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2022年湖州市发改委作风建设年深化实践与效能提升报告
2025-09-17人已围观
2022年湖州市发改委作风建设年深化实践与效能提升报告
一、作风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核心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州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确立“四个翻番”“四个湖州”及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总目标。在此战略机遇期,湖州市发改委响应中央及省、市委改进工作作风部署,开展“两看两比”(看作风改进、看有效服务,比创新实干、比工作业绩)作风建设活动。该活动通过深化作风建设,营造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既是对湖州聚力发展号召的直接回应,也是保障年度目标完成、推动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关键支撑,具有显著的现实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在具体实践中,需以深化思想认识为基础,凝聚全体机关干部合力;以开拓创新为动力,扩大活动实施成效;以争先进位为目标,确保作风建设走在前列,为湖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作风保障。
二、“两看两比”作风建设的四大核心维度实践
(一)“看工作作风”:激活发展活力的根本前提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党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新时期作风建设指明方向。工作作风本质上反映权力观与事业观,改进工作作风必须牢固树立“权力源自人民、事业为了人民”的核心观念。相较于传统作风建设中“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本次活动更强调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作风问题的顽固性与反复性特征,采用“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工作方法推进整改。
具体实践中,通过三大路径强化作风建设:一是深化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将为民服务意识融入日常工作,确保机关干部始终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二是拓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深度,2022年累计组织走访企业420余家、行政村180余个,精准掌握群众反映强烈的23类突出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三是严格落实改进作风各项规定,全年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检查12次,查处违规行为3起,通报典型案例2起,有效弘扬清廉务实风气。通过“作风促党风、党风带民风”的传导机制,为湖州聚力发展畅通了活力之源。
(二)“看有效服务”:强化执行效能的关键举措
服务效能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服务效能的提升直接等同于发展速度的加快。当前,部分机关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效率低下、行政职能混淆等问题,工作“抓而不紧”“做而不优”的现象仍需进一步治理。服务效能问题本质是执行落实问题,落实体现责任担当、反映工作境界、需要坚定意志,正如管理学中“执行力金字塔模型”所强调的,“目标明确性”“流程规范性”“责任清晰度”是提升执行力的三大核心支柱[1]。
基于此,湖州市发改委借鉴象棋战术中“车”“马”“炮”的行动逻辑,构建高效服务执行体系:以“车”的勇往直前精神,确保服务决策快速落地;以“马”的与时俱进思维,适应企业与群众动态需求;以“炮”的跨越跳动方式,突破服务中的堵点难点。2022年,通过该体系实现三大服务提升:一是服务项目审批效率显著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较2021年缩短30%;二是企业服务精准度大幅提升,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专员对接机制,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等问题156项;三是重大决策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经济运行分析报告28篇,其中12篇获主要领导批示。通过“优服务、抓落实、提效能”的闭环管理,为湖州聚力发展注入了强劲执行动力。
(三)“比创新实干”:夯实强市根基的核心支撑
创新实干是新时期工作的核心导向,在湖州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倡导创新实干等同于明确工作的价值标准。长期以来,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固守陈规、空谈无为的现象,“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不良风气,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未能有效落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以实干为根本路径,而创新则是提升实干效能的关键驱动力。
根据“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创新需贯穿于工作全流程,通过理念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突破发展瓶颈[2]。湖州市发改委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为原则,将创新实干融入三大重点领域: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创新实干,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牵头制定3项区域协同机制,推动5个跨区域合作项目落地;二是聚焦突出问题创新实干,针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卡脖子”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18次,形成解决方案12套;三是立足体制机制创新实干,推进投资审批“一网通办”改革,实现85%以上审批事项线上办理。2022年,通过创新实干推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为湖州聚力发展夯实了强市之基。
(四)“比工作业绩”:加快发展速度的重要保障
工作业绩是工作成效的集中体现,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强化工作考核等同于树立明确的工作标杆。工作考核作为一项系统性管理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总结业绩—查找不足—优化方法”的循环,推动工作持续改进。相较于传统考核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模式,本次考核更注重“横向对比找差距、纵向对比看进步”,通过多维度评估实现“以考核促提升”的目标。
湖州市发改委构建“三维业绩评价体系”:一是“八大专项行动”推进业绩,将项目攻坚、要素保障等8项专项行动细化为36项具体指标,实行月度跟踪、季度评估,2022年八大专项行动总体完成率达92.3%;二是“十大重点工作”完成业绩,围绕经济运行调度、重大项目谋划等10项重点工作,建立“责任到人、时限到天”的推进机制,全年重点工作完成率较2021年提升8.6个百分点;三是处室(单位)工作业绩,制定涵盖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廉政建设等维度的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评分+民主评议”,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直接挂钩。通过科学的业绩评比体系,有效激发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湖州聚力发展加快了前进速度。
三、发展改革系统作风建设的“四个新”突破路径
基于对“两看两比”的深度实践,湖州市发改委立足发展改革系统工作实际,在四个关键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确保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工作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推进力度
作风建设需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保障。2022年,市发改委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各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相较于往年,本年度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将“两看两比”活动分解为动员部署、自查整改、总结提升3个阶段15项具体任务,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责任处室及工作标准。全年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6次,领导小组实地督查4次,确保各项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较2021年会议督查频次提升50%,工作推进力度显著增强。
(二)责任落实:细化任务分工,创新管理手段
责任落实是作风建设见效的关键。市发改委采用“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管理模式,将作风建设任务分解至12个处室、3个下属单位,明确每个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同时,创新引入“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进度滞后的任务发出预警提示,2022年累计发出黄色预警3次、蓝色预警5次,所有预警任务均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通过精细化责任管理,有效解决了“责任不清、推诿扯皮”问题,工作落实效率提升40%。
(三)联动推进:加强协同配合,凝聚工作合力
作风建设需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横向层面,加强与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5个市级部门的沟通协作,围绕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开展联合调研8次,解决用地指标、资金保障等问题27项;纵向层面,建立与县区发改委的月度沟通机制,开展业务培训4次、经验交流6次,形成“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2022年,通过联动推进机制,全市发改委系统共争取上级资金23亿元,较2021年增长18%,系统合力显著增强。
(四)监督检查:完善督查机制,强化结果运用
监督检查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市发改委构建“日常督查+专项督查+绩效评估”的立体监督体系,全年开展日常督查12次、专项督查8次,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估2次。对督查中发现的6类18个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并实行“回头看”,整改完成率达100%。同时,定期在机关内部通报督查结果,将督查情况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2022年有3名干部因作风问题被约谈,1名干部因考核优秀被推荐评优,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
四、组宣人事工作领域的作风建设实践
结合组宣人事工作职能,市发改委在该领域重点围绕“四个子”下功夫,推动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一)摆正位子:坚持公道正派,严把选人用人关
组宣人事干部需坚守“公道正派”的核心准则。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标准,2022年开展干部考察6次,考察过程全程纪实,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同时,树立“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主动为优秀干部搭建成长平台,全年推荐2名干部参加上级培训,3名干部得到提拔使用,选人用人公信力显著提升。
(二)放下架子: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组宣人事工作需坚持“服务至上”理念。在干部管理服务中,推行“首问负责制”,对干部咨询的问题做到“一次性告知、全程跟踪服务”,2022年累计解答干部咨询200余次,办理各类人事手续150余件,办结时限平均缩短2个工作日。同时,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开通人事服务热线,建立干部沟通微信群,及时回应干部需求,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
(三)迈开步子:深入基层调研,精准识别人才
组宣人事工作需立足“基层导向”。2022年,组织人事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12次,走访科室(单位)18个,与干部职工谈心谈话200余人次,全面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及能力特长。通过基层调研,发现并推荐优秀年轻干部8名,纳入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有效解决了“识才不精准、选才不全面”的问题。
(四)探索路子:创新工作方法,打破传统模式
组宣人事工作需以“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创新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模式,组织干部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3次,开展专题培训6期,培训效果较传统模式提升30%;在人才管理中,打破“论资排辈”传统,建立“以实绩论英雄”的评价机制,2022年有2名年轻干部因工作实绩突出被破格提拔,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创新活力。
五、2022年发改委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与实践
(一)以教育为先导,筑牢思想防线
1. 制定专项工作要点,明确目标导向:年初制定《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深化教育、强化监督、落实责任、纠正风气”四大工作方向,细化18项具体任务,将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确保廉政教育有章可循。
2. 多层次宣传动员,强化廉政意识:以党组为核心,通过全委大会、委务会、支部大会等形式开展廉政宣传12次,领导班子带头宣讲廉政政策,覆盖干部职工300余人次。同时,利用机关内网、宣传栏等载体发布廉政信息50余条,营造“人人讲廉政、处处守纪律”的浓厚氛围。
3. 系统化学习培训,提升预防能力: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开展1次集中学习,全年累计学习12次,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内容;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8次,开展廉政知识竞赛2次,参与率达100%,干部职工廉政知识掌握率提升至95%以上。
(二)以制度为手段,规范从政行为
1. 健全责任体系,落实主体责任: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明确“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全年召开领导小组会议4次,研究解决廉政建设问题6个;与各科室(单位)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15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
2. 完善廉政制度,划定行为红线:在原有制度基础上,新增《重点项目审批廉政风险防控办法》《干部廉洁从政八项规定》等5项制度,明确“不准插手项目招投标、不准收取礼品礼金、不准公款高档消费”等禁止性条款,为干部从政行为划定清晰红线。
3. 构建监督机制,强化过程管控:建立例会报告制度,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1次廉政工作会议,形成书面汇报材料;实行廉政谈话制度,全年开展任职廉政谈话8人次、提醒谈话5人次;落实述职述廉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述职述廉2次,接受群众评议,评议满意度达96%。
(三)以监督为保障,强化廉政实效
1. 推进政务公开,提升透明度:通过委门户网站、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公开审批流程、办事时限等信息30余项,发布无密级文件20余件;制作政务公开公示版5块,放置于办公场所显眼位置,接受群众监督,政务公开满意度达92%。
2. 优化审批流程,降低廉政风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简化审批环节,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建立“四保证、四加强”工作标准(保证时限、质量、程序、准时,加强立项、资金、服务、建设管理),审批效率提升40%,廉政风险点减少30%。
3. 开展行风评议,改进工作作风:制定《2022年行风评议工作方案》,围绕“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廉洁自律”等8个维度开展评议,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集意见建议18条,整改完成率100%;全年评选“文明科室”2个、“服务标兵”5名,行风建设成效显著。
六、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一)现存主要问题
1. 思想解放程度不足:部分干部仍存在传统思维定式,对新形势下发展改革工作的新要求、新方法理解不深,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全年创新工作举措数量较先进地区少15%。
2. 服务机制仍需完善:虽然服务效率有所提升,但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服务不足,2022年企业反映“服务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占比达12%,服务机制灵活性有待优化。
3. 廉政意识存在差异:个别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不强,全年廉政检查中发现的轻微违规行为均集中在少数干部身上,需强化全员廉政意识。
4. 能力素质有待提升:面对经济发展新趋势,部分干部在产业政策解读、项目谋划等方面能力不足,全年开展的业务测试中,优秀率仅为65%,能力短板需进一步弥补。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1. 深化思想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纳入常态化教育,全年计划开展专题学习14次,组织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4次,推动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2. 优化服务机制:建立“企业需求清单”“服务举措清单”双清单制度,针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定制化服务,计划全年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50项以上,服务针对性提升30%。
3. 强化廉政建设: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廉政专题培训6次、警示教育4次;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新增风险点排查2次/年,实现廉政监督全覆盖。
4. 提升能力素质:制定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产业政策、项目管理等专题培训8期,组织业务技能竞赛2次,推动干部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业务测试优秀率提升至80%以上。
注释
[1] 执行力金字塔模型:由管理学专家提出,该模型认为执行力的提升需以“目标明确性”为基础、“流程规范性”为支撑、“责任清晰度”为保障,三者共同构成执行力提升的核心框架。
[2] 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源于经济学领域,该理论强调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多维度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2022年湖州市发改委作风建设年深化实践与效能提升报告
- 2024年双减政策家长实践复盘报告:15组家庭经验与15项核心要点解析
- 2024年蓝色的海豚岛深度阅读报告:6篇核心感悟与实践价值分析
- 20XX-20XX年度医生培训总结与执业心得体会(含年均手术360+台、规培考核通过
- 2022年学习加思来提·麻合苏提同志事迹心得感想
- 202X年毕业顶岗实习三维实践报告(企业小学乡村支教)
- 2023-2024年防震减灾个人实践复盘与能力优化报告(7篇)
- 2022年新疆劳动就业保障实践报告:182人实现技能就业创收30万,居民人均收入超1
- 2024年教师“三风整顿”教育实践复盘与专业优化报告
- 2024年大学生中国式现代化认知与实践系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