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范文推荐)

2025-08-25人已围观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范文推荐)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1活动目的:1.教幼儿初步学会在赛跑的过程中将接力棒传递给其他幼儿,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及灵敏性、协调性。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友爱、克服困难的品质。设计思路:本课以游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1

  活动目的:

  1. 教幼儿初步学会在赛跑的过程中将接力棒传递给其他幼儿,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及灵敏性、协调性。

  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团结友爱、克服困难的品质。

  设计思路:

  本课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整个体育活动中,让幼儿能够很有兴趣地进行活动,以达到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以及团结友爱的品质的目的。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1) 园内操场,并在规定区域画好起跑线以及终点线;

  (2) 接力棒两根;

  (3) 在终点处放两面小鼓。

  2、 前期知识准备:

  幼儿事先已玩过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

  活动流程:

  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马路 热身运动 游戏“接力赛”

  放松运动

  活动过程:

  1、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

  指导: 师生共同玩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让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儿歌结束后幼儿站定,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游戏儿歌内容: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2、热身运动

  指导: 幼儿跟着老师做热身操: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以及全身运动等,活动各个身体部位、关节。

  指导语:我们做完了热身操,就有力气去玩下面的游戏啦!

  3、新授游戏“接力赛”

  指导:

  (1)教师将全班幼儿*均分成两组,在起点线前排成两竖队。

  (2)教师讲解游戏名称以及游戏规则。

  玩法:

  两人分站起跑线左右,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右手拿一根接力棒,听口令朝终点处快速跑,到达终点站后各自敲打一下各组的小鼓,然后沿原路跑回,接力棒传给自己组的下一位小朋友。游戏继续进行。

  指导语:让我们为他们加油吧!大家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哪一组是第一名,好吗?

  4、放松运动

  指导: 幼儿随教师做“小鸟飞”的律动,自然离开场地,返*室。

  活动延伸:

  此游戏可在早晨晨锻时继续进行。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阅读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1)

  ——《木头人》小班游戏教案3篇

  《木头人》小班游戏教案1

  学习目标:

  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2.当老师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准说话、二不准动,三不准露出大门牙”时,幼儿便要停止动作,做出一个喜欢的造型(如模仿小动物),并保持身体静止,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3.可以让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建议: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木头人》小班游戏教案2

  【预定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中的停顿。

  2.运用已有的“木头人”游戏经验,创编出不同的动作造型。

  3.愿意参与音乐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前期准备:熟练掌握“木头人”游戏规则

  物品准备:音乐《123木头人》、小鼓

  【教学程序】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指导语: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好朋友,这是谁?对啦,它要和小朋友们玩游戏。请小朋友们跟着鼓声节奏拍手、走路。

  提问:鼓声停下来,我们可以怎么做?

  指导:引导幼儿跟着鼓声节奏拍手、走路,当鼓声停的时候全身定住。初步感受停顿。

  小结:你们太厉害啦!简直是“金耳朵”,鼓声停的时候都能保持不动。

  二、感受音乐,体验快乐

  1.初次感知,手指律动

  指导语:这回我要难一下你们,这里有一段带停顿的音乐游戏,叫做123木头人,听到音乐请随着节奏用小手在身体上走动,当听到说“木头人”时,我们就来做个特别的造型。

  指导:引导幼儿随音乐用手在身体上玩游戏,当听到“木头人”时,鼓励幼儿停下来做动作。每停顿一次,老师需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和别人不一样的手部造型”。

  小结:我发现每次说“木头人”时,小朋友们都能迅速停下来,更重要的是会摆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手部造型。

  2.二次感知,自由造型

  指导语:这对于你们太简单了,我要来个更难的,请所有人站起来随着音乐自由走动,当听到“木头人”时,马上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身体造型。

  提问: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造型?(......)怎么做?谁有不一样的想法?

  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用身体的不同部位造型。

  指导语: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挑战一下吧!看看谁的造型和别人不一样。

  指导:老师在每次停顿处要及时发现有创意的造型,时实点评,引导众幼儿模仿。

  3.三次感知,两人合作

  指导语:这回来个最难的,刚刚小朋友们都用了自己身体的.各种部位做造型,现在加大难度,两人合作一起造型。敢不敢挑战?给大家1分钟时间和旁边的人商量可以怎么造型。(1分后)哪两位想到台前展示自己设计的造型?

  指导:请1——2组幼儿示范。

  提问:除了可以站着造型,还可以怎么造型?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小结:你们的表现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让我大吃一惊,你们的造型有高有低,还努力和别人不一样!祝贺你们,挑战成功!

  三、多人参与,提升经验

  指导语:老师遇到了难题,两个人可以合作造型,三个人或者更多人也可以吗?我看到客人老师也很想和大家一起玩,我们一起去邀请他们吧!

  提问:可以怎么说?(可以和我一起玩吗?你愿意和我.......)

  指导:鼓励幼儿主动邀请客人玩游戏。

  小结:玩得开心吗?我把这首音乐发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今天由你们当小老师,回家教爸爸妈妈玩这个游戏,看看谁的造型最特别!请小朋友一起向客人老师说“再见”!

  《木头人》小班游戏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学会B段木头人动作的基础上,学玩游戏《小鼹鼠和木头人》。

  2.根据动作的提示,能在A段音乐的句尾处快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3.体验控制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魔法棒、小鼹鼠的图片、有木头人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随《木偶舞曲》进场。

  幼儿跟音乐随意做木头人动作。

  师:今天小木头人要来跟大家玩游戏了,看一看,他来了!你们也来学一下。

  二、游戏。

  1.通过教师手指游戏熟悉A段音乐。

  师:这是谁呀?今天小木头人就带了小鼹鼠来玩游戏。小鼹鼠可调皮了,他会在地里打洞,还喜欢在路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跟着音乐看看小鼹鼠的`脚在干吗!

  2.跟随音乐玩手指游戏,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规则。

  用小手当小鼹鼠的脚,跟着音乐听一听,跑一跑,找到音乐停顿的地方。

  3.跟随音乐玩小脚游戏,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师:音乐放到什么时候小鼹鼠回来排好队的?现在我要你们的小脚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在每段音乐的后面回来,准备好。

  4.随教师唱A段音乐玩游戏,探索如何才能快速归队。

  请几名幼儿尝试玩游戏。

  5.随A段音乐玩游戏,尝试随音乐快速归队。

  交换幼儿尝试。

  6.随音乐完整游戏。

  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鼹鼠到森林边去玩。

  7.再次游戏,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儿尝试做木偶人。

  三、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可能会遇见谁呀?一起来听一听。赶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刚才森林里是谁呀?还可能有谁?这么多可怕的动物都出来了,我吓了一身的冷汗,你紧张吗?这次我们要跟着小木头人到别的地方去玩游戏了,别的地方可能更紧张、更危险,可能有更可怕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好,全体起立,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啊?叫小鼹鼠和木头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今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就用开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鼹鼠和小木偶》是由两支乐曲组合而成。根据这两个不同的音乐性质,我设计了小鼹鼠和小木偶这两个角色,并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小木偶的音乐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合拍和节奏,这一段音乐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编。而小鼹鼠的音乐则是培养孩子们动作的控制性。教师给与幼儿一定的提示,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与音乐相匹配的形象的动作。最后大家共同设计成完整的游戏,真正体现了双主体。

  今天的活动,采用的是渐强模式:上肢+音乐刺激—疲劳时+创编动作—再疲劳时+身体大幅动作+游戏规则,孩子们很容易就通过动作掌握了两段音乐的节奏,抢着要当木头人。在活动的最后还升华了主题,让幼儿明白躲避危险的道理。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2)

  ——大班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

  大班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1

  设计意图:

  “木头人”的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游戏之一。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产生对民间游戏活动的兴趣,并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动作。这次活动设计对该游戏的引入和改编,使幼儿能够更加喜欢木头人的游戏,对该游戏充满好奇心和想玩的心情。同时可以加强孩子与朋友之间的交往,以及孩子的自控能力,让孩子在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快乐、有意义地成长。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3、能在逐次提高难度要求的前提下,愉快游戏。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玩过简单“木头人”游戏的经验并且保有持续的游戏兴趣;安全合适的活动场地,最好是户外操场;活动中准备自制“魔法棒”一根,口哨一只,适合游戏的快乐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幼儿队列入场,跟随音乐热身准备。

  提问:小朋友们想和老师一起玩游戏吗?

  我们先一起活动活动身体,一会更好地玩哦!好吗?

  (本小节在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从身体和心理上做好游戏前的准备。)

  二、游戏环节

  1、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教师先组织幼儿玩最简单的“我们都是木头人”游戏。集体扮演木头人,念说儿歌“山山山,山上有三个木头人,扇扇扇,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在大家念完儿歌后每人做一个造型动作,在十秒时间内不准动。

  提问:小朋友们我们之前玩过“我们都是木头人”的游戏大家还记得吗?要一起玩吗?

  (幼儿有玩这个游戏的经验,并有浓厚的游戏兴趣,熟悉最基本的游戏规则,从而也使游戏规则的建立与巩固,便于下一个游戏环节的操作。)

  2、游戏:魔法师

  提问:大家木头人玩的好认真,真像一个个木头人一样,现在我要变成魔法师,魔法师会什么本领呀?

  那我这位魔法师要拿着我的魔法棒来施魔法了,我的咒语是“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的大象吧!”

  听到周咒语后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幼儿依次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也可请个别幼儿来当魔法师进行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玩教具、包括游戏环境形成很好的互动群体,是的游戏效果明显,幼儿得到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3、游戏:木头人的快乐多

  提问:大家玩的开心吗?

  你们真是一群快乐的“木头人”呀!

  那请快乐的木头人一起跳起来吧!

  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术棒”,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在游戏中,幼儿从简单的听指令变木头人,到木头人标造型,再到听音乐自由变“木头人”,游戏的教育目标层层的达成,幼儿的自我能力水*也得到逐渐的提高)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游戏。

  提问:今天我们的"木头人们表现真棒!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快乐吗?还想玩吗?

  激发幼儿游戏情绪,为下次游戏准备。

  (游戏活动往往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尤其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游戏更是意犹未尽,但适当的结束也是一种规则的建立,让孩子在玩中成长。)

  大班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2

  【活动设计】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幼儿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民间游戏渊源流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在我们的民间中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这些民间游戏简单易学,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三五成群就可以进行了,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发面的发展。本游戏就体现了这些方面对幼儿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2、在许多人面前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儿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幼儿分两组,站成圆形。

  身体的热身基本部分:幼儿请一个“领导人”站在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走动,念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静止不动,看谁能控制自己。

  结束部分:

  为了提高幼儿兴趣,站在中间的小朋友可以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做一个动作,如“*衡”、“小猫”、“小猴”等。其余幼儿学样并静止,学错动作就输了,就要重头开始。幼儿也可以自由发挥做各种动作。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下来,其实还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儿在玩木头人的时候,坚持没几秒,就开始动来动去,觉得很好玩。我就有些着急,提醒乱动的幼儿,木头人是不能动的哦。但是,时间稍长,更多的幼儿也坚持不住,开始微微动起来。在活动到这种过程中,我及时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对遵守规则、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关注和表扬。在再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的时候,我就注重欣赏和关注孩子的造型,夸赞好的造型,来肯定孩子。几个调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行动,不再因为得不到关注而表现出混乱。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3)

  ——木头人体育游戏教案

  木头人体育游戏教案1

  一、教学背景

  学习对学生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给学生产生一种极大的压力,以至于学生会厌学、怕学。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觉得把游戏带入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受教育,同时也可以放松心情,这样学生或许更能吸收知识。因此,我们从众多的游戏中选出了“123木头人”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我们主要传达的是让学生们懂得令行禁止的道理,这是现在学生们所欠缺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还有身体调节度,让学生更能健康的成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着听口令,提高自控能力。

  2、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3、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2、难点:体验游戏的快乐,学会游戏的规则。

  四、教学方法:课堂体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师课前准备:照相机

  七、学生课前准备

  1、上网查阅游戏规则和相关的故事

  2、思考怎样在游戏中获胜和在生活领域中可以用到“123木头人”游戏规则。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引入

  1、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呢?(尽量保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起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二)游戏体验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请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头人”

  (2)口令完毕,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这一轮的游戏失败者。这个人必须上去和拍照人“手牵手”(各自牵着绳子的一端),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直到有一个“勇士”上去把绳子“砍断”,拍照人反身抓木头人,已被抓木头人恢复自由身,跟着队友一起跑向安全地带。

  情景二:如果没有被抓到的失败者,那么任意一名木头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则拍照人必须转身去抓木头人,被抓到者成为新一轮游戏的拍照人,若没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变,进行再一轮的游戏。

  2、学生分组(分成两大组),各自玩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三)讨论交流

  1、请获胜的同学说一说游戏时自己注意了什么?

  2、请失败的同学说一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四)游戏总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学到了些什么?

  1、坚持。在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学会坚持。在别人没有动之前的最好选择就是不动。这里的不动就好比我们的成功,只要你多坚持会不动你就成功了。学会坚持,让我们与成功不仅仅是面对面,而是让成功与我们融为一体。

  2、学会令行禁止。在游戏中,当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须静止,这就是命令的作用。学会令行禁止,这个游戏的另一心理学意义。俗话说“一切行动听指挥”,当命令下达之后,自己的一切都必须以命令为重。

  3、自控和被控制。游戏的最后一层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戏中,想让自己不动就必须自我控制。被控制是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个人从小到大,首先学会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戏中学会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4)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5篇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1

  活动目标:

  1、在学会B段木头人动作的基础上,学玩游戏《小鼹鼠和木头人》。

  2、根据动作的提示,能在A段音乐的句尾处快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3、体验控制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魔法棒、小鼹鼠的图片、有木头人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随《木偶舞曲》进场。

  幼儿跟音乐随意做木头人动作。

  师:今天小木头人要来跟大家玩游戏了,看一看,他来了!你们也来学一下。

  二、游戏。

  1。通过教师手指游戏熟悉A段音乐。

  师:这是谁呀?今天小木头人就带了小鼹鼠来玩游戏。小鼹鼠可调皮了,他会在地里打洞,还喜欢在路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跟着音乐看看小鼹鼠的脚在干吗!

  2.跟随音乐玩手指游戏,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规则。

  用小手当小鼹鼠的脚,跟着音乐听一听,跑一跑,找到音乐停顿的地方。

  3.跟随音乐玩小脚游戏,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师:音乐放到什么时候小鼹鼠回来排好队的?现在我要你们的小脚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在每段音乐的后面回来,准备好。

  4。随教师唱A段音乐玩游戏,探索如何才能快速归队。

  请几名幼儿尝试玩游戏。

  5.随A段音乐玩游戏,尝试随音乐快速归队。

  交换幼儿尝试。

  6.随音乐完整游戏。

  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鼹鼠到森林边去玩。

  7.再次游戏,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儿尝试做木偶人。

  三、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可能会遇见谁呀?一起来听一听。赶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刚才森林里是谁呀?还可能有谁?这么多可怕的动物都出来了,我吓了一身的冷汗,你紧张吗?这次我们要跟着小木头人到别的地方去玩游戏了,别的地方可能更紧张、更危险,可能有更可怕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好,全体起立,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啊?叫小鼹鼠和木头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今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就用开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鼹鼠和小木偶》是由两支乐曲组合而成。根据这两个不同的音乐性质,我设计了小鼹鼠和小木偶这两个角色,并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小木偶的音乐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合拍和节奏,这一段音乐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编。而小鼹鼠的音乐则是培养孩子们动作的控制性。教师给与幼儿一定的提示,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与音乐相匹配的形象的动作。最后大家共同设计成完整的游戏,真正体现了双主体。

  今天的活动,采用的是渐强模式:上肢+音乐刺激—疲劳时+创编动作—再疲劳时+身体大幅动作+游戏规则,孩子们很容易就通过动作掌握了两段音乐的节奏,抢着要当木头人。在活动的最后还升华了主题,让幼儿明白躲避危险的道理。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2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2、*时你们常玩什么游戏呢?

  二、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板书)

  2、做“木头人”游戏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幻灯出示儿歌)

  三、游戏 :

  1、演“木头人”:

  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

  (板书:演)

  (1)摆姿势:开动脑筋想,你准备摆个什么可爱、有趣的姿势做“木头人”呢?快快想,游戏马上要开始了。

  (2)演一演:(全体起立)准备一次、准备第二次

  (3)等一等,先别开始,我想问一下,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4)现在游戏真的要开始了。

  准备:你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三十秒)

  (5)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你来说说什么地方最好玩?(注意引导:在演木头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时间到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得呢?)

  2、逗“木头人”:刚才大家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板书:逗)

  (1) 说活动方法:两位“木头人”上台。

  另两位同学要尽量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

  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就是“超级木头人”。

  千万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

  (2)请两位“木头人”上台,三位同学来逗。

  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了,评一评谁表演得最有趣。

  最会逗笑的评他为逗笑专家,坚持到最后没笑的木头人评为“超级木头人”(板书:评)

  (3)评委们注意观察:(出示课件)评委齐读要求:

  a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b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4)逗笑。

  (三十秒)

  (5)评出“逗笑专家”和“超级木头人”: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引导学生说具体哪个动作、语言、表情。)

  3、大家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木头人”和逗笑者呢?和你的同桌一起玩游戏,一人演木头人,一人做逗笑者,成功了之后,换一换角色。

  建议:

  1、注重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

  例:抿着嘴、涨红了脸、瞪大了眼睛、松了口气

  2、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

  例:紧张、开心、矛盾、担忧

  3、注重场面描写:

  例:鸦雀无声、热闹、炸开了锅、沸腾

  1、安静的连一根针掉下来的声音都听得见。

  2、周围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

  3、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4、感觉心跳都慢下来了。

  实在太静了!

  逗笑“木头人”规则:

  一方当“木头人”,另一方当“逗笑人”,你要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设法让他动或笑起来,但注意不可以有身体的接触,也不可以说一些过分的话。

  评委要求:

  1、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2、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3

  活动目标:

  1、在学会B段木头人动作的基础上,学玩游戏《小鼹鼠和木头人》。

  2、根据动作的提示,能在A段音乐的句尾处快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3、体验控制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魔法棒、小鼹鼠的图片、有木头人的动作经验。

  活动过程:

  一、随《木偶舞曲》进场。

  幼儿跟音乐随意做木头人动作。

  师:今天小木头人要来跟大家玩游戏了,看一看,他来了!你们也来学一下。

  二、游戏。

  1。通过教师手指游戏熟悉A段音乐。

  师:这是谁呀?今天小木头人就带了小鼹鼠来玩游戏。小鼹鼠可调皮了,他会在地里打洞,还喜欢在路上东跑跑,西跑跑。我们跟着音乐看看小鼹鼠的脚在干吗!

  2.跟随音乐玩手指游戏,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规则。

  用小手当小鼹鼠的脚,跟着音乐听一听,跑一跑,找到音乐停顿的地方。

  3.跟随音乐玩小脚游戏,加深对规则的理解。

  师:音乐放到什么时候小鼹鼠回来排好队的?现在我要你们的小脚也来玩一下这个游戏。在每段音乐的后面回来,准备好。

  4。随教师唱A段音乐玩游戏,探索如何才能快速归队。

  请几名幼儿尝试玩游戏。

  5.随A段音乐玩游戏,尝试随音乐快速归队。

  交换幼儿尝试。

  6.随音乐完整游戏。

  师:现在我要带所有的小鼹鼠到森林边去玩。

  7.再次游戏,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儿尝试做木偶人。

  三、结束活动。

  师:森林里可能会遇见谁呀?一起来听一听。赶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刚才森林里是谁呀?还可能有谁?这么多可怕的动物都出来了,我吓了一身的冷汗,你紧张吗?这次我们要跟着小木头人到别的地方去玩游戏了,别的地方可能更紧张、更危险,可能有更可怕的东西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好,全体起立,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叫什么名字啊?叫小鼹鼠和木头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这个游戏。今天玩的开心吗?那我们就用开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师们说再见!

  活动反思:

  《小鼹鼠和小木偶》是由两支乐曲组合而成。根据这两个不同的音乐性质,我设计了小鼹鼠和小木偶这两个角色,并贯穿于整个音乐活动之中。小木偶的音乐主要是帮助孩子们掌握合拍和节奏,这一段音乐中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创编。而小鼹鼠的音乐则是培养孩子们动作的控制性。教师给与幼儿一定的提示,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编与音乐相匹配的形象的动作。最后大家共同设计成完整的游戏,真正体现了双主体。

  今天的活动,采用的是渐强模式:上肢+音乐刺激—疲劳时+创编动作—再疲劳时+身体大幅动作+游戏规则,孩子们很容易就通过动作掌握了两段音乐的节奏,抢着要当木头人。在活动的最后还升华了主题,让幼儿明白躲避危险的道理。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4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发出“山、上、三)等字音,区别s和sh,an和ang等音。

  2.帮助幼儿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对指令性语言的倾听水*。

  3.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拉线木偶玩具一个(或用纸板制成的活动拉线木偶人)。

  (准备的材料是用来创设游戏情境的。若没有活动木偶,也可以采用手偶教具代替。)

  活动过程:

  1.示木偶人创设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以小木偶的El吻向大家自我介绍:“我是木头人。今天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接着,教师边操作木偶拉线,边念儿歌,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基本内容。

  表演结束后,教师继续以木偶的口吻与幼儿交谈。教师可以这样说:“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先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游戏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上”“三”。

  2.向幼儿介绍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做动作。儿歌做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必须将手伸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千万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然后边拍同伴的手心边说:“一、二、三。游戏结束。

  3.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分别与全体或个别幼儿进行交往活动,给幼儿观察和练习的机会。

  (1)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边念儿歌,边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动作,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动作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儿歌念完后,教师自己故意先动,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全班幼儿边说边打三下,给幼儿以练习游戏语言的机会。

  (2)教师与个别幼儿游戏,及时纠正个别发不准的音。

  4.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安排幼儿与同伴结对,自由组合,自主地开展游戏活动。注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

  附游戏儿歌:

  山上有个木头人

  山,山,山,

  山上有个木头人。

  三,三,三,

  三个好玩的木头人。

  不许说话不许动。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幼儿想象,进行简单的听指令仿编游戏儿歌的活动。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如“除了木头人,你还看见过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吗?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人呢?”引导幼儿说出“铁皮人”“石头人”“稻草人”等。

  小班民间游戏教案木头人5

  活动目标:

  1、正确发准“山”、“三”等字音。

  2、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根据游戏规则作相应的动作,提高自控能力以及听说应变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兔、小狗、小猫的毛绒玩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一天,小兔、小狗、小猫他们一起做游戏(出示毛绒玩具),嘴里还念念有词,玩得可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嘴里说的是什么吗?

  ——想,他们玩的是木头人的游戏。

  2、引出儿歌:山 ,山, 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 ,三 ,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3、引导幼儿回忆儿歌。 “哪里有个木头人?” “山上有个什么人?” “几个好玩的木头人?”

  “三个什么人?” “除了不许说话还不许干什么?”

  4、师幼齐说儿歌,正确发出每个字音,特别是“山”和“三”。

  二、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须念儿歌,并可自由动作,儿歌念完后就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可摆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姿势,摆得姿势要坚持到游戏的禁令解除方可放下。

  2、如果谁动了或发出了声响,就有教师将其请到前面,再请一名幼儿做惩罚他的人。被罚的幼儿将手伸给惩罚他的幼儿手中,而惩罚他的幼儿则拉住他手与全班幼儿一起手指他念:“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小手打三下。”然后边打手心边数“一、二、三”,游戏接束。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除了打手还可换为“你是一个小调皮,撅起屁股打三下”,也可换为“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胳膊打三下”。

  三、教师示范指导游戏玩法

  所有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来此游戏。

  儿歌:(山 ,山 ,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 三, 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 (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小手打三下) (你是一个小调皮,伸出胳膊打三下) (你是一个小调皮,撅起屁股打三下)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与其他幼儿或家长继续玩木头人的游戏。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5)

  ——玩木头人游戏作文5篇

  玩木头人游戏作文1

  今天我们玩了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

  游戏开始的第一回合是我们都是木头人。老师首先让我们想好要摆什么姿势,有的说趴着,有的说躺着,各种各样。我摆的是思考者的姿势:右手拄着下巴,眼睛注视前方。老师开始说游戏规则了:木头人的顺口溜一停,不准笑不准说话不准动,时间是一分钟。

  游戏开始了!老师笑眯眯地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笑来不许叫,我们都是木头人,看谁做的最最好!”我感觉自己突然间变成了一块木头,就是鼻子还在呼吸。这种感觉让我忍不住想笑了。我控制自己的心,让心态*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了。一分钟计时到了,我没有笑。我做得很好!我对自己轻轻鼓励。

  第二个回合是逗笑木头人。有人当木头人,有人逗笑他们。规则是一分钟内,不准碰木头人的身体逗笑他们。我是逗木头人的。我想要是我先笑,我的笑声也许能感染木头人能逗笑他呢?但木头人一动也不动。一招不灵另换一招,我又想出来一个笑话来逗他,但还没讲完,时间到了!我没有逗笑这个木头人。

  我学会了这个游戏,真快乐!我期待下一次玩木头人游戏!

  玩木头人游戏作文2

  今天,妈妈和我一起做了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做“木头人”。

  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妈妈和我两个人,一个人当“木头人”,一个人逗“木头人”笑。这个逗“木头人”笑的人要先念一首儿歌:“木头人,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是个木头人。”念完后,这个“木头人”就迅速地做一个姿势,不许动,要坚持1分钟,另一个人就要逗木头人笑,怎么逗都行,但就是不能碰到木头人,你一碰到木头人,你自己就输了。如果木头人被你逗笑了就说明呀,你赢了。

  首先我来逗“木头人”。

  “木头人”先把嘴巴捂起来。我念了那首儿歌,念完后木头人不动了。我先捏捏鼻子,拽拽耳朵,最后甚至做出各种搞笑动作,可木头人还是纹丝不动。一分钟悄悄地过去了,可是木头人还是不动,不管我怎么逗她,她都不动,实在是太难把她逗笑了。两分钟到了,我一点都没把木头人给逗笑。我想,要是时间在长一些就更好了,那样我肯定能把木头人逗笑的。

  这一轮我承认我输了,但下轮我不会让他逗笑我的。

  玩木头人游戏作文3

  比起老鹰捉小鸡和捉迷藏,我还是觉得,“木头人”比较好玩,不信你就跟我到现场去看看吧!

  “预备,开始”老师发号令。只见同学们,一边议论纷纷,一边叽叽喳喳的吵闹着。瞧!同学们有的是在打拳,有的`有好像在跳舞……

  “一二,三木头人”突然,老师迅速的转过身来喊道。瞧!同学们像被点了穴一样,一动也不动,教室里本来乱哄哄的,现在变得鸦雀无声,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我偷瞟了别人一下,姿势千奇百怪。小红手插在裤兜里,目视前方,像一个木桩一样站在那里;小亮抓耳挠腮,像调皮的小猴子;再看“调皮大王”小王吐着舌头,翻着白眼,做出要吃人的样子,仿佛一个僵尸来了。我把一只脚抬了起来,两手拖住脸颊变成了“独脚木头人”。

  老师看着同学们夸张的表情,便要求我们坚持15秒,倒计时开始了,“15、14、……8、7……”老师慢吞吞的数着,我心里暗暗叫苦,快点,我坚持不住了。快数到“1”了,可老师却故意拖延时间,又报出“0.5”,我这是心急如焚,其他同学也面目扭曲,做出一副痛苦的样子,老师说:“好吧,时间到”,“圣旨”终于下了。

  “哈哈……”在大家的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们游戏结束了。玩这个游戏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最可贵的是自由,一旦失去了自由,就形成了任人摆布的木头人,那太可怕了。

  玩木头人游戏作文4

  在这个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在教室里玩起了我是“木头人”的游戏。

  游戏即将开始了,首先我们进入了选拔阶段。先别说选拔了,就连游戏规则都有一大推了!不能说话不能动,还不能笑,甚至连眨眼睛都不行,你说要求苛刻吧!游戏开始了,老师喊道:“不许说话不许动!”话音刚落,我们就像被冻住了一样,一动不动。有的同学在老师旁边坐了个胜利的手势,有的同学做了一个武松打虎的表情;还有的同学半蹲着,我一看这姿态,想到:“这动作可真难做,看他能坚持多久。”在不知不觉中,一分钟过去了,结果终于出来了,蔡鑫豪、叶品茹、蔡行恺淘汰,我一听,心理别提有多高兴了。

  紧接着,第二轮游戏开始了!这轮比赛的难度可比上一轮游戏的难度提高了很多,被淘汰的同学可以对我们进行干扰,还要金鸡独立,这可真难啊!随着开始这句话的响起,我们又开始了紧张激烈地游戏。那时,我匆匆忙忙地搬来一张椅子,把我的脚放上去,我心里暗暗高兴:“嘻嘻,这下可减轻了我不少难度啊!”随后,我又把目光转移到了其他地方,尽量不去看那些干扰我们的同学。突然后再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眨一下眼睛,就这样,我成功地躲过了一劫。不过有些同学就没有我那么幸运了,被他们指这指那的,最终淘汰了。

  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我是“木头人”的游戏就这样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这个游戏中,我也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还是做真实的好啊!

  玩木头人游戏作文5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画画、书法、弹钢琴、跳街舞、玩游戏……但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玩“木头人”游戏。

  今天,阳光灿烂,许老师带我们在操场上玩“木头人”的游戏,我非常兴奋。

  游戏开始了,赵智航当木头人,其余同学都想第一个抓住他。他转过身,过了几秒后,飞快地转过头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动了一下,他笑着喊:“李涵,回去!”我沮丧地走回了起点,但是,我暗暗地心想:我不能放弃!我仍然小心翼翼地把握时间,一步一停向着得意洋洋的赵智航走去。忽然,赵智航又转过头来,我发现同学们做着各种各样有趣的动作:有的同学摆着起跑的动作,有的同学模仿爬向前方的小乌龟的,可爱极了!还有的同学做着飞翔的动作,两臂张开,单脚站立,而我呢?摆出了蝙蝠侠的标准动作,我双手举起,向空中射出蜘蛛丝……眼看,其他同学就要抓住他了,趁着他转头,我奋力一跨,就到了他背后,迅速抓住了他,我高兴地喊:“我抓住你了!”

  玩“木头人”这个游戏,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我喜欢这个游戏!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6)

  ——木头人游戏作文300字3篇

  木头人游戏作文300字1

  今天,老师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木头人。”

  第一环节,演木头人,老师让我们站了起来,老师说:“我数到三,你们就不许动。”大家赶紧摆好姿势,老师数:“一、二、三。”大家一动也不动,我和杭蕊面对面,我把书蒙在嘴上,她看了我的动作,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看着她笑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二环节,逗笑木头人,我第一个就被老师选当木头人,和我一起当木头人的是于扬,逗笑的是朱雅蓓,她嘴里还在说陈誉写的什么句子,我们都被逗笑了。接着是张黄伟和朱雅蓓当木头人,杭蕊当逗笑人,她先在朱雅蓓身边走了一圈,用小拇指勾住嘴,而大拇指呢,扒下眼皮,露出一副吓人的鬼样子好玩极了,(这位逗笑人功夫,有点不简单!)朱雅蓓忍不住笑了,她又去逗张黄伟,张黄伟动了,两个人都笑了。

  这个游戏可真好玩!

  木头人游戏作文300字2

  今天,老师带我们做的游戏是木头人。老师说:“开始。”教室里立刻变成了鸦雀无声,我看到他们做出了千奇百怪的动作,有的趴在地上磕头,有的睡觉,有的像菩萨那样坐着,有的像和尚,有的像孙悟空……我做的是坐正。

  可是才两秒钟,高海钧的一阵哈哈大笑声传到我的耳中,我听见了后也想笑,但是我想如果我也笑了,那我不就输了呀,可我还是忍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是季浚蘅在地上磕头的姿态太搞笑了,所以逗得好多人都笑了。

  游戏结束后,老师问我们:“如果你们永远成为木头人,那永远也不能做哪些事?”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我想了一会儿也举起了手,老师请到了我,我说:“永远不能帮老师做事。”别的同学也说了很多,我想今天做的游戏真有趣啊!

  木头人游戏作文300字3

  今天,老师要让我们玩个游戏,我们都说是什么游戏,老师说:“今天我要给你们玩木头人。”

  游戏开始了,老师说“转圈”教室立刻动了起来。转啊转,“停!”老师大声说。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变成了雕塑展览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动,好像被魔法控制了似的。我一下子缓过神来,摆了一个在练武的造型。我看了看彭泉均,他摆了一个金鸡独立的造型,有的"像一位帅哥走了过来。还有的像哈巴狗。看来看去,看见吴小蕾正在发呆,好搞笑!我们一直在坚持,腿和手都有点坚持不住了。“好,结束游戏!”老师说,同学们立刻都趴了下来,好像有点累得不行了。后来,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照片,同学们都笑得乐翻天。

  第二轮是“逗笑人PK木头人”。第一个上场的是陈卓然,他给我讲了个笑话。后来,我一直不笑,“时间到!”老师说。第二个上来的是陈科亦,他挺着自己的大肚子,露出大屁股,扒开大嘴巴,扭着大屁股。我一直转头,可是陈科亦没有放弃,最后还是笑了。

  木头人的游戏真好玩啊!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7)

  ——木头人小班教案3篇

  木头人小班教案1

  学习目标: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2.当老师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准说话、二不准动,三不准露出大门牙”时,幼儿便要停止动作,做出一个喜欢的造型(如模仿小动物),并保持身体静止,看谁坚持的时间最

  3.可以让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建议: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延伸阅读:调皮的小鸟

  【活动目标】

  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亲子共享操作成功喜悦。

  【活动准备】

  硬卡纸约8×16厘米一张,筷子一根,胶带一卷,彩色笔一盒。

  【活动过程】

  1、家长将卡纸自中间画一条线形成两个正方形格子,在格子中央处各画一只鸟和一个鸟笼。

  2、引导孩子观察鸟身体上的图形以及个数,再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亲子合作用胶带把卡纸从中间线位置固定在筷子的顶端。

  4、家长启发孩子快速转动筷子,让卡纸左右转动,看看图画有啥现象发生。(筷子快速搓转,由于视觉暂留的"原因,看起来小鸟是关在鸟笼里的。)

  5、家长引导孩子找出小鸟进出笼子的奥秘。

  木头人小班教案2

  学习目标

  锻炼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 播放轻快音乐,幼儿随意走动。

  2. 当老师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一不准说话、二不准动,三不准露出大门牙”时,幼儿便要停止动作,做出一个喜欢的造型(如模仿小动物),并保持身体静止,看谁坚持的时间最

  3. 可以让先动的小朋友表演节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活动评价

  能控制身体的活动

  活动建议

  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后,可以由幼儿组织活动,以增强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组织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动作或说幽默的语言,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并进一步考验小朋友的身体控制能力。

  木头人小班教案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还有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倾听,不理解规则。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听说游戏。

  活动目标:

  1、会说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3、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4、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木偶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木偶人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儿:老师好。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那我们一起来请他出来好吗?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师以木偶的语气对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叫木头人,我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边拉动木偶边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表演结束,教师用木偶人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可以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就不许动,不许说话了。

  (2)如果谁动了,就必须伸手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游戏时间。

  (1)教师和全体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2)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3)幼儿两两为一组说儿歌玩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除了木头人,你们还见过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稻草人,石头人等)

  游戏时再进行仿编儿歌。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我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木偶人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好的基础。接着,孩子们为了和木偶人玩,都在练习说儿歌,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些孩子山、三不分,我一一进行纠正,可能有点太着急,孩子反而不敢说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们能说完儿歌,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特别是幼儿两两分组玩游戏的时候。但是,有几个孩子怎么都不能按游戏规则来玩游戏,感觉他们好像想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为了和老师玩游戏,故意发出声音。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8)

  ——123木头人活动结束教案3篇

  123木头人活动结束教案1

  游戏目标:

  1.锻炼小朋友的习惯以及听力。

  2.让小朋友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在室外选择较*整的场地。

  2.儿歌一首。

  游戏过程:

  1.准备活动

  教师直接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你们知道木头人是怎么样的吗?多请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师继续讲道:游戏里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面也有一个木头人,你们听听这个木头人是怎么样的?你们认真、仔细听哦。教师展示一遍儿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会说话不会动,动了就是小蜜蜂。”老师儿歌念完了,那小朋友们现在知道儿歌里的木头人是怎么样了吗?(全班回答即可)

  2.开始游戏

  首先,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教师在一旁念儿歌,小朋友在结束儿歌的时候要停止不动,动了小朋友要接受惩罚,停止一次游戏。

  3.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都做的很好,那我们给自己鼓鼓掌。那我们下次把这个好玩的木头人游戏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戏结束。

  注意事项:

  儿歌学习不要求背诵,只需小朋友天听懂即可;注意游戏中的安全。

  活动反思:

  整个游戏比较简单,主要以学习儿歌和遵守游戏规则两项基本任务,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活动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经验。第一点,维持纪律的技巧。活动中有小朋友不听指令,独自玩乐。发出很嘈杂的"声音。这时候我指着吵闹的小朋友叫他们不要再吵闹,可效果不是很明显。游戏结束后,王老师对我这个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表扬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说“其他小朋友像他们学习!”这样可能更能让小朋友安静下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也试用了老师的方法,果不其然,效果很显著。第二点,表演结合儿歌的形式。在游戏的儿歌教学小环节上我只用好听的语言把儿歌给小朋友念了几遍,发现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不是很大。回去后,我反思了一下,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我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配着表演展示儿歌,这样小朋友才能回忆出儿歌的内容。我想,这也可以运用到日常的语言活动领域。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9)

  ——记一次游戏木头人作文 (菁选3篇)

  记一次游戏木头人作文1

  下午,我和同学们玩一二三木头人。

  我们决定在教室里玩,我宣布规则:“只要你的嘴、脚、手、眼睛,动了的都算出局。”

  我们先是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是猫,很“不幸”,第一局,我是猫,我开始数数,我到要看看,谁会是第一个出局,我一转身,他们都站好了,他们站成一排,一位同学在最后面,他以为前面的人可以帮他挡住他行为,他以为这样可以瞒天过海,可还是被我发现了,小样,你以为我的视力只有0。1吗?真是地自作聪明。

  我不留情地说:“陈楠夏,出局!”他只有无奈地走到一边。

  等到第二局,我不是“猫”,当那个人数数,我就开始跑,想着,如果我第一个到达终点,就不用那么提心吊胆地跑了,他一转过来我就停,紧张地很!直到最后,没有到达终点。哎,我太难了。

  因为,我不小心笑了,在我快到达终点的时候,看到一个搞笑鬼脸,陈楠夏吐着舌头,翻白眼,那快死不活的.样子,把我给笑趴下了。也许这就是他的“报复”吧!

  记一次游戏木头人作文2

  下午,我和同学们玩一二三木头人。

  我们决定在教室里玩,我宣布规则:“只要你的嘴、脚、手、眼睛,动了的都算出局。”

  我们先是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是猫,很“不幸”,第一局,我是猫,我开始数数,我到要看看,谁会是第一个出局,我一转身,他们都站好了,他们站成一排,一位同学在最后面,他以为前面的人可以帮他挡住他行为,他以为这样可以瞒天过海,可还是被我发现了,小样,你以为我的视力只有0。1吗?真是地自作聪明。

  我不留情地说:“陈楠夏,出局!”他只有无奈地走到一边。

  等到第二局,我不是“猫”,当那个人数数,我就开始跑,想着,如果我第一个到达终点,就不用那么提心吊胆地跑了,他一转过来我就停,紧张地很!直到最后,没有到达终点。哎,我太难了。

  因为,我不小心笑了,在我快到达终点的时候,看到一个搞笑鬼脸,陈楠夏吐着舌头,翻白眼,那快死不活的样子,把我给笑趴下了。也许这就是他的“报复”吧!

  记一次游戏木头人作文3

  在童年各种的"游戏中,我最喜欢的是木头人游戏。因为它既能锻炼意志力,反应力,又能带给我们快乐,是那么好玩儿!

  木头人游戏规则是:当发令人发出“一——二——三——木头人”的指令后,你必须立刻一动不动,还不许笑。如果谁动了,谁就只能认输,自觉站到队伍最后面,从头来过。

  一次吃过午饭,李睿希、高铭康,赵云泽和我,来到学校操场,我们兴致勃勃地玩起了木头人游戏。发令人李睿希站在最前背对我们,我们几个蹑手蹑脚,边做搞笑动作,边往前行。当李睿希立刻转身,高喊一声“一——二——三——木头人!”后我们瞬间都成了木头人。只见高铭康单腿独立,双臂伸展,整个“帅呆了”的游泳姿势,赵云泽身体前倾,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像一匹奔腾战马。而我则一肢胳膊向下假装在丢掉什么,另一肢胳膊奋力向前成伸手抅东西状。因为要使劲憋住笑,我的腮帮子鼓得像个皮球。李睿希真是搞笑高手,他喊口令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毫无规律,搞得我们摸不着头脑,各种措手不及的“造型”带来忍不住的开怀大笑。

  木头人游戏不仅要坚定地忍住笑,而且要排除干扰迅速反应,也许这就是木头人游戏的魅力吧!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扩展10)

  ——木头人小班游戏教案

  木头人小班游戏教案1

  设计意图:

  民间游戏《木头人》简单易学适合小班幼儿学习,可以锻炼幼儿的思维敏捷性,通过玩此游戏,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过程中带给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智慧、快乐和满足。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点:

  初步培养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老虎头饰、录音机、音乐磁带、活动前学会儿歌“木头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说儿歌进入场地,走走走,慢慢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超前,不掉队,我们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们一起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好吗?放音乐《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们学了一首儿歌《木头人》,背给老师们听一听。“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木头人是什么样的?请举手说。小朋友说的很好,木头人是不会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动的。

  木头人很好玩,我们一起做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围着圆圈一边说儿歌,一边走,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赶快学木头人站好,哪个木头人表现得好,老师讲给他一朵小红花,如果谁先动,谁先说话,谁先笑,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玩游戏三遍。

  还有一种好玩的玩法,老师当老虎,小朋友当木头人跟在老虎后面一边走一边说儿歌,说到“三不许露出小白牙”时,小朋友马上停住,任意造型摆一个好看的动作,但是不能动也不能笑,谁先动或笑就输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让他表演一个节目或罚他停止一次游戏。幼儿游戏三至四次。教师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身体静止不动,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结:表扬爱动脑筋摆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戏规则的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做《看样学样》活动放松身体,走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继续玩此游戏,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玩游戏,幼儿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游戏效果很好,初步培养了幼儿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难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重点、难点把握较好,是值得开展的好游戏,这也是挖掘民间游戏的魅力所在。

  周二、四是我园民间游戏活动的时间。我们班的游戏是“123,木头人”。游戏的规则是孩子们听指令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如不能控制的就请幼儿休息一次。而且还通过多种游戏形式来进行,比如:集体集体参与、个别参与、增加障碍物等等。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刚开始玩的时候孩子们都能遵守规则来进行游戏,但玩多了几次,孩子们就渐渐失去了兴趣,或者有的孩子故意乱动不按游戏规则来,游戏后,我细细思考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反思出了以下几点: 在游戏中,有些小朋友不按规则来,每次我都过多关注那些吵 吵闹的幼儿,提醒他们不要乱动,而时间一长,其他的幼儿也坚持不住了,也开始动了起来。

  在这点上,我应该给予遵守规则的幼儿表扬或者奖励小贴贴吸引吵闹的幼儿注意,让不守规则的孩子知道只有遵守规则游戏才能得到老师的奖励,从而避免了孩子有不守规则的机会。 在第二个环节中,规定幼儿听指令两人摆好造型定住,但有些小朋友在老师指令不断的变化中就不能保持自己的动作了。针对这点我特别关注那些两人合作摆出独特造型的幼儿,请他们出来示范给其他幼儿看,让他们知道游戏不仅仅是一个人快乐的玩,还需要和好朋友一起合作。从此,孩子们都想方设法地变换出各种造型来并能保持不动。经过这一游戏活动的组织,我知道无论在什么活动中,教师都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向,这样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会更得心应手。

  推荐访问:木头人

  教案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3篇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1

  体育游戏木头人教案1年级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