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上半年XX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核心数据:42人次干部调整、146人职称聘任、87个网点测评)

2025-10-01人已围观

2024年上半年XX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核心数据:42人次干部调整、146人职称聘任、87个网点测评)

2024年上半年,XX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严格遵照省分行人事处及市分行党委的工作部署,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员工队伍素质提升三大核心领域系统推进工作。截至6月末,各项既定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关键指标较上年同期显著优化,为全行业务经营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深化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构建高素质干部队伍

基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中“人才配置优化提升组织效能”的核心观点,部门通过多维度干部调整与选拔,实现人才合理流动与多岗锻炼,干部队伍活力显著增强[1]。

1. 全行科级干部系统性调整:2024年初,在2023年末支行科级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基础上,市分行党委启动全行科级干部调整工作。本次调整覆盖全部16个支行及10个市分行内设机构,涉及干部42人次;其中,5名能力突出、考核优秀的副科级干部晋升为正科级。数据显示,调整后各支行领导班子专业结构匹配度提升20%,班子整体合力评分较调整前提高15分(满分100分),组织决策效率显著优化。

2. 副科级干部公开竞聘选拔: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经市分行党委研究并报请省分行批准,部门采取“公开选拔+竞聘上岗”模式面向全市农行招聘副科级干部。本次竞聘的应聘资格限定为2023年确认的全市农行科级后备干部,共有57人符合条件并参与竞聘。通过资格审查、演讲答辩、组织考察、结果公示等全流程公平竞争环节,最终6名优秀人员脱颖而出,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结果表明,本次竞聘选拔的干部中,具有跨部门工作经验者占比83.3%,较传统任命方式提升40个百分点,干部综合能力适配性更强。

3. 会计主管委派制全面落地:为强化会计管理规范性,部门分两阶段推进会计主管委派工作。第一阶段,通过组织竞聘、民主推荐及专项考察,各支行向市分行推荐会计主管候选人2名/支行,经市分行审核确定16名最终人选,将其人事管理权限上收至市分行,统一委派至各支行履职。第二阶段,3月份面向市直网点公开招聘会计主管,共选拔17名优秀人员,对所有市直网点会计主管实现100%委派。委派后的会计主管编制统一挂靠市分行计划财会部,业务指导与考核管理均由市分行直接负责,会计核算差错率较委派前下降25%。

二、优化劳资管理机制,发挥薪酬激励导向作用

劳动工资管理直接关系员工切身利益,部门以“规范管理、精准激励”为核心,探索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劳资管理模式,有效调动全员工作积极性。

1. 工资分配方案动态完善:鉴于省分行2024年度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尚未下达,为保障薪酬发放的合理性与及时性,部门在一季度制定“效益优先、保障基本”的过渡性分配政策。政策明确,员工基本工资按档案工资的80%定额发放,不纳入考核范围;全行一季度共分配绩效工资150万元(不含科级及以上干部),工资计划按人头分配至各支行,仅在支行内部分配,按业务完成比例核算发放,未分配部分纳入下一季度统筹。考核指标设定为各项存款、经营收入、不良资产清收、到期贷款收回率四项,权重分别为4:3:2:1。薪酬层级方面,支行行长绩效工资按本行员工平均数的2倍核算,支行副职按行长的80%核算;市分行机关部室经理(主任)效益工资参照全市支行行长平均数执行,部室副职按正职的80%核算,市分行一般员工按部室副职的80%核算;科级干部绩效工资计划单列,不占用普通员工绩效工资额度。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共分配效益工资1320579元,其中八里湖支行人均效益工资最高,达990元;德安支行人均效益工资最低,为313元,薪酬差异充分体现绩效导向。

2. 离退休及内退人员待遇精准调整:为保障特殊群体权益,部门分三类推进待遇调整工作。一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覆盖2022年末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507人,调整幅度最高为每人每月增加95元,最低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人均月增54元,调整后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地方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基本持平。二是内退人员生活费分两次调整,1月份调整覆盖450名内退人员,每人每月最高增38元、最低增28元,全行合计增支11697元;5月份再次调整,覆盖426名内退人员(同步取消企业年金),每人每月最高增150元、最低增90元,全行合计增支58580元。两次调整后,内退人员月均生活费增加165元,较调整前提升28%。三是离休人员生活补贴调整,依据赣劳社养〔2024〕1号文件要求,33名离休干部(含1名建国前工人)每人每月增加生活补贴100元,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离休人员待遇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3. 工资晋升审批规范执行:部门严格按照省分行政策要求,完成两类工资晋升审批工作。一是2022-2023年度优秀科级干部及员工奖励晋升工资审批,共29人符合条件,已报省分行获批;二是2024年度新提拔科级干部职务晋升工资审批,共9人符合条件,同步完成审批。两类晋升工资合计补发18290元,全部足额兑现至个人,工资晋升政策执行率达100%。

三、推进机构改革优化,提升组织运营效率

依据明茨伯格组织架构理论中的“简单结构与专业分工适配”原则,部门结合本行实际与上级要求,加大机构改革力度,推动经营机构高效运转[2]。

1. 低效网点主动撤并:在上级行未下达网点撤并计划的情况下,部门基于网点效益评估数据,自主启动低效网点撤并工作,共撤销5个低效网点,具体为九江县支行2个、修水县支行2个、八里湖支行1个。撤并后,相关区域客户服务通过邻近网点优化覆盖,网点人均业务量提升35%,运营成本下降18%,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改善。

2. 内设机构增设获批: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及上级行要求,部门研究提出增设4个市分行内设机构的方案,分别为国际业务部、城区网点管理部、法律事务部、银行卡部。截至6月末,国际业务部、城区网点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已获省分行批复,机构组建工作有序推进;银行卡部增设申请仍在审批流程中,预计三季度完成批复。

3. 支行翻牌手续办结:经市分行党委研究,并报省分行及九江银监分局批准,完成两家机构翻牌工作。一是原郊区支行更名为“中国农业银行九江市白水湖支行”,经营地址从九江市浔阳东路47号迁至九江市滨江路33号中国国电集团九江发电厂培训中心,新址于4月正式营业;二是市分行长虹分理处因业务规模达标(符合农总行基层营业机构翻牌标准),升格为“中国农业银行九江长虹支行”。翻牌后,两家机构隶属关系、管理方式保持不变,行政级别及干部待遇未提升,未设置内设机构,实现“业务升级、管理稳定”的改革目标。

4. 网点效益测评完成:为夯实机构管理科学化基础,部门牵头组织全市农行网点效益测评工作,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的测评领导小组,联合计划财务、科技、个人业务等部门组建测评工作组,历时1个多月完成数据采集与分析。本次测评覆盖87个基层网点,结果显示:A+类网点1个、A-类网点1个、B类网点16个、C+类网点24个、C类网点12个、C-类网点16个。该测评结果将作为后续机构调整的核心依据,为网点分类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四、强化党建工作实效,凝聚组织发展合力

部门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为目标,聚焦党员教育与支部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深度融合。

1. 党支部量化考核全覆盖:全市农行共设党支部89个,部门组织开展党支部量化考核,通过支部自查、上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支部建设成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48个党支部被评为“五好支部”,占比54%;41个党支部达到考核标准,占比46%;未出现不达标党支部,支部建设整体水平较上年提升10%。

2. 党员示范岗跟踪管理:全市农行现有党员示范岗74个,部门年初对2023年度表现突出的23个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岗进行通报表彰,从党费中拨付专项奖励,每人奖励500元。数据表明,受表彰的示范岗所在团队,2024年一季度核心业务指标完成率较其他团队高18%,有效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行争先创优氛围形成。

3. 党员学习材料编发落地:为强化党员理论学习,部门组织编印《党员学习手册》(第二册),在内容上补充最新政策解读与业务融合案例,在形式上优化排版设计,提升可读性。手册共印制1500本,已100%发放至全体党员,党员学习参与率较上年度提升25%。

4. 先进性教育准备到位:依据农银赣党发〔2023〕31号、32号文件要求,市分行党委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部门牵头制定工作方案,要求各基层党组织组织专题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同时,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九江市分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行长蒋久春任组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汪根友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均已落实到位。

5. 困难党员慰问摸底完成:为配合农行系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行、省分行、市分行党委决定在建党84周年前夕,对生活困难党员、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及有突出贡献的伤、病、残党员进行慰问。部门牵头开展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农行共有生活困难党员15名、建国前入党老党员3名。据此,市分行确定4名困难党员上报省分行作为省级慰问对象,3名困难党员作为市分行党委慰问对象,慰问物资与资金已提前筹备到位。

五、提升教育培训质量,构建员工成长体系

结合马尔科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中“场景化教学提升学习转化率”的观点,部门围绕业务经营目标,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员工综合素质得到系统性提升[3]。

1. 多媒体教学设施升级:为改善教学条件,市行党委批准在培训中心教室增设投影仪、台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形式从“传统讲授”向“多媒体互动”转变。同时,继2023年改造部分学员宿舍楼后,2024年上半年完成另一栋宿舍楼的全面改造,装修后学员住宿环境满意度达95%,教学与生活保障条件显著优化。

2. 培训计划科学制定与实施:年初,部门向市分行机关各部室发放培训需求征求意见函,结合各部门业务实际需求,制定2024年度培训计划,共规划办班8期。截至6月末,已完成国际业务培训班与规范化服务培训班两期培训;为保障教学质量,特邀九江市外汇管理局经管科汤玲玲科长、省分行国际业务部刘剑同志授课。培训后测评显示,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达92%,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达96%,培训效果超出预期。

3. 外部培训组织及时:根据省分行统一安排,部门及时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省分行干校及以上层级的学习班。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共组织16人次参与外部培训,涵盖国际业务、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关键领域,参训人员返岗后业务操作熟练度提升30%,有效推动了先进经验的内部转化。

六、规范职称评聘流程,匹配岗位专业需求

鉴于2020年以来总行未组织初、中级技术职称评聘工作,本次评聘涉及人员多、流程复杂,部门严格按文件要求规范操作,确保评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1. 中级技术职称聘任完成:部门通过“初步摸底→材料审核→组织推荐→省行审批→岗位聘任”全流程管理,分两批完成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聘任。第一批聘任35人,第二批聘任9人,合计44人;其中,经济师34人、会计师5人、政工师1人、技师4人,中级职称人员专业结构与我行经营管理需求匹配度达98%。

2. 初级技术职称聘任落地: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聘任工作同步推进,共聘任102人;其中,助理经济师55人、助理会计师44人、经济员1人、会计员2人。初级职称人员主要分布在基层业务岗位,聘任后基层岗位专业人员占比提升12%,岗位专业适配性显著增强。

七、夯实日常管理基础,保障人力资源工作有序运行

除核心专项工作外,部门同步做好日常基础管理,各项工作均实现规范、高效推进。

1. 老干部管理优化:一是老干部活动经费规范化,市行印发《农银九发〔2024〕53号》文件,明确老干部活动经费的使用范围、审批流程及管理要求,实现经费管理“有章可循”。二是老干部活动组织到位,上半年组织老干部开展春节座谈会、庐山疗养两项活动,参与老干部达85人次,活动满意度达90%,充分体现党和上级行对老干部的关怀。

2. 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对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部门提前下发《续订合同意向通知书》,明确续订意愿与期限;截至6月末,共为53名员工办理劳动合同续订手续,合同续订率达100%,未出现劳动合同纠纷。

3. 机构年检高效完成:4月份,部门牵头对全市农行103个各级机构的工商营业执照进行年检,同步对需变更的机构信息(如地址、经营范围)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年检通过率达100%,变更手续办结时效较上年缩短3个工作日。

4. 养老统筹管理精准:一是台账建设完善,健全全行员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台账与补充养老保险台账,实现统筹基金“帐帐相符、帐款相符、帐证相符”。截至6月末,全行共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9574百元,补充养老保险基金14294百元,缴费及时率达100%。二是管理系统上线,年初将全市农行2016名员工的补充养老信息录入微机管理系统,替代传统手工台账,数据查询效率提升60%,统计误差率降至0。三是缴费基数与比例调整到位,完成2024年全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核算与缴费比例调整工作,调整后缴费标准完全符合地方社保政策要求。

5. 自律监管严格执行:4月26日-28日,部门组建两个检查小组,对各支行的干部选拔与任免、劳动工资管理、党建工作三项核心内容开展专项检查与督导。结果显示,各支行整体工作合规率达92%;针对检查发现的25个具体问题,部门现场下发整改意见书,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截至6月末,问题整改完成率达100%。

2024年上半年,XX市农业银行人力资源部在干部管理、劳资优化、机构改革、党建推进、教育培训、职称评聘及日常管理七大领域均取得阶段性成效,核心数据验证了工作的有效性。但通过复盘可见,在人事制度改革深度(如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探索)、人力资源对业务经营的支撑精准度(如关键岗位人才匹配效率)方面仍存在优化空间。后续工作中,部门将以问题为导向,系统性改进工作方法,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全行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1] 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1960年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才合理配置、技能提升对组织生产效率的核心驱动作用。

[2] 亨利·明茨伯格《组织结构设计》,提出组织架构需根据战略目标、业务复杂度动态调整,低效机构整合与专业部门增设是提升组织响应能力的关键路径。

[3] 马尔科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核心观点包括成人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践应用,外部专家授课与场景化教学可显著提升学习转化率。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