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第一季度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汇编(7篇)

2025-10-17人已围观

2024年第一季度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汇编(7篇)

篇1:黑龙江交通龙源投资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汇报

2024年第一季度,黑龙江交通龙源投资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总公司及上级领导的统筹指导下,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数据显示,本季度公司实现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零灾害事故,为运营工作提供了稳定安全保障,圆满达成季度安全管理目标。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安全责任体系

安全管理作为公司运营核心工作,始终被纳入战略优先级。年初,公司依据总公司安全生产部署,制定《2024年度安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季度安全事故发生率≤0、隐患整改率100%、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100%三大核心目标,并与总公司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明确12项具体责任条款。

同时,公司系统性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优化调整,新增3名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的专业人员,重新划分领导小组职责,形成“总经理统筹-安全部门监督-部门负责人执行-岗位员工落实”的四级责任体系,确保安全管理无死角。

二、深化安全教育,构建全员安全意识

公司持续贯彻国家安全方针,以“以人为本、持续改进”为安全管理理念,季度内开展多维度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数据显示,本季度累计组织安全培训6场,覆盖员工320人次,培训内容涵盖《安全生产法》修订条款、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流程等,员工安全知识考核平均分达92.5分,较上季度提升8.3分。

此外,公司通过宣传栏、内部公众号、安全警示标语等载体,发布安全知识推文15篇、张贴警示海报42张,组织安全知识竞赛1次,参与率达95%以上。结果表明,系统性的安全宣传教育使员工安全意识显著提升,违规操作行为发生率较上季度下降62%。

三、严格隐患排查,落实闭环管理机制

(一)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公司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列为重点,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法规要求,年初与3家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安全专项合同》,明确安全责任、技术标准、应急措施等28项条款。

以绥满高速哈尔滨至大庆段安达服务区工程为例,公司与施工单位黑龙江省江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立“日巡查、周检查、月考核”机制,配备专职安全员5名、兼职安全员12名,实现施工全过程安全监管。本季度累计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18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2项,隐患整改率100%,未发生任何施工安全事故。

(二)公司内部安全管理

按照总公司安委会部署,结合“平安交通建设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5日、20日组织两次全面安全检查,重点覆盖机要室、财务室、档案室等关键部位。数据显示,本季度累计开展整体大型隐患排查4次、部门专项排查12次,检查部位68处,其中重点部位23处,发现安全隐患7起,整改完成7起,隐患整改率100%,整改平均耗时1.5天。

(三)现存问题

车辆设备老化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目前公司在用15辆运营车辆中,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占比40%,年均行驶里程超15万公里的车辆占比33%。尽管保养频率提升至每月2次,但因配件更换周期缩短(平均每月更换关键配件3-5件)、零件匹配难度增加,导致30%的车辆无法长期维持最佳运行状态,存在潜在安全风险。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

1. 开展新《安全生产法》专项培训,计划组织3场专题讲座,邀请省应急管理厅专家授课,确保员工知晓率、掌握率均达到100%。

2. 优化隐患排查机制,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型”,将排查频次提升至每周1次,建立隐患分级台账,实现重大隐患24小时内响应整改。

3. 组织2次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涵盖火灾、车辆故障等场景,参演人员覆盖率100%,确保应急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篇2: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2024年第一季度,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依据区教育局《校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学校“实训教学密集、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全面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数据显示,本季度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隐患整改完成率100%,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8.6%,有效保障了教学秩序稳定。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分工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学安全、后勤安全、实训安全3个专项工作组,制定《校园安全责任清单》,明确32项具体职责。领导小组每月召开1次安全工作例会,季度内累计召开3次,形成“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的管理体系。同时,与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将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权重占比20%。

二、多维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素养

1.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季度内组织全校教职工安全工作会议2场,传达区教育局安全工作部署;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3次安全专题教育,覆盖师生2100人次;以班级为单位召开“防震减灾应急疏散”主题班会48场,参与率100%。

2. 强化宣传载体建设:更新安全专用橱窗6块,发布安全知识内容12期;通过校园广播每日播报安全提示,累计时长超300分钟;组织防震减灾安全应急疏散演练1次,演练用时4分20秒,较上季度缩短30秒,疏散效率显著提升。

3. 落实家校协同管理:寒假前与全体学生家长签订《寒假学生安全责任书》,回收率100%,明确家长监护责任,构建“学校-家庭”双重安全防线。

三、全面排查隐患,强化现场管理

(一)设施设备安全

对校舍及教学设施开展系统性检查,完成旧校区汽车实习室铁棚顶更换(面积约800㎡)、新校区第二与第三栋宿舍楼之间铁棚拆除(长度约50m);更换教室内损坏照明灯具120盏,维修损坏门窗36扇、桌椅85套、宿舍床铺28张,确保师生使用安全。

(二)门卫及人员管理

严格执行门卫登记制度,校外人员入校登记率100%,非教学相关人员入校拦截率100%;制定《大专生出入校园管理制度》,明确出入时间、证件查验等6项要求,配备专职保安8名,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校园封闭式管理落实到位。

(三)消防安全管理

对食堂、宿舍、教学楼等重点防火部位开展周检,季度内累计检查36次;配备灭火器240具,均在有效期内,消防栓水压测试合格率100%;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12名,实行“每日一巡、每周一查”制度,火灾隐患整改率100%。

(四)饮食卫生安全

加强食堂食材管控,定点采购供应商资质审核通过率100%,食材检验报告留存完整;针对“湖南大米问题”开展专项检查,抽检大米样品15批次,合格率100%;督促厨工落实食品留样制度(留样时间≥48小时),完成厨房卫生消毒24次,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五)交通安全管理

修订《校车使用与维保管理办法》,规范使用审批流程,校车年检合格率100%;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1800份,学生交通安全违规行为发生率较上季度下降45%。

(六)活动安全管理

对体育课、社团活动实行全程监管,配备专职安全员6名,季度内仅发生学生轻微擦碰伤3起,均及时处置,无严重安全事故。

篇3:蝴蝶泉社区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小结

2024年第一季度,蝴蝶泉社区在城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下,以“夯实基础、消除隐患”为核心,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数据显示,本季度社区开展安全检查28次,覆盖辖区单位42家、商业网点126个,发现安全隐患15处,整改完成15处,整改率100%,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具体工作如下:

一、构建管理体系,强化组织保障

社区成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管区民警、物业负责人等12人,制定《社区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季度工作目标:安全宣传覆盖率≥90%、隐患整改率100%、重点单位检查率100%。同时,建立“社区-网格-楼栋”三级管理网络,划分8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8名,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

二、深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1. 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季度内组织社区居民、沿街店铺业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4场,参与人数320人次;春节、元宵节期间发放消防安全知识手册500份,宣传燃煤锅炉安全注意事项200条,组织居民参观伪劣消防器材展1次,覆盖居民180人次。

2. 强化会议部署: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3次,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各单位安全责任;利用社区公众号发布安全提示推文9篇,阅读量超2000次,居民安全知识知晓率较上季度提升25%。

三、聚焦隐患排查,落实整改闭环

1. 重点领域检查:在管区民警协助下,对辖区重点单位(如超市、网吧、养老院)开展安全检查12次,重点排查消防设施、用电安全等内容;对商业网点开展日常检查16次,发现消防通道堵塞、灭火器过期等隐患15处,均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整改完成率100%。

2. 特殊群体关怀:针对辖区内独居老人、出租房住户等群体,开展安全走访36户,排查燃气使用、电器安全等隐患8处,协助整改8处,发放安全提示贴120张。

篇4:棠溪矿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2024年第一季度,棠溪矿依据年度安全计划及《安全目标责任书》要求,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核心,强化现场管控。数据显示,本季度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隐患整改率100%,员工安全培训覆盖率100%,顺利通过贵池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春节后恢复生产验收。具体工作如下:

一、制定计划目标,落实责任分工

1. 明确工作目标:制定《2024年度安全工作计划》,提出“零重伤、零死亡、零重大设备事故”目标,将安全标准化达标率纳入考核,要求季度内达到一级标准。

2. 压实责任体系:矿长与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18项责任条款;建立“矿长-部门负责人-班组长-岗位员工”四级责任链,确保责任层层传递。

二、做好复产准备,保障生产安全

春节后复产前,组织全员开展安全培训,培训时长40小时/人,覆盖员工380人次;召开全员安全生产会议2场,传达复产安全要求;开展安全检查6次,排查隐患12处,整改完成12处,整改率100%,确保2月15日前顺利复产。

三、强化现场管理,提升管控水平

1. 破碎车间技改安全管理:投入资金80万元,对破碎车间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配备专职安全员3名,实行技改全过程监管,制定《技改施工安全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安全措施等10项内容,技改期间未发生安全事故。

2. 劳保用品管理:制定《劳保用品使用规范》,要求员工上岗前必须按标准穿戴劳保用品,季度内开展劳保用品检查24次,违规穿戴行为发生率较上季度下降70%。

篇5:某矿井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2024年第一季度,某矿井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工作意见的实施意见》及自治区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强化安全管理。数据显示,本季度矿井发生轻伤事故0起,隐患整改率92.3%,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90%,为年度安全工作奠定基础。具体工作如下:

一、开展警示教育,营造安全氛围

1. 政策文件学习:利用安全大会、班前会等形式,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矿长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等内容,开展考试3次,平均分达90分以上;组织观看《四川泸州市桃子沟煤矿5.11瓦斯爆炸事故安全警示教育片》,覆盖员工420人次。

2. 培训教育落实:对新老工人开展岗前安全培训,培训时长60小时/人,考核合格率100%;对“三违”人员开展谈心帮教28人次,“三违”行为发生率较上季度下降55%;开展“每日一题”安全培训,累计培训120课时,员工安全知识掌握率显著提升。

3. 文化建设推进:创办“保护矿工生命,矿长守规尽责”主题黑板报6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1次,参与率95%,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整改落实

1. 制度修订优化:根据生产实际,修订《八号井井巷工程外委施工管理办法》,将外委施工纳入统一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季度内矿领导下井累计180次,平均下井天数20天/人,现场解决安全问题36个。

2. 隐患闭环管理:建立“排查-整改-复查-销号”闭环机制,季度内上级行管部门检查2次,发现隐患17条,整改完成14条(整改率82.4%);集团公司检查2次,发现隐患10条,整改完成7条(整改率70%);矿井自查12次,发现隐患190条,整改完成190条(整改率100%)。

三、加大安全投入,夯实安全基础

1. 安全系统完善:投入资金200万元,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系统,调度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更换井下自救器药品300套,确保应急设备完好。

2. 职业病防治:重点推进粉尘防治,规范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使用,检查防尘设施48次,整改违规使用行为12起;督促员工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率达100%,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较上季度下降30%。

3. 应急物资管理:对地面应急救援物资库、井下消防材料库进行清点盘查,补充失效工具80件,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

篇6:某工厂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2024年第一季度,某工厂响应上级公司及地方政府安全工作要求,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数据显示,本季度工厂实现零死亡、零重伤事故,分层开采合规率100%,爆破作业合格率100%,安全管理成效显著。具体工作如下:

一、落实安全要求,强化培训考核

1. 政策响应:参加上级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次、地方安监局专项整治会议2次,明确“年度零死亡”目标;制定《工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细化15项工作任务。

2. 培训提升:针对在岗员工文化水平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60%)的特点,开展安全培训6场,培训内容涵盖国家安全技术规程、岗位操作规程等,考核合格率100%;组织安全知识测试3次,平均分从80分提升至92分。

二、规范生产操作,严控安全风险

1. 开采管理:严格按照地方安监局要求实施分层开采,控制安全生产距离(最小距离≥50m),季度内分层开采合规率100%;实行分段爆破作业,制定《爆破安全作业规程》,配备专职爆破员6名,爆破作业合格率100%,未发生无序开采行为。

2. 日常巡查:加大安全巡查力度,每日开展现场巡查2次,季度内累计巡查90次,发现违规操作行为8起,整改完成8起,整改率100%。

篇7:某小学2024年第一季度安全工作总结

2024年第一季度,某小学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落实上级安全工作要求。数据显示,本季度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为0,家长安全责任知晓率100%,应急演练达标率100%,有效保障师生安全。具体工作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机制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含消防、防震等6类预案);与安全保卫人员、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20项责任条款;将安全工作纳入教师考核,权重占比15%,形成“全员参与、责任共担”的管理体系。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

1. 制度修订:完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生管理规定》等12项制度,明确门卫值班、防火防灾等要求,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2. 检查机制:建立“定期检查+日常防范”机制,开学初开展安全大检查2次,排查校舍、饮水卫生等隐患6处,整改完成6处;课间实行教师值班制,季度内累计值班180人次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