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2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2025-09-18人已围观

2022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个人心得体会

一、党的领导力:规模与力量的辩证关系

组织规模的大小与领导力的强弱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关系。一个组织的强大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强大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人数稀少,但却如同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发展潜力。截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拥有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700多万名党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党。然而,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领导力的提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将提升领导力作为核心关注点。

在领导科学领域,领导力广泛存在于精神信仰、思想观念、规章制度等多个层面,涵盖组织领导力与个体领导力两个方面。组织领导力是个体领导力相互作用、汇聚而成的合力,二者相辅相成、高度融合,共同推动政党领导力的提升。从领导科学的角度来看,个体领导力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至关重要。组织领导力最终要通过领导干部的行为来体现,若各级领导干部缺乏领导力所需的知识、能力、品质以及积极的行为表现,组织领导力将成为无源之水,组织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可以说,领导干部的领导力直接决定了党的领导力水平,一个政党领导力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领导干部领导力的不足。

二、以信仰目标引领前行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领导之所以坚强有力,关键在于党拥有坚定的信仰和明确的目标。信仰与目标,让广大党员拥有使命感,让人民群众拥有方向感。一个政党若无法让党员有使命感,就如同乌合之众;若不能让群众有方向感,就会失去号召力和凝聚力。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需将党的领导与党所坚守的崇高信仰、追求的远大目标紧密结合。要让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清晰地认识到党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明确党信仰什么、追求什么,以及党对于人民群众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将这些问题阐释清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追随。

三、以科学理念指导实践

一个政党所秉持的科学理念,凝聚着政党的智慧,能够引领人民群众的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理念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领导力的强弱。中国共产党一直强调以科学理念实现党的领导,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凝聚了全党的智慧,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重要指南。领导干部能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纠正与新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甚至相悖的错误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党的领导力。因此,领导干部应将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提升领导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

四、融合“心”与“力”提升领导力

从领导干部个体的角度出发,提升领导力尤其要注重“心”与“力”的融合。首先,要强调忠诚。忠诚是对“心”的首要要求,是“力”的源泉。领导干部必须对党忠诚,无论身处何地、处于何种境遇,都要将对党忠诚作为自己的道德操守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组织赋予的重任。其次,要注重提升能力。仅有忠诚而无能力,最终只能流于平庸。提升领导力,既需要有忠诚之心,也需要有过硬的能力。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要强调责任担当。责任是“心”,担当是“力”,当前,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责任担当精神。有了责任担当,才能将“心”与“力”融合后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提升党的领导力。

五、党的百年历程与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百年风雨沧桑,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这一百年,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一百年;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百年;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一百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胜利;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革命先烈的精神传承

中央档案馆珍藏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珍贵书信和文稿原件,是革命先烈在昏暗牢狱中的心血之作。这些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共产主义者对信仰的绝对忠诚和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革命先烈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为了让广大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例如,刘胡兰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英勇就义,她的精神如同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人民心中;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在中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大无畏精神,成为了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杨靖宇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孤身一人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他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东北大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

这些革命先烈的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担当,将革命先烈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总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升党的领导力,以信仰为引领,以科学理念为指导,融合“心”与“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