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4年以案促改专项活动深度实践与反思(覆盖3领域326+人次参与)
2025-09-18人已围观
2024年以案促改专项活动深度实践与反思(覆盖3领域326+人次参与)
篇一:禹州市国土资源系统以案促改专项警示教育实践
2024年6月21日上午,禹州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召开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以案促改”专项警示教育大会,旨在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强化系统内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本次会议参会人员共计156人次,具体包括市纪委2名相关领导、局全体班子成员9人、机关中层正副职42人、执法队中队长以上人员28人、各乡镇国土资源所(站)长36人及各基层党支部书记39人,局党组书记许红涛主持会议。
会上,禹州市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王超磊宣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土资源系统发生的3起典型案例——均涉及土地审批、执法监管环节的违纪违法行为,同时公布了对12名相关责任人员的党纪政务处分决定,案例细节涵盖“违规审批集体建设用地”“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财物”“监管失职导致违法占地”等关键问题,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具体的反面参照。
禹州市纪委常委常建章就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其指出,滑入贪腐深渊的核心诱因,必然是理想信念的动摇;而不正之风的滋生、权力的违规行使,终将导致腐败行为发生。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党员干部需充分认清当前反腐倡廉的严峻形势,以身边反面典型为镜鉴,切实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时刻保持自省、自警、自励,坚决守住人生底线,不触碰党纪国法红线。
常建章进一步强调,“前车之鉴,后车之师”,直面问题、自揭伤疤方能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国土资源系统党员干部需严守国法党纪,严格依法用权,正确看待名利,时刻紧绷纪律之弦。这一要求与“权力制衡理论”高度契合,该理论强调通过明确权力边界、完善监督机制,防止权力集中与滥用,从制度层面阻断腐败滋生的可能[1]。同时,党员干部需切实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七本账,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顶住外界诱惑、筑牢思想防线,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努力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
禹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关晓东代表局党组,从预防、制度、监督三个维度作表态发言。其表示,局党组将以此次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为契机,系统性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二是深入开展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与经常性警示教育,适度强化作风建设;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科学的权力制约机制,严查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防止腐败行为滋生蔓延。
关晓东强调,需以案例为镜进行深刻反思,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做到警钟长鸣;同时堵塞制度漏洞、清除风险隐患,树立“干事创业、公道正派、执纪为民、忠诚组织、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良好导向。这一思路体现了“破窗效应理论”的实践应用——及时修复“第一块破窗”(即整改已发现的问题、完善漏洞制度),可有效避免不良风气扩散,维护系统内风清气正的环境[2]。此外,局党组将严把选人用人组织关口,规范组织生活载体功能,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武器,突出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切实维护国土部门良好形象,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与国土资源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参会党员干部在会后反馈中均表示,通过聆听身边鲜活案例,在思想与心灵层面受到深刻教育和触动。经复盘案例中的风险点后,明确需在日常工作中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范、遵守党的政治规矩,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与权威性;同时将党章党规党纪时刻铭记于心,做到耐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努力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篇二: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以案”专项活动实践与落实
为从近期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中系统性汲取教训,进一步强化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2024年第二季度,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廉”专项活动,覆盖开发区21个职能部门、189名党员干部,其中中层以上领导干部53人。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牛传勇出席会议并作部署讲话。
会议对专项活动的实施步骤与具体要求进行周密安排,明确分为“案例学习教育”“风险排查剖析”“整改措施落实”“制度机制完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设定15-20日的时间节点,确保活动有序推进。会议明确,各部门、单位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此项活动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抓实抓细;部门负责人需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带头剖析思想根源、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防控措施、带头落实防控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传导至末梢、落实到位。
会议着重强调,活动开展需在“实效性”上持续发力。其一,抓好“思想教育”根本,紧扣典型案例剖析教训,通过“举一反三”强化党员干部思想自觉,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其二,抓好“建章立制”关键,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突出整改提高,形成“不能腐、腐不了”的有效制度体系;其三,抓好“落实执行”核心,避免制度停留在“纸上、墙上”,确保其真正融入各项业务工作流程。这一推进逻辑与“PDCA循环理论”相契合,通过“计划(制定方案)-执行(开展活动)-检查(排查风险)-处理(完善制度)”的闭环管理,实现以案促改工作的持续优化[3]。
会议同时要求,开发区全体党员干部需深入剖析违纪违法案件中当事人失足行为的多重危害——对个人而言,丧失政治生命与职业前途;对家庭而言,破坏亲情关系与家庭稳定;对单位而言,损害集体形象与工作秩序;对社会而言,影响公信力与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精准把握当事人滑入犯罪深渊的主客观原因,深刻汲取教训,结合自身岗位实际排查廉政风险。经统计,本次活动共排查出工程建设、招商引资、行政审批等领域廉政风险点47个,其中高风险点19个、中风险点28个。
针对部门负责人,会议进一步明确其需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既要抓好业务工作推进,也要抓好队伍廉政建设,通过“抓班子、带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为确保责任落地,开发区党工委同步建立“负责人-科室员”廉政结对机制,要求每周开展1次廉政提醒谈话,每月提交1次风险排查报告,实现责任传导率100%、风险排查覆盖率100%。
篇三:河南许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标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实践
2024年上半年,河南许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印发《全市烟草系统“标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10个县级局(分公司)、326名党员干部中集中开展专项工作,旨在扩大执纪审查后续效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向纵深发展。
一是精准筛选典型案件,明确重点整治领域
方案明确要求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烟草系统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进行系统性梳理筛选,优先将问题多发、案件集中的领域纳入重点范围。经统计,本次共筛选出6起典型案件,其中涉及卷烟营销环节3起、物流配送环节1起、物资采购环节2起,重点领域案件占比达100%;未发生典型案件的3个县级局,则需以兄弟单位案例为鉴,围绕“卷烟零售许可证办理”“烟叶收购监管”“专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排查廉政风险点,共排查出风险点31个。相较于传统“泛化选案”模式,本次筛选更聚焦“高风险领域”,使以案促改工作靶向性显著提升。
二是逐案深度剖析原因,深挖问题根源症结
针对筛选出的6起典型案件,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专项剖析小组,逐案开展深度剖析,重点挖掘案件反映出的思想教育、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层面问题。经分析形成的《典型案件剖析报告》显示,“思想教育缺失导致理想信念滑坡”“监督机制缺位导致权力失控”“制度执行不严导致漏洞存在”为主要诱因,涉及此类因素的案件占比达83.3%;同时发现,2起案件存在“同一领域重复违纪”问题,暴露出前期整改存在“表面化、形式化”不足。通过剖析,明确了“思想教育需强化、监督体系需完善、制度执行需严格”三大整改方向。
三是严格抓好整改落实,确保问题闭环解决
对确定的5个典型案件案发单位,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逐一下发《关于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通知书》,明确整改任务、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要求案发单位结合全市系统涉刑案件整改工作,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分层廉政谈话、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四项举措推进整改:其中,警示教育大会需覆盖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廉政谈话需实现“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与工作人员”三层全覆盖,风险防控体系需明确“风险点-责任人-防控措施”对应关系,规章制度需针对漏洞进行修订完善。截至方案规定时限,5个案发单位均完成整改并提交报告,整改完成率达100%,整改成效经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纪委验收合格。
四是着力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工作常态开展
方案强调,需坚持“以案促建、以案促学、以案促教”相结合,力求达成“查办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目标。为此,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标本兼治、以案促改”工作与“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纪律审查责任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深度融合:在主体责任体系中,新增“以案促改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条款;在廉洁风险防控体系中,将排查出的78个风险点全部录入“数字化廉政风险防控平台”,实现动态监管;在纪律审查责任体系中,建立“案件剖析-整改跟踪-效果评估”全流程机制。通过体系融合,共新增制度12项、修订制度9项,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以案促改工作机制,为全市烟草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1] 权力制衡理论:核心是通过划分权力边界、建立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过度集中或滥用,确保权力在规范轨道上运行,是现代廉政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2] 破窗效应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指若环境中存在不良现象且未及时纠正,会诱导更多人效仿,导致不良现象扩散;在廉政建设中,强调及时整改问题、完善制度漏洞的重要性。
[3] PDCA循环理论: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作的质量提升与流程优化。
上一篇:2024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践复盘与专业成长报告(11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