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3年金融系统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
2025-09-27人已围观
2023年金融系统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
作风建设关乎金融系统的稳健运行与长远发展。202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并将其与主题教育有机融合,全省外汇局系统紧紧围绕“转作风、强管理、抓落实、提质效”的目标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金融系统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深刻领悟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对待服务对象的态度问题。对于金融系统而言,工作人员的作风直接关系到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从宏观层面来看,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也使得其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如金融腐败、违规操作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损害金融机构的信誉和形象,还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查处的违法违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涉案金额巨大。这充分说明了加强金融系统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加强作风建设,才能提高金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合规意识,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同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金融系统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其作风建设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金融作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反之,如果金融系统作风不良,将会导致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结合金融工作实际,紧紧抓住作风建设的核心
金融工作的宗旨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因此,金融系统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履行好金融服务的职责,解决好群众和企业在金融领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为例,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他们突出“四个聚焦”,其中聚焦求真务实,在“转作风”下功夫。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带队走访辖内相关重点企业,积极为经营主体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经营主体具体诉求78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一站式服务要求,深入推进行政许可“一次办好”,节约企业脚底成本;大力推行线上申办,压减办理时限,切实提升了经营主体的认可度、满意度。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将作风建设与金融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为群众和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从专业视角来看,这也符合服务营销理论中的顾客满意理论。该理论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只有通过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金融系统中,顾客就是广大群众和企业,金融机构只有通过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学习,夯实理论素质是搞好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
加强学习是提升金融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搞好作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提高对作风建设的认识。
在金融系统中,学习不仅包括政治理论学习,还包括业务知识学习和法律法规学习。通过政治理论学习,能够提高金融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通过业务知识学习,能够提高金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法律法规学习,能够提高金融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使他们能够依法依规开展金融业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例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常抓理论武装,实施以上率下学、全员覆盖学、内外联动学、丰富载体学“四学”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根基。同时,建立健全“走出去+请进来”常态化学习机制,先后组织专家分享外汇市场、贸易融资、海关业务、税务业务等内容,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养。这种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提高了金融工作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作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符合成人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从而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在金融系统中,工作人员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与专家、同事进行交流和互动,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四、深刻领会,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切实落到实处,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金融系统中,要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金融工作人员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和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真心诚意地为他们服务。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工作高度负责,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准确无误、高效完成。
其次,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金融行业具有时效性强、风险性高的特点,因此,金融工作人员要树立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金融业务能够及时、准确地办理。同时,要注重工作质量,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办事,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经得起检验。
再次,要加强廉洁自律。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也是一个容易滋生腐败的行业。因此,金融工作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做事。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
最后,要强化团队协作。金融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因此,金融工作人员要树立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加强沟通与交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金融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为例,他们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通过聚焦规范履职,在“强管理”上练内功,建强基层党组织,强化外汇领域权力运行监督,建立了“管理监督、审计监督、廉政监督”三线推进机制,从严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同时,通过聚焦凝聚合力,在“抓落实”上求突破,实施“月度指导、季度督办、半年评估、年末考核”的管理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形成了全省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这些举措都是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通过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优化机制等方式,提高了金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了作风建设的各项任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金融系统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只有深刻领悟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金融工作实际,紧紧抓住作风建设的核心,加强学习,夯实理论素质,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2024年学习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深化实践与履职思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