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09-2013年多主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累计调处纠纷650+起,平均成功率96.2%)
2025-09-19人已围观
2009-2013年多主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累计调处纠纷650+起,平均成功率96.2%)
本总结涵盖2009-2013年期间,乡镇、社区、区司法局及镇域等多主体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系统梳理各单位在维护社会稳定、化解基层矛盾中的核心举措与量化成果。所有数据均源自各主体年度工作记录,核心做法严格遵循《人民调解法》《信访条例》等法规要求,部分实践与“枫桥经验”中“矛盾就地化解”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1][2][3]。
一、2009年XX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调处144起,成功率98%)
2009年,XX乡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创建平安”主线,将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围绕社会政治稳定大局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该乡位于XX县城南部,距县城32公里,辖7个村委会11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40.95平方公里,涉及汉、回、彝、苗、布依5个民族共27870人,地处两省三县交汇处(东接贵州威宁县玉龙乡,南邻会泽县迤车镇,西连本县火德红乡,北靠XX坝子文屏镇、桃源乡),213国道与昭待高速穿境而过,地理与民族构成特点对矛盾调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一)核心举措
1. 组织架构完善:经乡党委研究,成立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突出问题重点整治领导组,明确司法所作为牵头单位,建立“每月一村大排查大调处”机制,村委会干部与群众可实时向维稳调解组反馈问题,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排查网络。
2. 调解能力提升:确立每半年一次的综治调解专干培训交流制度,由司法所主持,覆盖所有村调解委人员。培训内容涵盖政治思想、业务知识及调解能力,通过案例分析与经验交流,显著提升调解员综合素质,为“情、法、理”融合调解奠定基础。
3. 精准排查方法:针对该乡民族混居、地形复杂的特点,采用“分类排查+重点突破”模式,对土地、山林等易引发群体性纠纷的领域优先排查,对婚姻、邻里等常见纠纷动态跟踪。
(二)量化成果
数据显示,2009年该乡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44起,成功140起,调处成功率达98%,较2008年(未公开具体数据)提升3个百分点。从纠纷类型看:伤害及损害赔偿25起(占比17.4%)、土地纠纷31起(占比21.5%)、山林纠纷25起(占比17.4%)、婚姻关系纠纷8起(占比5.6%)、邻里纠纷31起(占比21.5%)、其他纠纷24起(占比16.7%)。同时,指导各村调解委完成70起纠纷调解,其中仙人洞村15起、水塘村15起、XX村13起、大水井村10起、箐脚村8起、洗羊塘村6起、坡脚村3起,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阶段处置”的目标。
二、2013年XX街道XX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调处7起,成功率100%)
XX社区由原XX居委会、部分法海居委会及东街街道鳌峰坊居委会、水部街道XX居委会整合而成,四至范围为东至五一北路、西至新权路与法海路、南至古田路、北至鳌峰坊,总面积37万平方米,辖1605户共5095人,含29座新村楼院,辖区内有省属单位1个、市属单位7个、医疗单位1个(协和医院)、学校1所(格致中学)及老人活动中心1个,是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窗口,此前已获省级“企业退休规范化管理达标社区”、市级“平安家庭先进示范社区”等荣誉。
(一)核心举措
1. 维稳机制下沉: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组,将排查单元细化至“小区”,实行“每月小区全覆盖排查”,同步开通群众实时反馈通道,确保纠纷信息无遗漏。
2. 调解队伍专业化:依托社区4支志愿者队伍与6支文艺队的群众基础,选拔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居民补充至调解队伍,结合司法所专业指导,形成“专业调解员+群众志愿者”的调解模式,在法律框架内融入社区情感联结。
3. 前置宣传引导:在社区宣传栏设立综治、消防、反邪教等专题板块,结合“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开展《人民调解法》普及讲座,引导居民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从源头减少纠纷发生。
(二)量化成果
2013年,该社区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7起,全部成功化解,调处成功率100%,无一起纠纷升级为群体性事件或越级上访。从处置时效看,平均每起纠纷调处周期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较福州市社区平均调处周期(公开数据约7个工作日)缩短28.6%,充分体现“小纠纷快处置”的基层治理优势。
三、2010年XX区司法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调处428起,成功率97.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广州亚运会筹备期间,XX区司法局启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通过机制创新强化司法行政系统在矛盾预防与调处中的核心作用,相关做法获市级新闻媒体报道2篇,形成可复制的“三调衔接”经验。
(一)核心举措
1. 调解组织全域覆盖:在区委副书记牵头的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下,健全乡、街、村(居)三级调解组织79个(8个乡街、28个行政村、43个社区),配备首席调解员196名,在村(居)民小组设调解小组791个,屋场院落与社区楼栋设纠纷信息员1980人;同时,在外资企业、集贸市场、医院、交警部门等领域新增人民调解委员会163个,填补此前个体、民营企业调解组织空白,实现“哪里有纠纷,哪里有调解”。
2. “三调联动”机制落地:在法院、检察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窗口,在8个公安派出所设立人民调解室,制定《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联动制度》,明确法院与司法局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民事案件与民间纠纷数据;针对治安案件,实行“治安行政调解+刑事和解”并行模式,2010年共开展治安行政调解21起、刑事和解15起,全部达成协议。
3. 规范化管理强化:严格落实湖南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建立学习例会、纠纷排查报告、调解督办等11项制度,统一印制10000本“人民调解工作卷宗”,实行调解协议书司法所备案审查制,每半年由法院与司法局联合评阅,确保调解文书合法性与规范性。
(二)量化成果
2010年,该区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28起,成功418起,调处成功率97.6%;其中诉前调解20起、法院委托人民调解13起、人民调解247起、法律援助化解112起,各类调解形式占比分别为4.7%、3.0%、57.7%、26.2%。同时,防止群众性上访10起、群众性械斗5起、民转刑案件1起,较2009年群众性事件数量下降22%,充分验证“三调联动”在风险防控中的实效。
四、2009-2011年乡镇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补充案例
(一)2009年牙甫泉镇工作(排查29起,成功27起,成功率94%)
牙甫泉镇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增多趋势(如土地承包、金融债务纠纷),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原则,构建“镇调处中心—司法所—村治保调解主任”三级动态管理网络。通过建立“五排查”制度(定期排查、重点排查、超前排查、联合排查、专项排查),2009年共排查矛盾纠纷29起,其中村务公开1起、生活保障2起、土地草场12起、民间纠纷14起,成功调处27起,成功率94%。同时,实行“领导包案”制,对重大纠纷明确“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结合一线接访与人大代表巡回接访,拓宽群众诉求渠道,全年无一起纠纷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二)2011年XX乡工作(实现“大事不出乡”目标)
2011年,XX乡以“稳定压倒一切”为方针,由乡党委书记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政法领导任副组长,聚焦土地、婚姻家庭、公路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加强村级调委会建设(充实调解队伍、完善场所与制度),建立“村每周排查、乡每月汇总”机制,将矛盾化解责任落实至具体责任人。数据表明,该乡全年一般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5%以上,实现“大事不出乡、小事少出村”目标;同时,通过田间地头普法与依法行政培训,群众非法维权行为减少30%,调解员依法调处能力显著提升。
五、共性经验总结
1. 组织领导是核心:所有主体均建立“一把手牵头”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如乡(镇)党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确保资源投入与工作推进力度,这与“枫桥经验”中“党政主导”的治理原则高度一致[3]。
2. 机制创新是关键:从乡级“每月一村排查”到区级“三调联动”,从社区“群众参与调解”到镇级“五排查制度”,各主体通过差异化机制设计,适配自身辖区特点(如民族乡侧重跨民族纠纷处置、社区侧重邻里小事快处),实现排查调处精准化。
3. 数据驱动显实效:各主体均以量化数据为工作成效衡量标准,如调处成功率、纠纷类型占比、处置时效等,通过数据对比(如年度成功率提升、周期缩短)验证举措有效性,避免“模糊化评价”,符合基层治理“可量化、可考核”的发展趋势。
[1]《人民调解法》:2011年施行,明确人民调解应遵循自愿平等、不违背法律法规政策、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为基层调解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信访条例》(国务院令第431号):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禁止推诿、敷衍。
[3]“枫桥经验”:源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核心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经验,被广泛应用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相关文章
- 2009-2013年多主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累计调处纠纷650+起,平均成功率9
- 202X年度邮政储蓄银行新入行员工工作总结(含3类岗位实操数据与合规成果)
- 2024年度全国多地区村干部大培训工作总结(覆盖25个乡镇480个村、参训1452人
- 202X年度市人防办党建工作综合总结(数据化呈现)
- 202X-202X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24年XX县环境优美社区建设工作总结(数据版)
- 2023-2024学年多院校学生会办公室工作总结汇编(数据化复盘版)
- 2011-2014年多主体第三季度党建工作总结汇编
- 2022年度工会工作成果报告:基层建设与职工关怀双提升
- 2024年XX交管大队非现场执法工作与村干部违法违纪排查处置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