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多乡镇2005-2012年上半年政府工作综合总结(数据化复盘)
2025-09-29人已围观
多乡镇2005-2012年上半年政府工作综合总结(数据化复盘)
一、2010年新乡镇上半年政府工作总结
2010年作为“十一五”决战与“十二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兼具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该年度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十二五”发展基础夯实,对推动新乡镇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实现高起点起步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新乡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指引,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及重庆市、万州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辖区实际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项核心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010年上半年,新乡镇工农业总产值累计达1000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X万元,占全年既定任务的X%;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幅预计维持在10%,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7‰以内,核心发展指标均达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
(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1. 强化基础设施投入,筑牢新农村根基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的核心支撑,新乡镇通过多渠道投入,系统性推进三大类工程:一是镇村公路整治工程,各村以群众投劳为主要方式,完成56公里村级公路整治,农村交通通行效率显著提升;二是水利设施完善工程,依托移民后扶项目投入X万元补助资金,结合群众自筹X万余元,完成三水村人畜饮水工程,直接解决8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同步完成10口山塘整修、2100米渠道整修及1万米渠道清淤防渗作业,修复15处水毁工程,农田灌溉保障能力大幅增强;三是沼气池建设工程,全年完成X口沼气池建设(江万国负责),部分农户同步实施改厕、改圈、改厨配套改造,既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又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2. 推动劳务经济提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依据“技能培训-信息服务-转移就业”的劳务经济发展路径(符合人力资本理论中“技能提升促进收入增长”的核心观点),新乡镇通过多样化培训形式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与劳动技能,同时强化劳动力转移基础工作与信息服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镇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850人,实现劳务收入2000多万元,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业发展活力
一是推进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抓手,按照“自愿有偿、依法规范”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2010年上半年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X亩(江万国负责),农业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二是落实惠农补贴政策,全面执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累计发放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等资金X万元(胡小华负责),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06.9万元,政策红利直接惠及农户。
4. 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现代农业水平
新乡镇聚焦优质稻、牲猪、竹笋三大主导产业,构建“特色产业+专业户”发展模式:2010年上半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4万亩,其中优质稻0.6万亩、玉米0.5万亩,生猪出栏量0.57万头;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场镇居民崔炳清创办黑山羊养殖基地,引导治华村返乡青年段柏胜建立养鸡场(已出栏商品鸡2500余只)。数据显示,全镇通过万元增收工程培育种植、养殖专业户50个。此外,镇农业服务中心强化技术服务与疫病防控,实现重大疫病“零发生”;严格落实退耕还林与天保林管护措施,未发生森林火警或火灾事故,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
(二)加快城镇建设,提升集镇功能品质
城镇化建设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2010年上半年,新乡镇通过引入社会资本100多万元,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城镇化建设速度显著提升。同时,开展“整脏治乱”专项工作,建立集镇常态化保洁制度,新建垃圾转运池1个,集镇环境卫生质量得到系统性改善。
(三)聚焦民生保障,推动社会事业协同发展
1. 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将人口与计生工作纳入农业农村工作重点任务清单,创新工作模式:联合万州博生和美妇产医院为X名妇女提供免费生殖保健检查,群众满意度较高;2010年上半年计划外生育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抚养费征收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累计征收社会抚养费X万元。
2.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严格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镇居民与农村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通过多元化帮扶形式为困难群众与受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社会保障兜底作用充分发挥。
3. 统筹推进其他社会事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扶贫开发、教育发展、文化建设、卫生服务、国土管理、环境保护、电力保障、通讯建设及统战、人武、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工作均实现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均衡性显著增强。
(四)坚持依法行政,筑牢社会稳定防线
1. 构建信访维稳工作体系
依据“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维稳工作原则(符合社会治理理论中“前端化解”的核心思想),新乡镇从四方面强化信访维稳:一是健全机构与制度,充实信访维稳队伍,保障工作高效运转;二是规范接待流程,将问题化解在基层,越级上访现象得到控制;三是执行领导接访日制度,实现“随接访随办理”,处置时效性显著提升;四是开展月度矛盾排查,掌握倾向性问题,实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2. 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
以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核心,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二、2005年某镇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汇报(市郊区工委检查专用)
(2005年6月18日)
2005年上半年,在郊区工委、郊区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下,某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总抓手,以发展为核心主题,以科技进步为核心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目标,全面落实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精神,聚焦“党、干、科、经、貌”五大重点及“1、2、3、4、5”工程,严格遵循“五个不放松”“五个突破”要求,通过创新思路、优化方式、强化措施,确保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某镇大力发展“两品一游”(优质品、精品、观光农业)农业,聚焦高附加值、精品化、特色化农业发展,通过培育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打造区域品牌、推行“双千园田”工程,培育高效万元田、万元院、万元园、万元室,农业质量与效益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05年上半年,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达28562亩,其中粮食作物5890亩(同比减少1026亩),经济作物21075.70亩(同比增加1049亩)。经济作物中,洋葱16521.8亩(同比减少1498.2亩)、各类制种2499.4亩(同比增加493.8亩)、西甜瓜1603.3亩(同比减少16亩)。同时,强化新品种试验推广:累计引进试验新品种22个(面积3亩),其中种植业17个(洋葱、西甜瓜、辣根等)、林果业7个(杏树、桃树等);推广新品种11个,其中种植业7个(洋葱、玉米、小麦等)、养殖业4个(陶塞特羊、西门达牛、海福特牛、荷斯坦牛等),品种更新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二)强化科技服务,优化工作推进方式
1. 开展科技培训
利用冬闲时段,围绕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内容开展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1500余人次,发放学习资料4000余份,农户科技素养显著提升。
2. 精准帮扶农户
针对去年洋葱市场价格波动导致部分农户收入下降、还贷困难、春耕受阻的问题,镇政府协调民政部门及村“两委”,采取“资金+物资+结对”帮扶模式:帮助24户贫困户、12户特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发放救济款与慰问金2万元、化肥4吨、衣物120余件;通过“一帮一”结对解决春耕所需资金与物资,保障春耕顺利推进。
3. 推广实用技术
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民小组与田间地头,开展洋葱病虫害防治专题培训与现场指导,技术落地率显著提升。
4. 规范农资市场
抽调副镇长专项分管农资监管,于3月8日协调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开展“打假护农保春耕”执法检查,对全镇农资批发、零售市场进行重点排查,截至检查结束,未发现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安全与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新农村建设
1. 开展宣传动员
依据相关通知精神,5月在全镇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月活动,成立领导小组,印发专项方案;通过固定宣传牌、横幅、宣传单等形式,宣传环境整治标准、惠农政策、文明户评选标准等,群众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
2. 整治农村环境
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清除暴露垃圾死角,设立垃圾填埋场,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与垃圾露天堆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3. 建设服务设施
筹资70万元修建某某村村务活动中心,截至上半年已完成投资40万元,村级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4. 打造示范村庄
推进中沟村小康样板示范村建设,计划修建16户,截至上半年5户主体工程完工,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
5. 完善交通设施
完成中沟村、泥沟村移民点3.3公里道路路基铺垫工程,移民点交通条件得到改善。
(四)强化动物防疫,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1-4月聚焦重大动物疾病防控,完成春季动物防疫目标任务,猪、羊、牛及家禽免疫率均达到100%,截至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畜牧业生产安全得到保障。同时,引导养殖户转变饲养方式,推广暖棚养殖、优良畜禽繁育等新技术。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镇畜禽存栏350271头(只),出栏22128头(只),畜牧业规模与效益稳步提升。
(五)推进植树造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聚焦公路沿线断档地带、耕地林网防护地段、农家乐旅游景点、居民点四大重点区域开展植树造林,各村明确重点任务,累计完成1000亩造林任务:其中某某村完成800亩三北防护林造林,野麻湾村完成200亩三北防护林造林。同时,抽调21名干部用1个月时间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自查验收,对去年成活率低、不合格地块进行补植补造;采取“统一管护+农户管护”模式,坚持“谁受益、谁管理”原则,严禁破坏林木行为,确保退耕还林面积与成活率,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多乡镇2005-2012年上半年政府工作综合总结(数据化复盘)
- 文艺工作者工作总结(20XX-20XX)
- 202X-202X学年小学低段(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全班共56名学生)
- 2024年多领域工作规范与考核及学习资料汇编
- 2022年机关党建年终工作总结
- 2023-2024学年初中学校办公室工作总结(数据化复盘)
- 2016年广播电视台党建工作总结
- 2023-2024学年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以数据驱动优化,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18%
- 2021-2023年建筑工程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项目履约率100%,质量合格率100%)
- 2010-2013年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核心数据与成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