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1-2023年XX乡农村基层党建三年工作总结
2025-10-19人已围观
2021-2023年XX乡农村基层党建三年工作总结
农村基层党建是党的建设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社会稳定及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巩固。2021-2023年,XX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关于基层党建的部署要求,将党建工作与乡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深度融合,通过三年系统性建设,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发挥。现将三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三年工作基础概况
(一)乡域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区东南部,属典型山区农业乡,全乡辖15个村委会、14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19.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898亩,最高海拔2383米,最低海拔1050米,年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850-1290毫米,温光资源适宜农作物生长。截至2023年底,全乡总人口28076人,其中农业人口27351人,占比97.4%;已形成烤烟、蚕桑、甜柿、畜牧业等特色产业,是市、区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乡、商品粮生产基地乡及瘦肉型杂交商品生猪基地乡。
(二)党建基础数据
三年来,乡党委始终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党建工作体系持续完善。截至2023年底,全乡共有党支部22个(含农村党支部15个、机关党支部3个、学校党支部2个、事业单位党支部2个),较2021年持平;党员总数946人(含预备党员43名),较2021年增加62人,增长7.1%。党员结构持续优化:
- 年龄结构:35岁以下党员188人(占20.0%),36-45岁党员182人(占19.2%),46-54岁党员138人(占14.6%),55-59岁党员72人(占7.6%),60岁以上党员366人(占38.7%);其中35岁以下党员占比较2021年提升3.2个百分点,年龄老化趋势得到适度缓解。
- 文化结构:大学本科52人(占5.5%),专科42人(占4.4%),中专/高中96人(占10.2%),初中及以下756人(占79.9%);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比较2021年提升2.1个百分点,文化素质稳步提升。
村级组织建设方面,15个村“两委”成员共142人,其中35岁以下19人(占13.4%),36-45岁85人(占59.9%),46-54岁32人(占22.5%),55-59岁6人(占4.2%);中专及以上学历28人(占19.7%),较2021年提升4.5个百分点,村级班子年轻化、知识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三年党建工作主要举措及量化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
1. 完善领导机制:乡党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及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制定《XX乡党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将党建任务分解为12项具体指标,纳入乡、村两级干部绩效考核。三年来,领导小组累计召开党建专题会议36次(年均12次),研究解决村级组织建设、党员管理等问题48项,问题解决率达95.8%。
2. 落实包联制度:实行乡级实职副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村党支部包联机制,要求包联干部每年到村讲党课不少于2次、开展调研不少于4次、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3个。三年来,包联干部累计讲党课180次,覆盖党员2700余人次;解决村级活动场所修缮、党员教育设备更新等问题135项,群众满意度达92%。
3. 保障经费投入:建立党建专项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三年累计投入党建经费18.6万元(2021年5.2万元、2022年6.8万元、2023年6.6万元),主要用于党员教育、电化教育设备更新、先进表彰等。其中,2022年投入6800元配备党建专用电脑,建成基层党组织及党员信息库,实现党员管理信息化覆盖率100%;三年累计表彰先进党支部36个(年均12个)、优秀共产党员300名(年均100名),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二)优化党员管理,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1. 严格党员发展程序: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脚注1:该方针出自《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是新时代党员发展工作的基本遵循],重点从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复退军人中发展党员,三年累计发展党员62名,其中35岁以下41名(占66.1%),致富能手28名(占45.2%),实现“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的“双培”目标。党员发展流程严格执行“申请-培养-考察-审批”四步走,入党前培训覆盖率达100%,培训时长不低于40学时。
2. 强化党员教育培训:构建“乡党校+村级站点+远程教育”三级培训体系,三年累计举办党员专题培训班54期(年均18期),覆盖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5400余人次,参训率从2021年的82%提升至2023年的95%。培训内容聚焦政治理论(如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实用技能(如烤烟种植、蚕桑管理、电商运营),其中2022年联合区科技局在迭水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覆盖党员群众100人,带动该村烤烟亩产提升15%;白玉村党支部联合省、市民盟举办“农民函授大学”,60名学员结业后成为村级产业发展骨干。
3. 规范党员日常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三年来全乡党支部累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50次、支委会1350次、党小组会2700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40次,制度执行率从2021年的85%提升至2023年的98%。推行党员民主评议与星级评定制度,2023年评定五星级党员45名(占4.8%)、四星级党员252名(占26.6%),不合格党员处置率100%;建立流动党员“双向管理”机制,成立党员服务站,对全乡126名流动党员(占党员总数13.3%)实行“一人一档”管理,累计开展线上学习240余次,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三)建强村级班子,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1. 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坚持“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群众认可”原则,三年来调整优化村级班子4次,撤换履职不力村党支部书记1名、副支部书记1名,选拔35岁以下村党支部书记3名(占20%),探索村党支部书记异地任职1例。新任职村干部任前培训覆盖率达100%,培训内容包括村级事务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等,2023年村级班子年度考核优秀率达80%,较2021年提升15个百分点。
2. 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按照“一村一策”原则,三年累计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3个(田锡村、阿贡田村、老南村),通过“五位一体”帮扶机制(乡党委包联、派驻第一书记、结对先进村、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制度),实现转化提升。其中,田锡村通过修缮村级活动场所、发展甜柿种植产业,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较2021年增长125%;阿贡田村实施扶贫整村推进工程,解决680人饮水困难,群众满意度达98%。
3. 完善村级治理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三年来村级重大事项(如集体资产处置、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该机制决策率达100%。实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每季度公开1次,财务公开由乡审计室专项审计后公示,三年累计公开事项1800余项,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得到充分保障。
(四)党建促发展,推动乡域经济社会进步
1. 推动产业振兴:探索“支部+合作社+远教”模式,将党建与特色农业发展深度融合,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3年)》中“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要求[脚注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推动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三年来,全乡建成烤烟种植基地1.2万亩、蚕桑基地0.8万亩、甜柿基地0.5万亩,畜牧业存栏量达5万头(只),农业总产值从2021年的1.0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56亿元,年均增长19.8%;引进工业项目6个(如XX硅厂、福兴胶合板厂),2023年实现工业产值2.4亿元,较2021年增长50%。
2. 完善基础设施: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实施项目32个。其中,新集镇二期开发工程投资200万元,完成临街土地出让22宗,成交额270万元;烟水配套工程、烤房改造工程覆盖15个村,惠及农户3200户;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5个、沼气池4398口,实现沼气覆盖率达65%,打造云南省沼气化示范乡;硬化农村道路150公里,农村道路硬化率从2021年的75%提升至2023年的92%。
3. 改善民生福祉: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三年累计结对帮扶困难群众435户(年均145户),解决生产生活物资折合资金6万元;汶川地震后,全乡党员缴纳“特殊党费”1.45万元,群众捐款12.05万元;农忙季节,党员干部累计出动4050人次,帮助农户抢收小麦2250亩、栽种烤烟1.5万亩。在民生福利方面,三年累计为2400余名村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580户村民办理住房政策性保险,为352名6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失土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为高考录取学生发放奖学金15万元,村民人均直接福利受益从2021年的600元提升至2023年的800元,年均增长15.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三年来XX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对照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及乡村振兴需求,仍存在以下薄弱环节:
1. 党员队伍结构仍需优化:截至2023年底,初中及以下学历党员占比79.9%,60岁以上党员占比38.7%,高学历、年轻党员数量不足,党员队伍文化素质与年龄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中带头作用不明显。
2. 村级后备干部储备不足: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影响,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短缺,三年累计储备村级后备干部45名,平均每村3名,仍无法满足村级班子建设需求;后备干部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实践锻炼机会较少,能力提升速度较慢。
3. 党建经费保障力度有限:三年累计投入党建经费18.6万元,年均6.2万元,仅占乡财政支出的0.8%,经费不足导致部分村级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党员教育设备更新滞后,如3个村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年限超过5年,影响教育效果。
4. 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度不够:部分村党支部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现象,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割裂,未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规划、项目推进中的引领作用,如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20万元,党建促发展的成效未充分显现。
[脚注1]《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共中央办公厅,2014年印发。
[脚注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1-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
上一篇:202X年度酒水业务员工作总结(年度回款110万,新拓客户4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2021-2023年XX乡农村基层党建三年工作总结
- 202X年度酒水业务员工作总结(年度回款110万,新拓客户4家)
- 2010-2011学年至2015年高中及小学班主任3月工作总结(含高考数据复盘)
- 2007-2015年XX地区小学春季学期工作总结(含安全专项)
-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2013年度团支部工作总结(含班级与企业双维度)
- 2024年度北京奥迪4S店运营核心信息及岗位工作总结
- 2023年度网络意识形态工作10份专项总结报告(数据化呈现与成效分析)
- 202X年度XX集团办公管理工作总结(含办公用品采买、环境卫生管理)
- 20XX年证券交易系统技术支持与项目实施个人年终总结(全年完成9项核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