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4年XX区四史学习教育实践报告:以“学思践悟”四维路径覆盖12个基层党支部
2025-09-16人已围观
2024年XX区四史学习教育实践报告:以“学思践悟”四维路径覆盖12个基层党支部
一、学历史:以专题党课筑牢理论根基,实现100%党员参与覆盖
新时代党员干部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奠基石”,正是对“四史”的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一论述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学习的核心定位与方向[脚注1]。
区经委机关支部组织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暨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覆盖支部全体32名党员,参与率达到100%,确保每位党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活动期间,一堂题为《走进历史,解读中国革命的转危为安》的微党课同步开展,微党课时长控制在45分钟,既保证了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因时长过长导致的注意力分散。通过这堂微党课,与会党员深刻明晰了学“四史”的核心目的、科学方法及重要意义。
相较于传统的文本自学模式,本次专题党课采用“案例解析+互动提问”的形式,使党员对“四史”学习重要性的认知度提升了25%(基于支部课后即时调研数据)。党员们普遍表示,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员干部必须完成的一门必修课,后续将持续学习、深入领会,在接受红色传承的过程中,切实践行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本次活动正是对这一要求的基层实践,通过专题党课的形式,为后续的实践转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脚注2]。
二、思传承:以红色遗址深化精神认知,28名党员全员参与缅怀实践
如果说“学历史”是通过专题党课筑牢理论认知,那么“思传承”则是借助红色遗址实地学习,将历史记忆转化为精神动力。从基层党建“实践育人”的发展趋势来看,通过烈士陵园实地学习,能够将抽象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具象的情感体验,这一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文本学习,更易激发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支部组织全体28名党员,前往XX第一位共产党员——李一谔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李一谔作为XX地区党组织建设的先驱者,其革命活动覆盖1925至1929年关键时期,领导发动的农民运动曾影响周边5个乡镇,为当地革命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次活动严格遵循庄重、肃穆的基调,流程设计清晰且富有仪式感:活动在时长45秒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肃穆伫立;随后,党员代表分3批次敬献鲜花,每批次敬献鲜花1束,共计3束;全体党员向烈士三鞠躬,鞠躬致敬环节持续1分钟,以此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崇敬。
仪式结束后,党员同志们前往李一谔烈士生平陈展室。在展室内,讲解员围绕烈士生平事迹展开详细介绍,讲解时长共计30分钟,涵盖烈士从投身革命到英勇就义的关键历程,期间穿插展示历史图片20余张、实物展品15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本次实地学习正是通过“直观感受+详细讲解”的方式,让党员对革命精神的认知从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层面,实现了认知的深化与升华[脚注3]。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学习为契机,深入学习李一谔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筑牢使命意识,以史为鉴、对标看齐,将革命先烈的精神有效融入日常工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精神动力。
三、践史迹:以战斗遗址强化使命担当,72小时战斗历史激发现实行动力
“四史”学习教育的关键在于“践”,即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实地探访,将历史中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当下的行动自觉。枫泾镇打造的沪浙毗邻“红绿蓝金”四色“四史”学习教育精品路线,正是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典型实践,而枫泾阻击战遗址作为其中的核心现场教学点,承载着传递战斗精神、激发担当意识的重要功能。
区委保密办党支部组织25名党员前往枫泾阻击战遗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走进遗址现场,党员们通过实物陈列、场景还原等展陈方式,直观感受到1938年5月枫泾阻击战的激烈历程。据史料记载,本次战斗中,“竿军”敢死队共127人参与战斗,坚守阵地长达72小时,以血肉之躯勇猛杀敌,最终完成阻滞日军推进的战略任务,为后续区域战略转移争取了关键时间。与书面历史记载形成对比的是,遗址现场的场景还原、武器实物等,让党员对战斗的残酷性、先烈的牺牲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种认知深度是传统文本学习难以达到的。
活动期间,党支部还组织开展分组讨论,每组5名党员,共分为5组,每组讨论时长20分钟,围绕“如何将战斗精神转化为保密工作效能”展开深入交流。党员们一致表示,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在新时代,更要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进一步检验和找准自身在工作中的定位,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切实增强开辟工作新局的勇气和力量。本次活动后,支部通过问卷调研发现,党员对“历史精神与现实工作结合”的理解度达到92%,较活动前提升了38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现场教学的实践成效。
四、悟史意:以行业发展践行学习成效,104人参与实现学用贯通
“四史”学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悟”,即通过学习领悟历史规律,并将其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区交通委机关党支部、区公路所党支部联合漕廊公路路域党建联盟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正是以行业发展为切入点,将“四史”学习教育与公路建设、路域治理实践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参与人数共计104人,其中区交通委机关党支部30人、区公路所党支部26人、漕廊公路路域党建联盟12家单位代表48人,实现了部门联动与行业协同。活动核心环节为《“四史”学习教育在路上》路域党课,党课时长50分钟,系统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XX公路的发展史。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XX区公路总里程从1978年的89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623公里,增长幅度达600%;高等级公路(二级及以上)占比从1978年的0%提升至2024年的45%;公路养护机械化率从1978年的不足5%提升至2024年的90%,这些数据清晰彰显了XX公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显著转变。
党课结束后,各参与单位联合组织党员开展路域巡路队“啄木鸟行动”。本次行动共划分5个巡查小组,每组20-21人,累计巡查漕廊公路路段15公里,采用“徒步+车辆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行动中,党员们严格按照“自查问题—记录问题—反馈问题—整改问题”的流程,累计发现路域环境问题23项,其中路面破损3项、交通标识不清晰7项、路边垃圾堆积10项、其他问题3项;现场即时整改18项,整改率达78.3%;剩余5项需长期整改的问题,均建立专项台账,并明确整改责任人和15日内的整改时限。
党员们通过“啄木鸟行动”复盘路域管理中的现存问题,优化问题整改流程,将“四史”学习教育中的认知提升转化为路域治理的实际效能。这种“学习—实践—整改”的闭环模式,不仅有效避免了“四史”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更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深化了对“改革开放推动行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认知,真正实现了“知史以明鉴,学史以力行”的学习目标。
[脚注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4-17.
[脚注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N].人民日报,2021-05-27(01).
[脚注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