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3篇

2025-08-25人已围观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3篇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4—3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3篇,供大家参考。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篇1

  §4—3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图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难点:1、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原理。

  教学器材:蜡烛、平面镜、纸、玻璃、球面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光是沿传播的。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作图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试验:平面镜可以成像,为什么?

  ②学生探讨:平面镜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③讨论:把镜后面的水银去掉,还能成像吗?

  进行新课:

  1、学生试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蜡烛、纸、玻璃、尺

  步骤:①试验装置如何?步骤如何?

  ②要策什么数据?要注意什么问题?

  ③能得出什么结论?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现象:水面成像……(可详细讲解)

  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讨论:水银面起什么作用?窗户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镜:

  (1)、凸面镜:可以使光线发散,可以开阔视野,常用作观后镜。成什么像?

  (2)、凹面镜:可以使光线会聚,常用作太阳灶、汽车头灯……成什么像?

  学生讨论:球面镜的应用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本节内容。

  完成课本后习题。

  写出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00字以上)

  教学后记:

  要补充必要的知识点:如距离、虚实、原理等。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篇2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一、导课。

  1、复习提问:什么是机械效率?

  热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跟所有机械一样,也有效率的问题。热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热机效率和环境的保护。

  2、引入新课。

  二、热机的能量损失。

  1、提出问题,热机把燃料所蕴藏的化学能除了做有用功以外;同时还有哪些形式损失能量?

  2、梳理总结,说出热机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走向。

  三、热机效率。

  1、引出热机效率的概念,提出自学要求,看课本相关内容画出热机效率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提高热机效率

  四、环境保护。

  1、热机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什么问题,你觉得应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通过学生的展示予以肯定。

  五、出示目标,学生小结。

  六、巩固练习:

  1、热机是把能转化为能的机械,在热机里,转变为的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2、如何提高热机效率,是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问题,要提高热机效率,其主要途径是减少热机工作中的各种损失,其次是保证良好的,减少机械损失。

  3、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效率的是()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4、目前,社会上有一些旧的被淘汰的内燃机,从长远看,你认为有必要修一修再使用吗?说明原因。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篇3

  18.2.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2.理解和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重点 掌握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

  观察电能表,常常可以发现:电能表上的铝盘转动的快慢经常是不同的,家里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铝盘转动得越快,而且使用电热水器时比使用一只灯泡时转得快,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下图所示,节能灯上的“24 W” 是什么意思?

  演示:分别拿一只 24 W 和一只 500 W 的电吹风机,接在电路上,比较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铝盘转动得快慢不同,是由于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即电流做功快慢不一样,我们把电流做功的快慢用表示。

  如果用W表示电流通过用电器所做的功,用t代表通电时间,用P表示用电器的,则:

  【典型例题】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

  A. B.C.D.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A.0.4W B.0.8W C.2W D.4W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3节总计4.5V,所以

  所以选C。

  知识点二:千瓦时的来历

  因为,所以

  如果 P 和 t 的单位分别用 kW、h,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电能的另一个单位:千瓦时(度)。

  1 千瓦时可以看作功率为 1 kW 的用电器使用 1 h 所消耗的电能。

  【典型例题】小刚利用电能表测某家用电器的。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工作时,测得在15分钟内,消耗电能0.3千瓦时,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 )

  A.空调器 B.电冰箱C.电视机D.白炽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用电器正常工作在15min内消耗电能,根据求出,由家电的功率知识可判断为哪种用电器。用电器正常工作的为:

  ,

  以上四种家用电器中功率超1000W的只有空调机。故选A.

  【针对训练】在下列单位中,哪一个不是的单位( )

  A.J/s B.kW·h/s C.V·A D.W·s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J是电功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电功和时间的比值是,所以J/s是的单位;

  B、Kw?h是电功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电功和时间的比值是,所以Kw?h/s是的单位;

  C、V是电压的单位,A是电流的单位,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是,所以V?A就是的单位;

  D、w是的单位,s是时间的单位,和时间的乘积是电功,所以w?s是电功的单位。

  选D.2.5 V 0.3A”的灯泡接在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它两端的电压,比较它的亮度。

  现象:在电压为 2.5 V 时,灯泡正常发光;在低于 2.5 V 时,灯泡发光暗淡;在高于 2.5 V 时,灯泡强烈发光。

  结论:说明用电器消耗的随着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3.实际电压、实际功率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及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4.U实=U额,则 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 > U额,则 P实 > P额;可能烧毁用电器。

  U实 < U额,则 P实 < 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演示:将两只灯泡“PZ220 40”和“PZ220 100”先后并联和串联接入家庭电路中,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并联时,100W的亮,串联时,40W的亮

  结论:灯泡的亮度是由它消耗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典型例题】下图为一只6V 1.5W”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则此时每只灯泡的电阻及实际功率为( )

  A.24Ω 0.67W B.20Ω 0.8W

  C.24Ω 0.96W D.20Ω 0.67W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像可知: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电流的不同发生变化,因此解决此类问题只能从图像入手分析。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灯泡的电阻相等,通过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三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把这种规格的三只灯泡串联接在12V的电源两端,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4V,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电压是4V时,通过灯泡的士电流为0.2A,

  所以每只灯泡的实际电阻:

  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P=UI=4V×0.2A=0.8W.故选B.

  A、110V 60W B、36V 25W C、220V 40W D、110V 40W

  【答案】A

  【解析】

  四盏灯泡正常发光时,功率的灯泡亮,所以选A。

  推荐访问:教案

  九年级

  教科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教案优秀作业设计

  教科版初三物理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课件

  9年级物理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

  人教九年级物理优秀教案

  初三物理教科版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科版免费教学视频

  九年级教科版物理教材

随机图文