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4年XX村党支部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2025-10-15人已围观

2024年XX村党支部上半年党建工作总结

2024年上半年,XX村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遵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主线,统筹推进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民生服务提升等重点任务。数据显示,上半年村党支部累计开展集中学习12场次,覆盖党员156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8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18%,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建设,筑牢党建工作根基

(一)完善责任体系,压实党建主体责任

村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构建“支部书记牵头抓、支委成员分工抓、党小组长具体抓”的三级责任体系。上半年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6次,制定《XX村2024年党建工作要点》,明确15项具体任务及完成时限,将党建工作与村级事务同部署、同考核。同时,建立党建工作月度督查机制,对3个党小组的任务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2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项,确保党建工作落地见效。

(二)规范组织生活,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上半年累计召开支部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6次、党小组会1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3次。创新组织生活形式,结合“主题党日”开展“党建+乡村治理”“党建+产业发展”等实践活动4场,参与党员占比达92%。相较于传统单一的会议形式,多元化活动显著提升了党员参与度,党员主动建言献策人数同比增加35%。

(三)加强班子建设,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按照“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标准,优化村“两委”班子配置。目前班子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60%,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40%,实现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同时,建立“传帮带”机制,安排2名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与3名年轻干部结对,开展业务培训8次,干部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显著增强,上半年村级事务办结效率提升20%。

二、建强党员队伍,激发先锋模范作用

(一)严把发展关口,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方针,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十六字”原则。上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名,其中35岁以下占比62.5%,致富能手、返乡青年占比50%;接收预备党员3名,转正党员2名,党员队伍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双培养”机制,将2名产业带头人纳入培养范围,实现“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党员综合素质

依托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强国”平台等载体,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培训体系。上半年开展党员集中培训6次,培训内容涵盖党的理论、乡村振兴政策、农业技术等,累计培训120人次;组织党员参与“学习强国”线上学习,日均积分达45分以上的党员占比85%。同时,邀请农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2场,现场指导种植技术,帮助15名党员掌握2项以上实用技能,党员带动群众致富能力显著提升。

(三)搭建实践平台,推动党员作用发挥

推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设置政策宣传岗、矛盾调解岗、产业帮扶岗等6类岗位,48名党员认领岗位并公开承诺。建立“党员联系户”机制,1名党员联系5-8户群众,上半年累计走访群众630户次,收集意见建议42条,解决实际问题28件。开展“党员示范户”创建活动,评选出产业示范户、文明家庭示范户等12户,通过典型引路,带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跟上”的良好氛围。

三、聚焦党建赋能,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一)党建+产业振兴,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村党支部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牵头制定村级产业发展规划,整合土地资源120亩,建成优质水稻种植基地1个、果蔬大棚20亩。引入农业合作社1家,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6户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户均年增收约8000元。上半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8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产业经营收入占比提升至65%,较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二)党建+乡村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构建“党支部领导、网格管理、群众参与”的治理体系,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矛盾调解、隐患排查等工作。上半年网格员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2处,调解邻里纠纷9起,调解成功率100%。健全“村规民约”执行机制,开展“文明积分”评选活动,累计发放积分1.2万分,兑换生活用品价值8000元,群众文明素养显著提升,村级信访量同比下降40%。

(三)党建+民生服务,改善群众生活品质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民生项目落地。上半年完成村内道路硬化2.5公里,惠及群众320户;新建文化广场1处,配备健身器材15套,满足群众文体需求;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8公里,解决180户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建立“村级便民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上半年办理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事项210件,群众办事满意度达98%。同时,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活动,为12户低保户、5户特困供养户提供生活帮扶,发放慰问物资价值1.5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党员教育针对性不足:部分培训内容与党员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如农业技术培训覆盖范围有限,仅惠及30%的种植户,未能完全满足群众产业发展需求。

2. 党组织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村“两委”干部在产业规划、项目运营等方面专业能力不足,上半年推动的2个产业项目因技术指导不到位,前期产量未达预期。

3. 党建品牌特色不突出:相较于周边先进村,XX村党建工作缺乏特色品牌,“党建+”模式融合深度不够,未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1. 精准化开展党员教育:结合党员职业、需求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计划下半年新增农业技术培训3场,邀请专家现场指导4次,确保覆盖所有种植户;开设“党员创业讲堂”,邀请返乡创业党员分享经验,提升党员带动致富能力。

2. 专业化提升服务能力:选派2名村“两委”干部参加镇里组织的产业发展专题培训,引入专业技术人才1名担任产业顾问;与农业院校建立合作,定期开展技术指导,确保现有产业项目产量提升15%以上。

3. 特色化打造党建品牌:聚焦“党建+产业振兴”,计划打造“优质稻种植示范带”党建品牌,整合资源建设产业观光步道、农产品展示厅,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结“党员网格治理”经验,形成标准化工作流程,打造基层治理特色案例。

2024年上半年,XX村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足。下一步,村党支部将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建强党员队伍、推动党建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全村乡村振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XX村党支部

2024年6月30日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