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范文合集3篇

2025-10-01人已围观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范文合集3篇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范文合集篇1

以学铸魂,筑牢二十大精神根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首先需以学铸魂,让二十大精神在脑海中深深扎根。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二十大精神,精准把握其核心要义,尤其是要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中的新表述、新论断。

在学习过程中,应坚持原原本本学、结合工作学以及知行合一学。要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努力成为二十大精神践行者的先锋。通过不断学习,以知识强化自身,从书本学、在工作中学、于实践中学,实现知行一体,全方位提升知识储备。同时,借助新闻媒体等各类传播媒介,广泛宣传二十大精神,营造强大的传播氛围,使二十大报告精神能够深入人民群众的脑海,走进千家万户。

以干夯基,推动二十大精神落地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我党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踏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使命,为党和国家的未来砥砺前行,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将二十大精神牢记于心,敢于担当、勇于拼搏,坚持实事求是,切实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宗旨,践行二十大的目标。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锤炼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于迎难而上,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断磨炼勇于担当的真本领,在实践中学习新思想、新技术,让科技和智慧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伟大复兴新征程添砖加瓦。

以民为本,促进二十大精神基层绽放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民生,民生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一切发展的力量源泉。

必须坚持一切发展为了人民,践行对人民负责的标准,切实为人民办事、谋幸福。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打造坚实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任务。针对人民的民生问题,要精准施策,补齐民生短板,牢牢守住民生底线,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保障民生发展,让人民在现代化发展中能够切实看到变化、感受到幸福,使发展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发展的幸福之花在人民心中绽放。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范文合集篇2

坚持党的领导,把握现代化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和最终成败。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历经坎坷,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均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强大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立足国情实际,探索特色现代化道路

迄今为止,全球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和不超过10亿人,而中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都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解决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同志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新路。

秉持人民至上,彰显现代化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护佑每一个生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落实各项民生政策,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民情民意,推动民生实事加快落地,用心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进中国现代化心得体会范文合集篇3

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现代化发展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近年来,我国在各领域改革协同联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攻坚,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数量增至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民营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茁壮成长,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稳步推进。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11位,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动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效能,以改革创新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扩大对外开放,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设立了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平台,截至2023年,先后设立22个自贸试验区,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456项制度创新成果,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20%左右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贸易。

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已连续8年全球第一,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3万亿美元,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34.6%。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加强党的建设,提供现代化坚强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健全这个体系,需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更加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

要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管党治党建设党,确保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党员干部要保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精神风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紧紧扭住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集中力量,排除干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