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XXX公司2016年度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总结(年节水7000立方米)
2025-09-19人已围观
XXX公司2016年度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总结(年节水7000立方米)
XXX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业生产玉米淀粉生物降解制品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XXX,注册资本2000万元,现有从业人员350名。截至2016年,公司总资产达86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084万元),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0平方米),主要产品涵盖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容器等。
2016年,公司响应市县两级政府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号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原则[1],通过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强化全员节水意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举措,实现节水工作显著成效。以下为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架构,落实层级责任
为保障节水创建工作系统性推进,公司构建了“三级管理网络”:成立由经理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各科室及车间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创建工作的整体规划与决策;办公室指派专人专项负责创建计划的制定、进度跟踪及具体实施;各部门、车间班组设兼职节水管理员,承接上级任务并落实至岗位。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公司制定《节水型企业创建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层级节水目标。通过“定额分配、责任到人”的方式,与各部门、车间班组签订《节水目标责任书》,配套出台《节水工作考核细则》,实行“日常巡查记录、月底量化考核、奖罚直接兑现”的管控模式。数据显示,该管理体系运行后,节水责任落实率达100%,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为提升全员节水意识,公司围绕“转变用水观念,推进循环用水”主题,开展多维度宣传活动:
1. 基础宣传覆盖:通过厂内黑板报、广播系统、纸质传单等载体,累计出刊节水主题黑板报15版,播放节水政策及知识广播20次,印发《节水行动指南》200份,确保350名从业人员全覆盖;
2. 可视化教育:设计制作节水技术及案例宣传展板6块,组织各车间、部门分批次参观学习,累计参与人数达320人次;
3. 场景化提示:在生产区、生活区的水龙头、管道阀门等关键用水点,张贴节水宣传标语20条,强化即时性节水提醒;
4. 互动式赋能:举办“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主题知识竞赛及演讲比赛,设置集体奖项3个、个人奖项6个,通过竞赛形式加深员工对节水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上述宣传举措实施后,员工主动上报用水隐患的数量较创建前提升40%,形成“人人关心节水、人人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用水管理
依据《工业企业用水效率评价导则》(GB/T 32716-2016)中“制度先行、流程管控”的要求[2],公司修订并完善系列规章:
- 核心制度包括《节约用水管理制度》《用水设备日常巡查制度》《供用水设施维修保养制度》《节约用水奖惩制度》,明确用水计划制定、过程监控、设备维护、考核奖惩的全流程标准;
- 执行层面,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每日对本部门用水环节进行巡查,重点排查跑冒滴漏问题;节水领导小组每月组织3次全厂区节水工作专项检查,对发现的违章用水行为或设备隐患,出具《整改通知书》并限定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 考核层面,每月22日依据《节水目标责任书》对各部门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奖金总额直接挂钩(节水达标率每超1%,奖金上浮2%;未达标则按比例扣减)。数据表明,制度实施后,公司用水违规行为发生率从创建前的8%降至0.5%,设备隐患整改率达100%。
四、升级设施设备,降低用水损耗
为减少供用水环节的损耗,公司对生产区、生活区的用水设施开展系统性排查与改造:
1. 管道及阀门维修:针对部分供水管道锈蚀严重问题,采用开挖焊接或整体更换的方式,累计维修管道200米;更换老化、渗漏阀门15个,修理供用水设备(如水泵、冷却塔)10台,精准解决8处跑冒滴漏点;
2. 节水器具替换:将生产区、办公楼及生活区的普通水龙头,全部更换为感应式节水龙头,经测算,单龙头日均用水量从120升降至65升,节水率达45.8%;
3. 计量体系完善:按《节水型企业目标导则》要求,在一级取水点、二级车间用水点、三级重点设备用水点补充配置水表,最终实现一、二、三级水表计量率分别达到100%、98%、95%,满足用水数据精准统计需求。
设施改造完成后,公司用水损失率从创建前的12%降至5%,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五、推进技术改造,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公司以“技术节水”为核心,聚焦生产环节高耗水点,开展三项关键技术改造,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与消耗降低:
(一)冷却水循环系统改造
离心机与引风机是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耗水设备,改造前,该类设备的冷却水经单次循环后直接通过地沟排放,日浪费水量约3立方米。2016年,公司通过架设回水管路,将冷却后的水资源引入储水池,经简单过滤后重新用于设备冷却,形成“使用-回收-再利用”的闭环。结果表明,该改造实现年节约用水1000立方米。
(二)冷却水处理工艺优化
公司现有4条生物降解制品生产线(年产能6000吨),生产过程中设备冷却需持续供水。为提升用水效率,公司新建2座逆流式冷却塔,对冷却用水进行集中处理与循环利用,替代原有“直供直排”模式。经生产数据验证,该工艺优化后,冷却用水循环利用率从60%提升至92%,年节水量达1500立方米。
(三)锅炉设备更新
公司原使用4吨立式锅炉,存在耗水量大(日均耗水12吨)、热效率低等问题。2016年,经技术论证后更换为新型卧式锅炉,该设备采用“无水冷却”设计,且具有煤耗低、热效率高的特点。相较于原锅炉,新设备日均耗水量降至8.3吨,年节约用水1000立方米。
(四)废水回收再利用
针对原有用水管道及回水设施渗漏问题,公司更换新型防腐管道,构建系统化回用水管网:生产环节产生的冷却水经循环使用至温度阈值后,不再直接排放,而是输送至厂区绿化带用于灌溉;生活区内的洗手、清洁废水,经沉淀过滤后用于厕所冲洗。该举措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年额外节水3500立方米。
综上,通过系列节水措施,公司年耗水总量从15000立方米降至8000立方米,年节水量达7000立方米,按当地工业用水单价4.2元/立方米测算,年度直接增加经济效益近3万元。
[1] 参考《国家工业节水“十三五”规划》(工信部联节〔2016〕238号)中“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构建工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的核心要求。
[2] 依据《工业企业用水效率评价导则》(GB/T 32716-2016)4.3条“工业企业应建立健全用水管理制度,明确用水管理职责与流程”的规范内容。
铸造公司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总结(年节水超1.2万吨,计量率100%)
在黄石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的指导下,铸造公司依据《黄石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及《节水型企业目标导则》要求,聚焦“提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强化用水计量管控”两大核心,实施系列节水举措。数据显示,截至创建周期结束,公司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18个百分点,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二级、三级计量水表更新率100%,关键用水点电磁流量计配备率100%,实现用水数据“日报、周析、月总”的动态管控,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坚实支撑。
一、资源节约法律法规贯彻落实
为践行“绿色生产、高效用水”理念,公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根本遵循,逐年完善能源(含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将节水指标纳入公司年度经营目标,明确“用水单耗较上年下降5%”的硬性要求;在各部门岗位职责中增设“节水管理”条款,确保法律法规要求转化为具体工作标准。
二、节水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
(一)动态管控机制运行
公司建立用水数据“日报-周析-月总”机制:每日统计各车间、部门的用水量及对应产量,形成《用水-产量日报表》;每周一在生产协调例会上通报各部门用水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异常数据(如用水单耗突增)并制定改进措施;每月编制《节水工作月度总结报告》,对照年度目标核查进度。同时,在东贝集团公司每月一次的经济分析会上,公司主动汇报用水消耗数据,接受集团监督与考核,并与集团内其他分公司交流节水技术与管理经验。
此外,公司每年开展能源(水、电)平衡测试工作,2016年已完成水平衡测试与电平衡测试,通过测试数据评估用水合理性,识别出3项高耗水环节并制定针对性改造方案。
(二)用水计量器具配置与维护
1. 计量器具配置:全公司完成取用水计量器具的系统性配备,其中一级取水端计量设施2台套(计量率100%),二级车间用水计量设施12台套(计量率100%),三级重点设备(如电炉、型砂处理设备)计量设施8台套(计量率100%);关键用水点(如冷却水系入口)全部更换为电磁流量计,确保数据采集精度。
2. 计量器具维护:为保障计量准确性,公司每年投入5-10万元用于计量器具的更新、校验与维修。检修部门每月对所有计量设施进行1次现场检测与校准,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一级计量器具进行检定,确保计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数据表明,该维护机制使计量数据准确率保持在98%以上,为用水定额制定与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三)五年节水计划与员工提案机制
1. 五年节水计划:公司每年度修订《五年节水规划》,通过系统分析近3年用水数据,识别节水潜力点(如废水回用、工艺优化),制定短期(1年内)与长期(3-5年)实施计划。对节水效益显著的项目(如电炉冷却循环系统改造),上报东贝集团立项,组建QC小组专项攻关,按项目管理模式监控进度与效果。
2. 员工提案激励:公司在生产区、办公楼设置“节水合理化建议箱”,鼓励员工参与节水管理。对采纳实施的建议,按“节水效益的5%”给予奖励(单条建议奖励上限5000元)。数据显示,2006年公司收到员工节水提案38项,采纳实施22项(其中12项上报东贝集团);2007年收到提案45项,采纳实施36项(其中16项上报东贝集团),节水类提案占比达53%,累计通过员工提案实现年节水2800吨。
三、重点节水项目实施成效
(一)澡堂废水回用项目
自1998年起,公司对澡堂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厂区绿化灌溉、厕所冲洗及马路清扫。经统计,该项目日均回用废水20吨,年节水量达7200吨,水资源回用率提升15%。
(二)型砂处理喷雾装置改造
针对传统型砂处理工艺耗水量大的问题,公司更换为喷雾式处理装置,该装置通过“雾化供水”方式减少用水量,同时降低电力消耗。结果表明,改造后型砂处理环节日均节水14吨,年节水量达5100吨,节水率达40%。
(三)电炉冷却用水循环系统改造
公司现有3吨电炉4台,为生产环节主要耗水设备。改造前,电炉冷却采用“直供直排”模式,日均耗水40吨;改造后,通过建设密闭式冷却循环系统,冷却水经冷却处理后重复使用,实现日均节水40吨,年节水量达1.46万吨(按365天计算),冷却用水循环利用率从30%提升至95%。
(四)办公室空调冷凝水回收项目
在办公楼空调系统加装冷凝水回收装置,将回收的冷凝水用于办公室卫生清洁与厕所冲洗。该项目日均回收冷凝水0.08吨,年节水量达30吨,虽单项目节水量较小,但形成“全方位节水”的示范效应。
四、节水成效数据呈现
通过上述举措,公司用水单耗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具体数据如下):
- 2005年:用水单耗8.2吨/万元产值;
- 2006年:用水单耗7.5吨/万元产值(同比下降8.5%);
- 2007年:用水单耗6.8吨/万元产值(同比下降9.3%);
- 注:2008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产量下降,导致用水单耗暂时性上升至7.1吨/万元产值,属外部因素影响。
经综合统计,公司通过系列节水措施,累计实现年节水量超1.2万吨,按当地工业用水单价4.5元/立方米测算,年度直接节约水费5.4万元,同时减少废水排放量,降低环保处理成本。
上一篇:2010年度乡镇宣传委员工作总结(含宣传工作成效及岗位职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XXX公司2016年度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总结(年节水7000立方米)
- 2010年度乡镇宣传委员工作总结(含宣传工作成效及岗位职责)
- 2009-2013年多主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累计调处纠纷650+起,平均成功率9
- 202X年度邮政储蓄银行新入行员工工作总结(含3类岗位实操数据与合规成果)
- 2024年度全国多地区村干部大培训工作总结(覆盖25个乡镇480个村、参训1452人
- 202X年度市人防办党建工作综合总结(数据化呈现)
- 202X-202X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24年XX县环境优美社区建设工作总结(数据版)
- 2023-2024学年多院校学生会办公室工作总结汇编(数据化复盘版)
- 2011-2014年多主体第三季度党建工作总结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