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11-2022年西藏自治区基层治理与民生工作综合总结(含村级自治、计生服务、高海拔地区实践)
2025-09-18人已围观
2011-2022年西藏自治区基层治理与民生工作综合总结(含村级自治、计生服务、高海拔地区实践)
一、2011年西藏自治区村级村民自治工作专项总结
2011年,西藏自治区××村、五福玛村等村级组织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依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健全民主制度、组建自治组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村民自治工作实现规范化发展。数据显示,两村2011年度村民自治满意度测评均达85%以上,较2010年提升10-12个百分点。
(一)民主制度落实:构建“决策-管理-监督”闭环体系
1. 民主决策:强化程序合规性
依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理论[1],两村新一届村委会均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双层决策机制。凡涉及集体资产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惠民政策落地等重大事项,需先经村两委联席会议初步审议,再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且表决通过率需达到参会代表的2/3以上方可执行。2011年,××村共召开村民代表会议12次,审议事项15项,通过率92%;五福玛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10次,审议事项13项,通过率88%,均实现决策过程零争议。
2. 民主管理:完善组织与制度支撑
按照《村委会组织法》要求,两村在明确村委会成员职责分工基础上,均设立经济发展、治安调解、计划生育3个专项工作委员会;同时依托党支部领导,整合团支部、妇联、民兵连、治安联防队等群团组织力量,形成“多组织协同”管理格局。此外,两村均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制度10余项,涵盖财务、村务、矛盾调解等领域。结果表明,通过系统性管理,两村2011年度一般事务村内办结率达95%,重大事务协同办结率达90%,刑事治安案件发生率较2010年下降15%-18%,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
3. 民主监督:推进“阳光村务”
两村均成立由村民代表、老党员组成的村务监督小组(每组5-7人),并设置固定村务公开栏。公开内容包括村民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明细(每月更新)、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名单(发放后3日内公开)、村干部误工补贴标准等,同时配套意见箱收集群众反馈,反馈处理时限不超过7个工作日。2011年底,两村村委会成员均向村民代表大会述职,民主评议优秀率分别为××村85%、五福玛村82%,干群关系满意度较年初提升20个百分点。
(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激活“自我服务”动能
结合村民需求及自愿参与原则,××村、五福玛村均组建志愿者协会、矛盾调解协会等6类村民自治协会小组,每组配备组长1名、成员8-10名。其中,矛盾调解协会2011年共调解邻里纠纷、生产纠纷等23起,调解成功率达96%;志愿者协会开展助老、助困、农技指导等服务18次,覆盖村民200余人次。
此外,两村在所有村小组实现“一组两会”(党小组+户主会、议事会)组织全覆盖,明确党小组领导职责与群众民主权利,2011年通过“一组两会”解决小组级事务36项,群众自主参与率达75%。
(三)管理模式创新:试点“支部+业主委员会”机制
××村2011年探索推行“支部+业主委员会”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将集中居住小区的日常事务(如环境卫生、安全巡逻、设施维护)交由业主委员会负责,村两委聚焦宏观规划与资源协调。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后,小区环境整治完成率从60%提升至98%,沥青道路铺设覆盖小区所有主干道(总长约2.5公里),村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达90%。
从实践成效看,该模式一方面缓解村组干部压力——小区事务处理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另一方面强化群众自治意识,如农户门前“三包”制度落实率从35%提升至85%,小区安全巡逻队员工资自筹率达100%,较传统管理模式更易获得群众认可。
二、2011年西藏自治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成效总结(以洪山殿镇、联奉村为例)
2011年,西藏自治区部分乡镇(如洪山殿镇)、村(如联奉村)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为核心,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其中,洪山殿镇辖内4.76万人,已婚育龄妇女9434人,2011年计划生育率达92%,较2010年提升5个百分点;联奉村户籍人口××人,已婚育龄妇女××人,年度违法生育发生率为0。
(一)队伍建设:筑牢组织保障
1. 村级班子筛选:严把“计生合规关”
洪山殿镇在2011年村级换届中,将“带头执行计生政策”“积极参与计生工作”作为候选人核心标准,联合组织、民政部门开展计生审核。结果显示,本届3名村计生专干因履职能力不达标被劝退,2名村支两委候选人因违反计生政策被否决,候选人计生合规率较上一届提升18%。
2. 队伍优化:完善激励与培训机制
洪山殿镇推行村级计生工作人员“聘任管理+考核奖惩+业务培训”制度:对村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实行每月××元定额补助,村计生专干工资全额统发,村党支部书记工资50%统发;2011年共组织业务培训4次,覆盖村级计生工作人员120人次,培训后人员业务考核合格率达100%。此外,该镇469个村民小组选配计生协会会员小组长462名,实现组级计生网络覆盖率98.5%。
3. 联奉村实践:精简队伍提效
联奉村组建由村党支部书记牵头的计生自治领导小组,划分4个组级计生协会网络,每组配备1名协会小组长,明确职责与考核标准。2011年,该村计生信息上报及时率达100%,无漏报、错报情况。
(二)基础夯实:推动工作重心下移
1. 思想统一:强化认知引导
洪山殿镇2011年举办村党支部书记、村计生专干、村计生协常务副会长培训班3期,解读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政策内涵与实践路径。培训后,26个村主动申报自治试点,占全镇41个村的63.4%;至8月底,39个村依法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章程制定率达95.1%。
2. 后进转化与打假治水
洪山殿镇建立“后进村”重点管理制度,对班子薄弱、计生底子不清的村制定“一年甩后进、二年上水平”整改计划,2011年完成大旗村等3个后进村转化;同时严查计生工作弄虚作假行为,对1名隐瞒村民违法生育的村党支部书记予以“取消‘十佳村干部’资格、收回奖金、通报全镇”处理,规范工作环境。
3. 责任落实:签订目标责任书
洪山殿镇、联奉村均与下属组织签订《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奖惩措施。2011年底,洪山殿镇表彰8个自治示范村、8个自治合格村,对5个违法生育超标村追责,2名村干部受党纪处分,35名镇、村责任人受经济处理;联奉村对各组实行“违法生育一票否决”,年度无违规组出现。
(三)群众动员:以服务与利益导向激发参与
1. 优质服务融合
洪山殿镇2011年投入35万元升级镇计生服务所,改善12个村服务室硬件设施;7月邀请县计生专家进村查治妇科病,接诊551人,查出患者216人(治愈率90%);9月组织计生协会扶贫助学,募集资金7350元,资助49个两女计生家庭子女。联奉村投入××元装修村计生服务室,年度开展计生咨询、术后随访等服务30余次,群众满意度达88%。
2. 利益导向机制落地
洪山殿镇对独生子女户发放保健费、对两女户补助养老保险费,设立“女孩成才奖学金”;35个村对两女户补助养老保险,23个村奖励自愿放弃再生育家庭,20个村优待独生子女家庭。联奉村严格落实《赤水市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利益导向办法》,全年兑现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奖励资金××元,政策兑现率100%;同时对违反《自治章程》的对象兑现违约责任资金10550元,用于补充计生工作经费。
三、西藏阿里亚热区基层工作实践总结(2011-2022年)
阿里亚热区平均海拔5500米以上,无霜期不足2个月,交通闭塞、物资短缺,2011-2022年期间,驻区工作人员通过适应高海拔环境、聚焦本职与民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本职工作履职:保障政务高效运转
驻区工作人员承担秘书职责期间,解决该区此前“无专职秘书、信息上报滞后”问题。2011-2022年累计起草各类公文42份,涵盖工作汇报、政策传达、项目申请等类型,公文流转效率较此前提升40%,确保区与上级单位联络零延误。
2011年7月,亚热区正、副区长外出,驻区工作人员协助书记开展工作;期间书记下乡时,其暂代日常管理,顺利完成运粮车辆组织、群众口粮装卸、政策文件传达等任务,保障区政务正常运行。
(二)扶贫工作:聚焦精准与长效
1. 资源整合与捐赠
2011年,驻区工作人员发现革吉县纪委与亚热区扶贫联系点均为强玛乡后,推动两单位建立扶贫合作关系,结束“各行其是”局面。个人累计向贫困群众捐赠资金260元,其中100元定向资助强玛乡困难家庭儿童,160元用于贫困户生产物资补贴;同时在区小学配套设施监理工作中,优先安排强玛乡贫困人口务工,如贫困户梅朵10余天务工收入400元,解决其年度口粮需求。
2. 调研与思路梳理
2011-2022年,驻区工作人员4次赴强玛乡下乡(累计16天,均为冬春季节),在海拔6000余米的冬季牧场开展调研,记录贫困牧民生产生活困难。基于调研数据,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2],提出强玛乡脱贫思路:以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抗灾能力为基础,通过文化教育、职业培训提高人口素质,同步引导发展多元产业,破解“单一畜牧业抗风险弱”的困境。
(三)工程监理:严把质量与服务
2011年7月,亚热区小学餐厅、宿舍配套工程启动,驻区工作人员担任监理。施工期间,其建立“质量管控+问题协调”双机制:对工程配料、施工工艺严格把关,累计提出质量整改建议8条,整改落实率100%;同时协助解决施工方工人住宿、口粮供应、临时资金短缺等问题3项,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工期45天,无延期),交付后满足区小学××名学生的住宿、用餐需求。
[1]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理论:指依据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核心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此处用于指导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长远脱贫规划。
上一篇:20XX年度电厂检修部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 2011-2022年西藏自治区基层治理与民生工作综合总结(含村级自治、计生服务、
- 20XX年度电厂检修部工作总结
- 2019年党建“一岗双责”工作总结
- 2024年度主管检验师工作总结(附核心工作数据与技术指标)
- 蓝山县林业局2014年绩效评估自评报告
- 2024年新员工入职首月工作总结(数据化复盘与能力建设报告)
- 2024年春季学期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班级45人,优秀率84.4%,合格率98%)
- 2021-2024年XX村三查三改专项工作三年总结报告(16篇核心内容汇编)
- 2024年度电力系统多岗位工作总结(含施工、收费、技术管理)
- 2016-2024年农行员工工作复盘报告(含核心业绩数据与合规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