实现执行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为基层治理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相关文章
- 2011年度基层组织执行力提升工作总结(覆盖4乡镇1卫生院,整改问题12类,完成项目
- 202X年度仓库管理工作总结报告——基于15个仓储单元运营数据复盘
- 2012-2013年春学期物理教学工作总结汇编
- 2010-2016年保洁部多场景运营工作总结(含核心数据与管理效能分析)
- 2010-2010年XX县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 2024年记者实习工作总结汇编:5类媒体场景下的实践成果与方法论
- 2014-2017年管道阀门检修与技术管理专业总结
- 2010-2011年社区及单位创建工作综合总结
- 2025年新入职政协工作人员个人思想工作总结
- 2012-2014年肛肠科医疗与护理工作总结(核心数据与质量管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