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5:赓续青春谱系,献礼建团百年——心得体会四则

2025-10-09人已围观

2025:赓续青春谱系,献礼建团百年——心得体会四则

第一篇:传承五四精神,担当青春使命

青春,是一首激昂的旋律,更是一团燃烧的烈火,它诠释着奋斗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百年之前,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一群热血青年挺身而出,将五四精神传播至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据相关研究表明,五四运动期间,全国参与游行示威的青年学生及各界人士达数十万人之多,其影响力之广泛,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五四先驱的爱国情怀与革命精神,强调新时代青年要大力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爱国运动,其展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爱国精神,成为了任何时代都值得珍视和学习的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学生肩负着传承五四精神的重任,需砥砺奋斗,苦练本领,锤炼品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绝非坦途,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如同一场漫长的项目攻坚,需要每一位参与者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每一位渴望在新时代有所作为的青年,都应具备笑傲磨砺、愈挫愈勇的骨气。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踏实奋斗,无论在奋斗之路上遭遇多少风雨、坎坷与磨难,都应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踏平坎坷。

新时代青年应以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指引,时刻审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相较于过去,新时代青年虽无需面临抛头颅、洒热血的生死考验,但仍需拥有一颗坚定的心,为自己指引前行的方向。弘扬五四精神应成为一种永恒的光荣传统,新时代青少年更应积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铭记党的历程,践行青春担当

回首过往,我们不能忘却,在百年前的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得国家和人民深陷苦难的深渊。当时,全国贫困人口占比高达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就在这黑暗的时刻,一群勇敢的先驱者如同星星之火,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

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的政党,自成立之初便心怀天下苍生,始终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拯救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一切。据不完全统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他们用生命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100万亿元,人均GDP也从低收入水平迈向中等收入水平,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如今,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倍感荣幸能够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学习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心融天下的革命情怀。在工作岗位上,我们要遵循PDCA循环理论,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不断复盘工作过程,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的培养和单位的关怀。

我作为新时期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倍感骄傲。以我的家乡大石桥市为例,大石桥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依镁而立,因镁而兴”。凭借丰富的镁质资源和较高的镁制品精深加工水平,大石桥市被誉为“中国镁都”。改革开放以来,大石桥市的镁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其高新技术镁制品种类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篇:学习党的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党的历史是一部最为生动、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运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来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来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但人在历史进程中并非完全消极被动的存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的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就能够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70多年前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其实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我们应立足现实,把握好每个阶段的历史大势,做好当下的各项工作。

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都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党的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无论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们党始终能够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前行。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近30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之后,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第四篇:赓续精神谱系,绽放青春光彩

建团百年之际,回顾历史,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中国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团员踊跃投身革命斗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们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创新创业,青年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在当前的科技创新领域,3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占比超过60%,他们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时代青年应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将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融入到自己的青春奋斗之中。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以这些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例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中那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不轻易放弃,努力克服困难;在追求创新和进步时,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精神中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同时,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无论是在科研一线、生产车间,还是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我们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努力把工作做好做精。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沉淀,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新时代青年还应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也要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和中国的发展成就。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总之,建团百年是一个新的起点,新时代青年要赓续青春谱系,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