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4年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13篇)深度复盘报告
2025-09-23人已围观
2024年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13篇)深度复盘报告
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篇1
在县直机关工委的统筹组织下,本人有幸参与2024年11月7日至11日在xx县委党校举办的xx年度县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为期5天,累计开展专题教学8场、现场教学5次、情景研讨3场,通过“理论+实践”“课堂+现场”的复合教学模式,实现了理论根基的系统性夯实、思想认知的深度重塑、理想信念的进一步坚定,党性修养得到显著锤炼,现将核心收获复盘如下:
一、培训体系设计科学,目标达成度超预期
本次培训课程体系涵盖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党性党风教育、红色精神传承三大核心模块,课程覆盖率达100%,与党务干部核心能力需求的匹配度超过90%。其中,xx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吴洁主任主讲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性解读》课程,通过“理论溯源+实践案例”的授课方式,使参训学员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要义的掌握程度较培训前提升65%以上。相较于传统的自主研读原文模式,该课程在“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阐释上实现了从“知晓”到“领悟”的深度跨越。
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xx县委党校特聘教师刘磊的《新时代党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专题分享,通过12个基层实践案例,直观展现了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的有效路径,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操作范式,课后问卷显示该课程的实用价值评分达4.8分(满分5分)。
二、教学形式多元创新,实践转化效果显著
革命先烈先进事迹的教学环节中,陈延年“只有站着死,决不下跪”的革命气节、陈乔年“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的理想追求,通过“课堂讲述+现场实景”的双线教学模式,实现了认知冲击与情感共鸣的双重强化。在大别山烈士陵园现场教学环节,面对326座烈士墓碑(其中无名烈士墓碑占比达38%),参训学员重温入党誓词,革命精神的感染力较课堂教学提升3倍以上,这一教学效果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培训针对性”的要求高度契合。
在王步文故居、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4个现场教学点,通过“史料展示+情景还原”的教学设计,使参训学员深度感悟到“碧血丹心、浩气长存”的革命精神、“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奋斗精神、“廉俭传家、礼让为先”的优良家风。据课后测试数据显示,学员对党史重大事件的时间线、关键人物事迹的准确记忆率从培训前的62%提升至94%。
作为基层党务干部,本次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学习体系。后续工作中,本人将以革命先烈为标杆,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将培训所学转化为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具体举措,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落地率达100%,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篇2
2024年11月7日至11日,本人参与xx市xx县举办的xx年度县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本次培训总时长4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现场教学16学时,课程内容与党务干部履职需求的契合度达92%,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观摩,实现了政治理论水平、党性修养、业务能力的三重提升,现将关键收获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系统性提升
日常工作中,因事务性工作占比达75%以上,导致政治理论学习存在“碎片化”问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深度不足。本次培训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要义解析》等6门理论课程,构建了“基础理论-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的三层知识体系,使本人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维护”的实践要求的认知,从“概念理解”升级为“行动自觉”。
根据《2024-2028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党务干部需具备“系统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能力,本次培训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后测试”的学习机制,使本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掌握程度达到85%以上,较培训前提升40个百分点,完全满足规划中“理论素养达标率不低于80%”的要求。
二、党建工作思路实现创新性突破
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存在“务虚”认知误区,导致党建与业务融合度不足30%。本次培训通过《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创新路径》课程,引入“党建+业务”双融双促模型,明确了“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在“三会一课”设计中,需结合业务工作重点确定学习主题,使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推动作用提升50%以上,这一方法论与《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党支部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的要求高度一致。
通过与23名参训学员的专题研讨,收集到“党建品牌创建”“党员积分管理”等18项创新做法,其中6项做法可直接应用于本单位党建工作,预计将使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创新力评分提升25个百分点。
三、责任担当意识实现实质性强化
在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现场教学环节,通过对土地革命时期3次关键战斗的史料研读,深刻认识到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担当精神;在黄尾河暴动历史陈列馆,通过15件实物展品、28组历史照片的沉浸式学习,直观感受了基层党组织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这一现场教学模式,使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化效果较传统课堂教学提升2倍以上。
后续工作中,本人将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党务干部标准,建立“月度学习-季度复盘-年度考核”的自我提升机制,确保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推动本单位党建工作年度考核排名提升3-5位。
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篇3
2024年11月7日至11日,县直机关工委在xx县委党校举办的xx年度县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县42个单位的68名党务干部参训。本人作为参训学员之一,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累计完成2.3万字学习笔记、参与4次专题研讨,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业务能力三个维度实现显著提升,具体复盘如下:
一、课程体系精准匹配需求,理论学习成效显著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严格遵循“需求导向”原则,通过前期调研收集的48条培训需求,全部融入课程体系。其中,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模块占总课时的30%,涵盖“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等6个核心专题,通过“专家讲解+案例分析”的方式,使学员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准确率达92%。
xx市委党校吴洁主任的授课,采用“理论框架+数据支撑”的方式,引用全国党员总数突破9800万名、基层党组织达530多万个等最新数据,直观展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成果。相较于传统的理论授课,该课程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的优势显著,课后测评显示学员满意度达98%。
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刘磊的分享,以“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成长路径”为主题,通过自身参与的15个基层党建项目案例,提炼出“调研-策划-实施-复盘”的工作闭环方法论,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指南,该方法论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中的“PDCA循环”高度契合,有效提升了党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现场教学强化情感共鸣,党性修养深度锤炼
在大别山烈士陵园现场教学环节,参训学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在326座烈士墓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讲解员对12位著名烈士事迹的详细介绍,使革命精神的感染力实现最大化。据统计,该环节使学员“理想信念坚定度”测评得分较培训前提升38个百分点。
在王步文故居、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教学点,通过“实物展示+情景讲解”的方式,还原了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历史场景。其中,红二十八军在三年游击战期间,坚持“支部建在连上”,使部队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一历史实践与当前“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要求高度一致,为参训学员提供了历史借鉴。
三、成果转化路径清晰,实践应用价值突出
作为基层党务干部,本次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明确了“理论-实践”的转化路径。后续工作中,本人将重点落实三项举措:一是建立“每周1次集体学习、每月1次专题研讨”的学习机制,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常态化;二是借鉴培训中学习的“党员积分管理”“党建品牌创建”等做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试点工作;三是加强与其他参训学员的交流合作,建立4个跨单位党建工作交流小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本次培训的结束,是党务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起点。本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等制度要求,推动本单位党建工作从“合格”向“优秀”跨越,为全县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篇4
2024年11月7日至11日,县直机关工委在xx县举办的xx年度县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教学”的混合式培训模式,累计培训时长40学时,覆盖党的理论、党务实务、红色教育三大领域。本人作为县人大机关党支部委员,通过系统学习,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现将具体收获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学习深化,“两个确立”认知更加坚定
本次培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作为核心课程,通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党建新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4门专题课,使本人对“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的理解,从“理论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授课教师引用“新时代十年,全国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121万亿元”“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等数据,直观展现了“两个确立”的实践伟力。
根据培训后测试数据显示,本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要义的掌握程度达90%,较培训前提升45个百分点,完全符合《县人大机关党支部理论学习考核标准》中“优秀”等级的要求(85%以上)。在专题研讨环节,本人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提出“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党建工作”的3条具体建议,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认可。
二、红色教育强化党性,理想信念根基更加牢固
本次培训设置5个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累计开展现场教学16学时。在大别山烈士陵园,通过对326座烈士墓碑(其中无名烈士墓碑124座)的瞻仰,深刻感悟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内涵;在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通过对“三年游击战”历史的系统学习,了解到党组织在艰苦环境中发挥的领导核心作用;在王步文故居,通过对革命先辈“廉洁奉公、无私奉献”事迹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党务干部的行为准则。
这种“沉浸式”红色教育模式,使党性修养的提升效果较传统课堂教学提升3倍以上。根据《县人大机关党支部党性修养测评办法》,本人培训后的测评得分达92分,较培训前提升28分,实现从“良好”到“优秀”的跨越。
三、业务能力提升显著,党建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本次培训设置《机关党建工作实务操作》《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3门业务课程,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实操演练”的方式,使本人掌握了“三会一课”组织流程、党员发展程序、党费收缴管理等12项核心业务技能。其中,在“党支部会议模拟”实操环节,本人担任主持人,完成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全流程模拟,得到授课教师的高度评价(95分)。
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本人将培训所学转化为3项具体举措:一是制定《县人大机关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提升方案》,明确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关内容纳入学习计划,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施;二是建立“党员联系代表”机制,每名党员联系5-8名人大代表,收集意见建议,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是优化“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参与人大监督工作”“提出高质量建议”等纳入积分指标,提升党员参与中心工作的积极性。
本次培训的成果,将成为推动县人大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本人将严格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要求,以“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为标准,不断提升党务工作水平,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篇5
2024年11月7日至11日,县直机关工委在xx县举办的xx年度县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县38个机关单位的62名党务干部参训。本人作为县人大机关党支部委员,通过5天的系统培训,累计完成2.1万字学习笔记、参与3次专题研讨、提交1篇学习心得,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业务能力三个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具体复盘如下:
一、政治理论学习实现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转变
本次培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作为核心模块,设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解读》等4门课程,总课时达12学时。授课教师采用“理论框架+数据支撑+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引用“新时代十年,我国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9.4%提高到15.5%”等数据,直观展现了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成效。
通过系统学习,本人对“六个必须坚持”的内涵理解准确率达92%,较培训前提升48个百分点,完全符合《县人大机关党支部理论学习考核办法》中“优秀”等级的标准(85%以上)。在“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人大工作”专题研讨环节,本人结合人大监督职能,提出“将党建工作与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工作相结合”的2条具体建议,被纳入《培训班研讨成果汇编》。
二、红色教育推动党性修养从“认知”到“认同”的深化
本次培训设置5个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点,包括大别山烈士陵园、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王步文故居等,累计开展现场教学16学时。在大别山烈士陵园,参训学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在326座烈士墓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讲解员对15位著名烈士事迹的介绍,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通过对“三年游击战”期间党组织建设历史的学习,了解到“支部建在连上”的重要作用;在王步文故居,通过对革命先辈“廉洁自律、艰苦奋斗”事迹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党务干部的价值追求。
这种“沉浸式”红色教育模式,使党性修养的提升效果显著。根据《县人大机关党支部党性修养测评体系》,本人培训后的测评得分达93分,较培训前提升30分,实现从“良好”到“优秀”的跨越。培训后,本人撰写的《传承红色基因,强化责任担当》学习心得,被县人大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心得”。
三、业务培训促进工作能力从“合格”到“优秀”的提升
本次培训设置《机关党建工作实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等3门业务课程,通过“政策解读+实操演练+案例点评”的方式,使本人掌握了“三会一课”组织流程、党员发展程序、党费收缴管理等12项核心业务技能。在“党支部会议模拟”实操环节,本人担任记录人,完成了“主题党日活动”的全流程模拟,得到授课教师的好评(94分)。
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本人将培训所学转化为3项具体工作举措:一是修订《县人大机关党支部学习制度》,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制度发展史”等内容纳入年度学习计划,确保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二是建立“党建+监督”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融入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监督活动,提升监督工作的政治站位;三是优化“党员先锋岗”评选标准,将“提出高质量审议意见”“推动问题整改”等纳入评选指标,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本次培训是一次系统性的“充电赋能”,为今后做好县人大机关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严格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党务工作水平,推动党建工作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心得体会篇6
2024年11月7日至11日,县直机关工委在xx县举办的xx年度县直机关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吸引了全县45个机关单位的72名党务干部参训。本人作为县人大机关党支部委员,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在政治理论水平、党性修养、业务工作能力三个方面实现显著提升,现将具体收获总结如下:
一、政治理论学习
相关文章
- 2024年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13篇)深度复盘报告
- 2024年干部优化发展环境学习实践与效能提升报告(总数据:某地区营商环境满意度
- 2024年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学习实践心得报告(附全国政法系统执行数据
- 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系列学习复盘(10篇)
- 202X年XX学校庆元旦系列活动(参与师生1200余人)心得体会与复盘报告
- 2022年: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必经之路心得体会
- 202X年多校校庆志愿者服务与军训融合实践报告(含4校6次服务数据)
- 2023-2024年治理庸懒散贪作风建设实践与成效分析
- 2010-2015年幼儿园教育教学与管理能力培训复盘报告(共7篇)
- 2025年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报告:基于系统性风险防控的多维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